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全書透過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聚義,以及聚義之後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
2、該書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3、《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也是漢語文學中最具備史詩特徵的作品之一。其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1、《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全書透過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聚義,以及聚義之後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
2、該書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3、《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也是漢語文學中最具備史詩特徵的作品之一。其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水滸傳》是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故事背景,創作的長篇小說。
小說主要講述了,北宋末年,梁山上聚集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名好漢,他們大多是得罪了官府。有的是因為行俠仗義,誤殺了人,比如花和尚魯智深,有的是得罪朝中權臣被陷害,比如豹子頭林沖,有的是為家人報仇,手刃仇人,比如行者武松。這些人都是些武藝高強,有一技之長,性格各異,是不能被官方容忍的人,所以為了活下去,這些人都聚集在了梁山,反動了起義。
梁山聚集了太多朝廷欽犯,自然引起朝廷關注,在幾次圍剿中,都是梁山義軍獲勝。然後朝廷改變策略,對梁山眾人實行招安政策。在宋江的妥協中,梁山眾人接受招安,併為了投誠與另一幫義軍進行鬥爭。最後在連年征戰中梁山一百零八人幾乎全部犧牲。統治者見目的達到,對剩下的幾人也下了毒手。梁山起義以失敗告終。
北宋末年宋江起義,是歷史上的事實,作者施耐庵以這一事件為原型,創造了這部英雄傳奇的長篇小說,也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1、《水滸傳》的作者為元末明初施耐庵,並由羅貫中加以潤色及編排,實際參與創作者跨越了從宋元到明末的數百年,包括了民間說書人、文人、書商等,是一部世代累積型的長篇文學作品。
2、從早期刊本的署名上看,明朝萬曆二十二年(1594)福建建陽餘象鬥雙峰堂刊本《京本增補校正全像忠義水滸志傳評林》題羅貫中編集。
3、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袁無涯刊《忠義水滸全傳》一百二十回本署名是“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與之相近的還有明萬曆三十年(1602)前後容與堂刻本《水滸傳》署名是“施耐庵撰,羅貫中纂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