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淺述南京民國建築特點與風格

淺述南京民國建築特點與風格

  在民國時期的中國,首都的地點選定在了南京。而在那個時代正式西方文化逐漸開始影響中國的時候,於是在南京街頭開始陸續的出現了許多西式建築特點,更有融合了中式和西式建築風格的建築出現,這是瞭解近代南京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

  1、西方折衷主義建築風格

  折衷主義建築風格是19世紀上半葉至20世紀初,在歐美國家流行的一種建築風格。是把過去各種知名的建築風格混用在一座建築物中。因古典式或哥特式的舊形式較嚴謹,與新的生活要求之間產生矛盾,只好另找出路。折衷主義建築師任意模仿歷史上各種建築風格,或自由組合各種建築形式,通常不講求固定的法式而講求比例均衡,注重純形式美。

  2、民國時期的折衷主義建築風格

  近代民國時期的建築風格還是比較全面的,它既有純西式的,也有富於中國傳統風格特色的,也有中西合璧的,從而形成南京今天這樣的一個城市特色,就是具有強烈的折衷和包容的胸懷。

  南京近代建築風格主要可以分為如下四類

  第一類是西方折衷主義和西方古典式,有的如西洋宮殿式建築。國立中央大學(現東南大學)的孟芳圖書館(建於1924年),外觀採用標準的羅馬愛奧尼柱式構圖,造型十分嚴謹,符合西方古典建築形制,是南京最優秀的西方古典建築例項。灰色的建築與中央大學濃郁的學術氛圍相融合,掩隱在高大的梧桐樹下,史顯沉穩與古典。

  第二類是西方現代派建築,如北京西路的華東飯店內的AB大樓,簡潔抽象的集合體組合成舒展有序,起伏變化的形體,表面平整,加上通長的水平帶長窗,形成虛實對比強烈的立體效果,使中國近代建築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現代派建築之一。

  第三類是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如南京博物院,金陵女子大學等一批建築,採用現代鋼筋混凝土的建築技術模仿古代建築,致力於建造既符合現代功能的需要,又能表現中國傳統風貌的建築。

  最後一類稱之為新民族式建築,這類建築一般採用現代建築的平面組合與體型構圖,並多采用鋼筋混凝土平屋頂,但在簷口,牆面,門窗及入口部分則重點施以中國傳統構件裝飾,並輔以適當的傳統花紋圖案。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國民政府外交大樓,國立美術館等。

湖南傳統建築特點與風格

  湘西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傳統民居中的民族風格比較鮮明,地方文化特色很樸素,而在湘南,人們喜歡採用一些木雕、石雕、凌雕等形式來裝飾民居建築,為傳統建築增添了不少新意和特色。湖南傳統建築特色的內容非常豐富,是湖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起來看看吧。

  湖南傳統建築——湖南湘西傳統民居的建築景觀特點

  湘西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地處湘、鄂、川、黔四省邊區,乃古蠻夷之地。特有的生活方式等結合了山區的建築材質、新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的經濟發展背景,創造了獨特的建築藝術,如堂屋、火塘、門扇、窗欞、柱頭、天花板等,統稱湘西民居或民居文化,在我國的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其中主要建築景觀特徵表現為三個方面:天人感應,崇尚自然;聚族而居,奉祖為吉;營地制宜,就地取材。其佈局特點也表現為三個方面:體態自由、秩序明確;遵循自然、巧於取捨;開合有度、公私分明。

  湘西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其傳統民居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樸素的地方文化特色,這裡的傳統民居不拘一格,最能生動、直觀地展現出湘西民族文化的多樣性特徵,是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們為了適應周圍環境,合理利用地形條件和生存空間的必然結果。同時由於深受巴蜀文化和楚文化及道家哲學思想的影響,湘西傳統民居在城鎮的佈局上不求方正規矩,而是依山就勢、靈活變化,使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渾然一體。其中尤以苗族土家族吊腳樓獨領風騷。

  “吊腳樓”是湘西民居最典型也是最獨特的建築型式,一般建於山坡或河岸邊,主要因為這些地方平地不多,為了擴充屋場,擴大使用面積而為之,竟產生了一番意外的審美效果,山間、水邊隨處可見,它是苗族、土家族居所的代表建築,這其中要以湘西鳳凰古城吊腳樓最為典型,鳳凰古城的吊腳樓充分利用水面以上空間,在河岸外懸挑建屋,下用大木構架支撐而形成吊腳,有些下面還有通到水畔的石踏步,極具地域特色。

  吊腳樓一般分為兩層,大都為五柱六掛或五柱八掛的穿鬥式木結構。上層寬大,下層依地形變化,佔地並不一定呈規則形狀。上層製作工藝複雜,做工精細考究,屋頂歇山起翹,有雕花欄杆及門窗。下層不作正式房間,由於湘西地區屬山地地形,地表潮溼,且常有各種爬行毒物侵入居室,架空的底層既可通風防潮、避暑防寒,又可保證居室生活的安全。吊腳樓無論是在結構、裝飾還是佈局上,都能不同程度地適應土家人的生活環境、風俗習慣,及宗教信仰等。

  土家人正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形成與自然環境渾然一體,巧妙利用自然空間進行佈局成獨特的建築風格。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土家先民便在“幹欄式”建築的基礎上創造了吊腳樓的建築型別。

  湖南傳統建築——湖南湘南傳統民居的建築景觀特點

  湘南位於湖南南部地區,主要包括永州、郴州地區以及邵陽益陽部分地區,此處主要是漢族及少數瑤族和苗族的聚集地,其傳統民居相對較多,儲存的也相對完整。湘南的民居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位魅力清秀的少女,一直儲存著它的神秘面紗。

  其整個建築除了在建築形式本身上獨具特色,同時在裝飾方面也有許多令人欣賞之處,湘南在傳統民居裝飾上採用了一些木雕、石雕、凌雕等相互結合的形式,這就擺脫了其他地方傳統名居建築的單一性同時也增添了些許新意和特色。在湘南隨處可見古井、寶塔、石板路等特色建築;其中青磚、黑瓦、古民居,則是湘南傳統民居的典型代表群。

  湘南境內山巒起伏,水網密佈,地形多變,因此建成的傳統民居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其傳統民居因地制宜,建築根據需要隨地形靈活佈置,在設計上以家庭為單位組合而成的建築群體,根據地形地貌,重視建築平面的佈局和空間組合的整體性和序列性,透過漸進的層次變化,空間的靈活組合與分割以及空間的因借,結合天井,庭院和綠化,以達到創造出舒適的空間環境的目的。

  湘南傳統民居佈局基本上是以三合或四合天井院為基本單位,以長方形的小天井院落巧妙地與基本單元平面有機組合,靈活佈置廚房等用房,及採光通風,有形成了變化的空間和豐富的造型。同時許多地方還採用了虛實對比的方法,使其顯得既豐富有無比協調。現存的湘南民居多為明清代流傳下來,最老的建築距今已有約1000多年曆史,民居發展到明清時已日漸成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由於湘南多山地少平地,所以部分住房建為樓房,以增加使用面積,用材尺寸減少,裝飾附加增多,磚木石雕處理較為普遍,門窗欞格的圖案紋飾花樣翻新,在藝術上表現出華麗的風格。後來由於社會形勢及社會背景的變化引起了建築形式的改變,此後,在結構上磚木混合結構及其他手法的廣泛使用,直接影響到民居的建築外形,同時由於湘南民居接近廣東沿海地區,建築形式受到西方建築的影響,瓶式欄杆,山花,拱券,柱頭等西洋裝飾逐漸出現在當地的民居之中,形成了有別與湖南其他地區的傳統民居特色。

淺述高山族民歌特點與風格

  一提起高山族,我們就能想起那首耳熟能詳的《阿里山的姑娘》,“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動聽的歌聲一下子就讓我們想到高山族的美景、姑娘和少年。在高山族文化中,民歌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現在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高山族的民歌。

  高山族人是中國臺灣最早的居民,約40萬人(1982年統計),語言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由於居住地區和語言的不同,高山族內有阿美、排灣、泰雅、賽夏、布農、曹、雅美、魯凱、高山族民歌卑南、邵和平埔等名稱。除平埔人與漢族雜居平原外,其他分佈在臺灣本島山地和東部沿海縱谷平原及蘭嶼島。此外,大陸上也有少數高山族人散居各地,以福建最多。

  高山族音樂有民歌與器樂兩大類。民歌比器樂豐富,可分勞動歌、生活歌、儀式歌和敘事歌四類:①勞動歌是在農耕、狩獵、捕魚及其他勞動中唱的,以農業勞動歌最多。②生活歌分抒情歌、朗誦歌、諷刺歌、舞歌、酒歌、兒歌和催眠歌等。③儀式歌分禮俗歌、祭典歌和巫咒歌等3種,禮俗歌用於婚禮、喪禮和迎賓送客等場合;祭典歌用於有關農業、狩獵、漁業的祭祀儀式以及祭祖先、祭人頭和舉行成年儀式(祭猴)等場合;巫咒歌用於祈求降雨和祛除疾病。④敘事歌是以敘述歷史來緬懷祖先和頌揚部落頭人等為內容的傳說故事歌。

  高山族內(平埔除外)根據位置相鄰、社會發展水平相近和音樂上的某些共同點,可以劃分為5個音樂文化區。各個音樂文化區包括較原始的到相當複雜的民歌。它們的音階、旋律、多聲部結構、和聲以至風格等有很大的差異。

  ①阿美地區與卑南地區位於東部平原,與漢族接觸較早,在高山族中文化水平較高。這一音樂文化區使用五聲音階,以羽調式最多,旋律的音域較寬,富於歌唱性。卑南民歌抒情優美,主要是單聲部民歌;阿美民歌熱情而充滿活力,有單聲部的一領眾和以及多聲部的對位型合唱和輪唱等多種形式。阿美南部的二部到五部的對位型合唱,是高山族多聲部民歌中形式較複雜的品種。

  ②泰雅地區和賽夏地區使用不完整的五音階較多。泰雅民歌多數用la、do、re和sol、la、do、re音階,音域狹窄,只有四度或五度,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吟誦性;除單聲部民歌外,賽夏矮靈祭祭歌中,有男、女聲平行四、五度合唱;泰雅東南的賽德克地區有輪唱等形式,下例是二部輪唱加持續音型的合唱:

  ③布農地區、曹地區和邵地區流行和聲型合唱。在布農地區,合唱比獨唱更為盛行,一般分二部,也有較多聲部的,各聲部之間一般是一音對一音的關係。基本音階是do、mi、sol,與當地人喜愛的弓琴和口簧發出的泛音相同,有時出現re、i、↓mi。合唱幾乎全採用大、小三度、純四、純五、純八度等協和音程。它的主旋律和節奏跳動不明顯,全曲似乎只是協和音程的連續,速度中庸,格調平和。

  如:曹地區的民歌也以和聲型合唱較多,使用的音階有兩種:一是do、mi、sol;一是以do、mi、sol為基礎,有時加re或la。合唱一般是部分地使用和聲,比布農注重旋律,旋律較流暢,聲部組合也以協和音程為主。該地的單聲部民歌比較古老,使用五聲音階,以羽調式最多。此外,住著少數邵人的日月潭,自古以來是遊覽勝地,以杵歌杵樂最有名。

  ④魯凱地區與排灣地區在17世紀末期出現了貴族與平民階層,已進入原始社會末期,與高山族其他地區(平埔除外)相比,曾經達到社會發展的較高階段。魯凱以及排灣北部鄰近魯凱的地區主要流行帶持續低音的合唱,一般分二部,也有三部的。二部合唱的高聲部由獨唱擔任,低聲部由眾人演唱持續音。高聲部旋律採用的音階是do、re、mi、fa、sol,很少達到la,有時省略sol;do是主音,通常用作持續音。和聲特別喜歡用大二度音程。節拍規整、清晰。這類合唱與當地人使用的雙管鼻笛和雙管豎笛演奏的曲調相似。

  排灣的其他地區主要流行單聲部民歌,使用以do、mi、fa、sol為基礎,有時加la、i、si、do的音階及五聲音階,旋律富於歌唱性。⑤雅美地區位於臺灣本島東南的蘭嶼島,長期以來,很少受外界影響,是高山族中文化程度較低的地區。該地沒有樂器,民歌較原始,其中有一些不準確的音高或未定形的音程、音階。多數民歌使用do、re、mi音階,re是主音,do進向re,有時(特別是在終止式中)向下滑約小三度。如:

  高山族的樂器,主要有口簧、弓琴、豎笛、鼻笛、樂杵、竹筒、鈴、裂縫鼓和龜甲等。現在臺灣高山族音樂有了很大變化,僅就祭典歌而言,由於祭祀儀式除了收穫祭、賽夏矮靈祭和雅美船祭以外,都已逐漸廢除,與之配合的歌便在生活中消失。

  另一方面,由於社會的發展和外來文化的影響,在阿美、排灣和泰雅等地區出現了一些現代抒情歌和諷刺歌,它們是在傳統民歌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新體裁。在大陸上,音樂工作者對高山族民歌進行了蒐集、整理、研究和加工創作。大陸上的高山族人經常用民歌曲調填詞,歌唱他們的新生活,抒發他們對家鄉臺灣和那裡的骨肉同胞的深切懷念。


談廣西民歌特點風格

  我們都知道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少數民族壯族的主要聚居地,而廣西並非僅僅只有壯族一個民族居住。在廣西,不僅有壯族,還有漢族,苗族,瑤族等等許多少數民族。眾多的少數民族也形成了眾多的民歌文化,那麼廣西文化中廣西民歌的特點都有哪些呢?   盤王歌--瑤族祭祀盤王時唱的歌。傳說瑤族先祖因天旱逃荒、飄洋過海謀生,海 ...

武漢傳統建築特點

  無論你的事業多輝煌,但缺少了生活基礎,都是空談。生活基礎就是衣食住行。人們對於住的要求更高,這是家庭的根本,建築需要根據地理環境來設計,所以不同地區風格不同,形成的文化也不同。在有著豐富內涵的武漢文化裡傳統建築具有什麼特點呢?   一個多世紀前,武漢從身處內地的一箇中心城市,發展成為一個開放性、現代性的大 ...

南京民國建築的特色元素是什麼

  民國建築一般為磚混結構,這種結構是指建築物中豎向承重結構的牆、附壁柱等採用磚或砌塊砌築,柱、梁、樓板、屋面板、桁架等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這樣的結構有著延伸了建築的使用空間、降低了建築的建造成本以及優秀的效能等優點。近代民國時期的建築風格還是比較全面的,它既有純西式的,也有富有中國傳統風格特色的,也有中西合 ...

羽毛球運動的特點鍛鍊價值

  羽毛球運動的特點:   1、是一種全身運動專案 。   2、可調節運動量 ,羽毛球運動適合於男女老幼,運動量可根據個人年齡、體質、運動水平和場地環境的特點而定。   3、不受場地限制,羽毛球運動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的原因之一是它不受任何場地限制。   羽毛球運動鍛鍊價值:   1、自娛性, 羽毛球作為一種娛 ...

四合院的建築特點風格

  四合院的建築特點和風格就是所用的建築物圍繞著中間的庭院形成一個四方形的建築物,非常規整。四合院的歷史已經非常久遠了,這種建築風格主要就是集中在北京地區,從平面佈局到四合院內部的結構以及裝修,都已經成為了北京特有的最富有京味的建築物。四合院當中的四指的就是東、西、南、北四個面,這四個面的房屋圍合在一起,就能 ...

婆羅門教佛教的不同點

  同樣源於印度的婆羅門教和佛教,都是東方的古老宗教,這對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人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悠久的婆羅門教文化與內涵豐富的佛教文化有著怎樣的異同點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婆羅門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之一,起源於公元前2千年的吠陀教,形成於公元前7世紀。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4紀是婆羅 ...

布依族建築特點民居特色

  眾所周知,我國是多民族國家,而且有很多少數民族。他們因地勢因素,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擁有豐富多彩文化傳統的布依族文化中,他們的民居顯著的特點就是依山傍水而建。型別多是幹欄式樓房或半邊式石板房。下面一起詳細瞭解布依族建築特點與民居特色。   從型別上看布依族民居建築不是通常所謂的經典建築也不是所謂的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