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歷史上,儒家所說的三綱五常是什麼

歷史上,儒家所說的三綱五常是什麼

  春秋、戰國、秦漢時期各種學術派別的崛起,使人的思想發生了改變,動搖了各代帝王的統治。儒家思想對於世人影響最為深遠,才有了後來的秦始皇“焚書坑儒”這個舉動。儒家文化中的三綱五常是什麼呢?不妨一起往下看看。

  三綱為:君為臣綱,君不正,臣投他國。國為民綱,國不正,民起攻之。父為子綱,父不慈,子奔他鄉。子為父望,子不正,大義滅親。夫為妻綱,夫不正,妻可改嫁。妻為夫助,妻不賢,夫則休之。

  可見,正確的理解應該是,君主應該成為臣下的表率,父親應該成為兒子的表率,丈夫應該成為妻子的表率,身處某種位置,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正人先正己,三綱非但不是奴役壓迫,反而是對上位者的約束,三綱並非是為臣、子、妻定的,而是給君、父、夫定的!

  三綱: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禮緯·含文嘉》雲:三綱,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矣。

  至於五常,愛之仁,正之義,君之禮,哲思智,情同信,春生化萬物而成仁,秋剛正利收而為義,禮是形式,智為思想,信是保證。

  1、五常:仁、義、禮、智、信。

  五常又稱“五典”,即五種行為規則。語出《尚書·泰誓下》:“狎辱五常”。孔穎達疏雲:“五常即五典,謂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2、五常:據說指“五倫”,古人所謂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種人倫關係。用忠、孝、悌、忍、善為“五倫”關係準則。

  孟子認為: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故應忠;父子之間有尊卑之序,故應孝,兄弟手足之間乃骨肉至親,故應悌;夫妻之間摯愛而又內外有別,故應忍;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故應善;這是處理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的道理和行為準則。

歷史上,氣勢宏偉磅礴的阿房宮的傳說

  阿房宮是在古代秦朝的宮殿,其實一直以來都並未建成。但是阿房宮的佔地面積大,也已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那麼在歷史上,這個氣勢宏偉磅礴的阿房宮有著什麼樣的民間故事傳說呢?讓我們一起到本文了解看看吧!

  阿房宮其實未呈建成,在2002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隊開始了挖掘。經過仔細探查,專家發現黃土高臺的土層分了三層,第一層就是耕土層,比較鬆散,然後下面就是擾土層,它比較厚,顏色發黃,裡頭有如今的鐵絲、塑膠布,還有古代的瓦片,然後第三層就是文化層了,文化層裡面出來的全都是瓦片。

  專家介紹說:這個地方如果曾經發生過焚燒的事件,它這個地層裡土壤中所包含炭化物的數量是非常巨大的,透過顯微鏡應該能夠看到成千上萬個大小不同形狀不同的炭化木屑,但是從阿房宮那個地方採的土樣來看,沒有發現這個現象,在這些土壤的樣品裡面,一個顯微晶片裡頂多能看到二三十個炭化木屑的個體。

  那麼,阿房宮仍未建成,項羽又怎麼能火燒阿房宮呢?可為什麼後人這樣說呢?第一次出現項羽火燒阿房宮是出現在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但是證實原來記載的是項羽火燒了只是一所宮殿,並沒有明確地說出是阿房宮,那所宮殿其實是咸陽宮,而讓後人更為誤解項羽火燒阿房宮的是因為唐代詩人杜牧寫下了《阿房宮賦》。

  詩中極度描寫了阿房宮的壯美,讓後人對項羽火燒阿房宮這件事深信不疑。其實我國偉大詩人杜牧寫《阿房宮賦》的原因是為了諷刺當時統治者唐敬宗大興土木的緣故,極度誇大了阿房宮,其實項羽火燒阿房宮這件事完全是子虛烏有。

  以前一般認為楚霸王項羽率領軍隊入關以後,移恨於物,將阿房宮及所有附屬建築縱火焚燒,化為灰燼。但《史記·項羽本紀》中只是說“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未提及阿房宮。考古發現所謂“項羽火燒阿房宮”是歷史誤傳,當代對阿房宮遺址的考古挖掘中考古人員也未發現焚燒的痕跡。

  考古人員花費一年多時間勘查阿房宮,勘查超過二十萬平方米,只發現數片燒過的土塊。如果依照史料所載,阿房宮應該是遍地大量的草木灰才對。考古人員推斷項羽焚燒的是秦咸陽宮,因為咸陽宮遺址發現大片燒過的遺蹟。

  相傳阿房宮規模空前,氣勢宏偉,“離宮別館,彌山跨臺,輦道相屬”,景色蔚為壯觀,傳說阿房宮大小殿堂七百餘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氣候都不盡相同。秦始皇巡迴各宮室,一天住一處,至死時也未把宮室住遍。

  後世這種輝煌的想象基本來自《阿房宮賦》,唐朝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寫道:“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

  阿房宮變成當時非常宏大的建築群。可經想見,阿房宮宮殿之多、建築面積之廣、規模之宏大。但這都是傳說,都是後世臣子借秦之喻,諫當朝帝王。依據當代現有考古證據,阿房宮並未建成。

  【結束語】阿房宮其實小編在看文章之前也不是很瞭解,但是小編了解完以後第一時間就是跟你分享了。如果有什麼不全的地方,小編下次再補上啦!

歷史上,劉病已和劉弗陵的關係

  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一種幸福;在對的時間遇見錯的人,是一種心傷;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一世無奈;在錯的時間遇見錯的人,是一種折磨。《雲中歌》中的這句話不知道感動了多少人,本期民族文化為你解析劉病已和劉弗陵的關係。

  劉病已和劉弗陵的關係匪淺,劉病已的爺爺是劉弗陵的大哥,劉弗陵是漢武帝劉徹的小兒子,劉病已是漢武帝大兒子的孫子,所以按輩分來算劉弗陵是劉病已的爺爺,但兩人年紀上卻不多少。

  劉弗陵(雲中歌裡的陵哥哥)是漢武帝的兒子,母親是鉤弋夫人,他就是漢昭帝,但死的很早,無子,死後由昌邑王劉賀即位(就是雲中歌裡的大公子)。劉賀是李夫人的孫子,但當了27天皇帝就被廢了。而後由劉病已(即劉詢)即位,就是後來的漢宣帝。他們在位期間出現了“昭宣中興”。

  元鳳六年(前75年),漢宣帝劉病已與許平君成婚。元平元年(前74年),生子劉奭。同年,漢宣帝繼位,封許平君為婕妤。同年十一月,被立為皇后。本始三年(前71年),大將軍霍光的夫人派女醫淳于衍將許平君毒死,諡號恭哀皇后,葬於杜陵南園(也稱少陵)。

  漢宣帝劉詢的第一任皇后叫許平君(約前90年—前71年),昌邑(今山東金鄉)人,後遭霍光夫人顯鴆殺,諡號恭哀皇后,葬在杜陵南園。

  漢宣帝劉詢的第二任皇后叫霍成君(公元前54年),西漢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霍光的小女兒。地節四年(前66年)七月,霍家發動政變未遂,招致滅族,霍家子孫及霍顯都被誅殺。同年八月,漢宣帝以陰謀毒害太子劉奭為由,廢黜霍成君皇后之位,將其遷往上林苑的昭臺宮居住。

  邛成太后王氏(公元前16年),房陵(今湖北十堰)人,是中國漢朝漢宣帝第三任皇后,系宣帝登基前結交的朋友王奉光的女兒。


歷史李隆基和武則天的關係

  關於武則天,這是一個頗有歷史魅力的名字,歷來是一個似傳奇而非傳奇的歷史人物,在民間故事中對這位女皇帝有各種不同的評價,角度也各不相同唐代前期,由於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孫,並且儒家正統觀念還沒完全佔據統治地位,所以當時對武則天的評價相對比較積極正面。讓我們來看看她李隆基的關係是個怎樣的關係。   武則天 ...

歷史的女性統治者世界十大著名女性統治者

  女王通常是女性過往的統稱,目前在中國僅有一位人們普遍認可的女皇,那就是武則天,而世界歷史中也誕生有很多行事雷厲風行、果斷霸氣的女性統治者,本文就為大家盤點世界歷史十大女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世界十大著名女性統治者   1.伊麗莎白一世   伊麗莎白一世這位都鐸王朝的最後一位英格蘭及愛爾蘭女王,是於1 ...

褒貶不一歷史和酒相關的成語

  酒是一個好東西但也是個壞東西,小酒怡情,大酒傷身。無論是在多喜歡的情況下把握好一個適當的度量才能夠不迷失在其中,酒文化的歷史也是非常豐厚的。那麼,本期盤點出歷史上和酒相關的成語。   酒醉飯飽、酒虎詩龍、醉酒飽德、槌牛釃酒   斗酒雙柑、使酒罵座、沉湎酒色、隻雞絮酒   舊瓶新酒、狗惡酒酸、斗酒百篇、乞漿 ...

古代歷史唯一被迫娶妻納妾和尚鳩摩羅什是也

  鳩摩羅什,東晉的得道高僧,自幼就博覽群書,智力過人。精通經藏、律藏、論藏三藏,並能熟練運用,掌控自如,乃三藏師第一人,與玄奘、不空、真諦並稱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本期佛教人物,帶你看看鳩摩羅什被迫娶妻的故事。   不近女色,不締結婚姻,是我國古代佛教僧侶的基本戒律,但也有個別僧人迫於某種壓力而娶妻納伎,我這 ...

歷史的法海是誰法海在哪個寺廟

  只要看過《白蛇傳》的人應該都知道法海這個人。現如今,有關於法海的話題也越來越火。但是對於歷史上的法海,我們相知甚少。歷史中的法海真的如白蛇傳中描寫的那樣嗎?本期的佛教人物帶你瞭解歷史上的法海。   法海禪師是唐代名相裴休之子,俗名裴文德。其父裴休宰相,字公美,唐代濟源地方裴村人。出身名宦之門,世代奉佛。裴 ...

歷史的太平道教是誰創的你知道嗎

  有人說:沒有信仰,就像一具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這個世界上存在許多不同的教派,他們的信仰都是不同的。西方的人信神,中國的人信佛。信仰是人們心靈上的一種寄託。那麼歷史上的太平道教是有何而來的呢?不妨來道教文化裡看看吧。   張角以黃天為至上神,認為黃神開天闢地,創造出人類。又信奉黃帝和老子,認為黃帝時的天下是 ...

歷史三教合一是什麼時候是哪三教

  三國志裡的第一句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的,現在也是一樣,分開久了就想著在一起,在一起久了就想著分開。歷史上三教曾各自開花散葉著,卻又到最後三教合一了。本期宗教文化將為你介紹三教合一是什麼時候。   背景: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道教迅速傳播,儒學面臨危機;隋唐時期,儒學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張,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