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宮廷節令禮儀與民俗學的關係至為密切。滿族民俗對清代宮廷節令文化有著深刻影響。不同的是,進入宮廷的滿族民俗禮儀被穿上精緻的外衣,賦予濃厚的貴族色彩。
滿族民間隆重的春節習俗
滿族民間極重視春節,在臘月裡即開始操辦,用黏高粱米蒸年糕、烙黏火燒。用一根木杆,以年糕的黏性,將幾個紙條粘在脊檀上。然後把年糕擺在祖宗板前,燒達子香,全家磕頭後圍坐在大鍋蓋的周圍吃年糕,以示追憶祖輩。
臘月十五之後,選一日宰殺年豬,以此豬祭祀祖先和已故親人。年豬不許有雜毛,宰殺之前先用酒灌豬的耳朵,耳朵抖動了,意為祖先已領受了;如豬耳朵未動,全家人需跪地禱告,直到豬耳朵動了才開始宰殺。殺豬時用左手,豬殺死後剁成八大塊,擺在祖宗牌位之前,再燒達子香,全家磕頭。
吃頭一頓肉時,全家人要圍坐鍋蓋前食用。臘月三十這天,家家還要豎起五六米高的索倫杆子,杆頂上安一方形的錫鬥,鬥裡盛放豬的五臟,供烏鴉、喜鵲食用。臘月三十晚上要點燃索倫杆上的燈籠,一直點到正月十五,徹夜不熄。此外,三十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以求吉利。
清代曆法是以我國農曆計算的,那個時候的“元旦”就是現在的“春節”。“元旦”前一夜,就是除夕。受滿族民俗和中華傳統文化影響,每年進入臘月,皇宮上下就紛紛忙碌起來,充滿節日氣氛。
滿族味十足的皇宮新春盛典
關於滿族興起初期春節的情形,《建州紀程圖記》中記錄的大體情形是:“元旦”上午,努爾哈赤把兄弟子侄、姻親、心腹將領及一些外來賓客召集到自家院落客廳,眾人都穿著最漂亮的服裝,環繞在他的周圍。宴會開始,酒過數巡,海西女真烏喇部部長布佔泰首先離席起舞為大家助興。隨後努爾哈赤也離開座位,自彈琵琶,聳動其身,邊奏邊舞,眾人也隨興起舞,屋內外有人彈琵琶、吹洞簫、刮柳箕伴奏,室內參宴者環立四周,拍手唱曲。由此看出滿族早期風俗中,在春節之際闔族共歡、上下同慶、載歌載舞,其樂融融。
在對皇太極時期瀋陽滿族宮廷春節典禮的記載中,已很少再見到以上自然豪放的熱鬧場景,不過,即使被政治性和等級差別很強的“宮廷禮儀” 所掩蓋,從中仍可看出後金汗國都城中新春慶典獨特的民族風格。“元旦”當日清晨,國中的諸王大臣們早在天亮前就已等候在大政殿廣場上,準備隨皇帝到建在都城東門外的堂子祭天。所謂“堂子”,是滿族人按照薩滿信仰祭祀天神的場所,一般是每個大家族設有一處,後金遷都瀋陽後只保留了一座,專供代表國家祭天之用,包括圓殿、亭式殿等幾座建築,分別用來祭祀不同的神靈。這些神都用滿語稱呼,最重要的一位是天神“阿布凱恩都哩”,和許多其他神祇一樣,最早在部落制時代就已經是滿族人普遍崇拜的物件了。祭祀的儀式很複雜也很神秘,全部祝詞都是用滿文,其間還有薩滿邊唱邊舞,其大意一是頌揚神的功德與法力,更重要的是祈求在新的一年裡能賜福於皇帝和他的臣民。
堂子祭結束後,皇帝還要回到清寧宮,舉行另一項同樣是屬於薩滿教信仰範疇的重要祭神儀式。清寧宮是皇宮中的“正室”,與民間一樣在西牆設有神位。如果說在堂子舉行的祭典是“國祭”的話,在清寧宮裡舉行的也可以說成是愛新覺羅皇族的“家祭”,祭祀的物件主要是部落神和祖先神。
兩項祭祀結束後,皇帝來到大政殿升座寶座,王公大臣開始進表文行禮叩拜。排在最前面的是諸王貝勒,他們都是皇帝的兄弟子侄,其次是滿洲正黃旗、鑲黃旗、正紅旗、正白旗、鑲紅旗、鑲白旗、鑲藍旗、正藍旗和漢軍、蒙古各旗的固山額真(旗主)依次率本旗官員上殿行禮。然後是專程前來盛京(瀋陽)向皇太極朝賀進貢的蒙古各部貴州上前行禮。在向皇帝祝賀新春的同時,來朝賀的各旗及蒙古貴族、漢軍官員還要進獻金銀綢緞、衣物毛皮、馬匹鞍轡等新年禮物。這些禮品分別陳列在各旗旗亭之前,同樣,儀式結束后皇帝賞賜給各級官員和蒙古貴族的物品也要如此陳列。此時的大政殿廣場猶如一個珍稀物品展覽會,珠光寶氣,琳琅滿目,更增添了節日氣氛。
大政殿廣場上的新年宴會
典禮中最能體現歡慶氣氛和民族風俗的是君臣同樂的大型筵宴。朝賀新春儀式之後,皇帝回宮稍事休息,再回到大政殿,宴會便正式開始了。皇帝和王公貴族坐在大政殿內外,其他官員則在本旗旗亭前就座。除了皇帝坐在寶座上之外,王公官員們都是按照滿族人傳統自帶毛皮坐褥席地而坐。宴會開始後,各旗亭前支起大鍋,就地開宴。從當時文獻的記載中可知,宴會所用的食品,以野豬、鹿等獸肉為主。比如《滿文老檔》中記載天聰六年(1632)“元旦”大政殿筵宴的規模是:每旗各設席10桌,用鵝5只,八旗共設80桌,鵝40只,加上總兵官以上的高階官員另設20桌、鵝20只,總共100桌。每桌備燒酒一大壇,共100壇。這還不包括皇帝、王公和蒙古貴族宴桌的數目在內。另一件檔案中記載,崇德四年(1639)“元旦”大宴用了母野豬8頭、鹿22只、狍子70 只、酸奶燒酒20瓶,平常酒80瓶,茶24桶,算起來也是100只獸、100瓶酒。
宴會上還有慶祝新年的各種表演,史書記載中稱為“百戲”或上演各種“玩藝兒”。當時宮廷並無專門演出機構,演出節目多是由民間演員“入宮獻藝”。具體種類包括器樂伴奏的歌舞以及摔跤(時稱角抵)、雜技等。如崇德四年(1639)檔案中提到的參加新春宴會演出者就有在木頭上打跟頭的高麗人、在地上打跟頭的高麗人、騎木馬者、歌唱者、作瓦爾喀(東海女真部落之一)舞者,彈滿洲三絃、琵琶者,簫、胡琴手,打小跟頭者。作舞高麗婦女、扮大鬼臉者、扮女鬼臉者、踢缸漢人婦女、踏獨繩漢人婦女、含刀者、跳高漢人、登梯作舞漢人女童、彈漢人三絃琵琶歌唱者、執盤作舞漢人、扮漢人婦女鬼臉者、扮熊者、扮猴者、唱戲者、踩輪漢人等等。按照滿族傳統,這種演出屬於為宴會助興性質,所以儘管很雜、藝術水平也不高,用以烘托新年慶典熱烈氣氛卻恰到好處。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一種稱作“扮鬼臉”的表演,這是滿族民間十分流行的一種兼具舞蹈和遊藝性質的遊戲。俗稱“瑪虎”,滿語意為“皮製面具”,也可譯為“鬼臉”,民間俗稱為“馬虎子”或“媽猴子”。表演者戴面具扮成野獸或鬼怪,跳躍舞蹈,再由扮作獵人者與其周旋打鬥,最後戰而勝之,很有狩獵民族的特色。
更令人感興趣的是,距此一百多年後的乾隆、嘉慶、道光皇帝東巡盛京期間,幾乎每次都在大政殿廣場舉行包括類似規模筵宴、表演在內的典禮,當然並不是為了慶祝新年,而是祝賀皇帝重回故鄉、謁陵禮成。宴間儘管已沒有那些走鋼絲、踢缸之類的民間雜耍,但戴面具的“瑪虎”表演仍被保留,只不過名稱已改為“慶隆舞”“揚烈舞”,所飾演的得勝者身份,也從民間獵人變成了八旗將士。乾隆皇帝還親自為這個在原場地表演的舞蹈寫了10首伴唱歌詞,作為對祖先開國創業功績的頌揚和紀念。
皇帝幾點吃餃子?
民間“元旦”吃餃子是在子夜時分,“元旦”子時,清朝的皇帝要在正寢宮中朝祭夕祭神位前點香行禮,祭祖禮佛,要到夜裡三點結束一切祭拜儀式後才吃餃子。
清宮中的春聯和門神:清代宮廷每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於各處張掛春聯並於次年正月下旬撤去。為什麼是掛而不是貼呢?這是因為這樣不僅用起來乾淨,而且如果儲存得法的話,可以多次使用。春聯以白紙或白絹書寫,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書法最初用滿文,清中葉後用漢字。張掛春聯,無疑給年節創造了一種氛圍。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自入臘之後,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簷下,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灶之後,則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一新。 ”
盛京皇宮的“門神”
每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規定在清宮各處張掛門神,於第二年二月初三日撤下貯存庫中。掛門神也是民間流傳已久的風俗。據漢應勳《風俗通》講,黃帝時期的書中曾記載,上古神荼、鬱壘兩兄弟,專管百鬼,遇有害人的惡鬼必捉之喂虎。戰國時期即有刻桃木為神荼、鬱壘形,懸掛門旁,以鎮百鬼。到了唐代,唐太宗生病,夜裡夢鬼來擾,於是命秦叔寶、尉遲敬德兩將軍,裝立於門外,一夜無事。乃令畫此二人像掛於門上,於是兩位將軍亦成為辟邪的門神。清宮所掛門神均先裝裱在安有銅飾件的框內,在粗絹或布上繪製,用黃綾沿邊。外朝等處,由工部、內務府督同匠役人等張掛;內廷等處,由門神庫太監報宮殿監,再由宮殿監傳營造司首領太監,至各門各宮張掛。所繪門神有四種,即金武門神、五穀豐登文門神、福壽雙全仙子門神、童子門神等。
瀋陽故宮現存福祿門神七幅,娃娃門神(又稱童子門神)四幅,判子門神一對。盛京皇宮的這些門神幾乎全部接受了中原文化習俗的影響,從有歷史記載的乾隆八年,清高宗首次東巡盛京後遵奉諭旨裝飾祖宗宮殿貼掛門神、門對,可以看出,其在清代盛京皇宮使用了二百多年,已經成為滿族文化習俗的一部分。
滿族春節寫對聯,對聯例用白紙。使用白紙春聯,是滿族文化習俗的一個明顯特點。這源於滿族尚白的習俗。清入關後,在北京地區生活的滿族受中原習俗的影響,逐漸以為白色不吉,才在原有習俗的基礎上加以改變,白對聯上鑲上了藍或紅色的邊。《燕京歲時記》說春聯“惟內廷及宗室王公等例用白紙、緣以紅邊、藍邊”。宮廷富貴人家對聯貼在箅子上,詞句堂皇典雅,書法優美,年年春節可以懸掛,不須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