1、晉惠公。姬姓,晉氏,名夷吾,晉獻公之子,晉文公之弟,春秋時期晉國君主。公元前651年,在秦國的幫助下繼位。晉惠公繼位後,背信棄義,誅殺大臣,國人都很不順服他。公元前637年九月,晉惠公去世,其子太子圉繼位,是為晉懷公。
2、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人,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和王允誅董後,被李郭擊敗,依附袁紹效力。爭奪兗州失敗後,依附偷襲劉備,割據徐州。於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在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
1、晉惠公。姬姓,晉氏,名夷吾,晉獻公之子,晉文公之弟,春秋時期晉國君主。公元前651年,在秦國的幫助下繼位。晉惠公繼位後,背信棄義,誅殺大臣,國人都很不順服他。公元前637年九月,晉惠公去世,其子太子圉繼位,是為晉懷公。
2、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人,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和王允誅董後,被李郭擊敗,依附袁紹效力。爭奪兗州失敗後,依附偷襲劉備,割據徐州。於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在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
重典治國是中國古代法家思想之一,指運用嚴酷的法律手段治理國家。“重典治國”在各朝不同時期備受統治者青睞,成為統治者治理國家強有力的思想和工具。
1、連坐制起始於周朝時期。秦的社會組織相當嚴密,商鞅變法建立了:“連坐制”,百姓相互監督,相互檢舉,若不揭發,十家連坐。秦朝注重用法學來禁錮農民的思想。
2、明太祖朱元璋以元亡為殷鑑,提出“重典治國”。朱元璋的“重典治國”,尤以“治吏”為先,嚴立法禁以治貪官,規。定:“官吏貪贓六十兩銀以上者,梟首示眾。地方官危害百姓的,允許當地百姓綁縛赴京陳訴”。這種嚴法整飭,重刑贓吏,對於改善明初的政治,緩和社會矛盾,鞏固封建統治,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貪官和贓吏,根本原因在於封建社會的專制統治。重典飭治,固可收一時之效,卻無法從根本上杜絕,這是歷史的必然規律。
1、韓信逼劉邦封他為假王,劉邦直接封韓信為真王,不計前嫌;
2、關羽斬曹操六將,曹操卻派張遼為關羽送行;
3、曹操懷疑龐德,龐德卻替曹操而戰死;
4、洪秀全懷疑李秀成要篡位,李秀成仍然為他盡終到底;
5、慈嬉明顯在利用義和團,義和團仍然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抵抗八國聯軍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