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射箭活動在西藏各地非常普遍,而把它作為競賽活動固定下來起始於公元1408年的江孜。
以前的賽馬節僅限於賽馬、射箭和騎馬射箭三項。然而,今日的賽馬節除保留以上活動外,還增加了各種文體活動和物質交流,已成為每年西藏地區最盛大的地區性節日。
賽馬射箭活動在西藏各地非常普遍,而把它作為競賽活動固定下來起始於公元1408年的江孜。
以前的賽馬節僅限於賽馬、射箭和騎馬射箭三項。然而,今日的賽馬節除保留以上活動外,還增加了各種文體活動和物質交流,已成為每年西藏地區最盛大的地區性節日。
封丘縣金銀花節現已成功舉辦了3屆。每年5月10日在司莊鄉舉行。封丘縣金銀花栽培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以其個大花肥、色綠貨鮮、藥用價值高而享譽海內外。70年代末,國家醫藥總局在封丘投資建立了國家級萬畝金銀花生產基地,現已發展到8萬餘畝,計劃發展到10萬畝,封丘現已成為全國金銀花生產第一縣。哈藥集團在此設立了中藥藥源基地。盛花季節,花蕾白黃相間。綠葉映襯,景色秀麗,微風吹拂,幽香陣陣,遊客置身其中,如臨仙境,流連忘返。
手搖九節龍是資溪縣馬頭山鎮昌坪村竹延山村小組獨有的民間舞蹈活動,深受群眾喜愛。在當地世代口傳身教,至少已流行300多年。
“九節龍”是以參演的龍燈節數為九而得名。道具製作簡單,不求形似求神似,扎篾簍作骨架,外罩紅布,每節下以一木棍支撐,全龍首尾三丈餘,以一粗繩串連,各節間距尺餘,耍龍手每人執一節。造型雖簡單,表演卻不易,表演把式(玩法)名稱竟有數十種之多:“搭仙橋”、“樹牌坊”、“童子拜觀音”……這些把式來源於生產實踐和日常生活,賦予想象創造,具有研究價值。
每年春節從正月初二至元宵,竹延山村都要表演手搖九節龍,以祈福祛邪,慶賀新春;還要跋山涉水到更遠的鄉村去作拜年演出。有時逢村中宗祠祭祖、築屋上樑、添丁得子,也會請來“九節龍”表演,以祈福謝神。尤其是農家喜得貴子,必請“九節龍”來賀喜,故“九節龍”又有“九子龍”別稱。龍為水族王,必有蝦兵魚將簇擁,“九節龍”也不例外。
為襯托喜慶熱鬧氣氛,每次龍燈表演前,先有一人表演火流星(一根丈餘長粗繩兩頭綴著兩個松明或木炭火提籠),或在頭頂、腰間盤旋成一直線,或成挑擔狀兩頭上下翻飛,為“九節龍”表演開啟場面。隨後,在明快、熱烈的鑼、鼓、鈸、嗩吶及祈福求財的彩調呼應聲中,全體耍龍手邁著八字舞步登場表演。整個表演,龍珠、龍頭、龍尾耍手尤其活躍賣力。手搖九節龍造型非常簡樸、原始,正是這種拙樸粗獷,更顯憨態可掬,俏皮可愛。2008年6月,資溪“手搖九節龍”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