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河南開封春節習俗

河南開封春節習俗

  開封民間稱春節為“過年”。但是,過年並非單指陰曆正月初一,還包括年頭、年尾,從舊歲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舊時,開封流傳有句俗語說:“臘八、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臘八”,開封城鄉便有“年味兒”了。 二十三、祭灶官。十二月二十三日為我國民間祭灶節,人們為了讓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說好話,家家都要擺上灶王爺的牌位,有的在牌位兩邊對子上寫著“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為灶王爺餞行。 祭灶過後,家家都忙於置買年貨,打掃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煙、酒、魚、肉和走親戚用的禮品更不能少。置辦年貨一直忙到臘月三十。於今開封仍流傳有一首過春節的民謠:“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殺只鴨;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兒,貼門旗兒。” 大年三十兒慣稱除夕,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以往這一天,開封還有諸多舊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業封門”、“說書封板”、“討飯的封棍”等,諸如此類。而民間最重要的活動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歲。現在除夕,開封人仍沿襲以往許多好的習俗。除夕之夜雖然不再“祭祖”了。但有的互拜親友,看電視,猜迷語,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團聚一堂,互相勉勵,總結一年來收穫,制定新的一年工作和學習計劃。"守歲"在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內容。當午夜的鐘聲響過,人們爭放第一掛鞭炮,這又意味著開封人開啟未來的決心和幹勁。 正月初一,家家即早起床,更換新衣,洗涮完畢,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遺像。接著,晚輩向長輩拜年,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全家人吃過年餃子,隨後開始到親友家拜年。舊時拜年一般多由家長帶領,先拜長輩近族、鄰友,以後再去遠處各家。各家為接等賀年客人,家裡常備煙、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按開封"早拜年,晚拜壽"的習慣,初一午後,拜年活動即告結束。 正月初二是閨女回孃家的日子。舊時初二,開封城關四鄉,鞭炮聲、鳴笛聲、哨子聲響成一片,騾馬大車往來穿梭,絡繹不絕。 正月初三為祭墳、祭宗祖的日期,因舊皇曆中說這一天“諸事不宜”,初三開封忌走親戚。初五為破五節,民間認為初五是年後第一個不吉日,親友之間亦忌相互串訪。除此兩日之外,節日期間,開封民間走親串友,幾無閒日。

河南的春節習俗

  1、二十三祭灶過小年。到了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都會烙上火燒,也就是烙餅,在廚房點上蠟燭,上好香,在灶神前行禮,對灶神進行祭奠,以此答謝灶神一年的辛苦,有時還會在廚房貼上對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2、二十四掃房子。到了二十四這天,人們開始大掃除,把房間的各個角落,還有庭院,打掃乾淨。髒衣服床單被辱都清洗乾淨,為新年的到來做好準備。

  3、二十五磨豆腐。到了二十五這天,大家做好豆腐儲存起來,以備過年享用。豆腐寓意“頭福”大家都希望有個好的彩頭。

  4、二十六割年肉。到了二十六這天,人們開始趕集,置辦年貨,像煙、酒、魚、肉逐漸向家裡置辦,年味越來越濃。

  5、二十六割年肉。到了二十六這天,人們開始趕集,置辦年貨,像煙、酒、魚、肉逐漸向家裡置辦,年味越來越濃。

  6、二十八把面發。從初一到初五不能動火蒸饃和炒菜,二十八這天,要開始發麵,要蒸夠吃一禮拜左右的饅頭。

  7、二十九蒸饅頭。到了二十九這天,家家戶戶都開始蒸饅頭,蒸的有園饃,有老人孩子愛吃的豆包,有年輕人愛吃的菜包或者肉包。用最好的饅頭和菜餚供奉已失先輩。表示後輩對先輩的尊敬和撫育之恩及繁衍之恩的不忘。

  8、三十貼春聯。到了三十這天,人們就要家家戶戶貼春聯請先祖,早上貼好春聯,到老家墳頭焚香,請先祖一起回家過年,然後全家歡聚一堂吃年夜飯,守歲。年夜飯一直從張燈時吃到深夜,有得還在大街上整夜的轉悠,這叫遊百歲。

  9、罵社火。這是河南三門峽的民間傳統奇俗,其中以靈寶市陽平鎮的罵社火最為典型,因為太有個性,在2007年還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罵社火的活動包括了對罵和社火表演,時間從每年的正月初二到正月十六,場面熱鬧非凡。這項習俗中的罵很有意思,它包含了對自身的激勵和對新年新氣象的期待。罵戰一般以村為單位,大家挑選好嘴皮子厲害的村民組成罵陣,敲鑼打鼓、熱熱鬧鬧地到別家村子去挑罵,隔天對方再派罵陣回罵,規矩是罵虛不罵實。

各地春節習俗——河南

  送神慌年忙祭灶

  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民間節日,人們稱它為“祭灶節”。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悅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動。

  河南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習俗,伴有一則淒涼的民間傳說。古代的時候,一對老夫婦僅有一子,兩人視兒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愛。但因家中貧困,無以餬口,只得忍痛讓兒子到煤礦去挖煤。

  兒子久去不歸,老人格外想念。這天,老太婆囑老漢到煤礦看看。路上,老漢遇到一個光腳片的同路人,兩人越走越熟,相處十分融洽。閒談之中,老漢得知光腳片是受閻王指使,來礦上收回一百名礦工。老漢心急如焚,乞求光腳片留下自己的兒子。光腳片慷慨應允,囑他不要告訴別人。

  見了兒子,老漢佯裝害病,兒子侍奉左右,一直無法下井。不久,煤礦出了事故,老漢趕忙把兒子領回家裡。

  轉眼三年過去了,這年臘月二十二夜裡,老漢想起當年的風險,忍不住對老伴說了。誰知此話被灶君聽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對玉帝講了這件事。玉帝惱羞成怒,立即懲罰了光腳片,並收走了老漢的兒子。

  為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宮後,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久而久之,人們都在臘月二十三祭灶。

  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中原城鄉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輪鞭炮。城鎮居民忙於購買麻糖、火燒等祭灶食品。而在廣大農村,祭灶的準備活動和隆重的祭灶儀式便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漸漸拉開了帷幕。

  祭灶儀式多在晚上進行。祭灶時,祭灶人跪在灶爺像前,懷抱公雞。也有人讓孩子抱雞跪於大人之後。據說雞是灶爺昇天所騎之馬,故雞不稱為雞,而稱為馬。若是紅公雞,俗稱“紅馬”,白公雞,俗稱“馬”。

  焚燒香表後,屋內香菸繚繞,充滿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頭,嘴裡唸唸有詞。唸完後,祭灶人高喊一聲“領”!然後天執酒澆雞頭。若雞頭撲楞有聲,說明灶爺已經領情。若雞頭紋絲不動,還需再澆。

  祭灶儀式結束後,人們開始食用灶糖和火燒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還要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種又粘嘴又粘牙的麥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為了粘住灶爺的嘴巴。傳說灶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它有上通下達,聯絡天上人間感情,傳遞仙境與凡

  間資訊的職責。在它上天之時,人們供它灶糖,希望它吃過甜食,在玉帝面前多進好言。也有人說,祭灶用灶糖,並非粘灶爺的嘴,而是粘嘴饞好事、愛說閒話的灶君奶奶的嘴。

  祭灶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人們擠擁不動,爭買祭灶火燒。農村大多是自己動手,發麵、炕制,一家人熱熱鬧鬧,很有過小

  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們把祭灶節看作僅次於中秋的團圓節。凡在外地工作、經商、上學的人,都爭取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趕回家裡。能吃到家裡做的祭灶火燒,便會得到灶神的保護,來年家人就能平安無事。

  開封過年

  開封民間稱春節為“過年”。但是,過年並非單指陰曆正月初一,還包括年頭、年尾,從舊歲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舊時,開封流傳有句俗語說:“臘八、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臘八”,開封城鄉便有“年味兒”了。

  二十三、祭灶官。十二月二十三日為我國民間祭灶節,人們為了讓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說好話,家家都要擺上灶王爺的牌位,有的在牌位兩邊對子上寫著“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為灶王爺餞行。


春節習俗——河南

  送神慌年忙祭灶   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民間節日,人們稱它為“祭灶節”。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悅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動。   河南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習俗,伴有一則淒涼的民間傳說。古代的時候,一對老夫婦僅有一子,兩人視兒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愛。但 ...

河南春節習俗

  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民間節日,人們稱它為“祭灶節”。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悅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動。 河南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習俗,伴有一則淒涼的民間傳說。古代的時候,一對老夫婦僅有一子,兩人視兒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愛。但因家中貧困,無以餬口, ...

河南林州民間春節習俗

  林州民間將春節稱為過年,但過年並非專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年頭和年尾。一進入臘月便有"年味兒"了。 臘月初八這天的早餐,民間要吃"臘八粥"。粥用小米、柿塊熬製而成,味道甜香,俗稱"柿疙瘩白湯"。農婦均要在太陽未出前將粥做好,扳上南牆一谷堆兒,口曰:" ...

河南春節習俗

  1、河南各地過年都少不了炸年貨。炸肉丸、炸蓮夾、炸酥肉都是年貨中的主打菜色,幾乎每種年貨都少不了豬肉。   2、罵社火,這是河南三門峽的民間傳統奇俗,其中以靈寶市陽平鎮的罵社火最為典型,因為太有個性,在2007年還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3、正月古廟會,這項活動從大年初一至二月初二,貫穿了整個正 ...

各地春節習俗——天津

  臘八兒:天津人稱臘月初八為"臘八兒",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許多天津人還在這天用醋泡大蒜,名"臘八醋"。"臘八醋"不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   逛娘娘宮:臘月十五開始,各式各樣的年貨全都上市,以娘娘宮為軸心的宮南宮北大街更是熱鬧非凡。男孩子到娘娘宮頭一個目標 ...

各地春節習俗——臺灣

   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最為隆重的民間傳統佳節。在與福建省一水之隔的臺灣,其歷史文化、風士人情、生活習俗、親緣血統等等均與祖國大陸,尤其是福建閩南地區一脈相承,因而島內民眾的春節習俗自然與祖國大陸民間大同小異。   由於寶島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臺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那裡的春節習俗 ...

各地春節習俗——山東

  孔府年節   孔府年節有一些和民間不同的地方,   臘八。臘八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臘八粥進行的。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戶人”中的燒火戶在這天專來燒火。支起大鍋,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裡。臘八粥分兩種:一種是粗的,給當差的喝,粥裡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類,喝粥時,一個還給一斤饃饃;另一種是細的,用薏米仁、桂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