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清明節作文(通用15篇)

清明節作文(通用15篇)

  清明節作文1

  冬去春來,又是一年清明時。儘管天空中飄灑著一些雨絲,我和爸媽卻一早就來到了公墓,祭拜長眠於此的爺爺。

  我們先用抹布將墓碑擦乾淨,再擺上祭品,那些祭品都是爺爺平時愛吃的,接著點上蠟燭,看著蠟燭搖曳的光,我頓時想起和爺爺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還記得那天,天空佈滿了烏雲,天邊不時響起一陣陣悶雷,狂風將樹枝吹得左右搖晃。我擔心地望著天空,心想:千萬別下雨啊!我沒帶傘,可怎麼回家呢。下課鈴一響,我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快地衝出教室,可是看到校門口,豆大的雨點就從天空中落下來,我立刻閃到了屋簷下。我呆呆地望著天空,心想:完了,雨這麼大,爸媽都在上班,爺爺年紀大了,不可能來接我的,我該怎麼辦呢?我焦急地在屋簷下走來走去。雨越下越大,不一會兒就變成了水簾,看著校園裡的人越來越少,我害怕極了。就在這時,雨中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我仔細一看,原來是爺爺騎著腳踏車來接我了,我飛快地跑過去抱住爺爺,爺爺把傘遞給我,叫我上車。我坐在車後,爺爺吃力地騎著腳踏車,他身子搖搖晃晃我不禁抱緊了爺爺。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風雨太大了,我的傘給吹翻了,爺爺便把雨衣給我穿,不一會兒,沒穿雨衣的爺爺就被淋溼了,看著爺爺被風吹得瑟瑟發抖,,我眼睛溼潤了,說:“爺爺你都淋溼了,雨衣給您吧。”可爺爺果斷拒絕了,爺爺用瘦弱的身體,把我受安全的送到了家。

  劈劈啪啪……一陣鞭炮聲響起,把我從回憶里拉了回來,我望著眼前的墓碑,想起已經離開了四年的爺爺,心裡思念就像空中綿綿細雨般揮灑不盡。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爺爺來年再見!

  清明節作文2

  “清明季節雨紛紜,路上走人慾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遠指杏花村。”我一聽到這首詩,我就想訖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

  你們曉得清明節是個什麼樣的日子嗎?對了,媽媽告知爾:“清明是我邦的傳統節日,每該清亮的時候,我們皆要往祭奠分開這個世界的己,祭祖跟掃墓是清明最主要的事件。相傳古人在清明節就會吃涼食不必火煮飯菜。清明節個別是私歷的4月4日到6日之間。”

  現在清明節依然風行,每年的清明節車來人去,川淌不息,所以這個節日裡,警察叔叔最辛勞,他們要從早到晚地守在重要的路心及通返墓地的路路上,保障著講路的通暢。我們家的祖墳建在老家的山坡上,每年的清明節爺爺就會帶著一家人啟車回老家掃墓,昔年我也趕上了擁擠的情況,清明這地回老家的時候,只睹警察叔叔不停地揮著手,可是蹩腳的路況,一點兒也不聽使,這不,長江大橋就更擁堵了,連一個小孩兒都難擠到車群中去,成果我們享蒙了一次免費過橋。老家的老宅兆良多,有的修在山足下的平川上,有的建在山坡的林子面,山上的樹木長的很稀,每次我們上山時,老是很輕易被枝葉劃破手,可是,我總是能望到許多人往山上走,到了墓地,爺爺會將老太爺墳四處的樹木建剪整潔,我們不再向古人一樣將食品供祭在疏人墓前,而是爺爺購了一束鮮花,並燃化紙錢,而後叩頭還禮祭拜,最後抬鞭炮,跟著鞭炮聲越去越小,我們的掃墓也停止了。

  歸野的路上聽媽媽說:當初掃墓的形式未經多樣化了,除了傳統的掃墓情勢還有鮮花掃墓、網上掃墓等等。是啊,傳統的掃墓形式會製成途徑擁擠、傳染環境等很多答題,這多不惡啊。假如每年大家都能入言環保掃墓這樣咱們就能讓世界更添健康。明年我必定壓服爺爺一伏功一個環保的清明節!

  清明節作文3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掃墓活動”,同學們都很興奮。

  經過一路跋涉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南山公園。

  首先我們來到了烈士墓前,校長講話,讚揚了烈士們的不怕困難,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偉大精神,我們要學習誓死保衛祖國的精神,做合格小學生、合格中國人。

  接著是學生代表講話:讚揚了烈士的奉獻精神,他們是為祖國爭光,為人民的和平而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記得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

  我們又來到烈士墓地,

  祭奠安息在這裡的英靈。

  我們採來大把大把的山花,

  借山花來表達懷念與崇敬。

  是那些有名無名的先烈,

  從這片土地上趕走了死亡與戰爭。

  是那些先烈用自己的生命,

  為這片土地換來了幸福與和平。

  多麼感人的詩歌啊!

  沒有先烈們的付出,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

  四川參加戰爭的有:安縣208名,三臺縣874名,鹽亭364名,梓潼492名,市中區451名......

  我們真是應該感謝先烈們啊!

  在此,我表示對你們悼念..

  清明節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描寫的是清明節時的場景。同學們,你們知道清明節的習俗和由來嗎?

  清明節有一個很奇特的由來呢!清明節的起源,據傳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清明節氣祭祖掃墓,歷代沿襲,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我跟清明節還有一段故事呢!

  今年,我跟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去掃墓,爺爺、奶奶在路上買了很多的紙錢、清香、假花等等,還帶了一把掃帚,我不理解,問他們,他們也是一笑,並沒有回答我。我再想問時,媽媽把我拉住,說:“你等會兒看看就知道這些有什麼用了。”

  媽媽說了這些,就不大和我說話了,我也沒有再問了。這些大人們也真是的,老說要我不懂就問,可是,我一問,又都不理我。又過了十分鐘左右,我們到達了墓園。奶奶把東西拿下了車,再帶著我們來到三個墓碑前。奶奶一邊把紙錢分成了四份,又掏出打火機,點著一堆紙錢,火“呼呼”地燃燒起來,火中的紙錢一點點地在破碎,一點點地變成了灰燼。在火中,紙灰不停地在空中飛舞,一片片的碎紙從空中飄落,像一隻只飛舞的蝴蝶,有的落在地上,有的落在我們頭上,有的越飛越高,如同要飛到天上去呢!紙錢燒完後,奶奶向墓碑作揖,又用掃帚把灰燼掃在一起,掃成一堆,我這時才明白掃帚的作用了。掃墓掃墓,這就是掃墓啊!我問媽媽:“奶奶還迷信啊?”媽媽說:“那不是迷信,是對祖先的崇拜和恭敬呢!”

  是啊,沒有祖先,哪有我們。祖先們雖然離去了,但我們之間的親情聯絡永遠不會消失!永遠永遠!

  回家的路上,天空還飄著細雨,正如千年之前的“清明時節雨紛紛”一樣。這雨中,有我們對親人的思念,有美好的回憶!

  清明節作文5

  清明節作為傳統的節日,又是人們上墳祭祖、踏青郊遊的日子。今天是清明節,我和姥爺、媽媽、妹妹去濟南給我的老爺爺掃墓。我的老爺爺葬在濟南一處公墓,我們起的很早,所以一早我們就驅車來到濟南公墓。

  老爺爺的墓在半山腰,我們懷著悲傷的心情開始爬山,姑姥姥她們還帶著許多祭祖的食物和紙錢。在經過別人的墓碑時,我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有的名字是用紅筆刻的,有些名字是用黑筆刻的,或者是有的名字是用金色的寫的,有的名字沒有塗色,我想是不是女的用紅筆或金筆塗名字,男的用黑色圖名字,後來,我們問過姥爺,才知道黑色和金色的字代表去世了,紅色或者沒塗顏色,是代表還健在,不過這個墓穴是雙墓。不知不覺我們已經來到了老爺爺的墓前,我們先將老爺爺的墓碑洗刷乾淨,然後擺上我們帶來的食物,有水果、點心、大棗,我給老爺爺鞠了三個躬,又給老老爺爺、老老奶奶鞠了三個躬,我看到老爺爺的墓碑上有媽媽的名字,可是老老爺爺的墓碑上就沒有了。姥爺她們開始點香、燒紙,火苗汪汪的,不一會紙錢的灰都升到空中了,聽說,這就代表逝去的祖先收到了,我們都浸在悲哀中。

  掃墓完畢,我們下山的時候,還發現了有的墓碑上刻著十字,我問姑姥姥這是怎麼回事,姑姥姥說,這是代表逝世者生前是信天主教的,還告訴我,人都要有信仰,就不會做壞事。

  今天,我們在祭祖的同時,還增強了體魄,並且學習到了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我覺得很有收穫。

  清明節作文6

  清明是一年中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冬至後第108天。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大約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的時候,氣溫驟然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就有了“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

  在這一天,在“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這個節氣,太陽沒有升起之時如果摘下一些柳樹的嫩葉,曬乾了泡水喝就起著去火消炎的作用(各位可以回家試一試反正氣溫已經升上去了烘乾也簡單)。

  清明還是那個清明,但今年的清明倒於以前的清明有些不同。原因有二。

  第一個,就是從大的來說,今年沒有了往年的雨紛紛的天氣和欲斷魂的氣氛。沒有了雨,不僅沒有影響到人們,反之,讓年輕的一輩有了踏青的機會,讓年老的一輩有了登高望遠的激情。不下雨就行了吧,還那麼熱,讓我怎麼活。洗了一對襪子,連擰都沒有擰,直接放在太陽下,只是一個下午就曬乾了。

  第二個,我們沒有回家,姥姥和姥爺的墓也沒有去,媽媽本來要去的,可後來一到車站也驚呆了,就不打算回家了,只是在家裡,用一個大碗盛了一滿碗的餃子放在那裡等了兩個小時,然後我和媽媽分著吃了。都已經涼了,可媽媽說,這裡面可是有著你姥姥姥爺的祝福哦!唉,沒辦法誰叫清明節又叫寒食節。還是吃了吧!

  清明節自然是有好處的,電影院的鬼片全部半價,就連那機器的鬼屋,那些鬼們好像也更亢奮了呢。走進去滿耳朵都是尖叫聲,覺得恐怖的叫得更大聲,不覺得恐怖的,也大叫,為什麼?氣氛,營造一種氣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節作文7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天是清明節,我又想起唐代大詩人杜牧的經典名句。今天沒有像往年一樣下雨,暖暖的春風吹在身上,給人 絲絲暖意。

  寫完作業,我和媽媽去逛商場,到了買飲料的地方,看到許多人的推車裡、籃子裡都放了許多罐頭,我十分不解,問媽媽。媽媽說:“應該是罐頭降價了吧!”我點了點頭。但問了服務員阿姨 後,知道媽媽的回答是錯誤的,罐頭根本沒降價,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只聽有人說了一句:“媽媽給閨女買罐頭!”我高興極了,心想:以後每逢清明都可以吃罐頭了!

  第二天,我們回了老家——去給奶奶上墳。走在墓地裡,一陣陣悲涼湧上心頭。我看到大人們將買了的紙錢用手劃開,呈一個花形,紙紙上印滿了金幣、紙錢……,在奶奶的墳旁,看 著燒掉的紙變成灰被風吹到了天上,我想:為死去的親人燒紙,就是要給他們送錢,將自己的哀思化為美好的祝願,將祝福帶給死去的親人 ,這就是人們美好的遐想吧!

  我站在奶奶的墳旁,望著遠處的桃花、杏花、梨花……都含苞欲放,光禿禿的柳樹枝上也長出了嫩綠的柳條,無不迸發出春天的活力!深吸一口氣,如同吮吸著春天的甘露,沁人心脾!!

  這個清明節,使我懂得了許多,想起了許多……

  清明節作文8

  在我小的時候,節日對我來說就是放假的日子。但其中有個節日,大人們總要提到掃墓、上墳之類的話,讓我覺得怪怪的。後來,我學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讓我隱隱約約的覺得清明節帶著莫名的悲傷。今年,老師給我們講了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讓我真正的認識到了清明節的含義。

  今年的清明節特別的冷,下午還下起了雪,這讓我不禁想起了幾天前班級出的黑板報,主題是“緬懷革命先烈,做新時代好隊員”。“楊靖宇、劉胡蘭、黃繼光、董存瑞……”一連串先烈的名字在我頭腦中顯現,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給我們創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倡導文明祭掃,我積極響應大隊部的號召,透過“網路祭祀”的方式向英烈獻花寄語,寄託哀思。我想,今年我才真正過了一個有意義的清明節。

  我現在似乎理解了媽媽曾經給我讀過的一篇有關清明的文章,他說:“清明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氣,一個節日,也是一個節點,用來標註逝去與過往,銘記與傳承”。是呀,這一天就是讓我們靜下心來,用我們的方式感懷前輩的恩德與風範。

  清明節作文9

  清明節,一個以悲傷和紀念命名的節日。

  爺爺已死了五年了。在這五年裡他一直與黃土為伴,爺爺,在那暗無天日的生活裡,你快樂嗎?你寂寞嗎?

  我還記得自己出喪使得悲傷。從此,我們便身處異地,陰陽相隔。而今,我已不是當年那個小丫頭了,我有自己的信仰和生活。五年一晃而過,有一些東西在這五年裡彷彿已被打磨光了,諸如對你的思念。我們已習慣在沒有他的日子過活。

  墓地緊緊地挨著公路。在那裡可以清晰的聽見汽車呼嘯而過。周圍是林立的楊樹林,,可憐的葉子咯在地面上哭泣,形形色色的人都在燒紙,為死去的人送去黃泉上要花的“錢”。爺爺安眠育5一塊寂定的土地上,落葉蓋滿了我們的去路。我和大娘、叔叔跋涉而過,我們開始燒紙。我看到火紙像巨大的波斯菊宛然盛開,火苗吐著信子舔噬紙的邊緣。然後漸變成灰白,如同我們支離破碎的記憶斑斑駁駁。大娘邊燒邊喃喃道:“爺,囁嚅給你送錢了,別捨不得花”

  忽然料峭的春風吹來,我有些眩暈。儘管我和爺爺關係不是很好,當年我在小山般的墳冢前還是想哭.熱鬧總是在市區後才會珍惜,也總是在珍惜後才學會長大。

  如果我死了,有沒有人會在哦的目前放上鮮花?

  清明節作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你們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我來告訴你吧!今天是清明節。

  清明來歷與習俗你們知道嗎?下面就讓我來說說吧!來歷:清明節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風俗。習俗:清明節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如果按農曆計算,沒有確定日期,即上一年冬至過了106天就是清明;按照陽曆計算則在4月4日或5日(以當年二月平或閏而差異),太陽到達了黃經15度時,清明就開始了。

  我與妹妹、爸爸媽媽一起去給老爺爺去掃墓。今天陽光明媚,我們一家走在綠油油麥田裡,從遠處看,麥田像一片綠色海洋。我眼不知道看那一處好。終於到了老爺爺墓前,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花籃,恭恭敬敬放在地上,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帶子死死地紮在花籃上。在幾片綠葉襯托下,更加顯得庒嚴。我們拜完了之後,就開始給“九泉之下”老爺爺燒陰間鈔票,有一萬、有一億、還有五億。我一看這麼多,一年還花不完呢!爸爸知道他喜歡吸菸,就給他多燒了一點。老爺爺你走得那麼早,我還沒來得及孝敬您老人家,你就離開了我身邊,在那陪伴您只有孤獨與寂寞。要是您還在,我一定會孝敬您。

  在走時候,我又向他拜了拜,才依依不捨離去。

  清明節作文11

  4月5日清明節,這是我們中國古代的傳統節日,在4月5日前後,有大批的人們都帶著一家老小趕來上墳,在我們這一帶天氣非常熱,而且還特別乾燥,所以是不準燒紙錢的,好了,我廢話不多說,就讓你看看我們是如何過清明的吧!

  從早上八點起,我們就開始準備了,我們從家裡挑選出五隻最大最壯的公雞,選好之後就用繩子栓起來,我們選雞是非常嚴格的,只要最大最壯的雞,其它瘦小的雞不要,因為,只有最大的雞才配列入“黑名單”。

  接下來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做墳標的標杆,標杆的要求也特別高,只能選用乾的竹子,不能用才砍下來一兩天的竹子,一節竹子通常可以做四根標杆,標杆的下端必須得是尖的,上端要有一個凹槽,這才是最標準的標杆。

  接下來就是我們上墳的時候了,我們要走一小段山路,轉一個彎,過一條河,就到我們家的祖墳了,這些墳都存在了幾十年了。首先,上墳的第一步:插香,插墳標。第二步:壓紙錢,但不可以燒。第三步:每人要抱三堆土到墳頭上。第四:按輩分磕頭,年長的先磕頭,以此類推。第五:用雞血抹在墳頭上。當結束了這些流程之後,就算是上完墳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清明節。

  清明節作文12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讓人們都想念起死去的親人和朋友。

  4月5日清明節,天氣十分的晴朗,我們一家來到了掃墓的地方,那裡的人很多,車子也很多,真是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啊!有的人拎著大包小包的紙錢,有的人捧著一束束鮮花,有的人還拎著香蕉蘋果……等,爺爺拿著一袋紙錢一些元寶和一筐水果來到了墓碑前,用打火機點著紙錢立即說:“你們來拿錢噢,想吃什麼東西就去買,想穿什麼衣服就去買,我會多燒一些紙錢給你們的。”說完就跪了下來磕了三個頭。爸爸說:“奶奶您來拿錢噢!保佑我們事事都如意,財源滾滾來!”我說:“保佑我們全家健康幸福,讓我考試每門功課都取得好成績!”我也跪了下來磕了三個頭。媽媽說:“奶奶我們來看您了,我給您帶來了您最愛吃的草莓,現在的草莓才上市,很新鮮的,你一定要吃哦!”媽媽又讓我從袋子裡多拿一些元寶往裡面放。爺爺把水果放在太太的墓前說:“這裡有一些水果你餓了就吃吧:”奶奶聽了熱淚盈眶。我們又到了另一個墓前,我跑到那邊奶奶說:“這是我的爸爸,你喊太太。”奶奶又說:“爸,您來拿錢保佑我們全家平安。”爸爸從口袋裡掏出紅南京香菸,取出兩根點著了,放在墓前說:“外公您抽菸,我知道您最喜歡抽香菸了,您就抽吧。”我們又跪下來磕了三個頭。最後我們傷心的離開了墓地。

  原來清明節是這樣度過的呀!

  清明節作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關於清明的詩。

  清明節也叫“寒食節”,是古代春秋時期為紀念晉國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節日。現代是給祖先掃墓,對先人的一種緬懷方式。清明節還有很多例如踏青、植樹、放風箏等活動方式。

  每年的清明節我們一家都要去石門峰陵園掃墓。清明節的石門峰人山人海,每個人的表情肅穆,手裡拿著鮮花、紅絲帶或紙錢。爸爸媽媽每次都會買上幾束鮮花,祭拜完老爺爺和老奶奶後,將鮮花撒在墓碑前,寄託我們的哀思。我也會磕上幾個頭,求老爺爺和老奶奶保佑我學習進步!

  掃完墓後我們一般都會去旁邊的石門峰公園休息。公園的廣場上有很多鴿子,周圍還有假山和人工小溪,環境優美。這時我發現前面的草坪上豎著很多石碑,我好奇的拉著爸爸過去看,發現上面原來刻著中國的百家姓,很快我們就找到了自己的姓,我問爸爸:“上面寫著啥?”爸爸說:“上面說我們”熊“姓的祖先是黃帝的後代,歷史上出了很多名人。”我開心的說:“我們的祖先好棒耶!”然後爸爸給我講了很多關於黃帝傳說的神話故事,我聽得幾乎入迷了。

  回家的路上,我對爸爸說:“我們的祖先太偉大了,我也要好好學習,爭取像他們一樣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爸爸摸著我的頭開心的笑了!

  清明節作文14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又到了今年20xx年的清明節,我實在太高興了,因為每年就只一次,每年都是一樣的,當然,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的清明節,父親,媽媽帶我一起去爺爺的墳墓,那天,父親,媽媽手上提了幾個袋子,我不知道里面是什麼,但是,我想:有可能是像電視裡那樣,可能是給死去的人的東西!

  媽媽父親從花店買了三束菊花,然後,就帶我去了老家的一座山上,來到山上,我就聽見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好像給這個大山頭增添了無比歡樂的氣氛,隨後父親媽媽帶我來到了一個墳墓,因為我是第一次清明節去拜見去世了的親人,所以我不知道清明節是多麼莊嚴的事情,祭拜死去了的親人又是多麼嚴肅的事情,我還沒有意識到。

  當我看到這座墳墓後,便好奇的問媽媽,說:“這就是去世兩年爺爺的墳墓嗎?”媽媽回答:“對呀!這就是爺爺的墳墓!”父親媽媽從袋子裡拿出了一些東西,我一看,原來是紙錢,鞭炮和一些香燭,還有一個打火機呢!我把手裡拿著的三束菊花給父親媽媽一人一朵,然後,我就看見父親媽媽拿著紙錢等在爺爺的墳前燒,“煙氣真煩人,難聞死了,”我埋怨到,可父親媽媽卻還在前面燒紙錢,表情非常嚴肅,臉上好像還有一種思念的感覺。我看著他們,好像看見了爺爺那慈祥的面容,然後,我也點上香燭,往土裡面一插,把菊花再放到墳墓上面,我高興的說:“ok !終於拜完爺爺了!”然後,我就向前走,接著,我就聽見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往後一看,父親媽媽在放鞭炮,我在鞭炮聲中大聲叫到:“好吵呀!”我的一句話,結束了這件事。

  今天清明節,不由得我想到了一首詩:“清明節時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作文15

  清明節的前兩天,班上的一些同學自發的來到了太行太嶽革命烈士陵園。我當然也不例外,與同學們來到了這神聖的地方。

  穿好校服,繫上鮮豔的紅領巾,拿上鮮豔的菊花,大家便向烈士陵園“進軍”了。剛踏進大門,一座高大的紀念碑就映入大家的眼簾,碑上還有幾個醒目的大字——太行太嶽革命烈士紀念碑。大家在碑下獻上了一束束美麗的鮮花,又像紀念碑端端正正地行了一個隊禮。

  往裡走,就是紀念館了。步入館內,大家不禁“哇”地叫出了聲。這裡琳琅滿目的擺放了許多戰爭時的資料,並且陳列著以前使用過的武器與衣服,油燈等生活用具。大家的眼睛看的應接不暇,不時揉揉發酸的眼睛,接著看。大家體會到了戰爭時戰士們的勇氣和視死如歸的偉大精神。

  大家又來到了後院的陵墓,這裡有上百名烈士在這裡長眠,大家不禁為犧牲的烈士感到惋惜。他們用生命換來了我們美好的生活,有誰會不感到惋惜呢?

  時間飛快地流逝,眨眼間就到中午了。大家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這裡。我想:是烈士們換來了我們安定的生活,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添一份力!

臘八粥作文通用15篇

  臘八粥作文1

  農曆臘月初八,是我國傳統的臘八節。在這一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還保留著臘八節的傳統習俗--吃臘八粥、泡臘八蒜。

  每年這一天,奶奶都會給我們熬一鍋臘八粥的。那天早上,奶奶早就拎著滿滿一袋子菜回到家裡,開始在廚房裡忙碌起來,叮囑我和爸媽下午早點回家喝臘八粥。傳說,在古時候,是因為惡鬼總在農曆臘八這天出來嚇唬小孩。然而這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單怕赤(紅)豆,所以有了“赤豆”打鬼的說法,於是大人們便用赤(紅)豆、綠豆、花生、葡萄乾熬成臘八粥,也就是八寶粥。而我奶奶臘八粥卻更豐富多彩:有米、胡蘿蔔、青菜、花生、黃豆、蓮子、白果、豆腐、木耳、紅棗等多種食材,以前奶奶煮臘八粥時我總愛在旁邊看著,奶奶一次性在鍋里加足了水,先將黃豆、蓮子、白果、綠豆、花生熬至半熟,再放入米和少量的糯米一起熬,煮粥要用大火,等米開花了,奶奶才加入青菜、胡蘿蔔、豆腐等,然後用文火熬,邊熬邊攪拌,奶奶說,這樣粥才不會糊。望著一鍋色澤豔麗芳香馥郁的臘八粥,頓時你會垂涎三尺,用勺子舀一點粥,細細品味,會讓你覺得這不是粥而是一個小型的豆類展示會。特別是豆子的清香味道配上米的香醇,那味道真是無法形容。

  晚上,我們一家人喝著臘八粥,說著臘八事,奶奶說,姨奶奶家在山東,她們每年還要在臘八這天泡上的蒜頭,到除夕那天,蒜頭不再是白色,而是綠色或黃色。綠色的蒜頭綠得晶瑩剔透,猶如一塊無瑕的翡翠,黃的蒜頭則一個個味道甘甜,但我們四川人不怎麼吃,聽了奶奶的話,我嚷著叫奶奶教我做臘八蒜,奶奶拗不過我,就教我做了臘八蒜。我按照奶奶的吩咐從櫥櫃裡找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密封罐,接著將蒜頭去皮放入罐中,最後將陳醋放入密封罐中,蓋好蓋子,將一罐臘八蒜放入壇中。今年姨奶奶來了,我要給她一個驚喜!

  臘八粥作文2

  今天是農曆的臘月初八,是要喝臘八粥的。臘八粥是一種很講究的食品。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家家戶戶都要製作。傳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窮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這種粥材料五花八門,十分好吃了!

  前一天,奶奶就為這頓粥忙活起來。用涼水泡起了黃米、黑豆、紅棗、花生等穀物。光看著就讓人聯想到了美味。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點起火爐,架起大禍,加好了水,輕輕放進了準備好的穀物,鍋中馬上變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綠綠的,散發著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攪和了一下,鍋中馬上就翻騰了起來。奶奶滿意的蓋上鍋蓋,去看電視去了,可是我依舊對這十分感興趣,細細的等待著,我現在終於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輕輕的烘托著鍋底,如此做出的粥才會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點點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條堅實的木頭為了我們的一頓美味,變成了灰燼。過了一個多小時,鍋蓋沿冒出了白氣,鍋中也發出了咕咚咕咚的聲音,我興奮的大喊,奶奶走來拍拍我的腦袋,“等等,就來了,你這個小饞貓!”

  她揭開鍋蓋,裡面的水幾乎消失待盡了,纏和在一起的米粒間不時有一個個小氣泡,彷彿一個個噴發的火山。膨大的紅棗們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愛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話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喚起了家人們。一家人圍坐在一桌,每個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紅的臘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還透著一絲滑爽,彷彿吃親親果凍時的淺唱。誘人的紅棗更是香甜美味……

  一碗臘八粥下肚,整個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也都一掃而光。神話故事說:“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還能增福增壽。”唉,如果天天都是臘八節該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臘八粥那該有多幸福啊!

  臘八粥作文3

  盼望著,盼望著,臘八節的腳步近了。一想到母親又要精心熬製一鍋芳香馥郁,沁人心脾的臘八粥,心中充滿了無盡的甜蜜。

  然而,甜蜜的背後卻是曾經的苦澀,猶記得孩提時代,並不懂得臘八節的習俗,偶爾一次到鄰居家玩耍,鄰家小夥伴正端著一碗粥喝得起勁,嘴角還粘著一塊鮮紅誘人的棗皮。頓時,我的饞興大發,口水在嘴裡洶湧,鄰居大娘頗善解人意,趕忙舀上滿滿一碗遞給我,最初我還是發揚了可貴的禮讓精神,終抵不過香味的誘惑,露出了本相,在忐忑不安中迅速喝完,扔下一句“喝飽了”,揚長而去,因為害怕忍不住再去覬覦人家的鍋。

  回到家,當然是再也放不下那碗粥了,鬼哭狼嚎的鬧著要母親煮粥,母親那時只是皺著眉頭,無計可施。後來實在被我鬧得揪心,奪門而出。等到母親回來時,右手竟鬼使神差的提著一小袋大米,左手捧著一小把綠豆,那豆晶瑩剔透,宛若綠色的寶石。雖沒有紅豔豔的棗兒,沒有香噴噴的芝麻,那天的粥卻是記憶中最香甜可口,回味無窮的。

  再以後,隨著時間的流逝,對兒時的這段記憶逐漸模糊,母親卻總在臘八這一天為我煮一碗芳香四溢的粥,說是紀念我當年的淘氣,當然粥是花樣漸繁了,如今芝麻、核桃、栗子冰糖、紅棗……凡是能增加粥的美味的,母親都想方設法地尋到。粥的味道濃了,母親的情意也在粥中散發著永恆的馨香。

  又到臘八節,聊作小詩一首以示懷念:

  小小臘八粥,綿綿情意長。

  猶記孩提時,涕淚沾衣裳。

  粥味香飄遠,深情永難忘。

  臘八粥作文4

  快到臘八日了,忽然想起小時候母親熬的臘八粥。

  每年一進入臘月,母親就開始張羅臘八粥,先是買來各樣的米,各樣的豆,還有葡萄乾、核桃仁、紅棗等乾果,仔細地一樣一樣地挑揀過。到了臘八那天,更是起個大早,等我們起床,那一鍋香甜粘稠的臘八粥早已在等候饞貓似的我們。等不得洗漱,先盛上一碗,喝一口到嘴裡,那棗香、豆香、米香、還有葡萄乾的甜,真是叫人如痴如醉。及到成年,每每想起小時候的樣子,都忍俊不禁。

  我小的時候脾氣比較暴戾,遇事愛較真,時常和周圍的人發生爭執,母親時常為我擔心和著急。吃臘八粥的時候,母親望著我,不無擔憂地說,知道臘八粥為什麼好喝嗎?各種米、各種豆本來是不相干的,各有各的性,只有把他們放到一起,用火慢慢熬煮,直到把他們的性煮沒了,煮化了,讓他們的性融到了一起,這臘八粥的香味才能真正出來。這人就和這臘八粥裡的料一樣,單憑自己是出不來臘八粥的香味的。也要在人生的大鍋裡熬煮,得把自己的性煮的淡了、化了,能和其他人融在一起了,你也就真的長大了。

  懵懵懂懂聽著母親的話,開始並不以為然,心裡只想著臘八粥的享受。等到了社會,經歷了許許多多的波波折折,起起伏伏,在把一切的功名利祿看得可有可無的時候,在看到其他人為此爭執的黯然神傷、焦頭爛額、甚至親者相仇而嫣然一笑,不起波瀾的時候,忽然想到母親曾經說過的話,霎時有了醍醐灌頂的感覺。這些年來自己走過的路,不就像那臘八粥裡的豆,由開始的生硬,不入夥,不合群,特立獨行,到現在能夠平平靜靜生活,能夠和所有不同個性的人做朋友,能夠原諒和包容各種人的性格,甚至面對無端的傷害、無端的非議也能淡然一笑。不正是在人生的大鍋裡被煮、被熬得結果嗎。

  古人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盡文章。小小一碗臘八粥,在母親的眼裡竟也蘊含了人生的哲理。若能早些聽懂母親的話,或許能少走許多的彎路吧。

  電話響了,是母親打來的。她說,明天是臘八日,我給你們熬好臘八粥,你們回來吃吧。真是想什麼來什麼啊。今年的臘八粥,不知又能吃出點怎樣的境界呢?

  臘八粥作文5

  臘八節:喝臘八粥。臘八節(陰曆十二月初八日),中國老百姓有吃臘八粥的傳統習俗。

  “臘八粥”又叫佛粥、福壽粥、五味粥和七寶粥。據《辭海》“臘八粥”條中雲:“十二月八日為釋迦牟尼佛成道日,故寺院取香谷及果實造粥以供佛。其後民間亦相沿成俗。”

  相傳中國臘八節吃臘八粥的習俗,是傳自印度。釋迦牟尼在古印度北部(今尼泊爾),見到眾生受盡生、老、病、死痛苦的折磨,復不滿神權(婆羅門)的統治,因而出家修道,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這一天,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

  釋迦牟尼在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和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苦難,在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日,大家都以麻、米造粥,當日吃粥作為紀念,故“臘八”也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後來,佛教傳入中國,各地佛寺的浴佛會、誦經等儀式,也都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用香谷、或麻、米等造粥供佛,稱“臘八粥”。

  寺院並將臘八粥贈送門徒及善信分享,此後,臘八節吃臘八粥便在民間相沿成俗。

  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

  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成道節”。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

  臘八粥作文6

  每年農曆的臘月初八是臘八節,聽大人們講,臘八節是古人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並祈求豐收和吉祥的意思,每年的臘八節仍然是冬季中最熱鬧、最喜慶的一個節日。

  說到臘八節,就不能不說其中最重要的風俗——喝臘八粥。對於喝粥的文化,自然有好多說法,有民謠曰:綠豆綠,莫忘苦當初;黃豆黃,莫忘做文章;紅豆紅,莫忘菜湯湯;蠶豆蠶,莫忘天更寒;豌豆豌,做官切莫貪。

  原來呀,這些來自民間的諺語還有這麼深刻的道理,喝臘八粥有這麼多文化呢。這不,我家今年還做粥吃,但卻不是外婆做好送來的,媽媽要親自下廚啦,這可高興壞了我,既可以看到做粥的全過程,又可以給媽媽當助手,學做臘八粥。

  媽媽說,熬臘八粥的傳統做法,需要前一天晚上浸豆子,將各種豆類備料浸泡到位,第二天早晨才可以做的,如今很多老人還延續著這樣的做法,但年輕人就不同了,用高壓鍋照樣可以在短時間內浸好各種豆子,這叫“高科技”。也不知是媽媽故弄玄虛,還是真的有科技含量,反正媽媽這次熬粥是在臘八當天早晨熬得。

  那天一大早,媽媽就開始忙碌開了。只見她圍上圍巾,挽起袖口,先將各種備料按照比例擱在一起,然後開始淘米、洗紅棗。我被媽媽不時地傳喚著,一邊遞盆子,一邊端水,忙的不亦樂乎。弄好了這些,然後將所有備料下到高壓鍋裡,添好水,加了幾勺食鹼,開啟煤氣閥門,開始“烹飪”了。

  十五分鐘後,媽媽關掉煤氣,將高壓鍋裡已經燜爛的豆粥倒在普通鍋裡,加里一些冰糖,再進行慢火煮。媽媽說這個過程最講究火候,慢火才能煮出好粥。果然,一會兒粥香就從鍋裡溢位來。

  大約半個小時後,粥熬好了,全家人圍坐在桌子旁邊品著媽媽煮的香噴噴的八寶粥,談論著今年的收穫和喜慶的事兒,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童年的記憶很多,媽媽熬得臘八粥夠我記憶很長時間的。

  臘八粥作文7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一歲之末為“臘”,“臘者,接也”,寓意著新舊交替,又有“臘者同獵”之意。人們會在這時用獵物祭祀神靈祖先,祈求豐收吉祥、福氣綿延之意。

  傳統佳節傳承千年,很多習俗都隨著時節流逝而漸漸失卻了,文明社會的不斷髮展進步使得佳節增添了新的元素,但一脈相承的傳統文化中最本源的部分終得以流傳和保留。

  所以這天,幾乎所有人家都要吃上一頓臘八粥以示重視和歡慶。當然,我家也不例外。

  從小到大,我吃過很多型別的臘八粥,有勾芡粉勾的極多以使粥濃稠的早點店裡的八寶粥,有米類放的多的湯色灰白的粥,有紅豆類居多的湯色深紅的粥等等,我卻始終覺得家中熬的粥最是好吃。

  在家當姑娘時,臘八粥的掌廚者是已故去的姥姥和我親愛的老爹,間或是外面的早點鋪子。初結婚時,便換與老肖,後來便都是婆婆了。每至臘八前好久,婆婆便開始戴著花鏡挑那麥,豆,芝麻等穀物,挑出那模樣好看,顆粒飽滿的備用,並提前一天便把粥米泡好。

  我是賴床的人且不擅長做飯,婆婆也心疼我們工作辛苦,很少用我幫忙。故而每個臘八的早晨,我都是在睡夢中被香甜的粥香喚醒的,今年也不例外。

  天還未亮,婆婆就已在廚房忙活,火上坐著的鍋裡,米已開花,豆已爆裂,花生已脫了皮,紅棗已裂開嘴,所有的食材溫順地在鍋裡咕嘟咕嘟炸裂著,散發著誘人的香味。

  婆婆不斷的用勺子攪拌著粥,又仔細聽著側臥中甜甜寶貝的動靜,我則在臥室忙著收拾也聽著外面她們的動靜。鍋中臘八粥漸稠,心中暖暖愛漸濃。

  臘八粥的甜香裡,氤氳著家的味道,醞釀著春節的喜樂。小孩大人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年,慢慢,慢慢地近了,近了……

  臘八粥作文8

  早先有戶農家,老倆口守著一個兒子。老頭是個勤快人,整天泡在地裡,早出晚歸,種的幾畝農田年年五穀豐登。老婆婆是個節儉人,一日三餐,精打細算,家境雖不富裕,但一年四季吃穿不愁。他們的兒子已經十七八了,可是懶得出奇,整天吃喝玩樂,,什麼活也不幹。老倆口給兒子娶了媳婦。哪知這個媳婦跟兒子一樣,也是好吃懶做。

  一天,老漢摸摸花白鬍子,對兒子說:“爹孃只能養你小,不能養你老。要吃飯,得流汗。你往後學學種莊稼過日子吧。”兒子哼哼兩聲,照舊整天吃喝玩樂。老婆婆梳著滿頭白髮,對媳婦說:“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要想日子過得好,勤儉是個寶。”兒媳婦把這話當成耳邊風,還是好吃懶做。 過了幾年,老倆口身患重病,一起去世了。小倆口看看家裡的糧食和衣服,說:“有吃有喝不用愁,何必下地曬日頭。夏有單衣冬有棉,何必紡織到日偏。”他倆早把兩位老人的話忘到腦後了。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幾畝田地成了荒草園。家裡柴米油鹽、衣被鞋襪,一天少似一天。小倆口還不著急。只要有口吃的,就懶的動手。最後。地裡顆粒無收,家裡吃穿已盡。小倆口沒得吃,也沒的穿了。

  進了臘月,天越來越冷。初八這天,天寒地凍,滴水成冰。小倆口沒得吃,也沒的穿,縮在涼炕蓆上“篩糠”。炕縫裡有幾粒豆子,就用手一粒粒扣出來;地縫裡還有米粒,也都挖出來。他倆東拼西湊的弄了一把,放進鍋裡。就這樣熬了一鍋雜七雜八的粥。煮熟後一人一碗,悲悲切切地吃起來了。這時兩人想起二位老人的教誨,後悔沒有早聽進去,現在已經晚了。一陣大風颳來,由於這房子年久失修,早已破爛不堪,被風一吹,“呼啦”一聲,房倒屋塌,小倆口被壓在底下。等鄰居趕來挖出來時,都已經死了,身邊還放著半碗雜豆粥。

  從此以後,鄉親們每到臘月初八這天,家家熬一鍋雜米粥讓孩子們吃,並給孩子講這雜米粥的故事,來教育他們勤儉節約的重要性。就這樣,代代相傳,一直到現代。形成了臘月初八吃“雜米粥”的習俗。因為這粥是臘月初八吃,所以就叫“臘八粥”。

  臘八粥作文9

  “好香啊。”農曆臘八的早上,一起來,我就聞到了一股香味,匆匆穿好衣服,來到飯桌前。這時,一碗粥浮現在了我的眼前,正準備拿起筷子好好品嚐一番,媽媽突然走過來笑笑說:“小饞貓,你知道這是什麼粥嗎?”

  我搖了搖頭。

  “這個是臘八粥,每年農曆臘八,人們都要吃臘八粥。”媽媽說著,拿起勺子

  了一點粥,吃了下去。“說起臘八粥的來歷,那就悠久了。你想不想聽?”

  我開心的笑了:“肯定啦,瞭解一下也好嘛。”

  媽媽唸唸有詞的講解著臘八粥的來歷:“好了,我開始講了: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出家修行,雲遊四海。有一天,他因飢餓和勞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發現,女童急忙跑回家尋找食物。可她家境貧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種的雜糧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幾粒米。姑娘向來慷慨大方,樂於助人,她將每個糧袋子底下所剩無幾的糧食蒐羅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種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釋迦牟尼吃了香噴噴的.粥後,很快甦醒過來,並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樹下靜思,終於在臘月初八這天悟道成佛。後來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臘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臘八粥又稱佛粥。每到這一天,寺廟裡的僧眾將募化來的齋糧煮成稀飯,來供奉神佛,將佛粥供過之後,再分給窮人食用。後來,臘八粥流傳開來,成為民間的一種習俗。南宋詩人陸游留下了這樣的詩句:‘今朝佛粥更相贈,更覺江村節物新。’臘八粥作為民間的吉祥食品相互贈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豐收以及來年風調雨順,吉祥如意。 從此,每年農曆臘八,人們都要吃臘八粥了。”

  我用湯勺輕輕地在碗裡的四周劃了幾下。然後,舀一勺放進嘴裡,粥熬得爛爛的,不用嚼,很快融化了,嘴裡還留有餘香。喝下了這碗臘八粥,我的心就暖了起來。

  臘八粥作文10

  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為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乾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後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裡,活象一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

  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儲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裡種著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幹上塗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

  臘八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還有悼念亡國、寄託哀思的。

  臘八粥作文11

  農曆十二月初八,就是臘八節了,這是春節前的第一個節令,臘八節過後,“年味”日漸濃郁起來。在民間,一直流傳著臘月初八吃臘八粥的習俗。

  關於臘八粥的來歷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出家修行,雲遊四海。有一天,他因飢餓和勞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發現,女童急忙跑回家尋找食物。可她家境貧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種的雜糧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幾粒米。姑娘向來慷慨大方,樂於助人,她將每個糧袋子底下所剩無幾的糧食蒐羅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種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釋迦牟尼吃了香噴噴的粥後,很快甦醒過來,並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樹下靜思,終於在臘月初八這天悟道成佛。後來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臘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臘八粥又稱佛粥。每到這一天,寺廟裡的僧眾將募化來的齋糧煮成稀飯,來供奉神佛,將佛粥供過之後,再分給窮人食用。後來,臘八粥流傳開來,成為民間的一種習俗。南宋詩人陸游留下了這樣的詩句:“今朝佛粥更相贈,更覺江村節物新。”臘八粥作為民間的吉祥食品相互贈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豐收以及來年風調雨順,吉祥如意。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每年的臘月初八,母親都會給全家人熬上一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讓大家都喝上一碗。那時的生活很清苦,沒有太多的東西用於做粥的配料,可是母親卻總會想盡辦法給我們做上熱騰騰的臘八粥。母親把事先煮熟的紅豆、綠豆、花生和淘淨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等湊齊八樣後一起倒入大鍋中,蓋上鍋蓋,在灶裡架好火。待開鍋後,母親隔一段時間用飯勺攪幾下,防止粘鍋,隨著鍋裡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臘八粥的香味頓時溢滿了整個土屋。

  手捧著盛滿香噴噴臘八粥的大碗,心裡感覺幸福極了。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覺讓我愛不釋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暖和溫馨,給全家人平添了一種過年前的節日氣氛。那時我只是覺得臘八粥好吃,而沒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後離開了家,才越發感受到這其中承載著母親太多的辛勞,以及太多對子女的美好祝願。

  臘八粥作文12

  早上,翻開日曆的時候,發現今天是農曆臘月初八,又到吃臘八粥的時候了,讓我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的情景。臘八是過年的序幕,從這天開始,媽媽就會為過年做準備了,一直要忙到除夕。

  在我們家裡臘八這天,有兩件事情是一定要做的,一是熬臘八粥,二是醃臘八蒜。臘八蒜就是將蒜剝皮後放入醋中,媽媽說這一天醃的蒜會變成碧綠色。很神奇,確實如此。多年來一直以為只有臘八這個節氣才能把蒜醃綠,前段時間無意中放入醋中的蒜居然也變綠了,才知道這大概是媽媽為了讓我們剝蒜皮而編出的一個美麗的謊言吧。

  臘八這天我們小孩子還有一項更重要的任務,就是挑豆子,將壞豆子及石子挑出來,這也是最開心的時刻花花綠綠地灘了一桌子,兩個姐姐仔細檢,我兩手抓滿豆子,滿桌子的和啦,劈啪直往地上掉,惹的她們倆生氣。臘八粥裡除了各式豆子外,還有紅棗、葡萄乾、桂元肉、桔皮等,自然少不了米,有大米、小米、糯米、黑米等。熬這種粥要有一定的技巧,既要軟爛黏稠又要不粘鍋,要用時用心的,媽媽熬出的臘八粥有一種特別清香的味道,常常是滿樓飄香,我們都是一路聞著香味上樓的。媽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民間美食家,就算是十分普通的材料,但我們家因有媽媽的粗糧精做,餐桌上總是有吃不盡的美味佳餚。

  現在媽媽每年還熬臘八粥,因我在外地吃不上,她會把粥凍到冰箱裡等過年回去給我吃。說實話跟過年的佳餚相比,粥算不上什麼美味,但媽媽還是年年給我留著,我也會很有興致地大吃幾口,我知道只要這樣媽媽就滿足了。

  臘八粥作文13

  記得小時候,每逢臘月初八日,母親總會早早地熬好一鍋臘八粥,然後拿過那帶藍邊的粗瓷碗,盛給我們一人一碗。那時僅靠父親每月微薄的工資維持一大家子,生活拮据,於是,這粥只有米和幾種雜豆,可是,當粥熬熟的那一刻,滿屋豆香。每次喝下這碗粥,我心裡覺得特暖和、特踏實。

  光陰荏苒,近年,每至此日,在距我童年住的辛寺衚衕只有兩站地的雍和宮又是一番景象。但見紅牆黃瓦的大院內熙熙攘攘,空氣中瀰漫著粥香,人們手捧著一碗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喝著、交談著,充滿了溫情,和煦的陽光映照著張張幸福的笑臉。

  早上,遠方的朋友簡訊提醒,今天是農曆臘月初八,又到吃臘八粥的時候了,讓我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的情景。臘八是過年的序幕,從這天開始,媽媽就會為過年做準備了,一直要忙到除夕。

  在我們家裡臘八這天,二件事必做,一是熬臘八粥,二是醃臘八蒜。臘八蒜就是將蒜剝皮後放入醋中,媽媽說這一天醃的蒜會變成碧綠色。很神奇,確實如此。多年來一直以為只有臘八這個節氣才能把蒜醃綠,前段時間無意中放入醋中的蒜居然也變綠了,才知道這大概是媽媽為了讓我們剝蒜皮而編出的一個美麗的謊言吧。臘八這天我們小孩子還有一項任務,就是挑豆子,將壞豆子及石子挑出來,這也是最開心的時刻花花綠綠地灘了一桌子,兩個姐姐仔細檢,我兩手抓滿豆子,滿桌子的和啦,劈啪直往地上掉,惹的她們倆生氣。現在挑豆子這項任務媽媽又交給了她的孫子輩,孫女要比他爸爸小時淘氣多了。臘八粥裡除了各式豆子外,還有紅棗、葡萄乾、桂元肉、桔皮等,自然少不了米,有大米、小米、糯米、黑米等。熬這種粥要有一定的技巧,既要軟爛黏稠又要不粘鍋,要用時用心的,媽媽熬出的臘八粥有一種特別清香的味道,常常是滿樓飄香,我們都是一路聞著香味上樓的。媽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民間美食家,上世紀70年代,物質普遍不太豐富,但我們家因有媽媽的粗糧精做,餐桌上總是有吃不盡的美味佳餚。

  臘八粥作文14

  一大早,奶奶端出滿滿一碗粥。原來又是一年的臘八節到了,每年的這個時候,奶奶都會去寺廟裡求一大碗臘八粥分給家裡人吃,說喝完這碗臘八粥就會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過一年。

  臘八粥裡有黃豆,赤喜,紅棗,粳米、糯米,花生和核桃,喝起來稠稠的,甜甜的。但面對這麼大一碗臘八粥,我肯定是吃不下的。這時候,奶奶就會和我講很多很多關於臘八粥的故事。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釋迦牟尼成佛之前,吃了一個老百姓的煮的粥,就入定了,所以大家都喝臘八粥來紀念他;又告訴我,明朝開國的皇帝朱元璋也喜歡喝這個粥。

  “這麼一碗普普通通的臘八粥哪有這麼了不起啊!”我聽了以後非常不以為然。

  “這臘八粥當然了不起。”媽媽聽了我的話後馬上反駁我,“臘八粥裡的材料都是對身體非常好的,紅棗可以補血,核桃可以補腦,粳米可以養脾,比你常常在吃的油炸食品好多了。”

  這個時候,奶奶開始講起了臘八粥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戶人家,爸爸媽媽特別勤勞,孩子特別懶惰。後來爸爸媽去世了,孩子們只吃不勞動,很快就把糧食都吃光了,快過節了,什麼也沒得吃,快要餓死的時候,他們只好把家裡所有的米倉,囤糧的缸都翻了一遍,終於湊起了一些雜糧。這個孩子吃著雜糧煮得粥,想起爸爸媽媽辛勤工作時全家人能吃飽飯,終於明白,只有勞動才能有收穫,只有珍惜糧食才能過上好日子。

  聽了這個故事,我大口大口地喝起了臘八粥,因為這甜甜的臘八粥裡,有祝福,有養生,也有勤勞節儉的傳統。

  臘八粥作文15

  落日的餘暉,褪盡了晚霞的最後一朵嫣紅,六年前和奶奶一起做臘八粥的 場景,又再一次地浮現在了眼前……

  臘八,臘八,顧名思義,臘月初八,在這一天,按照古時候的習俗,會把家中所剩的各式各樣的豆子,乾貨,混著米煮成一鍋粥。那年臘八適逢週末,我們一家便回到了老家與爺爺奶奶一起過臘八。經過一路奔波,終於到了家門口,此時已是傍晚,也是該做晚飯的時候。我便進了廚房,與奶奶一起製作最具有節日特色的臘八粥。

  取一杯米,把綠豆,紅豆,小野豆,黃豆一股腦兒地通通倒在一起反覆淘洗,再往鍋中加入適當的清水,這第一步,算是做好了。那時家中還是老式的灶頭,上面架著兩口大鍋,下面燒的是麥稈、木柴。奶奶負責燒火,據說極為講究,但我觀望了三四年,仍然不知道要再怎麼燒。米下鍋後,要用大火燒上一個小時,再此期間,我時不時地開啟鍋蓋攪和攪和,防止溢鍋。除了這個動作之外,我也在食櫃中翻翻這個,翻翻那個,看看有沒有能用到的食材。不負眾望,我找到了一大袋紅棗。開啟水龍頭將大棗身上的淤泥清洗乾淨,這時,他們已從破破爛爛的乞丐變成了皺皺巴巴的小老頭,放入熬了近半個小時的粥裡,加點水,繼續攪和。

  等半小時後,再掀開鍋蓋,棗已經一個個浮上水面,被漲得滾圓滾圓的,猶如初生的嬰兒般光滑,細膩。我舀起一個,塞入口中,輕輕一咬,汁水迸發而出,一股濃濃的棗香溢滿鼻間,一股濃濃的甘甜瀰漫舌尖。然後,才後知後覺地燙得直吐舌頭。等自己平靜下來,再來看,粥已經開始冒泡,奶奶將火勢減小些,粥仍在冒泡,冒出來的泡會膨脹,膨脹,到不能承受它的張力後,“噗”的一聲,沉入鍋底,煞是可愛。

  粥出鍋了,奶奶,盛起兩大碗,往鄰居家走去,還沒走到,門開了。鄰居王奶奶走了出來,手裡端的,也是兩大碗臘八粥。兩位老人先愣了一下,然後對視一笑,那是相處多年的默契……

關於端午的作文通用15篇

  關於端午的作文1

  家鄉有許多的傳統節日,如:重陽節,春節,中秋節,清明節等,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要吃那香噴噴的粽子,可是你們知道為什麼要吃粽子嗎?

  傳說有這樣一個故事:曾經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因為自己的國家破亡,於是便憤恨跳江,人們怕江裡的魚兒吃掉屈原,於是便包粽子,將粽子投到江裡給魚兒吃。屈原跳江時是農曆的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將這天定為端午節。

  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可是你們會包粽子嗎?要先到店裡買粽子葉子,再買點糯米,花生,葡萄乾等,先把粽子葉清洗乾淨,然後把糯米,花生等食物放到粽子葉子上,按照三角形的形狀包起來,最後用繩子一綁就好了,由於我是初學者,總是把它包不緊,哎!管它三七二十一呢,先蒸上再說,蒸了一個小時後,開啟一看,雖然皮已經開了,但仍然飄著那清香般的粽子味,再嘗一口,更是無比的美味。

  有些人吃過粽子後,還要賽龍舟。雖然我沒有真正看過龍舟比賽,但是依然能想象出那熱鬧的場面。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同時我們也應該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上課認真聽講,不做小動作,尊老愛幼。在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長大才能為祖國做出貢獻。

  關於端午的作文2

  小時候,一到端午節,我就會讓奶奶做十幾個小粽子。可是,去年的端午節奶奶卻對我說:“你也不小了,該學會自己包小粽子了。”我高興地點了點頭,因為在我的眼裡,包粽子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開始包粽子了,奶奶幫我準備好了粽子餡和粽葉,她就開始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粽子。奶奶說:“包粽子首先要把粽葉捲成你想要的粽子的大小。”奶奶一邊說一邊給我做示範動作,“接著在卷好的粽葉裡放上糯米,還要把糯米壓緊,這樣包出的粽子才好吃,然後在中間放上一個小棗,最後把粽葉包起來用繩子紮好。”這樣,一個可愛的小粽子就包好了。

  我迫不及待地拿了粽葉,把粽葉先捲成了非常小的一個“窩”,然後就照著奶奶教我的步驟包起了粽子。可是在奶奶手裡聽話的粽葉,到了我這裡卻不聽使喚了,還沒等我拿繩子扎,餡就全散了,第二個,第三個……一連包了好幾個,都是如些,我有點洩氣了。原來粽子好吃,卻這麼難包呀!

  奶奶看出了我的變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什麼事都會遇到困難,可不能在困難面前低頭。”聽了奶奶的話,我不好意思放棄,只好接著包。不知道是第幾個了,我包的第一個粽子終於“問世”了,它雖然沒有奶奶包的好看,但我還是很高興,我總算學會了包粽子。

  一個下午過去了,我包了好多小粽子,後來包的比前面包的就好看多了,奶奶看了,一個勁地誇我心靈手巧。奶奶還把小粽子串在一起,據說這樣象徵著好運連連。

  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而且還懂得了要不怕困難的道理。

  關於端午的作文3

  端午節了,大街上到處瀰漫著端午的味道。

  早上,我戴上香囊和五色繩。聽媽媽說香囊散發出香氣,可以辟邪祛病,戴五色繩可以讓人吉祥。我們家門口也放上了艾,散發著濃濃的特殊的香氣。噢,我明白了,端午節的味道香香的。

  端午節我最喜歡的還是吃好吃的粽子。以前總是聽別人說肉餡的粽子特別好吃,今天爸爸也買回來了,我高興極了,想迫不及待地把它吃掉。爸爸讓我看好時間等它煮熟,我目不轉睛地盯著時間。粽子終於熟了,我急忙告訴爸爸。爸爸把粽子放進碗裡,我嚐了一口,哇,太好吃了吧。我一下子吃了三四個,直到撐得實在吃不下了才停下來。噢,我明白了,端午節的味道是糯香的味道。

  到了中午,我四姨請我們和許多人到飯店吃飯,那的菜每一個都特別好吃。服務員才端到門口,那香味就撲面而來,聞得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當菜端到桌上時,我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過了一會兒,我吃飽了,就和我的一些朋友在一起玩,雖然玩的遊戲不怎麼好玩,但我們每個人都很開心,沒過一會兒,最後一道菜出來了,看到是西瓜,我和我的朋友們,像老虎看到獵物一樣,眼睛發亮,開始大口大口吃起來,一分鐘沒到就被我們吃完了,那西瓜吃起來特別甜,一直甜到心裡。噢,我感受到了,端午節的味道是菜香的味道。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非常快樂,因為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那味道真好!你呢?

  關於端午的作文4

  清晨,開門準備去上學,一陣清香撲面而來。門口多了一束新鮮的艾蒿,筆直的莖杆,黃綠相間的片狀似菊花葉。不知道是哪位熱情的鄰居送來的,懷著感激,彎腰拾起艾葉給了媽媽。媽媽告訴我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

  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在南京自古就有端午節插艾葉驅邪的習俗。端午節就在眼前,空氣中彷彿瀰漫著艾葉、粽子的清香味,我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了幾口這種來自節日的特有氣味。

  我的媽媽很會包粽子,先在盆中放上燙洗好的粽葉,一臉盆浸泡好的糯米伴紅棗放在旁邊,只見她順手拿起兩片粽葉,雙手一挽,葉子變成為了開口朝上的圓錐體,一些糯米紅棗迅速放入棕葉中,右手用粽葉裹住糯米,再拿一個粽葉封住口,最後一根繩便將粽子紮緊,大約兩分鐘左右,一隻碧綠如翠,稜角分明的粽子便大功告成了。

  媽媽將包好的粽子放在高壓鍋裡,並放入水淹沒粽子,煮粽子一般用大火,大約半個小時左右,粽子的香氣便瀰漫了整間子,聞著粽子的香味,真是讓人垂涎欲滴!我非常喜歡吃粽子。糯米、紅棗浸著粽葉的清香,爽口開胃,百吃不厭。媽媽說我是小饞貓,不管粽子煮的有多遲我都會等它熟了,美美的吃上一個才會去睡覺。

  吃粽子、吃綠豆糕、掛艾葉、用艾葉水洗澡這些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關於端午的作文5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它的過節方式雖然一直是划龍舟,吃粽子,但是總能讓人們期待……

  在端午節當天,家鄉的人總會划龍舟,他們把龍舟抬到江上,頭一個上船,後一個穩扶著,輪流下去,直到每一個人上舟,領頭的那一個才開始擊鼓,舟上的人都喊出自己這一隊的口號,鼓舞一下氣勢,然後,把槳掄一圈,一平一劃,一平一劃。最後,當大家準備好後,便一二一二地喊了起來,大家齊心協力,動作一致,用力地劃,喔!還差200米,100米,50米,10米……到了,觀看的人都歡快起來雷鳴般的掌聲頓時響了起來。

  除了划龍舟,還要吃粽子。每年端午節我的父母都要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準備好鹹鴨蛋黃,幹菇,五花肉,剝了皮的綠豆,香脆的花生等食材,還要把竹葉和草繩分配好,洗乾淨。然後,把竹葉包的像一個鏟子,先放一滿大勺加有綠豆的糯米,再依次放入鹹鴨蛋黃,幹菇,五花肉……最後再放一勺子糯米,再拿一片竹葉包好,用草繩綁好,一個美味的粽子就做好了。當然,還要把粽子煮熟。吃著美味的粽子,就是最好的滿足,但有時吃膩了,我就會東一家跑,西一家跑,跑完整一條巷子,也就吃飽了,用爸爸的話來說,我就是吃百家粽長大的,每次爸爸說的時候,我心裡就一陣竊喜……

  每次到端午節,我們都會唱起那首童謠:“端午節,好熱鬧,粽子香味滿街跑,人們刻苦又勤勞,大家歡聲笑語道…..”

  關於端午的作文6

  今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一大早,我們一家前往外婆家過端午。在路上,媽媽跟我介紹了,端午節的習俗:喝雄黃酒,掛艾草……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要包粽子、賽龍舟。

  外婆是個包粽子能手,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餡,包出稜角,最終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就算完工了。外婆動作麻利,邊說邊做,包的粽子模樣各個“標緻”,我羨慕的不行,也想試一試,笨手笨腳地怎樣也沒包好,最終在外婆的指點下,才算完工。不禁豎起大拇指稱讚道:“外婆,你真絕了!”把包好的粽子放進一個大鍋裡煮,不久便從我垂涎三尺,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最終從鍋裡“解放”出來的時候,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剝開,咬上一口,真是美味無比!

  端午節可少不了賽龍舟。中午過後,我們一家便前往竹岐的金水湖觀看龍舟賽。湖邊早已人山人海了,彩旗飄揚,湖面上聚集了許多五顏六色的龍舟。比賽在人們的期待中正式開始了,隊員們個個精神抖擻。鼓手坐在龍頭有節奏的敲打著,划槳手動作整齊劃一,奮力拼搏,一艘艘龍舟彷彿就像一支離弦的箭向前快速地行駛。賽場上的活力也點燃了場外的人們,“加油,加油!”我們伸長脖子,放開嗓子吶喊,水手們聽了更加賣力地划船。龍舟的身後留下一道道波紋,原本平靜的水面跳起了歡快的芭蕾舞……

  在這一天,我們既能吃到又香又甜的粽子,又能觀賞精彩的賽龍舟比賽,真是歡樂的一天啊!

  關於端午的作文7

  全世界有很多節日,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我的家鄉韶關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著屬於我們的傳統節日。在眾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原因不是因為屈原,不是因為什麼。就因為我是在端午節那天出生的。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鹹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於自家包的,對於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划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和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後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裡裝著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裡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關於端午的作文8

  端午節——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能讓忙碌的人們放假休閒、和家人團聚、吃上香噴噴的粽子,真是一個令人幸福的習俗和傳統。我好喜歡!

  端午節提得最多的自然是粽子。早在一週前,姥姥姥爺就把寬窄整齊的粽葉泡在水中,然後把準備的小棗、蜜棗、豆沙、葡萄乾、肥瘦豬肉等用小盆分開,把肉切成小方形浸漬成醬油色,米也拌勻了。一桶粽葉、一鍋米、一盆肉、一堆麻線,幾盆餡、姥姥姥爺就坐在小板凳上包粽子啦:拿兩張粽葉並排整齊,折成漏斗狀,舀一勺米,夾一大塊精肉和一小點肥的,用米蓋上,手指捋平,粽葉翻來覆去包緊,再扯根線一頭咬在齒間,一頭繞幾圈紮緊,扣個活結就成了,乾淨利落。包出的三角粽、枕頭粽都邊是邊、角是角,絕不會散開。小棗粽、蜜棗粽和小豆沙粽更是連麻線都省了,直接把粽葉的末梢插入葉邊就結實了。一大家子的人都在一起,姥姥姥爺要忙活好久才夠大家嚐鮮。姥姥姥爺包的肉粽是我最愛吃的,煮熟之後肥肉都化開了不會感覺油膩,粽子則鹹淡適中,糯而不爛,還有最解饞的肉。

  傳統會隨著歲月的流逝和我一起成長,越來越清晰的種在我幼小的心靈中,和家人團圓吃粽子的情景永遠不會淡忘,端午節已經成為一種深刻的文化走進我的生活,凝聚我的情感,我不僅懂得了國定假日,我更珍惜一家人的感覺。今天這端午的味道,就是明天對童年的回憶。相信從小家升起的愛必將會打動全世界!

  關於端午的作文9

  端午節在老家叫做五月端午,日子也是在農曆的五月初五,但老家的人似乎不知道這個節日為何而來,我在上初中以前,是不會把端午節和屈原聯絡在一起的。

  許是因為老家地處平原,沒有吃米的習慣,因此粽子並不是端午節的必備吃食,即便是備受寵愛的餃子,也不是主角兒。小時候,農村條件都不太好的時候,端午節的特殊只是體現在早飯上,即糖包和鹹鴨蛋。糖包,用發好的白麵包成三角形,裡面放上白砂糖或者紅砂糖,蒸熟即可。即便是這樣,糖包在平時也是很少吃到的。

  糖包是甜食,又是三角形,很明顯這是粽子的替代品了,至於為什麼吃鹹鴨蛋,就不得而知了。我推測,或許是因為家鄉的人以麵食為主,不愛吃甜食,而醃的很鹹的鴨蛋剛好可以中和糖包的甜。

  甜食對於小孩子的誘惑是很大的,尤其是小時候甜食並不多,因此最喜歡吃糖包的是小孩,砂糖包在面裡,等出鍋的時候,糖早已融化成糖水了,而嘴饞的孩子往往拿起剛出鍋的糖包就吃,結果可想而知,被糖水燙的直叫。

  鹹鴨蛋平時吃的也少,因為鴨蛋貴,一般家裡養有鴨子的人家才會經常吃到鹹鴨蛋,若是會過日子的婦人,還會把積攢下來的鹹鴨蛋賣掉。沒有鹹鴨蛋的人家也是有的,那就只能煮雞蛋來代替了。

  小時候,早飯吃好就是過端午了,因為午飯又和平時一樣了,能吃的起餃子的人家很少。現在不一樣了,早上的糖包和鹹鴨蛋越來越少人吃了,中午吃餃子到慢慢變成了主要的過節吃食,一到做午飯的時間,家家廚房裡都傳出“篤篤篤”剁餃子餡兒的聲音。

  關於端午的作文10

  端午節吃粽子,春節放鞭炮,元宵節吃餃子,清明節上墳等是我國傳統文化習俗。每逢佳節倍思親,無論是遠在異鄉的遊子,還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過個團圓節。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我們買來了一大堆竹葉,把它泡在水盆裡,準備明天包粽子。到了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床,聞見廚房裡飄出一陣陣香味,饞得我是口水直流三千尺,於是我就走到廚房跟外婆一起包粽子。我先在糯米堆裡拿出一些糯米,分別把它擺成立體的三角形,中間放上一個大蛋黃,還在每一個角上各擺了一塊肉,然後在水盆裡拿出竹葉,把它們包起來,再用繩子捆緊,可我怎麼也捆不緊,而外婆卻熟練地包好了。

  捆到後來,我有點不耐煩了,就問外婆,為什麼要包粽子?外婆說:“包粽子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因不得志而跳江自尺,老百姓知道後,紛紛走到江邊划船打撈,大家爭先恐後的要把屈原救上岸,可打撈了好久,也不見他的屍體,最後大家紛紛拿米團往江裡扔,不讓江裡的魚、蝦、蟹等把屈原的屍體吃掉,於是就有了現在的端午節吃粽子”。聽了這個故事,我深深的被感動了,於是就用心地包起了粽子,終於成功了。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的傳統習俗,我們應該去敬重它,保護它,讓古老的傳統文化成為民族的和諧。

  關於端午的作文1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裡,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

  在端午節的前夕,我們的母親河韓江上舉行了一場賽龍舟比賽。雖然那天天公不作美,下著濛濛細雨,但這絲毫不影響參賽隊員的發揮。在有節奏的鼓聲中,在響亮的吶喊聲中,一條條龍舟你追我趕,乘風破浪,向著終點不斷衝刺,場面十分激烈。

  觀眾臺上也是熱鬧非凡、人山人海,觀眾們熱情高漲,不停地為參賽隊員們吶喊助威,現場是一片歡樂的海洋。經過了幾個回合的比賽,冠軍終於產生了,但比賽的名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場比賽賽出了潮汕四市的友誼,也為節日增添了歡樂的色彩。

  端午節也是粽子飄香的節日。家家戶戶都要在端午節裡包粽子,這是一個傳統的習俗,我們家當然也不例外。端午節早上,奶奶把包粽子所需的箬葉和餡料準備好,便開始包粽子了。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塊,只見大人們拿起兩片箬葉,把餡料往上一放,接著三折兩疊,再拿起草條一綁,一個有稜有角的粽子便展現在我們面前。

  我們這群小孩看了讚歎不已,躍躍欲試,紛紛纏著大人們教我們包粽子。可我們包出的粽子不是露餡了就是太小了,簡直就是隻醜小鴨。不一會兒,我們包了幾十個粽子。奶奶把粽子拿到廚房去蒸,才一會兒工夫,粽子蒸好了,屋子裡瀰漫著粽子的香氣,真誘人呀!

  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喜氣洋洋的節日。多麼美好的端午節啊!

  關於端午的作文12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傳統節日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

  我暈!感情粽子包出四個稜角是方便用細線繫著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裡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從鍋裡“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裡,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裡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傳統節日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關於端午的作文13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傑作”發笑:“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原來粽子包出四個稜角是方便用細線繫著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裡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從鍋裡“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裡,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裡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關於端午的作文14

  五月初五,端午節來臨了。這一天,既滿足口福了也滿足了眼福。

  端午節吃棕子,這是已經有悠久的歷史了。棕子有許多種口味。一口咬下去,又香又粘,回味無窮。我學著奶奶做棕子,奶奶說:“做棕子主要材料是米,要選特別的米才行。”隨後從櫃子裡拿出一包米,放進蒸爐裡。奶奶又說:“現在我們要選材料。”奶奶取出五花肉,切成碎塊,放一些生粉和其它伴料一起攪拌起來。這時,米也煮熟了,奶奶拿來一片葉子盛上米然後把肉等材料放在米的裡面,包完後,奶奶包得又漂亮又整齊。我學奶奶的做法包了起來。唉,不用說,包了一個四不像的棕子出來了。我無可奈何地笑了一笑。做了幾十個棕子。這時鐘響了九聲,我不由得想起了還有賽龍舟呢!我一邊想著,一邊開啟電視機。咚咚咚,一聲打鼓聲傳入我的耳朵。原來龍舟比賽已經開始了。我看到各種龍舟,經面黑鬚的洪聖神龍,嬌豔無須的天后聖龍,還有活潑可愛的哪吒飛龍……隨著“砰”的一聲,全體的龍舟在水面飛馳,奮勇爭先,大家都想第一名。最後洪聖神龍上的人比較齊心協力,來勢洶洶一舉拿到了第一名的氣勢。正當洪聖神龍一馬當先時,哪吒飛龍上的人突然發力,很快追上了洪聖神龍,可洪聖神龍也不是那麼好欺負的。正所為兩龍相爭,必有一傷。也許洪聖神龍的人比較有經驗,在哪吒飛龍的人休息時,它衝上去。正當洪聖神龍再次遙遙領先之時,也是最疲勞之時,天后聖龍藉著後勁的強大勢力勇奪第一,獲得本次比賽的第一名。看完了激動人心的比賽,我覺得的並不是成績,而是鍛鍊大家團隊精神及團隊結力量。

  我細細地品嚐著熱熱的棕子。我想:下一年的端午節也許會比這年的更熱鬧。

  關於端午的作文15

  看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到來了,我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端午節有許多習俗,例如賽龍舟、吃粽子、吃鹽鴨蛋……這個節日也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主義者——屈原。

  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江堰市會包粽子,吃粽子,棕子的品種多如繁星,各式各樣,有簡單好吃的白粽,有紅白相間的赤豆粽,還有鮮嫩可口的肉粽……簡直讓人饞得直流口水啊!我們家也是一樣的,每次大都包的是白粽,雖然它非常單調,但是吃起來特別鬆軟,香甜可口。包粽子所需準備的材料有:蘆葉、糯米和線。

  裡面包的餡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愛好去調整。我們家一般會把採摘回來的蘆葉浸在水裡,浸得比較軟時,包起來會好包一點。包粽子可是奶奶的拿手絕活呢!我通常都會坐在奶奶的對面,幫她拿葉拿線。我時不時還會照著奶奶的樣子學起來,可是總到了第二步裝米的時候,出洋相了,由於我物拿錯地方,倒致米裝一粒掉一粒,最後搞得蘆葉上到處是米。

  奶奶會在一旁笑眯眯地對我說:“你這個小調皮蛋,盡給我幫倒忙。”我看我還是安分點好。棕子包完了,放在滾燙滾燙的熱水中煮一個晚上,就可以吃了。

  第二天早晨,就會聞到粽子發出來的清香,拆開“包裝”,裡面是雪白的糯米,我馬上就狼吞虎嚥吃起來。吃鹹鴨蛋也是這兒的習俗,敲醉蛋殼,裡面是白白的蛋白和金黃的蛋黃。這可是吃粥時必備的美味啊!

  我們家就數我媽媽和奶奶喜吃鹹鴨蛋了,每頓飯都少不了吃上一隻,可見她們對鹹鴨蛋真是情有獨鍾呀!我喜愛端午節,端午節是一個快樂的節日,我們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可以享受紅黃流油的鹹鴨蛋,可以賽龍舟……啊,我期盼今年的端午快快到來!


關於七夕作文(通用15)

  關於七夕作文1   在我國,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花草飄香。相傳每年的這個時候,是天上“織女”與“牛郎”相會之時,這就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人們稱之為七夕節。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心靈和靈巧的雙 ...

新年暢想作文(通用15)

  新年暢想作文1   歲月的腳步匆匆,日月如梭,光陰似箭年就這樣在四季的更替中走遠。還來不及揮手,新年的鐘聲就已經敲響。   新的一年就有新的希望。看,山在蕭條中把春光積澱;聽,水在冰封下請波瀲灩;感受,生機在過去的凝練裡提取,希望在現在的努力中渙然。   新的一年,我們用希望擦亮天空,天空中朵朵雲彩是我們 ...

鬧元宵作文通用15

  鬧元宵作文1   今天是元宵節,上午我們去大街看錶演,有舞龍,舞獅,扭秧歌,打鞭,武術,敲鑼打鼓…………因有盡有。每場表演都很精彩,而且,那裡有很多賣東西的,媽媽給我買了點吃的,是香噴噴的醬香餅和烤玉米。哦!對了,那還有吹糖人的和畫糖畫的,只是圍在一旁的人太多,我們等不了太久。過了一會兒,我們就回家了。 ...

中秋節小學生作文範文(通用15

  中秋節小學生作文1   農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在這一天的晚上天空中有一輪皎潔的圓月,這便應了那句俗語:“中秋月兒圓又圓”。而今年的中秋節更是令我陶醉不已。   一早,媽媽便將我叫起來,讓我幫忙做家務……於是,我在媽媽的“威逼利誘”下,乖乖地幹起了家務。媽媽一會兒讓我幹這,一會兒讓我幹那,累得我滿 ...

國慶見聞作文(通用10)

  國慶見聞作文1   一到國慶節大家都開開心心地出去玩。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一起去杭州蕭山玩,我們開車到杭州要4個半小時,我們到了杭州已經是下午一點多了。   我們辦完了事情,媽媽帶我去西溪溼地玩,我玩了水上步行球,水上步行球可好玩了。我在裡面爬來派去手都酸了還是站不起來。   我們還收穫了不少柿子, ...

關於中秋賞月作文集錦15

  關於中秋賞月作文1   今天是中秋節,我和小夥伴們邊玩邊等待月亮出來。   天慢慢黑下來了,四周靜靜的,只能聽見幾聲鳥叫和河水流著的聲音,這些聲音好像在說:“月亮,出來吧,我們在歡迎你呢!”   時間不知不覺地過了半個小時,可是月亮遲遲地不肯出來,我失望地說: “看樣子今天月亮可能不出來了。”說完便低下了 ...

臘八節作文(通用10)

  臘八節作文1   今天是臘八節了,每年的這一天我都過得很快樂。   先問問好朋友們和八寶粥了麼?很香吧?呵呵。誰沒喝我請你喝哦——家裡今天煮了一大鍋呢!   早上我們和爸爸媽媽出去玩了,做了好長時間的車,有點不適應,(我們本來就有點暈車呢,哎!)一到家就躺到了床上。早上想出去拍點pp,但是因為某些原因,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