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河南七夕節的習俗+河南過七夕節有什麼習俗

河南七夕節的習俗 河南過七夕節有什麼習俗

  河南七夕節的習俗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主要參與者是少女,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故而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

  河南新鄉一帶的乞巧風俗是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初六晚上,當地未出嫁的姑娘七人湊成一組(以應“七夕”之數),每人兌面兌物,為織女準備供品。有的要買葡萄、石榴、西瓜、棗、桃等七樣瓜果,烙七張油烙饃或糖烙饃,包七碗小餃子,做七碗麵條湯。

  除此之外,還要單獨包七個大餃子,餃子餡由七樣蔬菜做成,內包用面做成的七樣東西,像針、織布梭、彈花槌、紡花錠、剪刀、蒜瓣或算盤子等。這七樣東西,要能代表七位姑娘的心願。

  這天晚上,七位姑娘把供品擺在瓜棚下或清靜的地方,焚香點紙,跪在月下向織女祈禱,唸完禱語後,七個姑娘分吃水果和七碗小餃子。然後把七張油餅和七個大餃子放在竹藍內,掛在椿樹上。這天晚上,七個姑娘一齊守夜,看守竹藍子。這種舉動稱為“守巧”,目的是防止愛開玩笑的男孩子偷嘴吃,把“巧”(大餃子)偷去。

  七月七日清晨,天剛剛矇矇亮,七個姑娘閉著眼睛,在竹藍內各摸一個大餃子。誰摸出的餃子內包有針、剪刀等東西,誰就是未來的巧手。

  在豫北沁陽、孟縣等地,現在還流傳有“七夕”對歌的習俗。每到“七夕”這天,當地的少女們按村子,或按鄉、縣組成小組,每組七人,也可為九人、十一人,以單為巧數。民間講究對歌人的數量,俗語有“當單不當對,當對拙一輩”。人們把對歌小組分成單數,都是為了能夠獲“巧”,希望本村的對歌組能夠取勝。

  河南過七夕節有什麼習俗

  有些地方把七月七日稱作“女節”或“女兒節”。河南及陝西等地在此日有迎女避節的習俗。陝西省《蒲城縣誌》記載:“七月七日,迎新嫁女避節”。當地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織女婚姻的不幸是天帝不願孫女與牛郎長期生活造成的。每逢七月七日,人們就要把新出嫁的女兒接回家來,以免天帝發現女兒與女婿長期生活在一起,把他們像牛郎與織女一樣強迫分開。當地的這個習俗充分體現了為人父母者希望女兒婚姻美滿幸福的願望,同時,也說明牛郎織女的傳說不但深入人心,而且影響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七夕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索餅

  索餅是以前人們在七夕食用的食物。後來演變成了吃掛麵的習俗,可以說,掛麵的祖先就是索餅。索餅是奈良時代傳入日本的,長得很像我們中國的麻花。日本人把小麥和米粉和在一起,擰成繩子一樣的細長狀,再油炸或烘烤至熟。

  餃子

  人們在包餃子的時候會在裡面放入一枚銅錢、一根線和一個紅棗,如果是吃的時候可以吃到錢的話就是非常的有福氣的,如果是可以吃到針的話,就是代表手是比較的巧的,吃到棗的話代表的是早婚。

  巧果

  巧果實浙江那邊的特色小吃,它是用麵粉製造成為小形狀,然後用油煎炸之後形成的就叫巧果。巧果的款式也是比較的多的,味道也是比較的好的。

  食五子

  七夕“拜織女”是少女、少婦們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等,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禮拜默默禱告後,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們宵夜的食物。

  巧酥

  七夕節期間,民間糕點鋪喜歡制一些織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出售時又稱為“送巧人”,此風俗在一些地區流傳至今。

  瓜果

  瓜果是在七夕這個特殊的節日裡食用的食物,瓜果的變化也是多種多樣的,人們會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者是在瓜皮的表面繪成很多的花果。這個也是比較有意義的一個習俗。

七夕節習俗多 看中國各地如何過七夕

  

  浙江七夕香橋會

  在浙江嘉興塘匯鄉古竇涇村,有七夕香橋會。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約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樑,裝上欄杆,於欄杆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 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

  湖南、浙江婦女洗髮、接露水

  婦女七夕洗髮,也是特別的習俗。在湖南、江浙一帶都有此記載。例如湖南湘潭地區《攸縣誌》:“七月七日,婦女採柏葉、桃枝,煎湯沐發。”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與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發。這項習俗,大約和七夕“聖水”的信仰有關。人們認為,七夕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銀河水一樣,具有潔淨的神聖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孫(即織女)聖水”。因此女性在這天沐發,也就有了特殊意義,代表用銀河裡的聖水淨髮,必可獲得織女神的護佑。

  還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廣東——七娘會

  在廣東,最重視七夕節的是清代、民國年間,並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國年間,並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間多稱“拜七姐”。據參加過民國年間的“拜七姐”活動的老人回憶,廣州西關一帶,尤為盛行“拜七姐”。活動一般是在少女少婦中進行(男子與老年婦女只能在一旁觀看,並行禮祭拜而已),預先由要好的十數名姐妹組織起來準備“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將一些稻穀、麥粒、綠豆等浸在瓷碗裡,讓它們發芽。臨近七夕就更加忙碌,要湊起一些錢,請家裡人幫忙,用竹篾紙紮糊起一座鵲橋並且製作各種各樣的精美手工藝品。到七夕之夜,便在廳堂中擺設八仙桌,繫上刺繡臺圍(桌裙),擺上各種精彩紛呈的花果製品及女紅巧物,大顯女兒們的巧藝。有用剪紙紅花帶圍著的谷秧、豆芽盤,盤中點著油燈,燈光透出彩畫薄紙燈罩,豔彩奪目;有精心佈置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蘭、茉莉、素馨及其他鮮花插在銅瓷花瓶裡;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真假難辯;還有把蘋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疊成各種鳥獸等形狀的果盤;寸許長的繡花衣裙鞋襪及花木屐;用金銀綵線織繡的小羅帳、被單、簾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種豆粟苗配細木砌的亭臺樓閣,總之是越細緻越顯得巧。又用米粒、芝麻、燈草芯、彩紙製成各種形式的塔樓、桌椅、瓶爐、花果、文房四寶及各種花紋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還掛一盞盞的玻璃或彩紙的花燈、宮燈及柚皮、蛋殼燈(上雕山水花鳥圖案),動物形燈。最惹人愛的,是女兒們用綵綢扎制的精美的雛偶,即布娃娃。雛偶有牛郎、織女及一對小兒女的形象,一般放於上層,下邊是吹蕭彈琴舞蹈的小兒形象,慶賀雙星相會之意。還有“西廂”、“紅樓”、“楊門女將”等成套的戲劇人物形象(也與瓷塑雛偶,是家長買給小兒女作節日禮物的)。另外,當然也少不了陳列化妝用品,如小胭脂盒、鏡、彩梳、絨花、脂粉等,既供織女使用,也供女兒們自用。還有蠟制瓜果、小動物等。此外就是甜鹹點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必不可少的是燭臺、香爐、插上香燭,並用最好的檀香點燃。

  女兒們在七夕夜要盡情梳妝打扮,用天河水沐浴、洗頭髮,然後換上錦綢裙襖、旗袍,頭上梳髮髻,戴上白蘭、素馨等花飾;再畫眉、抹脂粉、點絳唇、額上印花;用鳳仙花汁染指甲。經過這番打扮,女兒們一個個如同仙子下凡,圍坐於八仙桌旁,鵲橋邊上,進行各 種遊戲:或自娛自樂,吟詩作對,行令猜謎,並穿針祭拜乞巧;並指點天上北斗七星(相傳織女是七星姐妹中的一員)及雙星,講述牛女故事、詩文典故;或請來歌姬,演唱粵曲,奏八音樂等,女兒們也自奏琴蕭等樂器。這時人們可往各處人家參觀乞巧桌陳設,到的人雖多,主人也仍高興招待。歡慶至半夜十二點鐘,為織女下凡之吉時,此時所有的燈綵、香燭都點燃,五光十色,一片輝煌;姑娘們興高采烈,穿針引線,喜迎七姐,到處歡聲鼎沸。最後歡宴一番,這才散去。誠如清詩人汪侖(傳說中的魚名)《羊城七夕竹枝詞》聽說:“繡闥瑤扉取次開,花為屏障玉為臺。青溪小女藍橋妹,有約會宵乞巧來。”

  

  臺灣拜“床母”

  臺灣七夕拜七孃媽之外,往往也另備小碗油飯到房中拜“床母”,二者應有類似含意。生產、育兒,這都是女性無可替代的職責,因此這類神只也都是女性神;在女性神與女性信徒之間,遂構成密切的聯絡,化解了女性在承擔母職時的焦慮與恐懼。“床母”,是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家中有兒童的家庭,在當天傍晚時,在兒童睡的床邊拜床母;供品包括:油飯、雞酒(或麻油雞),焚燒“四方金”和“床母衣”,拜床母時不宜太長,不像平常祭拜要斟酒三巡,大約供品擺好,香點了以後,就可以準備燒“四方金”和“床母衣”,燒完即可撤供,希望孩子快快長大,不能拜太久,怕床母會寵孩子賴床等。

  

  膠東拜七姐神

  在膠東地區,多於七夕拜七姐神。年輕婦女穿上新裝,歡聚一堂,於庭中盟結七姐妹,口唱歌謠:“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不圖你針,不圖你線,光學你七十二樣好 手段。”不少地方還製作“巧花”,少女們用麵粉制牡丹、蓮、梅、蘭、菊等帶花的餅饃食 品(或稱巧果),還有巧菜,即於酒盅中培育麥芽(此即宋代的“種生”),用巧果、巧菜來 祭祀織女。

  中國西南——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傳在中國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四川省諸多縣誌以及貴州、廣東兩地,也有此風。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髮,傳說不僅可以年青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還可以儘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數女子與兒童們,在節日娛樂中的一種愛好,也與生育信仰有密切的關係。

  

  陝西結紮巧姑

  陝西黃土高原地區,在七夕節的夜晚也有舉行各種乞巧活動的風俗,婦女們往往要結紮穿花衣的草人,謂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還栽種豆苗、青蔥,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蔥,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來占卜巧拙之命,還穿針走線,競爭高低。同時還舉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動。

  

  廣西七夕儲水

  廣西某些地區有七夕儲水的習俗,認為雙七水洗浴能消災除病,體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將紅頭繩結七個結,戴在脖子上,祈求健康吉祥。

  

  紹興南瓜棚下聽悄悄話

  在紹興農村,這一夜會有許多少女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

日本是如何過七夕節的?

  日本的七夕傳說是來自於中國。這也就是我們中國牛郎織女的傳說,來到日本以後又加上了祈求裁縫手藝高的各種日本傳統風俗。每年日本過七夕這個節日時,我就成為中日兩國的民俗專家,他們會問我很多問題。如:織女與牛郎是夫妻嗎?他們兩個一直是不工作每天在玩吧,每年只有一天才可以相會。如果每天只是作工作的話,這就是中國傳統的儒教的教義,中國人是隻有工作嗎?我在大學讀書時對中國民俗有過考據,很久以前的古代農民每天就被強迫工作,無限制的工作,只有這種很悲慘的境地才會有東漢時這個傳說。

  而到了唐朝隨著遣唐使來到日本這個中國的傳說,與日本原來的七夕女的信仰又混雜了一起,這樣中國的傳說在日本被賦予新的內容,於是一個日本式七夕誕生了。相比中國的七夕是情人節的內容,日本的七夕只是夏天的一個傳統節日而已,現在主要是孩子們可以玩耍的節日。在日本的七夕不光只在7月7日舉行,有的地方還在8月7日舉行。當你在7月7日漫步在日本的街上時,到處都可以看到懸掛在枝葉上的短紙條。在古代習慣是用紅薯葉收集天上的露水磨墨,寫在竹葉上,用和歌形式向上天祈禱。這個習慣在平安時代在民眾中被廣泛傳播,成為民眾的一個固有的習慣。現代的日本人都會把短紙條掛在竹葉上,這個被賦予生命的紙條,向上天傳達了自己的願望,這個願望會隨著水,隨著火傳而去。

  在今天我們如果能夠在這個傳統節日走到日本的地下鐵或者百貨商店,我們都會看到裝飾有很多短紙條。這在其他很多地方也會看見,這些各種顏色的短紙條都可以看到是寫著各種的願望,看得人會發出自然的微笑。內容有:希望成績能夠提高,希望大家都能變為幸福等等。很多人都會來寫上願望裝飾在竹葉上,就像聖誕節時在松樹上裝飾一樣,隨著風的吹動,告訴大家已經是夏天的到來。很多來過日本的中國朋友跟我講,看著日本七夕,從逐漸傳統文化正在消失的中國看來,日本還在認真保持著古代的流傳來的習慣。

  七夕

  青青的葉子,颯颯作響

  房間的一角 輕輕地搖動

  天上的星星 亮晶晶

  就像金銀的沙子一樣

  五色的短句條

  上面有我寫的願望

  天上的星星 亮晶晶

  從天上望下來可以看見

  ......

  日本calpis網站以7月7日出生的人為物件,進行了“織女和牛郎的職業是什麼?”等和七夕有關的調查。儘管七夕被大家廣為所知,但是還是出現了“牛郎是漁夫吧”“織女難道是巫女”的有趣回答,接下來就為大家仔細介紹一番。

    七夕是不是隻有日本才有?其實七夕是來源於中國的

  對“只有日本才有七夕?”的提問,竟然有將近六成(57.1%)的人回答“是”。在中國的傳說裡,陰曆七月七日晚上,天上的牽牛星和織女星相遇,女人們會祈禱自己的紡織手藝能夠更進一步,所以也叫做“乞巧節”。近來,七夕也被稱為“中國情人節”,屆時情侶們會像過2月14日情人節一樣,一起吃飯、看電影、互贈禮物。

    竟有近八成人認為織女和牛郎是“情侶”關係?!

  七夕的傳說,有22.9%的人表示“非常瞭解”,絕大部分人(67%)則是“大概瞭解”,只有不到九成人瞭解七夕的傳說。不僅如此,回答“瞭解”的人中,竟有近八成(77.1%)的人認為牛郎和織女是“情侶關係”。還有1.4%的人認為是“兄妹或者是姐弟”,0.1%(1人)的人認為是“朋友”。剩下的0.2%中,也有人說是“公主和僕人”。調查中,只有五分之一(21%)的人,能正確回答是“夫妻”關係。

  織女和牛郎的工作是?竟然還有人回答是“巫女”和“漁夫”

  同樣,在表示瞭解七夕傳說的人之中,問到“織女和牛郎的職業是什麼?”,超過半數(54.9%)的人能回答說織女的工作是“紡布”,還有14.7%的人認為織女是“巫女”,12.5%的人認為是“舞姬”,4.7%認為是“歌姬”,剩下3.3%則認為是“和歌詩人”。

  而牛郎的工作,約有三分之一的人(64.7%)回答是“放牛”,相對於織女的答案正確率超過了9.8個百分點。但是,還是出現了“農民”(9.8%)、“神道祭司”(7.2%)、“漁夫”(7.2%)等錯誤答案,剩下近1成(8.5%)的人則表示完全不知道。


七月初七的節日及風俗 習俗

  每個節日或者特定的日子都有屬於它自己的意義,對於七月初七這一天來說,人們往往都不陌生,這是傳統的七夕,有很多的習俗傳統,而且我們也都很好奇它的來源。所以我們作為中國人,也要多加了解這些傳統文化,才會更好的傳承這些傳統。   七月初七是七夕節   這一天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即七夕節,也叫做乞巧節、七巧節。 ...

吃什麼?的飲食習俗

  七夕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這一天有情人都會互贈禮物。七夕節做為我國的傳統節日,各地也會有很多不同的習俗比如“穿針乞巧”,“拜織女”等。七夕不僅有很多習俗,而且還有很多美食,習俗不同,吃的也不一樣。那麼七夕吃什麼傳統東西呢?七夕中國人通常吃什麼東西呢?   餃子   餃子作為中國的傳統 ...

的傳統習俗是什麼 的風俗哪些

  七夕的傳統習俗是什麼 七夕節的風俗有哪些   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傳在中國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四川省諸多縣誌以及貴州、廣東兩地,也有此風。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髮,不僅可以年青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可以儘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數女子與兒童們,在節日娛樂中的一種 ...

習俗是什麼 哪些風俗

  七夕節的習俗是什麼   1、鬥巧、觀影、結紅頭繩:鬥巧、淨水觀影、結紅頭繩等等七夕的民俗,都是為了祈禱女孩子能夠擁有智慧、美貌、健康和平安,所以每當七夕節來臨的時候,女孩子們都會穿針引線鬥巧、在靜水裡放置小針草棒觀影、在脖子上佩戴頭紅繩等等。   2、祭拜鬼神:七夕節就像是其他傳統節日一樣,與鬼神是脫離不 ...

習俗吃什麼 飲食習俗盤點

  七夕節的習俗吃什麼   1、五子   七夕“拜織女”是少女、少婦們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等,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禮拜默默禱告後,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們宵夜的食物。   2、綠豆芽   在廣州,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 ...

情侶怎麼

  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如果有喜歡的女孩子,一定要在這個時候約出來,既可以表達自己的心意,又很浪漫,那麼,七夕節情侶怎麼過呢?快來看看吧。方法/步驟1年輕人充滿活力,喜歡浪漫,可以去主題公園。   2可以大家在一起DIY。   3在這個重要的節日,一起做蛋糕、陶藝。   4海風吹來,可以攜手走在沙灘上。   5 ...

情人情侶怎麼

  1、參加七夕情侶活動   大部分一些地方廣場在七夕都會舉辦情侶活動,不知道幹嘛的情侶可以報名參加,活動很多,都是見證愛情的,希望情侶們可以玩得開心並接受大家的祝福。   2、遊樂園必玩摩天輪   對於愛玩的情侶,每個女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小女孩,帶著她一同前往遊樂園吧,看她玩耍時的歡樂幸福,這情人節也是過得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