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洛陽-龍門石窟:世界上許多民族文化得以傳承,其載體大都為石頭,位於洛陽城南13公里的龍門石窟就以石刻的形式記下了公元五世紀到十世紀之間那段已經消失的文明。 龍門石窟開鑿於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北宋諸朝,開鑿時間長達四百多年。據統計,東西兩山現存窟龕2300多個,造像十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多塊,佛塔70餘座。代表了不同時代的雕鑿風格,反映了不同時期人們的審美時尚。龍門,最具永恆魅力的當屬奉先寺。這是一組斬山為石、依崖臨壁鑿就的群像。主佛盧舍那是中國古代人物雕塑最完美的作品之一。她豐頤秀目,儀表堂堂,一泓秋水般深邃的目光微微向下俯視,默默傳遞著慈愛與安詳,洋溢著關注人間和洞察一切的智慧之光。
2、登封-少林寺:少林寺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為安頓印度高僧跋陀而建,因其建於嵩山少室密林之中,故定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印度高僧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在少室山五乳峰一天然石洞面壁九年,首傳禪宗。至此,少林被稱為“禪宗祖庭”。唐初,少林寺志堅、曇宗等十三棍僧,在秦王李世民討伐王世充的征戰中,立下漢馬功勞,得到了李唐統治者的讚譽和封賞。在此期間,由於朝廷的大力支援,少林寺發展極快,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剎”的美稱,少林功夫也從此美名遠揚。明代達到鼎盛。民國時期,軍閥石友三放火燒燬了少林寺的大部分建築,千年基業毀於一旦。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國家的關心支援下,少林寺雄風重振,特別是1982年一部《少林寺》電影,使少林寺、少林功夫風靡世界,成為河南乃至世界的一個頂級旅遊產品。
3、洛陽-白馬寺:白馬寺內寶塔高聳,殿閣崢嶸,長林古木,肅然幽靜,寺內的主要建築分佈在由南向北的中軸線上,前後五座大殿錯落有致,嚴謹有序。龍門石窟開鑿於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北宋諸朝,開鑿時間長達四百多年。據統計,東西兩山現存窟龕2300多個,造像十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多塊,佛塔70餘座。代表了不同時代的雕鑿風格,反映了不同時期人們的審美時尚。龍門,最具永恆魅力的當屬奉先寺。這是一組斬山為石、依崖臨壁鑿就的群像。主佛盧舍那是中國古代人物雕塑最完美的作品之一。她豐頤秀目,儀表堂堂,一泓秋水般深邃的目光微微向下俯視,默默傳遞著慈愛與安詳,洋溢著關注人間和洞察一切的智慧之光。
4、登封-嵩山:日出蒿山坳,晨鐘驚飛鳥,林間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一曲悠揚的《牧羊曲》依然讓人心如潮水。少林寺的秀麗景色早已從這首優美的歌裡栩栩如生地縈繞心懷。有著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的嵩山,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主體由太室山、少室山東西兩座大山組成。嵩山被譽為我國曆史發展的博物館,儒、釋、道三教薈集,擁有眾多的歷史遺蹟。其中有中國六最:禪宗祖庭――少林寺;現存規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現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嶽寺塔;現存最古老的闕――漢三闕;樹齡最高的柏樹――漢封“將軍柏”;現存最古老的觀星臺――告城元代觀星臺。此外,太室山黃峰蓋下的中嶽廟始建於秦,唐宋時極盛,是河南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建築群;嵩陽書院氣宇恢宏 、古樸高雅,宋時與睢陽、嶽麓和白鹿洞書院稱四大書院;加上蒼翠清幽的法王寺,迴環險絕的軒轅關、慧可斷臂求法的立雪亭等等,皆為中國人文風物的瑰寶。有哪個地方能在禪宗上有如此眾多的彙集,只有嵩山!看一看幽靜神秘的佛門勝地,感受那裡的清淨脫俗,也許會成為每個喜歡旅遊者的一個美好的願望。
5、開封-清明上河園:清明上河園是按照1:1的比例把宋代著名畫家張擇端的代表作,堪稱中華民族藝術之瑰寶的《清明上河圖》復原再現的大型宋代歷史文化主題公園,該園佔地面積500餘畝,其中水面150畝,擁有大小古船50餘艘,各種宋式房屋400餘間,形成了中原地區最大的氣勢磅礴的宋代古建築群,整個景區內芳草如茵,古音縈繞,鐘鼓陣陣,形成一派“絲柳欲拂面,鱗波映銀帆,酒旗隨風展,車轎綿如鏈”的栩栩如生的古風神韻。 清明上河園作為集歷史文化旅遊、民俗風情旅遊、休閒度假旅遊、趣味娛樂旅遊和生態環境旅遊於一體的主題文化公園,突出體現了觀賞性、知識性、娛樂性、參與性和情趣性等特點。
6、開封-開封府:封府,與位於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互呼應,同碧波盪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襯,形成了東府西祠,樓閣碧水的壯麗景觀。開封府依北宋營造法式建造,以正廳(大堂),議事廳,梅花堂為中軸線,輔以天慶觀,明禮院,潛龍宮,清心樓,牢獄,英武樓,寅賓館等五十餘座大小殿堂。在開封府,您除了能夠看到大批珍貴史料,軼事和陳展外,還能夠看到“開衙儀式”、“包公斷案”、“演武場迎賓表演”、“噴火變臉”等豐富多彩的表演活動,真切地體會到“遊開封府,品味大宋文化;拜包龍圖,領略人間正氣”。
7、焦作-雲臺山獼猴谷:雲臺山於1998年8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有數量眾多的野生獼猴群落在景區內分佈。太行獼猴,在進化系統上屬靈長目猴科,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由於太行獼猴是生活在氣候較冷,緯度最北的獼猴群,周圍環境山峰陡峭,因此獼猴群體大,體壯,毛長尾短,善於攀緣,喜歡跳躍,行動敏捷,形體俊美,模仿性強,為獼猴中最進化的一種,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太行獼猴終年棲息於針闊葉混交林、灌木林及懸崖峭壁之間,喜群居生活,由猴王率領猴群,並配備護衛猴、哨猴,通常每群百隻左右,白天活動覓食,夜間宿於懸崖峭壁之上,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屬雜食性動物。為豐富您的遊覽活動,景點內還有免費獼猴表演,每天6場。
8、焦作-雲臺山紅石峽:峽谷極品紅石峽,集秀、幽、雄、險於一身,容泉、瀑、溪、潭於一谷,素來享有“盆景峽谷”的美譽。峽谷深68米,外曠內幽,奇景深藏,兩岸峭壁山石秀麗,彷彿鬼斧神工雕鑿而成的一個巨大盆景,又似名山大川的濃縮,園林專家稱之為“自然山水精品廊”。紅石峽的地層結構,從上到下分別是4億年前奧陶系石灰岩,4.7-5.1億年前寒武系的石灰岩,10到14億年年前中元古代紫紅色石英砂岩。另外在紅石峽的白龍潭,地質專家還發現了34億年前的鋯石,是目前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的岩石。峽谷內留存有角度不整合、波痕石、丹崖斷牆、龜背石、角度不整合等地質遺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主任伊德博士實地考察景區後,感嘆到:“我不得不承認,雲臺山是一個獨一無二、不可比擬的地質公園。它給我的印象是一部樂章,是一首貝多芬的交響樂,是一首最美妙的山水交響樂。
9、南陽-伏牛山: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我國秦嶺山脈東段、伏牛山南麓,河南省西峽縣境內。總面積954.35平方公里。規劃建設的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處我國中央造山系的構造前沿,園區內所儲存的地質遺蹟記錄了中朝古陸在板塊構造體制下活動性大陸邊緣的離散、聚合、增生及其與秦嶺微板塊、揚子板塊碰撞、拼合;記錄了主造山期各大構造巖片的推覆疊置及其造山期後的伸展、拆離、滑脫等變質變形過程;記錄了恐龍時代從鼎盛到衰亡絕滅的演變歷史。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是一座展示古板塊構造運動、大陸碰撞造山運動和生命演化的“秦鈴造山帶的地質檔案館”,是一處進行地球科學、生物科學、氣象科學研究的基地和科普教育型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的理想之處。園內除豐富的地質遺蹟外,珍稀生物、林海草甸及瀑潭溪流、漫爛山花和古剎禪寺自然和諧,構成我國南北過渡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可謂秀甲一方。建設中的地質公園,集地文、水文、天文景觀為一身的自然綜合體。山水風光以雄、奇、險、秀、幽為特徵,可謂兼北國風光之渾厚粗獷、繼江南山水之清秀玲瓏而獨樹一幟。地質公園交通便利。南有寧西鐵路、312國道穿越,北有311、209國道及豫48高等級公路縱橫交織,東距南陽國際機場120公里。
10、南陽-山陝會館:社旗縣的山陝會館,是一座富麗堂皇巍峨雄偉的古代建築。山陝會館位於社旗縣城中心。過去這裡水陸交通發達,南船北馬,商人云集,是南北九省過往要道和貨物集散地,有街72條。清乾隆年間,曾和朱仙鎮、回郭鎮、荊紫關鎮並列為河南四大名鎮。當時,秦晉兩省富商大賈,為了敘鄉誼,通商情,接官迎仕,祭神求財,積資建造這座會館。會館分照壁、懸鑑樓、大拜殿、春秋樓四個主體建築。“運巨石於楚湘,訪名匠於天下”,連燒製的玻璃瓦也是來自秦晉。從乾隆二十年開始,至光緒二十八年建成,歷時137載。一進會館大門,五顏六色的玻璃照壁和高聳入雲的一對鐵旗杆呈現在眼前。照壁是仿北京故宮九龍壁修建的。高20米,寬13米,用彩釉陶瓷大方磚砌成。上面遍制浮雕,工藝精巧,色彩絢麗,美不勝收。重5萬餘斤高28米的鐵旗杆,頂有仙鶴展翅欲飛,下有巨龍盤繞而上,鑄工極其考究。照壁的北邊是懸鑑樓,高30米,東西寬17米,分上、中、下三層。環樓上下均有木雕石刻的神話傳說、戲曲故事裝飾,技法多變,形象傳神。樓的後邊是演戲臺,由四根大方柱把巨大的三層樓凌空擎起,甚為壯觀。飛簷下邊金龍纏繞的“懸鑑樓”巨匾,蒼勁古樸,堪稱一絕。懸鑑樓兩側,分別建有鐘樓、鼓樓各一座,均是八角騰空,兩層起架,上層各置鍾、鼓,下層通向中院的過道,也是遊客乘涼聊天的亭榭,可謂匠心獨運,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