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是為了安全,因為是靠右行駛,駕駛員在左邊,把左邊的燈光調低,可以防止會車時照到對向車司機。如果近光燈太高,也會晃到對方,所以調低是為了會車時的行車安全。而右側卻不能太近,因為右側往往會有行人,或者路邊有障礙物等,為了自己能看清路面狀況,保證自己的視野清晰。
設計是為了安全,因為是靠右行駛,駕駛員在左邊,把左邊的燈光調低,可以防止會車時照到對向車司機。如果近光燈太高,也會晃到對方,所以調低是為了會車時的行車安全。而右側卻不能太近,因為右側往往會有行人,或者路邊有障礙物等,為了自己能看清路面狀況,保證自己的視野清晰。
2021三伏天是幾月到幾月
2021三伏天是7月到8月。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中的暑邪。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俗話說“熱在三伏”,“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2021三伏天時間表
2021年初伏時間:7月11日-7月20日
2021年中伏時間:7月21日-7月30日
2021年閏中伏時間:7月31日-8月9日
2021年末伏時間:8月10日-8月19日
2021年入伏時間怎麼有兩個
2021年入伏的時間目前有兩種說法,一個是2021年7月21日入伏,一個是2021年7月11日入伏。這個和入伏時間的演算法“夏至三庚”有關,“夏至三庚”即從夏至開始起的第3個“庚日”。
因為2021年夏至日是在6月21日,干支紀日法上這一天是甲午月庚子日,如果將這一天也算作一個“庚日”,那麼入伏的時間就是2021年7月11日。庚日即是指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
至於為什麼網上會有人認為入伏時間是7月21日呢?原因是他們跳過了夏至這一天,沒有把夏至算作第一個庚日,所以延後了10天,但是這樣的演算法是不準確的,因為夏至和立秋之間的庚日和中伏的天數計算也是有關的,如果跳過那麼中伏時間也不準確。
三伏天計算方法
三伏天是按照中國農曆法計算的,中國古代用天干、地支合併記載時間,天干的數字有10個,地支的數字是12個,“三庚”就是遇上3個“庚”字,到第3個庚日為初伏。
由於天干是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出現一個庚日。一年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於庚日的變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
三伏天忌吃什麼食物
1、辛辣溫燥:三伏天天氣炎熱,會導致人體的火氣上升,如果再食用一些辛辣溫燥的食物會起到“火上澆油”的作用,可能會感覺情緒煩悶、焦慮、易燥,所以應該食用一些甘涼或甘寒的食物。
2、生冷刺激:三伏天天氣溫度高、出汗多,人體毛孔處於擴張的狀態,突然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會使身體迅速地關閉毛孔,阻擋汗液的排出,會使熱氣被堵在體內,不利於排汗散熱,長期下來會有氣血淤積的可能性。
三伏吃什麼食物
夏季暑溼,適宜清補。
三伏天天氣炎熱,進食冷飲較多容易導致溼氣入侵,引起脾胃虛弱,對人體的消化系統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食慾也會因此有所下降。 建議在三伏天可以吃一些味酸、味甘的食物,比如:桃子、李子、菠蘿、芹菜、橄欖等,儘量不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傷及人體正氣。
在烹飪手法上可儘量選擇涼拌、清炒的方式,不僅可以促進消化、增加食慾,還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食物的營養。
為什麼2262年有兩個春節
2262年有兩個春節其實就是說,2262年出現了閏正月,就有兩個正月,就會有兩個春節。也就是春節過完還會有個閏春節。
其實就是因為2262年是一個閏年,而且閏的正好是正月。閏年就會出現閏月,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最近一次是閏六月,就發生在2017年。農曆閏月多出現在三四五六這幾個月份。
2262年兩個春節怎麼過
2262年兩個春節並不會放兩次春節的假期,因為閏月的節日不是法定節日,所以並沒有假期。
即便是閏正月,真正的春節其實也只有一個,閏正月初一併不能算。之前閏五月也沒見過放兩次端午節的假期。不過,也有少數地區過完第一個正月的春節以後,到了閏正月的時候也過閏正月的春節,因為閏正月也叫正月,所以也把閏正月的初一也看做春節來過。
閏正月多少年一次
閏正月是罕見的閏月,從18世紀--22世紀沒有出現過任何閏正月,之後的25世紀,28-41世紀也沒有出現閏正月。上一個閏正月出現在17世紀的1640年(庚辰年),下一個閏正月將出現在23世紀的2262年(壬寅年)。
也就說從公元 1645年,開始使用歷理置閏制,也就是“閏月”的起源,一直到公元 2800年,在這漫長的一千多年時間裡,閏正月只會有6次。
分別是1651年、2262年、2357年、2520年、2539年、2634年。分別間隔611年,95年,163年,19年,95年,所以閏正月多少年一次是沒有規律的。
陽曆介紹
陽曆也叫做太陽曆,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需要365.2422天,於是公曆中一年定義為365年。
規則一:四年一閏
為了補償每年多出來的那0.2422天,於是每四年增加一天,這一年就有366天,稱作閏年。
規則二:百年不閏、四百年再潤
但是我們計算0.2422*4=0.9688天,我們補償一天的話實際上是補償多了的,為了減去每四年多出來的1-0.9688=0.0312天,在加上一條百年不閏、四百年再潤。
加上規則二後,曆法誤差變為每四百年多出0.0312*100-3=0.12天,這精度已經足夠很長一段時間使用了,要消除這0.12天誤差,就需要在更長的週期內加上額外的規則,反正接下來數千年內都用不上。
對於公曆,閏年多出來的一天,都是加到2月份,平年2月有28天,閏年2月有29天,也是相當方便記憶的。
陰曆介紹
月球繞著地球轉,月球的公轉週期和自轉週期相等,都是27.32天;但是地球又繞著太陽轉,導致月相變化週期會滯後於月球自轉週期,滯後時間θ≈2.21天,可以根據下圖求出來:
那麼月相變化週期就是27.32+2.21=29.53天,陰曆反應的就是月相的變化,所以農曆中小月29天,大月30天,就是用來平攤這個月相週期的。
陰陽曆介紹
陰曆有個非常大的缺點,陰曆一年有29.5*12=354天,足足比地球公轉週期少了11天還多;如果一直採用陰曆的歷法,要不了幾年,陰曆中的四季變化就全亂了,於是中國古人發明了農曆。
農曆兼具陽曆和陰曆的優點,可以反映四季變化,也可以反映月相變化,因為陰曆一年比陽曆少了差不多11天,所以需要一段時間後在農曆中增加一個陰曆月。
在清朝以前,農曆採用“十九年七閏月法”,也就是每十九年中,有七年出現閏月,因為陰曆每年少11天,19年就少209天,209天正好可以分配在7個陰曆月中(7*29=203<209<210=7*30)。
陰曆月存在高階小數,所以時間長了後十九年七閏月法也會出現較大誤差;在明朝崇禎時期,西方傳教士湯若望來帶中國,把西方更準確的公曆入進來,在湯若望、徐啟光等人的工作下,農曆閏月方法改為“無中氣月置閏法”,一直沿用至今,農曆的準確性也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