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讀書時應該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書本,不能完全相信它,應當辨證地去看問題。
出處:《孟子·盡心下》
具體舉例:《尚書·武成》一篇中:“受率其旅如林,會於牧野。罔有敵於我師,前徒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 戰國時期的孟子,閱讀了《尚書·武成》,頗有感慨。他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認為,像周武王這樣講仁道的人,討伐商紂王這樣極為不仁的人,不會血流成河。孟子不相信《尚書》
釋義:讀書時應該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書本,不能完全相信它,應當辨證地去看問題。
出處:《孟子·盡心下》
具體舉例:《尚書·武成》一篇中:“受率其旅如林,會於牧野。罔有敵於我師,前徒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 戰國時期的孟子,閱讀了《尚書·武成》,頗有感慨。他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認為,像周武王這樣講仁道的人,討伐商紂王這樣極為不仁的人,不會血流成河。孟子不相信《尚書》
1、盡信書不如無書意思泛指讀書不要拘泥於書上或迷信書本。
2、出處:《孟子》的《盡心章句下》。作品原文: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盡信書不如無書的書指的是讀書不要拘泥於書上或迷信書本,出自《孟子》,《孟子》是儒家的經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為“四書”,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
最早見於趙岐《孟子題辭》:“此書,孟子之所作也,故總謂之《孟子》”。《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十一篇,現存七篇十四卷。總字數三萬五千餘字,260章。相傳另有《孟子外書》四篇,已佚。書中記載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古代的考試主要考《四書》與《五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