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民族音樂文化之哈尼族樂器

民族音樂文化之哈尼族樂器

  如今雖然許多的家長送著孩子去學習各種東西,只是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孰不知有些人出生就已經在終點線上的。不過學習一門特長總是沒有壞處的。本期哈尼族文化帶你瞭解哈尼族樂器。

  哈尼族民間樂器一般不用於民歌、說唱和舞蹈的伴奏,而是一種獨立的音樂類別,較之民歌形式和音域更為靈活多樣。各種樂器因其構造的不同、音域和表現力的差異而呈現出不同的音色特點和常用音調。其中主要有:小三絃、大三絃、四弦(月琴)、胡琴、口弦、豎笛、栽秧號、巴烏、小哩、大哩、稻管以及牛角號等。

  如果按樂器的效能、音調和構造特點分類,小三絃、大三絃、四弦、胡琴為絃樂器;豎笛、栽秧號、巴烏為管樂類;口弦、小哩、大哩、稻管為簧樂類。其中流行最廣、發展水平較高而別具特色的民間樂器首推小三絃、小哩、大哩、稻管、栽秧號等。

  小三絃,用梨木作弦柄,是當地哈尼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發展較為完善,曲調豐富,手法變化多樣,樂曲結構嚴謹。其弦筒多采用筍葉蒙面,用牛角片作撥子來回撥動琴絃,因而音樂極為清脆、優雅而深沉。

  小三絃雖屬即興彈奏的樂器,沒有固定的樂曲曲譜,聽似曲調紛繁,但樂曲結構和撥絃手法都有一定規律,併成為一種傳統的習慣手法。小三絃旋律比較複雜,易於表達深沉難言的思想情緒。

  小哩,哈尼族稱作“哩樂”,以其清脆美妙的“哩六”音色而得名,是姑娘們最喜愛的竹管“簧”樂器之一。吹奏時,若用六個手指將下截六眼氣孔有節奏的時蒙時開,隨著吹氣的輕重緩急,就可吹奏出無比清脆優美的曲調,傳達難於言表的各種神秘感情。由於竹管小巧,出氣量控制在一定限度內,吹奏出來的曲調始終保持著一種少女天真浪漫、活潑明快的音韻風味。

  大哩,哈尼族稱“達歐”,用空心蘆葦花杆製成,長約50至60釐米,粗若手指,也是哈尼族姑娘喜愛的一種吹管樂器,吹奏出來的曲調音色極為宏渾、深沉而悠揚、縹緲,近似巴烏聲,易於表達深沉的感情。

  稻管,哈尼語謂之“窩奪”,取材於新鮮水稻杆第二節,保留上端節子,下端掐通,在上端節子捏出五六條裂縫,形成極宜顫動的組合簧片。嘴含稻管上端的組合簧片輕輕一吹,便發出優美的嗚嗚聲。

  吹奏時,若以兩隻手掌合捂在管子上端出氣處,隨著呼氣的粗細和兩手掌時捂時放的不同變化,可吹奏出多種優美的曲調。每當深秋時節,梯田裡稻穀正在抽穗揚花,放牧鴨群的哈尼族少女們一邊乘涼,一邊吹奏自制的稻管,田野裡處處盪漾著悠揚而婉轉的旋律,宛如一曲悅耳動聽的田園牧歌。

  栽秧號,實為嗩吶,哈尼語謂之“車減”,意即催發莊稼的聲音,是哈尼族青年男子喜歡吹奏的一種季節性管樂器。按照哈尼族傳統風俗,吹奏“車減”的時間為每年陽春三月“黃飯節”至五月“苦扎扎節”之間,其他時間一律禁止吹奏。

  “車減”音色比較柔和,長音處多顫音和長時間的波動音,頗具哈尼族農耕生活情趣,成了哈尼族春耕活動的號角。吹奏“車減”最熱鬧的是歡度“黃飯節”、“仰阿納”和“苦扎扎”等節日,哈尼山寨處處是歡樂的“車減”吹奏聲,其音調高亢而悠揚,具有一種繁忙歡快、催人奮發的山野風味。

  口弦,當地漢語稱響篾,哈尼族謂之“巷託”,男女青年都十分喜愛,姑娘們甚至將它作為裝飾品,裝在一個刻有花紋的小巧精美的竹筒中,用銀鏈系在左胸前。它的特點在於利用口腔的共鳴,呼、吸氣的輕重和唇、舌、口腔的變動,帶來豐富的音色變化,十分優美動聽。據說,一對男女戀人表達生死戀情時,豐富甜美的口絃聲可達到口唱難以表述的感情。

  牛角號,哈尼族稱作“牛奎”,吹奏牛角號謂之“牛奎博”。吹奏牛角號較費勁,音調單純,以吹奏者呼氣的輕重和唇形的不同變化而形成四種婉轉的音調,使音色始終保持著古樸、雄渾的特點,有一種威嚴振奮而沉鬱的意味。

  據說,牛角號源於哈尼族先民首領招集族人奮起抗敵自衛。後來,隨著時代的推移,牛角號逐漸演變為哈尼族農家驅趕禽獸侵害莊稼、狩獵的號角。

民族音樂文化介紹:侗族樂器

  侗族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人數約為287萬左右,分佈地區比較廣泛。名字也是由於居住的地方叫“洞”,所以便有了侗族的由來,侗族的樂器也是非常多的。本期民族樂器大全帶你瞭解侗族樂器。

  侗笛,是侗族獨特的吹口氣鳴民間樂器。侗語稱介各、濟各斯。又稱各笛、草笛。流行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從江、黎平、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和黔、桂、湘三省毗鄰的廣大地區。

  侗笛外形和洞簫相似,吹口裝有簧片,豎吹,音色清麗悠揚,既可表現婉轉抒情的情調,又可奏出熱烈歡騰的旋律。富有山野風味,常用以獨奏或為歌唱伴奏。流行於黔桂湘交界侗族居住地區,以貴州省黎平、榕江、從江最為盛行。

  蘆笙歷史,淵源流長,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的詩句出現。據考古發現,江川李家山出土的兩件戰國時期的葫蘆笙,是我國最早的笙類樂器之一。

  牛腿琴,是侗族弓拉弦鳴樂器。因琴體細長形似牛大腿而得名。侗語稱各給、給以、給寧、勾各依斯。各給、給以均為兩條空弦發音之諧音。又稱牛巴腿。歷史悠久,規格多樣,音色柔細,主要用於侗族民歌和侗戲伴奏。

  侗族琵琶是由琴頭、琴桿、絃軸、共鳴箱和絃構成的。在各地區琵琶的大小不一,可分大、中、小三種。大的音色柔和低沉,中的音色明亮甜美,小的音色清脆悅耳。演奏時,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小牛角或竹製的撥片彈奏.它除了獨奏、合奏外,還可為侗歌、舞蹈伴奏。是一件極有少數民族特點的樂器。

民族服飾文化之漢服的文化意義有哪些

  與漢人一詞類似,漢服中的“漢”字的詞義外延亦存在著由漢朝擴大為整個民族指稱的過程。如《馬王堆三號墓遣冊》關於“漢服”最早的記載:“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中的“漢服”是指漢朝的服飾禮儀制度,那麼他又什麼文化意義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些古籍的觀點認為,漢族(及其先民)已有獨特的服裝體系了。例如,《史記》認為“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製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在未有考古實物支援的年代之前,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時期。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

  殷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服飾制度逐漸完善,並形成了以“天子冕服”為中心的章服制度。“乗殷之輅,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國思想的要義。周禮參考借鑑了夏商兩代的禮樂制度。

  秦統一中國以後,建立了各項制度,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漢朝的禮儀制度由漢高祖的太常叔孫通依據夏商周三代禮儀制度所制定。西漢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蟬衣內有中衣、深衣。西漢時典型的女子深衣,有直裾和曲裾兩種,裁剪已經不同於戰國深衣。西漢男子深衣外衣領口詹寬至肩部,右衽直裾,前襟下垂及地,為方便活動,後襟自膝蓋以下作梯形挖缺,使兩側襟成燕尾狀

  漢服的款式雖然繁多複雜,且有禮服、常服、特種服飾之分,但是仔細分析,根據其整體結構主要分為三大種類。第一種是“上衣下裳”相連在一起的“深衣”制。上下連裳制最典型的就是深衣。因為它上下相連,“被體深遂”,稱之為深衣。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裰、褙子、長衫等,這類屬於長衣類。深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衣和下裳分開裁剪,在腰部相連,形成整體。

  上下連裳,在裁剪上就是分別裁好上衣和下裙,然後再縫綴在一起,最後衣服還是一體的樣式。衣服縫成一體是為了方便,但上下分裁則是為了遵循古制傳統。深衣男女均可穿。即被用作禮服,又可日常穿著,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服飾。它也是君主百官及士人燕居時服裝,燕居指非正式場合,屬於休閒類服飾。深衣普及率很高,流傳的時間有三千多年,從先秦到明代末年,並逐漸形成了深衣制。


齋醮科儀音樂:海南道教文化奇葩

  《海南島史》載:“道教自宋初以來得到歷朝信仰而復興。” 齋醮科儀音樂,在宋初隨著江南一帶的移民傳入海南,它隨民間作齋祭祀活動而繁衍並深深紮根,明代已很盛行,是海南省流行很廣、影響很大的一種民間音樂。   民國三十七年版的《海南島志》雲:“道教之於本島,相當普及,大多數寺廟均屬之,全島道教徒計達三十萬人。” ...

天籟音的布朗族音樂文化

  音樂是最能夠體現一個民族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的,少數透過他們的智慧將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和民族特色相結合創造出一首首婉轉動人的民族歌曲。布朗族的音樂文化內容豐富,曲調優美,非常的受到布朗族人民的喜愛,下面的布朗族文化帶您瞭解布朗族的音樂文化。   布朗族民歌,內容豐富,曲調繁多。每逢結婚、遷新居、過年節或勞動 ...

淺述雲南哈尼族音樂文化

  哈尼族音樂是祖祖輩輩生活、繁衍在哈尼族土地上的人民,在悠久歷史文化傳統上創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它充分體現了哈尼族文化的的內涵和哈尼族的民族精神。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聆聽哈尼族悠揚的民族音樂吧。   民歌主要有“哈巴”(敘事歌)、“阿哧”(玩的歌)、“然咕差”(兒歌)、“阿尼託”(搖兒歌)、“然咪比”( ...

神秘喪葬文化“重喪”

  陳先生這一年就忙著辦喪事了。春天,年近七旬的父親因病去世;百日未過,陳先生的弟弟又在車禍中喪生,留下了年幼的孩子和傷心欲絕的弟媳,讓人唏噓不已;誰知不幸並未就此終止,兩個月後,一向康健的陳先生母親突發腦梗,搶救無效也去世了。   老人們說,陳先生家這種情形應該是犯重喪了,而且沒有采取解破措施,所以才導致喪 ...

單霽翔:亟須保護人口較少民族文化遺產

  在我國的少數民族中,有22個民族的人口在10萬以下,有的不足5000人。由於這些人口較少民族的文化核心區範圍較小,存續本民族傳統文化的自身能力較弱,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狀況更加令人堪憂。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這些民族的傳統生產生活方式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傳統建築、傳統生產生活用品等整體性消失速度日益加 ...

甘孜民族音樂春晚走紅 讚美所有高原婦女

  “你有一個花的名字,美麗姑娘卓瑪拉……”10天前的央視春晚上,幾位歌手剛剛唱完《卓瑪》,這首歌的詞曲作者、甘孜州歌舞團的真知和秋加措就接到了各方打來的祝賀電話。“我們甘孜的歌又上春晚了。”24日,在成都康定酒店舉行的一場座談會上,幾十位剛剛度過春節假期的“甘孜文化人”興奮點全部集中在《卓瑪》上。 好歌沒人 ...

海外看民俗:日本保護民族飲食文化從娃娃抓起

  8月20日,日本大阪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名譽教授石毛直道在一次國際食學論壇上表示,日本應該為正在消失的“媽媽的味道”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將傳統飲食文化繼承和延續下去。石毛直道指出,家庭作為教授和推廣傳統飲食知識的角色正在減弱,應該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作用,加深人們對傳統飲食文化的認知。石毛直道介紹,日本的食育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