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淺析土族的來源與由來

淺析土族的來源與由來

  土族是聚居在我國青藏高原的一個古老少數民族,這個民族不僅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還有十分深厚的文化積澱。土族文化是從土族誕生至今的漫長歲月日積月累而形成的,具備足夠完善的民族體系。那麼,如此優秀的土族的起源你知道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土族是民和地區的土著民族,但土族之“土”字,並非土著的意思,而是特定的民族稱呼。長期以來當地土族自稱“土昆”、“忙古”,漢族稱土族為“土人”,“土昆”,藏族稱土族為“霍爾”。從這些稱呼中可以看出,土族的形成、發展過程是十分複雜的。其族源可追溯到西晉時期西遷的吐谷渾,其族名也由“吐谷渾”之“吐”字逐步演化而來。這一說法為民和大部分土族群眾所認同。民和歷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先民們已在此繁衍生息。

  秦漢以前為羌人居地,西漢時納入中央版籍。漢武帝昭和時期,在包括民和地區的湟水流域設郡建縣。金城郡治(允吾),就設在今民和下川口一帶,自此,民和成為青藏高原與內地政治、經濟、文化聯絡的通道。漢宣帝時,趙充國屯兵河湟,中原先進的農業技術開始傳入青海。

  魏晉南北朝時期,在今中川、官亭一帶設白土縣。(《民和縣誌》1-2頁)兩晉南北朝時的“土谷渾”,中唐而後語謬為“退渾”,(《新唐書·土谷渾》),《新五代史》和《宋史》卷492,《遼史》又稱作“吐渾”。總之,唐宋時有稱作“退渾”、“吐渾”者。

  而“渾”蒙古語是“人”的意思,故到元正式稱作“土人”了。這時史書中的記載的“土人”,已是一個單一的民族。它是既不同於土谷渾,也不同於漢、藏、蒙古等族的有著自己獨特風格的民族。土族族源以吐谷渾遺裔為主,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又不斷融合了蒙古、漢、藏、回、羌等民族的成份。唃囉相傳在北宋年間,西來的陰山韃靼與西夏結合,同斯進行過長期的戰爭。

  蒙古族系的部族在這個時期經黃河臨津渡進駐黃河谷地民和三川地區,由成吉思汗部將格日利特帶領的部屬餘部在這裡與當地居民融合形成土族一部,主要生活在趙木川地區。

  現在民和三川趙木川土族自稱祖先是蒙古人,每逢重大祭典都要往東祭酒,以示不忘其祖。當地還留有當時蒙古軍駐軍的遺蹟,據說趙木川窯洞是蒙軍格日利特指揮部所在地,在當地人心目中極為神聖,只是祭祀祖先時才聚會於此。三川喇家村、鮑家村土族,原是黃南同仁遷來的藏民,過去每年正月十五,他們還穿上藏式服裝,到各莊巡遊,以紀念祖先。

  根據三川部分土族的族譜記載,在明洪武年間,曾有一批漢人從山西等地遷入三川地區,與當地土族人民長期相處,有些就融合到土族中去了。民和三川官亭土族張家、賈家的家譜稱其祖先原系山西平陽人,秦家家譜稱其祖先原籍山西大柳樹莊人。

  這些漢民族主要是逃避天災人禍,謀求生路,長期飄泊,跋涉遠足西部土鄉,與土族雜居,互通婚姻,逐步演變為土族。土族中還融有回族、維吾爾族的成分。民和土族地區冶土司之祖,維吾爾人薛都爾丁元初為甘肅僉事,薛都爾丁率其部(均維吾爾人)進駐今民和米拉溝一帶。其中大部分融合到了回族中,有一小部分融合到了土族中。

  歷史上多有使者、商旅或軍隊由臨津渡進入青海境內,以官亭為首站,官亭成為絲綢南路貿易重鎮,明清時期曾出現“朝貢不絕,商旅相繼”的極盛場面。東晉高僧法顯、北魏時比丘惠生及宗雲、隋煬帝及唐高僧道宣等,都曾先後取道於此,或往西域,或往印度(經西藏)。

  民和境內這兩條唐蕃古道閱歷了兩千年的滄桑,漢唐以後的元、明、清三代也一直都是經營青藏高原地區的戰略幹線,在人類文明和祖國統一,以及國內民族交融、民族團結等方面都曾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對三川地區土族形成發展有過舉足輕重的歷史性作用,特別是民和土族表現的濃厚的漢文化習俗色彩,不能不說是兩條古道產生的影響。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軍隊遠征,部眾散亡寄生於當地,商賈窮途求存於土著也是土族的一個來源。土族形成以後,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成份,同時其他民族也融合有土族的成份,這也是三川地區歷史上各民族相互親善、友好相處的一個有力的根源印證。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土族受漢藏文化影響較深。民和土族則表現出比較濃厚的漢文化色彩,故藏族稱其為“嘉霍爾”,意即漢化了的霍爾人。在今民和其他少數民族中,民和土族對漢文化教育尤為重視,接受融匯漢民族優秀文明程度先於其他少數民族之上。

淺析魯菜起源與歷史由來

  山東地區的飲食特點,傳統食俗被統稱為魯菜文化。經過漫長歲月的發展,不斷的總結和探索魯菜最終成為了中國八大菜系之首。魯菜影響廣泛,那麼關於魯菜的起源和魯菜形成的歷史由來,你是否有所瞭解呢?

  山東古為齊魯之邦,地處半島,三面環海,腹地有丘陵平原,氣候適宜,四季分明。海鮮水族、糧油畜牲、蔬菜果品、昆蟲野味一應俱全,為烹飪提供了豐盛的物質條件。庖廚烹技全面,巧於用料,注重調味,適應面廣。其中尤以“爆、炒、燒、塌”等最有特色。

  隨著歷史的演變和經濟、文化、交通事業的發展,魯菜又逐漸形成了濟南、膠東兩地分別代表內陸與沿海的地方風味。

  魯菜發端於春秋戰國時的齊國和魯國(今山東省),形成於秦漢。宋代後,魯菜就成為“北食”的代表。魯菜是我國覆蓋面最廣的地方風味菜系,遍及京津塘及東北三省。

  魯菜的形成和發展與由山東地區的文化歷史、地理環境、經濟條件和習俗尚好有關。山東是我國古文化發祥地之一。地處黃河下游,氣候溫和,膠東半島突出於渤海和黃海之間。境內山川縱橫,河湖交錯,沃野千里,物產豐富,交通便利,文化發達。其糧食產量居全國第三位;蔬菜種類繁多,品質優良,是號稱“世界三大菜園”之一。

  水果產量居全國之首,僅蘋果就佔全國總產量40%以上。豬、羊、禽、蛋等產量也是極為可觀。水產品產量也是全國第三。釀造業歷史悠久,品種多,質量優,諸如洛口食醋、濟南醬油、即墨老酒等,都是久負盛名的佳品。如此豐富的物產,為魯菜系的發展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原料資源。

  魯菜歷史極其久遠。《尚書·禹貢》中載有“青州貢鹽”,說明至少在夏代,山東已經用鹽調味;遠在周朝的《詩經》中已有食用黃河的魴魚和鯉魚的記載,而今糖醋黃河鯉魚仍然是魯菜中的佼佼者,可見其源遠流長。魯菜系的雛形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齊魯兩國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尤其傍山靠海的齊國,憑藉魚鹽鐵之利,使齊桓公首成霸業。

  經過期的發展和演變,魯菜系逐漸形成包括青島在內,以福山幫為代表的膠東派,以及包括德州、泰安在內的濟南派兩個流派。並有堪稱“陽春白雪”的典雅華貴的孔府菜,還有星羅棋佈的各種地方菜和風味小吃。膠東菜擅長爆、炸、扒、熘、蒸;口味以鮮奪人,偏於清淡;選料則多為明蝦、海螺、鮑魚、蠣黃、海帶等海鮮。

淺析中國朝鮮族的由來與起源

  中國的朝鮮族與朝鮮跟韓國最初都是同屬的,中國朝鮮族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三省的朝鮮人。其中一部分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定居東北境內。接下來小編就帶你去朝鮮族文化探索中國朝鮮族的由來與起源。

  朝鮮民族也是多個民族不斷融合的產物。從原始社會時期通古斯部落南下朝鮮半島開始 ,到西周初年中國歷史上的商族遺民箕子率部東遷,秦朝時期山東半島的中國移民建立辰韓弁韓,與半島南部的馬韓融合,再加上高句麗、契丹、女真等民族的不斷加入,才形成今天的朝鮮民族。

  朝鮮族主要聚居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吉林省其他地方,黑龍江、遼寧、內蒙古自治區及內地的一些城市也有分佈。人口192.38萬人(2000年),吉林省有1145688人。

  中國朝鮮族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三省的朝鮮人。其中一部分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定居東北境內。自19世紀中葉起,陸續有較多的朝鮮人遷入,尤其是1869年朝鮮北部遭受大災荒後,大批朝鮮人遷至延邊等地。1910年,日本帝國主義吞併朝鮮,又有大批朝鮮人遷人中國東北各地。


星期起源由來

  星期制的老祖宗,是在東方的古巴比倫和古猶太國一帶,猶太人把它傳到古埃及,又由古埃及傳到羅馬,公元三世紀以後,就廣泛地傳播到歐洲各國。明朝末年,基督教傳入我國的時候,星期制也隨之傳入。   星期起源於古代巴比倫曆法,按此曆法,七天中有一天是休息日。理由是這一天是個不吉利的日子。   在公元前六世紀時,巴比倫 ...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習俗由來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 ...

南充宗教的來源概況

  南充有佛教、港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五教俱全。現有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60處,其中正式登記50處;登記發證的宗教教職人員108人,信教群眾近50萬人。   宗教傳入南充,遠可追溯到一千九百多年前。最初傳入的是佛教。據民國18年(1929)編寫的《新修南充縣誌》記載,距南充城東(去蓬安方向)70裡的彌陀 ...

12星座的壓力來源解壓秘方

     學習與工作,有壓力才有動力。但凡事都講求一個“度”,壓力過大會讓人身心俱疲,不僅達不到最高效率,反而會危害自己的身體健康。跟隨小編一起,瞭解一下12星座的壓力來源與解壓秘方,壓力過大就對症下藥吧!      白羊座   白羊座在什麼情形下最容易感受到壓力:   性急的白羊座無法忍受別人“慢吞吞”的, ...

六一兒童節的由來簡介 六一兒童節的起源由來

  六一兒童節的由來簡介   國際兒童節(又稱兒童節)是保障世界各國兒童是權益、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而設立的節日,兒童節是由來和利迪策慘案有關,利迪策慘案發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1942年6月10日,納粹德國軍隊為此實施報復,用毒氣殺害88名兒童,兒童節是為了悼念利迪策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    ...

關於清明節的來歷 清明節的來源誰有關

  關於清明節的來歷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 ...

佛教的起源由來

  1、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釋迦牟尼創建於古印度。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這使得很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眾一向不滿。   2、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