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陶瓷文化,陶瓷藝術的巔峰
江西陶瓷文化,陶瓷藝術的巔峰
說起陶瓷文化,給人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江西的景德鎮了。景德鎮的作為江西的陶瓷文化重鎮,在江西文化中的地位是至關重要的。江西的陶瓷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具有極高的欣賞和文化價值。下面就一起去見識江西陶瓷文化的絢麗多彩。
中國原始陶器
華夏民族陶器製作技藝歷史悠久。大約在70萬年以前的原始時代,人們發現幹泥巴經火燒烤則會變得堅硬起來,於是自主捏泥成器,做成各式盛水、放物的早期“土陶”容具,這應是後來陶“技藝”與“器”觀念產生的開肇。至目前為止在我國發現的最早陶器,是在我國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地區發現舊石器時代晚期陶片,從而物證中國陶器文化形成至少已有11700多年以上的悠久歷史。
距今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彩陶,是在陶器未燒前圖畫陶坯,彩紋燒鑄固定在器物表面。有的在彩繪之前,先塗一層白色陶衣,使彩繪花紋更為鮮明。最初,彩陶花紋少有動物紋,主要是花卉圖案和幾何形圖案:弦紋、網紋、鋸齒紋、三角紋、方格紋、垂幛紋、旋渦紋、圓圈紋、波折紋、寬頻紋,並有月亮、太陽、北斗星等紋樣。後出現魚紋、鳥紋、蛙紋、豬紋、狗紋、鹿紋等動物紋樣,卻也少見人物圖式。
在距今68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陶器上,發現有稻麥粒、枝葉、花瓣、幾何雲紋、動物圖紋,隨後出現人物圖式。1973年在青海大通縣出土陶缽,口沿內壁上畫有三組跳舞人群,五人一組,舞人動作整齊,姿態優美,精美異常。這不僅反映出原始採集與原始漁獵在初期人類社會形成之“活動”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人類認識世界的“活動”,是沿一條從察觀自然到反睹自身的歷程文明行進的。
江西陶器起源
江西是我國陶器文化最早發源地之一。1962年,在對距今約14000-9000年前的江西萬年縣大源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發掘中,獲得質地非常疏鬆,胎厚近二釐米,陶泥既夾炭也夾砂的陶器碎片。經測定,應是中國目前所知最原始陶器之一,證明江西陶器文化起源時間至少可以追溯到九千至一萬四千年前新石器時代早期。
江西成為我國陶器文化最早發源地之一
江西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發掘出12000~14000萬年前的栽培稻,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栽培稻,其不僅佐證江西是人類稻作農業的發源地,也不僅佐證江西萬年仙人洞人是最早開始栽培水稻的人類先民,還由於稻食牽連陶器製作、使用、廢棄等所荷載的人類行為與文化資訊,亦佐證江西稻作生產與陶器運用的歷史早熟,使贛地成為中國烹飪飲食文化源頭之一,更毫無置疑地確證江西大鄱陽湖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南方昌盛、經濟富庶之地。
陶文化最早發源地之一的認證,既歷史客觀地展示了江西陶藝手工業從土地農業中分離出來的經濟基礎與發展脈絡,以及人文現實與趨勢必然,又揭示了以景德鎮瓷都,浮樑茶市,河口、吳城商市,樟樹藥市、文港筆都……等為代表的市場繁榮發達之所以的歷史積澱,進而彰明瞭江西在作坊經濟的宋明以降前現代社會文明璀璨地位的歷史必然。
江西萬年發掘出陶器的重要意義
江西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發掘,一方面清晰了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地層關係(其地層堆積,涵蓋了由舊石器時代末期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完整地層序列),對研究人類如何由舊石器時代過渡到新石器時代,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文化演進過程;另一方面,更由於陶器利用及其製作技藝,對有關稻作生產的起源、農耕文明的發達、安穩居住的觀念、牧養動物的馴化,以及發明烹飪與技藝飲食等重大學術課題的科研開展。
提供了包括人類學、歷史學、文化學、民族學、社會學、甚至原始宗教學,……等一系列關於土族、部族、家族、宗族、民族、國族、等族與民之安身立命文化與經濟發展程序的“前文明書寫”,確切了科學研究賴以進行的真憑實據,從而雄辯地證明與坐實江西作為中華古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域,不僅推動了歷史中國的經濟進步與展闊了傳統中國的文化視野,在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研究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亦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地位。
陝西窯洞文化,建築藝術的一大奇觀
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是獨特的漢族民居形式,是陝北農民的象徵。具有十分獨特的漢族民俗文化和民族風情。有了窯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業。本期小編就帶你去陝西文化探索陝西窯洞文化的神奇。
深達一二百米、極難滲水、直立性很強的黃土,為窯洞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前提。同時,氣候乾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較少等自然狀況,也為冬暖夏涼、十分經濟、不需木材的窯洞。由於自然環境、地貌特徵和地方風土的影響,窯洞形成各式各樣的形式。但從建築的佈局結構形式上劃分可歸納為靠崖式、下沉式和獨立式三種形式。
靠崖式窯洞(崖窯)
靠崖式窯洞有靠山式和沿溝式,窯洞常呈現曲線或折線型排列,有和諧美觀的建築藝術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許的情況下,有時佈置幾層臺梯式窯洞,類似樓房。
下沉式窯洞(地窯)
下沉式窯洞就是地下窯洞,主要分佈在黃土塬區-沒有山坡、溝壁可利用的地區。這種窯洞的作法是:先就地挖下一個方形地坑,然後再向四壁窯洞,形成一個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見地院樹梢,不見房屋。
獨立式窯洞(箍窯)
獨立式窯洞是一種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墼土坯拱窯洞,也有磚拱石拱窯洞。這種窯洞無需靠山依崖,能自身獨立,又不失窯洞的優點。可為單層,也可建成為樓。若上層也是箍窯即稱“窯上窯”;若上層是木結構房屋則稱“窯上房”。
雖然隨著近幾年來經濟的不斷髮展,棄窯者多,造窯者少,古老的窯洞在建築學上屬於生土建築,其特點就是人與自然和睦相處、共生,簡單易修、省材省料,堅固耐用,冬暖夏涼。
江西客家文化,你是否瞭解?
客家人先民在古代又一次奠定如今形勢的遷徙,贛南就是他們的第一站,是客家民族形成的搖籃,也是現如今客家人最多的聚集地。這裡保留了大部分宋代古蹟,更是被稱為“宋城博物館”。為江西文化增添重要的一筆。
江西贛州客家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有如分佈在章貢區、龍南、安遠、信豐等縣的圍屋千餘座,數量之多,功能之全,建築之特,型別之廣乃是罕見的;有如保留3600多米宋城牆和眾多的宋代古蹟遺存而被稱為“宋城博物館”的贛州城區;
有如在廣大城鄉儲存完好而眾多的姓氏家譜、族譜,為研究客家提供了依據;有如上猶九獅拜象、興國山歌等百餘種民間藝術;有如備受海內外客家人喜愛的贛南客家採茶戲;還有獨具一格的美食文化、服飾文化等。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從中原南遷的客家祖先定居贛南後在勞動生活中創造出來的民間藝術瑰寶,結合遷徙途經地的音樂素材,經與贛南本土的原生音樂長期融合的產物。贛南客家山歌旋律高亢激越而又清新動聽,故為當地群眾所喜聞樂見。
梨園戲曲
贛南客家戲曲以贛南採茶戲、寧都採茶戲和東河戲最為盛名。贛南採茶戲又名“三腳班”“三腳戲”,是客家文化孕育出來的民間藝術。它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廣泛吸收了本地及外地流傳到贛南客家地區的各種民歌、民間舞蹈、民間燈綵、民間戲曲的藝術營養,成為既有客家習俗,又有地域風情的戲曲劇種。
鄉音曲藝
贛南客家曲藝以寧都道情最為典型。寧都縣的“道情”,原名“鼓文”,又名“漁鼓筒”,是流行於寧都縣及周邊縣市(廣昌、石城、瑞金、于都、興國)具有客家特色的說唱藝術。作為中國270多個曲種之一,具有語言形象生動,曲調優美動聽,內容情節感人的特點,深受民間喜愛。
據老藝人傳,明末清初,算命先生(盲人)根據所知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運用算命時所唱的頌誦腔曲調,同時吸收乞丐沿街叫化所唱的“過街溜”腔調,心擬詞曲話本,演繹歷史,說唱故事。
燈綵藝術
贛南客家燈綵歌舞既有獨特的舞蹈與燈飾藝術風格,又有悠久的歷史淵源。燈綵歌舞活動期多為新春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終止,或在姓氏迎簿進祠和各種朝神、廟會期間,按鄉規民俗,燈隊均以同一宗族姓氏組成,伴隨龍舞、獅舞,走村串鄉,日夜舞燈,舉行燈綵活動,他們借用燈綵這種藝術形式得以消災、求子、祈福、娛樂等。
嗩吶藝術
嗩吶,是一種為廣大農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吹管樂器,在贛南民間有著深厚的基礎。一般百姓家裡舉辦婚喪壽慶、蓋新房、慶豐收、上大學等,都要請嗩吶樂手來熱鬧一番。村坊上舉行迎神賽會,或其它大型活動,也必定有嗩吶以壯氣氛。
然而,在贛南各地,最有特色的要數于都嗩吶。當地嗩吶手就有這麼四句順口溜:“七寸吹打拿在手,五音六律裡邊有。婚喪嫁娶沒有我,冇聲冇息蠻難過。”
景德鎮陶瓷文化有哪些
景德鎮瓷器歷史從漢朝開始燒製陶器,距今1800多年,從東晉開始燒製瓷器,距今1600多年。景德鎮素有“瓷都”之稱。詩人陳志歲《景德鎮》詩云:“莫笑挖山雙手粗,工成土器動王都。歷朝海外有人到,高嶺崎嶇為坦途。”景德鎮瓷器造型優美、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風格獨特,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獨特風格蜚 ...
淺談陶瓷文化的發展與技藝的傳承
陶瓷的發展史是中華文明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中陶瓷的發明和發展更具有獨特的意義,中國歷史上各朝各代有著不同藝術風格和不同技術特點。本期的陶瓷文化就於大家聊聊這陶瓷文化的發展和傳承。
六朝時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興起的佛 ...
頗負盛名的唐山陶瓷文化
在唐山文化中有一門相當古老的技藝——唐山陶瓷。制瓷技藝流傳至今已有近600的歷史了。
現如今陶瓷的品種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多人喜歡使用各種陶瓷器。
本文帶你瞭解唐山陶瓷文化,瞭解它的起源。
唐山陶瓷是古老的漢族傳統制瓷技藝,始於明朝永樂年間,距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據清代撰寫的《灤州志》風俗篇 ...
獨具黎族特色的黎族陶瓷文化
陶瓷是自古以來人們所用的器具之一,而製陶的原始過程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了,隨著社會的發展,漸漸被機器所取代,但是至今的黎族人們卻是依然保持著原始形態和特徵。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黎族文化吧!
陶器自古以來就是十分重要的生活器具,很多少數民族也有其獨特的製陶技藝,例如黎族。從考古資料來看,黎族 ...
陝西剪紙文化,民間藝術的一大巔峰
西方透視學是研究人站在一個固定地點看出去的主觀景界。而陝西傳統民間剪紙和漢代畫像石的構圖都呈現出“散點多維透視”的視覺方法。本期小編就帶你去陝西文化探索陝西剪紙的神奇。
陝西剪紙是歷史悠久的漢族民間藝術形式之一。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 ...
獨具成熟特色的山東淄博陶瓷文化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度,在中國有著許多歷史悠久的文化,這些文化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淄博陶瓷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古往今來的歷史長河中淄博陶瓷技藝變得更加的突飛猛進,人們不斷的改善將陶瓷文化變得更加的精美。下面的山東文化為您帶來獨具成熟特色的山東淄博陶瓷文化,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歷史悠久的淄博陶瓷,在美術 ...
多姿多彩的邯鄲陶瓷文化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常見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鋁、高嶺土等。粘土的性質具韌性,常溫遇水可塑,微幹可雕,全乾可磨;燒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裝水;燒至1230度則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溫耐腐蝕。本期邯鄲文化帶你走進邯鄲陶瓷文化。
邯鄲陶瓷是中國河北省邯鄲市生產的陶器和瓷器。產區主要分佈在峰峰礦區彭城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