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深圳是哪一年發展起來的

深圳是哪一年發展起來的

  深圳經濟特區於1980年8月正式成立,從這一年開始深圳迅速崛起。

  深圳毗鄰香港,交通便利,氣候溫和,風景優美,在利用外資發展經濟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根據中央的指示,深圳特區將建成以發展工業為重點的工、商、農、住宅、旅遊等多種行業的綜合性特區。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建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視窗,已發展為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同時享有“設計之都”、“鋼琴之城”、“創客之城”等美譽。 深圳市域邊界設有中國最多的出入境口岸。深圳是中國經濟中心城市,經濟總量長期位列中國大陸城市第四位,是中國大陸經濟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

深圳特區是哪一年建立的

  1、深圳經濟特區於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

  2、深圳特區成立過程:1979年8月26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次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5次會議決定批准,在深圳市境內劃出327.5平方公里(補更調查資料為395.992平方公里)地域設定經濟特區。

  3、1980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頒佈了《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深圳經濟特區正式成立,地域包括今羅湖、福田、南山、鹽田四個區。

  4、2010年5月31日,中央已經批准了深圳擴大特區版圖的申請。深圳特區範圍延伸至全市,特區總面積將由395平方公里擴容為1948平方公里,接近香港面積的兩倍,並於2010年7月1日起執行。

深圳開發是哪一年

  1980年。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中通過了由國務院提出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批准在深圳設定經濟特區。這一天,被稱為“深圳生日”

  1981年10月,恢復寶安縣,轄深圳經濟特區外原寶安縣區域。1981年3月,深圳升格為副省級市。1982年1月,成立羅湖區,轄經濟特區全部範圍,鹽田區域為羅湖區管轄。

  1982年9月,沙頭角鎮作為縣級鎮從羅湖區劃出;1983年6月,深圳經濟特區設羅湖、上步、南頭、沙頭角4個區辦事處。1984年2月,鄧小平第一次視察深圳,為深圳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

  深圳經濟特區在1980年成立。廣東省深圳經濟特區於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為全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等積累了寶貴經驗,為全國提供經驗、技術、資金、人才等,還擴大了對外貿易。   深圳經濟特區位於深圳市南部,東起大鵬灣,西至珠江口,北靠梧桐山、陽臺山脈,南鄰香港。 ...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頒佈於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頒佈於1993年。1993年2月頒佈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提出“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水平,這是實現我國現代化的根本大計”。   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規和行業規範,根據學校條件和職稱,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心智發展進行教化 ...

“五一”國際勞動節起源於

  19世紀,資本主義高速發展,資本家為追逐利潤,普遍採取增加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的辦法來殘酷地剝削工人,以榨取更多的剩餘價值。工人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工作環境十分惡劣。以美國為例,工人們每天要勞動14至16個小時,有的甚至長達18個小時,但工資卻很低。沉重的階級壓迫激起了無產者的巨大憤怒。為了爭取基本的生 ...

中國五一勞動節起源於

  中國人民慶祝勞動節的活動可追溯至1918年。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識分子在上海、蘇州、杭州、漢口等地向群眾散發介紹“五一”的傳單。 中國首次大規模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7卷6號“勞動節紀念號”出版。發表蔡元培“勞工神聖”的題詞、孫中山“天下為公”的題詞和李大釗的《“五一” ...

赤壁之戰是

  赤壁之戰是哪一年      是208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是東漢丞相曹操南下後,指於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所發生的戰事。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   赤壁之戰簡介   208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基本控制北方的曹操率大軍南下荊州,佔 ...

公元元年是

  公元元年是哪一年      公元紀年,又稱西元紀年,簡稱“西元”或“公元”。公元紀年就是基督教紀年法。西元在中世紀拉丁文的寫法是Anno Domini,簡寫AD,意為“主的年代”(In the year of the Lord)。以西元525年羅馬僧侶狄歐尼休認定的耶穌生年為紀元元年。西元前則在英語中表示 ...

壬戌 壬戌是什麼命

   壬戌年的由來   壬戌年就是農曆一甲子中的一個,是戌(狗)年。所謂農曆的干支紀年,也就是:干支就字面意義來說,就相當於樹幹和枝葉。我國古代以天為主,以地為從,天和幹相連叫天干,地和支相連叫地支,合起來叫天干地支,簡稱干支。天干有十個,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依次是子、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