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質處理就是指淬火加高溫回火的雙重熱處理方法,其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綜合機械效能。高溫回火是指在500-650℃之間進行回火。調質件大都在比較大的動載荷作用下工作,它們承受著拉伸、壓縮、彎曲、扭轉或剪下的作用,有的表面還具有摩擦,要求有一定的耐磨性等。
淬火後要回火,其目的是:
1、消除工件淬火時產生的殘留應力,防止變形和開裂;
2、調整工件的硬度、強度、塑性和韌性,達到使用效能要求;
3、穩定組織與尺寸,保證精度;
4、改善和提高加工效能。
因此,回火是工件獲得所需效能的最後一道重要工序。透過淬火和回火的相配合,才可以獲得所需的力學效能。按回火溫度範圍,回火可分為低溫回火、中溫回火和高溫回火。將淬火成馬氏體的鋼加熱到臨界點A1以下某個溫度,保溫適當時間,再冷到室溫的一種熱處理工藝。回火的目的在於消除淬火應力,使鋼的組織轉變為相對穩定狀態。在不降低或適當降低鋼的硬度和強度的條件下改善鋼的塑性和韌性,以獲得所希望的效能。
鋼淬火後進行的回火有三類:
1、低溫回火一在150到250攝氏度進行的回火,所得的組織為回火馬氏體,回火後它降低了淬火鋼的內應力和脆性
保持其高硬度、高耐磨性的特點,但韌性不高,它主要應用於要求硬度在HRC55到 62的各類高碳工具、模具、
動軸承、滲碳及表面淬火的零件;
2、中溫回火一在350到 450攝氏度進行回火,所得的組織為回火屈氏體,回火後工件具有高的彈性極限和屈服強
度,同時有較好的韌性,它的淬火應力也進一步得到消除,它主要應用於各種彈簧、彈簧夾等;
3、高溫回火在500到 650攝氏度進行的回火,所得組織為回火索氏體,高溫回火後鋼件具有一定的強度和硬度,
並有較好的塑性和韌性,它主要應用於各種重要的結構零件,還可作為某些精密零件的預先熱處理。
鋒面雨是指冷氣團和暖氣團相遇,暖氣團被抬升,形成的降雨,如南方的梅雨北方的寒潮。 對流雨是指一個地方受熱,空氣受熱上升,形成降雨,如夏季的暴雨。 颱風雨是指海上一地氣壓中心的氣流上升四周氣流補充加上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形成一個巨大的氣流旋渦,夾帶著水汽高速移動。通常在臺風眼也就是颱風中心由於盛行上升氣流所以非 ...
感應加熱表面淬火獲得的表面組織是細小隱晶馬氏體,碳化物呈彌散分佈。表面硬度比普通淬火的高,耐磨性也提高,表層因相變體積膨脹而產生壓應力,降低缺口敏感性,大大提高疲勞強度,感應加熱表面淬火工件表面氧化,脫碳小,變形小,質量穩定。感應加熱表面淬火加熱速度快,熱效率高,生產率高,易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 ...
淬火後硬度最高的一般是工具鋼和軸承鋼,它們的硬度一般在HRC62以上,最高可達到HRC68。
淬火的目的是使過冷奧氏體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得到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然後配合以不同溫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鋼的強度、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以及韌性等,從而滿足各種機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透過淬火 ...
前短後長的衣服叫燕尾服,其基本結構形式為前身短、西裝領造型,後身長、後衣片成燕尾形呈兩片開衩,源於歐洲人馬車伕的服裝造型。色彩多以黑色為正色,表示嚴肅、認真、神聖之意。
衣服,漢語名詞,讀作(yīfu),是指人類或透過人類來完成遮掩身體、載體的用布料(如棉布、絲綢、天鵝絨、化學纖維、滌綸、麻等)等材質 ...
高溫回火是指把零件淬火後,再加熱到500~650℃,一般是加熱到臨界點的某一溫度,保溫一段時間後,以適當的速度冷卻。
高溫回火得到鐵素體+細粒狀滲碳體的混合物,即回火索氏體組織。具有優良的綜合力學效能,多用於結構零件淬火後的回火,如連桿、螺栓、齒輪及軸。淬火+高溫回火稱為調質。
一般用於淬火的後續 ...
秦國統一全國後,統一貨幣的名稱為秦半兩。“秦半兩”的出現,標誌著秦始皇在貨幣上的大一統,還標誌著中國古代錢幣的初步成熟,是中國貨幣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並影響到相鄰國家和地區,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除戰國時期流通的刀、布、郢爰和貝幣等大小、形制、重量和貨值不一的龐雜混亂的六國貨幣 ...
鐵淬火可以開刃。
開刃指南:
刀頭大小、高低的尺寸差異將直接影響鋸片的徑跳,而影響鋸片的切割質量和效率;鋸片安裝前,需要在開刃機上採用機械開刃,可節省時間並保證開刃的質量;未開刃的刀頭正式使用前應先用強磨蝕性材料,進行開刃,方可使用;鋸片在使用過程中會磨蝕、打滑,可用耐火磚等方式進行開刃修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