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和珍珠的故事啟示
沙子和珍珠的故事啟示
1、啟示:每個人都要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不要抱怨無人賞識,你要做的,就是先把自己打造成一顆耀眼的珍珠!
2、故事:一粒沙,只不過是由於一個偶然的機緣,掉入蚌殼裡,蚌的黏液牢牢拴住它,使它不許離開。沙粒不知道自己有稜有角,自己的堅硬,自己的無情,給蚌帶來無盡的痛苦和煩惱。你可以想象,這粒沙子就像塵埃飛進人的眼睛一般,痛苦難睜。人一定會相盡一切辦法把灰塵弄出來。蚌也一樣,要擠出沙子,或者消滅沙子。
3、然而蚌沒有這個能力,沙粒又很頑固,蚌越擠沙越往裡鑽,把蚌折磨的痛苦不堪,常常含淚。沙粒沒有被擠出,也沒有被消滅,它釘住在蚌殼裡面,永遠給蚌以痛苦。
4、於是在無可奈何之中,蚌以它的唇,以它的肌肉,磨它,舐它,卷它,拭它,而且以涎沫洗它,浸它,潤滑它,使珍珠一天天長大,一天天走向光澤。
5、大海的時間在浪濤的呼嘯中飛逝,悠長的時間過去了,沙因沒有離開蚌而改變。沙粒開此變成圓潤,光滑,堅硬,半透明,泛著淡淡的暗光,一種永恆不變的光澤。於是,一顆珍珠完成了!
立夏節氣的由來和傳說故事 24節氣立夏的簡短傳說
立夏節氣的由來和傳說故事
二十四節氣,是指干支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以北斗斗柄指向確定。當北斗斗柄指向東南,為立夏。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採用的是“定氣法”劃分,即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執行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它把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15°為一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當太陽黃經達45°時為立夏節點。“二十四節氣”是透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
立夏這個節氣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預示著季節的轉換,為一年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實際上,若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後,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是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紅紫鬥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進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開。立夏時節,萬物繁茂。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根據民俗專家們的說法,立夏是我國古代一個重要的節日,同時專家們指出古代很多節日和其習俗都是來源於祭禮,當然“立夏”也不例外,根據一些資料顯示,“立夏”出現最早也是源自於古代的祭禮,在周朝的時候,人們對神明的祭祀不再是每日在固定的時刻進行,而是將祭祀的時間變為季節變換的時候,譬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立夏時節,萬物繁茂。明人《蓮生八戕》一書中寫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據記載,周朝時,立夏這天,帝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並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舊俗立夏日又為民間傳統節日,稱“立夏節。”
漢代也沿承此俗,《後漢書·祭祀志》載:“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赤帝祝融,車旗服飾皆赤。”歌《朱明》,舞《雲翅之舞》。到宋代,禮儀更趨繁瑣。至明代始有“嘗新風俗”。清代《帝京歲時紀勝》載“立夏取平時曝曬之米粉春芽,並用糖面煎作各色果疊,相互饋送”。並用柳枝穿果疊作小兒食品,江浙一帶還有立夏吃花飯的習俗,也有叫“吃補食”的。民間習俗還有“立夏吃蛋,石頭都踩爛”,說立夏時吃雞蛋鴨蛋可以增強體質,還可以耐暑。有的立夏食筍,有的立夏喝酒,都是趕在節日這天,名曰“立夏見三新”,南方地區舊時逢立夏日,各家蒸新茶,並配以各種水果,饋贈親戚鄰居。
根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記載:“立,建始也,夏,假也,假,大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也就是在立夏這個時候,春天結束,夏天開始,所以,有的地方又把“立夏”稱為“春盡日”。
在周代,逐漸形成在季節轉換時祭祀神明之後,身為一國之主的周天子是需要親日主持祭祀大禮,《禮記》中有這樣的記載:立夏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迎夏於南郊。
在季節上,立夏其實也是夏季的開始,也就意味著暴雨、雷雨天氣會增加很多,萬物進入一個蓬勃生長的季節。在農村,至今還有許多關於立夏當日的天氣情況來預測夏季的整體天氣趨勢,譬如:“立夏不下,旱到麥罷”、“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
24節氣立夏的簡短傳說
傳說一
立夏還是一個傳統的歲時禮俗節日, 周代在立夏這一天,天子要率三公九卿和眾大夫,到城南郊外迎夏。並舉行祭祀先帝祝融的儀式。漢代也沿承此俗,《後漢書·祭祀志》載:“立夏之日迎夏,於南 郊,祭赤帝祝融,車旗服飾皆赤。”歌《朱明》,舞《雲翅之舞》。到宋代,禮儀更趨繁瑣。至明代始有“嘗新風俗”。清代《帝京歲時紀勝》載“立夏取平時曝曬 之米粉春芽,並用糖面煎作各色果疊,相互饋送”。並用柳枝穿果疊作小兒食品,江浙一帶還有立夏吃花飯的習俗,也有叫“吃補食”的。民間習俗還有“立夏吃蛋,石頭都踩爛”,說立夏時吃雞蛋鴨蛋可以增強體質,還可以耐暑。有的立夏食筍,有的立夏喝酒,都是趕在節日這天,名曰“立夏見三新”,南方地區舊時逢立夏日,各家蒸新茶,並配以各種水果,饋贈親戚鄰居。
傳說二
立夏“稱人”的第二種傳說與三國時的蜀後主劉禪有關。
三國末期,後主劉禪經營的蜀國已是兵微將寡國力不繼。這一年魏國大將鄧艾奉命率大軍伐蜀,兵逼劉禪投降。蜀國有位忠臣叫正,他對鄧艾提出“劉禪乃一國之君,投降去了魏都後不能受到半點虐待,不能瘦一星半點肉,不然寧死不降”。鄧艾答應了這一條件。
劉禪投降後被帶到了當時魏國的都城洛陽,魏國公封他為安樂公,賜給他住宅、綢緞萬匹、美女百名。劉[禪從此花天酒地吃喝玩樂竟沒有半點忘國之恥。第二年正叫人給劉禪稱了一下體重,這忘國之君不僅沒瘦反而重了二十多斤。這一天也恰好是立夏日,《三國演義》裡有詩說“追玩作樂笑顏開,不念危土半點哀。快樂異鄉忘故國,方知後主是庸才。”
愚人節的來歷 愚人節的由來和傳說故事
愚人節的來歷 愚人節的由來和傳說故事
每年4月1日是愚人節。這不是一個國家性的節日,但在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人們都會在這一天互相開玩笑,搞惡作劇,被愚弄的人往往被稱作“四月的傻瓜”。
據維基百科介紹,愚人節的形成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古羅馬時期的“嬉樂節”(3月25日)及歐洲中世紀時的“傻瓜節”(12月28日),被看做是愚人節的前身。
據傳說,最早把4月1日和愚弄別人聯絡在一起的是英國著名詩人喬叟,在他1392年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一隻自負的公雞在這一天被一隻狐狸愚弄了。儘管有學者對此持有異議,但普通讀者通常接受這種說法。
到了16世紀和17世紀,一些歐洲詩人和作家也在作品中提及在4月1日搞惡作劇愚弄人的事。1686年,英國作家約翰·奧布里把這一天稱為“愚人聖日”,這是英國曆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及這個節日。1698年4月1日,不少英國人被作弄,相繼跑到倫敦塔去“看獅子洗澡”。
愚人節傳說故事
說法一
在亞當神話說法中,當年上帝以洪水來毀滅世界,卻僅僅留下亞當的第三個兒子的後代諾亞,他以一條人造的大船,就是那艘諾亞方舟,保全了一家大小的生命,在洪水稍退之後,他放出一隻白鴿,向探出一條洪水消退之後的陸地,因為正好是4月1號,所以後人認為在這一天做毫無意義的事兒,就好像一隻白鴿做了白工一樣,行為愚蠢,這便成為愚人節的起源。
說法二
比較大眾的說法呢,是說愚人節起源於法國。在1564年,法國首先採用了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曆”,就是通用的陽曆。以1月1日為新年的開端,改變了過去以4月1日作為新年開端的立法,而在新立法推行過程中,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中改革,堅沿襲舊制,反拒絕更新。有沒有清王朝的既視感呀——
這些老頑固們呢依舊在4月1日那天互贈禮物,組織慶祝新年的活動,然後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表示了森森的不開森,為了嘲弄這些老傢伙,聰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這天會給頑固派贈送假的禮物,邀請他們參加假的慶祝會,並把這些受愚弄的人稱之為“四月傻瓜”或者是“上鉤之魚”,此後,由於他們在這天的互相愚弄,日久天長,便成了法國流行的一種風俗,到了18世紀,這樣的風俗習慣又流傳到了英國,後來又被英國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
說法三
當然啦,愚人節的起源還有很多說法。比如,宗教說法中就說,愚人節是公元15世紀宗教革命之後開始出現說謊的節日,當時,西班牙王腓力二世曾建立了一個異端裁判所,只要不是天主教徒就被視為異端,在每年的4月1日處以死刑,臣民們感到非常的恐怖,於是每天以說謊取笑為樂來沖淡對統治者的恐懼和憎恨,此後,這種習慣沿用日久,就成了今天的愚人節。
說法四
還有一種說法是,認為這一習俗源於印度的的“詮俚節”,該節規定,每年3月31號的節日當天,不分男女老幼,可以互相開玩笑,互相愚弄欺騙以換得娛樂。
愚人節的真實來歷
主流說法是,愚人節起源於法國。
1564年,法國首先採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曆(即目前通用的陽曆),以1月1日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曆固執地在4月1日這一天送禮品,慶祝新年。
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聰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給他們送假禮品,邀請他們參加假招待會,並把上當受騙的保守分子稱為“四月傻瓜”或“上鉤的魚”。
從此人們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這成為法國流行的風俗。
18世紀初,愚人節習俗傳到英國。後又被英國早期移民者帶到了美國。
在這些國家,人們常常為歡度愚人節而組織家庭聚會。用水仙花和雛菊把房間裝飾一新。比如,典型的傳統做法是佈置假環境,如把房間佈置得像過新年一樣,等客人到來時則祝他們“新年快樂”,讓人驚訝欣喜。
七夕節來歷和傳說故事 與七夕節相關的故事有哪些
七夕節來歷和傳說故事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 ...
關於中秋節的傳說和民間故事 跟中秋節有關的神話故事
關於中秋節的傳說和民間故事 跟中秋節有關的神話故事
中秋之夜,闔家團聚,在清朗的月色下,擺上月餅、瓜果,一邊賞月,一邊講述著有關月亮的故事。
流傳至今的關於中秋節的傳說,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都為人們所熟知。其中“嫦娥奔月”的故事流傳最廣:相傳美貌的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因為在八月 ...
臘八節的由來和風俗 臘八粥的來歷和傳說故事
臘八節的由來
臘八節是我國臘月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臘月是年歲之終,古代農閒的人們無事可幹,便出去打獵。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彌補糧食的不足,二是用打來的野獸祭祖敬神,祈福求壽,避災迎祥。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 ...
山西洪桐大槐樹和什麼故事有關
與明朝初年的洪洞大槐樹移民的故事有關。據文獻記載,元末,中原地區水旱災害頻繁,山東19次、河南17次、河北15次、兩淮地區8次。饑民為了吃飯,四處流浪,1329年,全國流民已經310萬。旱災一般會伴隨蝗災,至正元年到二十五年,中原地區蝗災18次。至正四年一年,黃河就決口3處。沿岸饑民500萬。人民吃不上飯 ...
珍珠膏和珍珠霜區別
珍珠膏和珍珠霜有很多區別,最主要的區別在成分含量和質地效果,珍珠膏珍珠成分比珍珠霜高一點,質地也稍微厚重一點。珍珠膏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增強皮膚活力和彈性,保溼柔潤肌膚,除痘、祛斑。珍珠霜能滋潤補充肌膚水分和營養,保持青春健康美肌,自然美白,盡顯柔細潤滑、白裡透紅肌膚。珍珠霜需要乳化後使用,把珍珠霜放在掌心 ...
珍珠膏和珍珠霜可以塗著睡覺嗎
珍珠膏和珍珠粉是可以塗著睡覺的,珍珠膏具有保溼結合美白的功效,一般晚上使用效果最佳。珍珠膏和珍珠霜充當面霜的作用,所以用在護膚的最後一步。取適量珍珠膏均勻的點塗在額頭、下巴、兩頰等部位,然後以畫圈的方式按摩吸收即可。晚間使用珍珠膏肌膚的吸收能力會更好,會促進肌膚新陳代謝,有美白亮膚的作用。 ...
蘆薈和珍珠粉能混用嗎
1、珍珠粉和蘆薈膠混合起來敷臉的話,不但能夠起到補水的作用,還可以幫助美白肌膚,對臉上的痘痘和痘印起到抑制和淡化的作用。蘆薈膠和珍珠粉一起使用的話,在分量上面沒有太嚴格的要求。
2、蘆薈膠是蘆薈的加工物,大部分的女孩子都會用蘆薈膠來鎮靜肌膚,蘆薈膠有著非常不錯的補水和嫩膚的作用,而且蘆薈膠的成分比較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