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不同俗,共同的端午節,各地的習俗卻大相徑庭。在我的家鄉,端午不僅是小孩子歡樂的節日,更是大人忙活的日子,包粽子,煮雞蛋,門框上掛大麥、插艾蒿和桃枝,侍候大人孩子用花瓣泡水洗臉,特別是扮靚端午的飾物,比如給孩子們穿紅肚兜兒、戴五彩線、掛彩笤帚、彩炊帚,還有縫布老虎、孫猴子、做紙公雞這些活計都接踵而至。
戴五彩線,家鄉的方言都習慣叫軋(ga)縷索,“系出五絲命可續”,所以軋縷索又叫系五彩長命縷,這一古老習俗據說始於宋代。
軋縷索習俗是在每年端午節的早上,人們取紅黃蘭綠紫五色絲色或是繡花線,搓成一條粗線繩,在每個孩子的脖子上、手脖子、腳脖子、腰上分別系一條五彩線搓的繩。系此五彩線時,必須在早上太陽出山前完成,所以母親都是趁早朝孩子熟睡之機操作的。老人們也說不準為什麼有此規矩,私下認為:莫非是怕五毒之軀早起,早些攔此五彩線在孩子身上避邪?我不得而知。系五彩線遵循的是男左女右,早年間的端午節,大人孩子都要系,說是為了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縷索從戴上之日起,要等第一場雨下來時,就要剪斷它扔進河水裡沖走,老人們說,這是要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與軋縷索同時進行的還有在衣釦眼上掛小笤帚和小炊帚的習俗,小笤帚和小炊帚是用絲線或苘麻線勒成的,用苘麻線勒成的小笤帚和小炊帚要染成鮮豔的或紅或粉或黃或綠或蘭的顏色,小笤帚和農村炕頭上放置的用谷秸勒的笤帚一模一樣,小炊帚也和刷鍋用的炊帚模樣相當,只是這兩個物件小到了極致,只有一釐米長短,這玩意兒也要戴到下大雨時摘下來丟到河水裡沖走,意思是把掃出來的和刷出來的一切的疾病瘟疫都讓河水帶走。
端午節雖然百里不同俗,但飾物的製作卻有相同的宗旨,都是為祛病避邪鎮妖服務的,在威海一帶,現在走進農村,在那些老式門樓子底下,你經常還會發現門框與門楣連線處的正中間掛著一個布藝孫悟空,身著黃衣,頭戴佛帽,一隻腿搭在另一腿前蜷曲,一手持著金箍棒,一手打著眼罩,背後插著用彩布做的五色旗,正從天上飛翔而來,他是專門來老百姓的門前鎮妖來的。近年來,社會上一度還出現過做紙公雞,做布老虎的習俗,無非都是牽強附會地取吉利、強盛之意的。
時光飛逝,童年經歷的一些習俗也隨著社會的發展由興盛逐漸走向隱匿,沿襲下來的習俗不能總與愚昧和迷信掛勾,隱匿了的習俗也不是因為開放和文明才消亡,習俗終究只是一種群居人群才有的樂趣,雖然它們不免被蒙上迷信的外衣,但人們祈願幸福美好是終究的主題。
浙江自古人傑地靈,山水靈秀,幾百年的時間裡承載了悠久而濃重的中國文化。那裡的端午不僅有龍舟、粽子,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民俗!帶上家人,一起去看看吧。
極其深遠的歷史淵源,是全國首個“中國端午文化研究基地”、浙江省首批“民族傳統節日保護基地”。即將於6月3日至7日舉行的2011中國·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由文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浙江省文化廳、嘉興市委市政府承辦。屆時,呈現給人們的將是一個個熱鬧非凡、異彩紛呈的端午節慶場景,盡情演繹嘉興端午民俗的獨特魅力。
嘉興端午民俗節
嘉興龍舟
嘉興端午民俗節
嘉興端午習俗具有“吳越文化”、“稻作文化”和“水鄉澤國”的深厚背景,凸現了江南水鄉獨特的傳統文化,歷經千百年的傳承演繹,蔚為民俗文化的洋洋大觀。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嘉興是吳越交戰之地,吳國大將伍子胥曾在這裡屯軍練兵,留下了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嘉興端午習俗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紀念伍子胥。清初詩人朱彝尊在《午日吳門觀競渡》一詩中寫道:“勝日銜杯罷,輕舟解纜初;盡傳迎伍君,不比吊三閭。”可見嘉興的端午競渡是為了紀念伍子胥,且規模不亞於楚地的吊屈原。
五大主體活動具體為:一是2011中國·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開節儀式,6月3日晚舉行,營造一種濃郁的傳統佳節氣氛,發掘中國端午習俗優秀傳統,演繹具有強烈儀式感,集觀賞性、藝術性為一體的古樸莊重的藝術盛會。二是2011端午習俗國際學術研討會(嘉興),6月4日至7日舉行,邀請國內外端午習俗研究專家集中探討傳統節日的流變和形態,擴大“伍子胥與嘉興、伍子胥與端午”的對外影響,形成和轉化一批學術研究成果。三是2011中國嘉興南湖競渡,6月4日、5日舉辦“五芳齋杯”浙江省首屆體育社團運動會龍舟賽、嘉興市第七屆運動會龍舟賽。四是2011中國嘉興子胥廟會,6月4日至6日舉行,透過舉辦端午祭、詩詞吟誦會、戲曲票友會、曬寶鑑寶會、童玩會、美食會等民間廟會活動,推動端午民俗迴歸傳統、迴歸百姓生活。五是2011中國·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閉幕式暨“真真老老杯”踏白船表演賽,6月6日舉行,再現嘉興民間水上運動風采。
八項系列活動主要有:一是“我們的節日·端午”宣教實踐活動,二是攝影名家走進嘉興端午採風活動,三是“過端午、到嘉興”旅遊活動,四是端午農民畫展覽活動,五是“五芳齋杯”市民裹粽大賽,六是“真真老老杯”香囊製作展示活動,七是端午美食大擂臺,八是全民愛國衛生運動。
6月4日,一場“兒童樂端午,民俗大體驗”活動在武漢東湖屈原紀念館舉行,喻詩涵小朋友在展示她編的五彩縷。 節分端午自誰言 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和春節、中秋節、重陽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多種版本,有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東漢孝女曹娥說等等,但以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最廣。 我國歡慶端午節的民俗很多,慶祝方式各式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端午食粽、賽龍舟、佩香囊、戴肚兜、懸艾葉菖蒲等等。在屈原故里湖北秭歸和湖南嶽陽屈原投江地汨羅都有祭龍、祭江、祭屈原的傳統習俗以及大規模的賽龍舟活動。在江浙一帶,端午節有吃“五黃”的習俗,即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雄黃酒。除了“五黃”以外,還有防“五毒”的說法,“五毒”是指毒蛇、蜈蚣、蜘蛛、壁虎、癩蛤蟆。在古代北方,每至端午,人們要塗飲雄黃酒,在手足腕處系掛五彩絲以辟邪驅瘟、逢凶化吉。 不管端午節的起源有多少種說法,南北方、各民族間在流傳上有什麼差異,但端午節的文化核心都源於人們對生命、生活的熱愛,各種民俗活動都表達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盼。
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武帝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一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風土記》:“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先 ...
春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 ...
春季是身體各臟器“火症”的多發季節。尤其春節假期剛過,連日酒席,聚會親朋,身體消化系統負重執行。春天剛到,學煲幾款靚湯,早敗“春火”。
靚湯 DIY 人們容易出現眼睛紅腫澀痛,或喉嚨腫痛、牙齦腫痛、口腔潰瘍疼痛及舌尖糜爛等“上火”症狀。“上火”可透過飲食調節,且“食療”有獨特的效果。
蓮子湯去心火 ...
農曆七月十四或十五在我們桂北地區俗稱“七月半”,也有直接稱為“鬼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和道教的“中元節”也同為這一天。民間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會被閻王釋放半個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的習俗。是繼清明節後又一重要的祭祀祖先的節日,不同的是清明節一般是全族人祭祀,並且還要掃墓,而七月半一般是一家人祭祀 ...
中元節是漢族祭祀祖先的節日。稱為“中元”,原本是道教所命名。在潮汕,這個節日的種種活動,都同道教無關。民間幾乎沒有稱它為“中元節”的,都把它叫做“七月半”,因為節日就在七月十五。
潮汕七月半的節日活動,圍繞著祭祀祖先進行。清代本地方誌的記載,數乾隆《普寧縣誌》最詳細:“俗謂祖考魂歸,鹹具神衣、酒饌以薦 ...
七月十五中元節,在寧化客家地區民間又稱為:“七月半”,“月半節”,“鬼節”等。對它的考察有助於我們瞭解客家人的精神文化世界,同時可以使我們更深的體會客家民俗中中原文化與地方文化的交叉和融合。此外,還有利於海峽兩岸的彼此瞭解和文化上的認同。這是因為臺灣客屬同胞與寧化石壁有著密切的關係,今日臺灣的客家人的衣著 ...
藏曆年的確定,是與藏曆的使用有密切的關係的,藏曆年的正式使用,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農曆丁卯年(公元一0二七年)開始的。從此,藏曆的用法便沿襲下來。
藏曆年是藏族傳統節日。每年藏曆正月一日開始,三至五天不等.藏曆十二月初,人們便開始準備年貨,家家戶戶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種子,培育青苗。十二月中旬每家每戶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