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意思是如果一心一意想要加罪於人,就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隨心所欲地陷害人。
2、出處:十年春,狄滅溫,蘇子無信也。蘇子叛王即狄,又不能於狄,狄人伐之,王不救,故滅。蘇子奔衛。
夏四月,周公忌父、王子黨會齊隰朋立晉侯。晉侯殺裡克以說。將殺裡克,公使謂之曰:“微子則不及此。雖然,子弒二君與一大夫,為子君者不亦難乎?”對曰:“不有廢也,君何以興?欲加之罪,其無辭乎?臣聞命矣。”伏劍而死。
1、與世長辭的辭釋義:告別。
2、與世長辭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yǔ shì cháng cí,意思是離開了人世。辭:告別,和人世永別了,指去世。
3、與世長辭的成語典故: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賈奉雉》:“僕適自念,以金盆玉碗貯狗矢,真無顏出見同人,行將遁跡山林,與世長辭矣。”
1、義不容辭的辭釋義:躲避,推託的意思。
2、義不容辭,漢語成語,讀音為yì bù róng cí,意思是指道義上不允許推辭,出自《醒世恆言》。
3、例句如下:
(1)既然是關係到兒童福利,我自然義不容辭,願意挺身而出。
(2)每次同學有困難請求他幫忙的時候,他總是不假思索的答應了,義不容辭。
(3)興國安邦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4)畢竟大家朋友一場,這樣的小忙我肯定也是義不容辭的。
“辭”的意思是言詞。
“辭”的本來意思是辯論的言詞,後引申為一切的言詞。
修辭,狹義上就指語文字修辭;廣義上包括文章的謀篇佈局,遣詞造句的全過程,同時也包含語文字修辭。
修辭手法是根據表達需要,運用有效的語言手段來提高語言的表達效果,使語言表達具有準確性、鮮明性和生動性的語言運用方式。常用的修 ...
晚辭是詩的名稱的意思。這屬於漢語詞彙中的一種。詞彙又稱語彙,是一種語言裡所有的詞和固定短語的總和。還可以指某一個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詞和固定短語的總和。
有一個詞素構成的詞,詞素即詞,叫做單純詞。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素構成的詞,叫合成詞。單純詞包括連綿詞、疊音詞和音譯的外來詞。合成詞有複合式、附加式、重 ...
《木蘭辭》是一首長篇敘事詩,意思是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勳,回朝後不願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
《木蘭辭》熱情讚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和英勇無畏的精神。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詳略安排極具匠心,雖然寫的是戰爭題材 ...
1、辭,訟也。出自東漢許慎《說文》;
2、按,分爭辯訟謂之辭。告別:訣、行、世、別;
3、不接受,請求離去:職、呈;
4、躲避,推託:辛苦、讓、謝;
5、解僱:退;
6、同“詞”;
7、優美的語言:藻;
8、講話,告訴:“請講話于軍”;
9、文體的一種:賦;
10、表示 ...
1、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基本釋義[ yù jiā zhī zuì,hé huàn wú cí ];欲:要;患:憂愁,擔心;辭:言辭,指藉口。整個句子的意思:要想加罪於人,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隨心所欲地誣陷人。
2、後人用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謂欲加害於人,即使無過錯,也可以羅織罪名作為理由。
3、出 處: ...
1、不辭而別的辭釋義:告辭。
2、不辭而別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bù cí ér bié,意思指沒有告辭就離開了。出自元·鄭德輝《王粲登樓》第一折:“報老爺得知,王粲不辭而別去了。”
3、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狀語; ...
1、故人西辭黃鶴樓翻譯: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
2、原文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3、釋義:
友人在黃鶴樓與我辭別,在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遊。
孤船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盡頭,只看見滾滾長江向天際奔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