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貴妃真是一枝帶露牡丹,豔麗凝香,
楚王神女巫山相會,枉然悲傷斷腸。
請問漢宮得寵妃嬪,誰能和她相像?
可愛無比的趙飛燕,還得依仗新妝!
賞析:
起句“一枝紅豔露凝香”,既寫色,亦寫香;不但寫天然的美,而且寫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華濃”更進一層。“雲雨巫山枉斷腸”以楚襄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賦予人性,指出楚王為神女而斷腸,其實夢中的神女,哪能比得上當前的花容人面!再來,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可算得絕代美人了,可是趙飛燕還是倚仗新妝,哪裡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楊妃,不施粉黛,便是天然絕色。這一首以壓低神女和飛燕,以抬高楊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題之法。相傳趙飛燕體態輕盈,能站在宮人手託的水晶盤中歌舞,而楊妃則比較豐肥,固有“環肥燕瘦”之語。
1、清平調李白原文翻譯及賞析:
⑴清平調李白原文翻譯:
雲霞是她的衣裳,花兒是她的顏容;
春風吹拂欄杆,露珠潤澤花色更濃。
如此天姿國色,若不見於群玉山頭,
那一定只有在瑤臺月下,才能相逢!
⑵清平調李白原文賞析:
此詩想象巧妙,信手拈來,不露造作之痕。詩中語語濃豔,字字流葩,讀這首詩,如覺春風滿紙,花光滿眼,人面迷離,無須刻畫,自然使人覺得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別的。
第一句,以牡丹花比貴妃的美豔。首句以雲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寫花受春風露華潤澤,猶如妃子受君王寵幸;三句以仙女比貴妃;四句以嫦娥比貴妃。這樣反覆作比,塑造了豔麗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詩人採用雲、花、露、玉山、瑤臺、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讚美了貴妃的豐滿姿容,卻不露痕跡。
在藝術上,這首詩歌主要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
首先,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比如,“雲想衣裳花想容”一句,就透過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了楊貴妃的容顏與衣裳之美,表現出楊貴妃的富貴之態。
其次,運用了擬人、誇張的修辭手法。比如,“春風拂檻露華濃”一句就是透過擬人和誇張的修辭手法,描寫了楊貴妃的亮麗容顏和高貴身份。
2、清平調李白創作背景:
據晚唐五代人的記載,這組詩共三首。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寶二年)或公元744年(天寶三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宮中在沉香亭觀賞牡丹花時召翰林待詔李白進宮寫新樂章。李白奉詔進宮,即在金花箋上作了這三首詩。本首詩就是其中之一。
創作背景:據晚唐五代人的記載,這三首詩是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作。唐玄宗天寶二年或天寶三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楊妃在宮中在沉香亭觀賞牡丹花,伶人們正準備表演歌舞以助興。唐玄宗卻說:“賞名花,對妃子,豈可用舊日樂詞。”因急召翰林待詔李白進宮寫新樂章。李白奉詔進宮,即在金花箋上作了這三首詩。
《清平調詞三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共三首七言樂府詩。第一首從空間角度寫,以牡丹花比楊貴妃的美豔;第二首從時間角度寫,表現楊貴妃的受寵幸;第三首總承一、二兩首,把牡丹和楊貴妃與君王糅合,融為一
原文: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註釋: 飛燕:趙飛燕,西漢皇后。妝:修飾打扮。
譯文:貴妃就是一枝帶露牡丹,豔麗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會,枉然悲傷斷腸。請問漢宮得寵妃嬪,誰能和她相比?可愛無比的趙飛燕,還得依仗新妝!
鑑賞:本詩寫貴妃的受寵幸。首句寫花受香 ...
1、全文: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2、譯文:見到雲就聯想到她華豔的衣裳,見到花就聯想到她豔麗的容貌;春風吹拂欄杆,露珠潤澤花色更濃。如此天姿國色,不是群玉山頭所見的飄飄仙子,就是瑤臺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
據晚唐五代人的記載,這三首詩是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作。唐玄宗天寶二年或天寶三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楊妃在宮中在沉香亭觀賞牡丹花,伶人們正準備表演歌舞以助興。唐玄宗卻說:“賞名花,對妃子,豈可用舊日樂詞。”因急召翰林待詔李白進宮寫新樂章。李白奉詔進宮,即在金花箋上作了這三首詩。
《清平調詞三首》簡介: ...
詩意:草屋的茅簷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髮的老人是誰家的呀?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忙於編織雞籠。最令人喜愛的是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詩人描繪了一家五口在鄉村的生活情態,表現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體現了作者對田園安寧、 ...
1、找底——給釣組裝上鉛墜,“墜+鉤+浮漂之下的線”的重力應大於浮漂的浮力。拋線進入釣點水域,這時線組和浮漂都潛入水中。然後提竿上岸,向上調動浮漂在釣線上的位置,再次拋線入水,看浮漂是否露出水面,如果沒有,再提竿上岸重複以上操作,直到“漂目”露出水面為止。這時鉛墜到“漂目”的距離就是水的深度。知道水的深度 ...
全詩的意思是:農曆二月,村子前後的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如同煙霧般凝集著。楊柳似乎都陶醉在這濃麗的景色中。村裡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原文清平樂·村居,朝代:宋代,作者:辛棄疾,茅簷低 ...
1、徽柔最終還是沒能抵抗父親和命運的安排嫁給了李家,梁懷吉為了皇家的顏面,也為了維護趙徽柔的名譽,與趙徽柔斷了關係。
2、從此他們只能隔著一堵宮牆守望對方,再也不能相見。就在熙寧三年的春天,也就是梁懷吉與趙徽柔分離的第八年,趙徽柔鬱鬱而終了。梁懷吉最終在思念裡了此殘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