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池塘里長綠浮漂植物說明水體富營養化比較嚴重,導致藻類大量繁殖;
處理方法如下:
1、 從源頭處理:控制排放水的氮、磷含量;
2、 處理已有的藻類植物,可以打撈,堅持放養大量的白鰱等吃藻類的魚類;
3、如果出現死魚現象,要投放石灰和ClO2等消毒。
泥鰍池塘里長綠浮漂植物說明水體富營養化比較嚴重,導致藻類大量繁殖;
處理方法如下:
1、 從源頭處理:控制排放水的氮、磷含量;
2、 處理已有的藻類植物,可以打撈,堅持放養大量的白鰱等吃藻類的魚類;
3、如果出現死魚現象,要投放石灰和ClO2等消毒。
池塘里長青苔主要是由於清塘不徹底和水質清瘦造成的。
青苔少的池塘可以透過肥水解決,青苔多的池塘要先用殺青苔的藥物再肥水。殺青苔的藥物很多,但對水草安全的少,一般醫院經銷的殺青苔藥比較安全。魚池青苔是水綿等幾種絲狀綠藻的總稱。魚池長青苔,嚴重影響池塘的水質,致使浮游生物減少,魚類生長緩慢,更有甚者還造成魚種死亡。因此,要及時清除池塘青苔。
1、吃鉛量要標準。
很多釣友認為吃鉛量越小的浮漂越靈敏,吃鉛量越大的浮漂越鈍,這個觀點其實是非常片面性的。吃鉛量大的浮漂肯定是不靈敏的,因為它的反應度沒有那麼大,但是吃鉛量過小的浮漂,可能連水線都拉不直,在水下可能是彎曲的狀態,就會嚴重影響訊號傳遞,其實等同於釣的很鈍!
浮漂的吃鉛量=(水深+主線的線號)/2,比如你作釣的水深是1.5米,然後使用的主線好是1號,那麼計算出來的最合適的浮漂吃鉛量就是1.25克。
2、漂身的漂型和材質。
為了提升浮漂的靈敏程度,在冬季釣鯽魚時,橫截面積較大的棗核型的浮漂和圓形浮漂是不能用的,細長身形的浮漂才是首要選擇,但在大風走水的情況下看,應該選擇棗核型或者圓形浮漂更為合適。
在漂身的材質上,冬季很多釣魚人喜歡用蘆葦漂,這種浮漂的特點就是吃鉛比較小,很容易達到我們要求的標準,但是蘆葦的最大不足就在於會經常變目,要求我們必須在垂釣的時候要經常的校目。再就是現在流行的奈米浮漂,確實不吃水,也不會變目,但是目前市面上很多細長身的奈米浮漂,多數都是浮力比很大,吃鉛太大,對冬釣就毫無意義。
如果只是一般的黑坑和也野釣釣者,使用巴爾杉木浮漂就可以了,只要選擇吃鉛合適的浮漂即可,如果是奈米浮漂,吃鉛量較小的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3、漂尾一定要細。
冬釣鯽魚很多釣友喜歡用粗尾的浮漂,認為這樣觀漂更加容易。事實上這樣做會過濾很多訊號,尤其是冬季鯽魚開口較輕的時候,浮漂可能在半目上就有頓口。所以在冬季垂釣鯽魚的時候,要選擇用細尾的浮漂,最好用0.3毫米左右直徑內的浮漂,這樣才能不放過任何一個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