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清明節可以回孃家嗎?哪些傳統節日不能回孃家?

清明節可以回孃家嗎?哪些傳統節日不能回孃家?

  清明節可以回孃家嗎?有什麼說法

  清明節是不能回孃家的,以免讓周圍人說閒話;

  清明節是重要的祭祀日,家家戶戶要上墳祭祖,但是出家的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所以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回孃家上墳的。

  尤其是農村人認為姑娘是人家的人,若家裡有兒子,孃家的人不願意女兒回孃家上墳,怕別人說娘屋裡沒有人,只有孃家無兒子的人家,姑娘才能回孃家上墳。

  而且按照傳統習俗,祖先的墓碑上也只能刻上兒子和兒媳婦的名字,姑娘的名字一般是不銘刻在孃家祖先墓碑上的。

  中國傳統中不能回孃家的節日:

  一、春節,新年的第一天,出嫁的姑娘必須在婆婆家過年,到了大年初二那天,由孃家的人去叫才能回孃家。

  二、正月十五,這一天是團圓節,但也不能回孃家,民間有“見了孃家燈,一輩子窮坑”的說法,因此必須在婆婆家過年。

  三、農曆的二月二,龍抬頭的這一天也不能回孃家。

  四、清明節,這一天也不能回孃家,而且女人是不能去掃墓的,不管是在婆婆家還是在孃家,女人不能去墓地。

  五、七月十五是鬼節,百鬼皆出,這一天是不能回孃家的。因為依照風俗,七月十五女兒回孃家是為了祭祀父母,倘若父母雙全,就不要回家,七月十四也不要,七月十六再回。

  六、八月十五,團圓節當然只能在婆婆家過了,如果誰家出嫁的姑娘在孃家過八月十五,左右鄰居都會拿來當話柄的。

  七、臘八節,這一天也不能回孃家,民間說法 “臘八不吃孃家米,祖祖輩輩還不起”,還有一個說法是,臘八這天回孃家會對婆婆不吉利,婆婆百年以後會趴著死。

  八、祭灶日又稱小年,因為女不祭灶,所以祭灶日亦有不宜回孃家的習俗。

  清明節禁忌:

  1、忌穿大紅大紫

  為尊重亡者,掃墓應莊重著裝。通常來說,掃墓時要著深色衣服,最好不要穿得大紅大紫,而且衣著要整齊,神情須莊重肅穆。

  2、忌嬉罵和非議先人

  個別人在掃墓時,為放鬆心情,互相嘻哈打鬧,不僅是對逝者的大不敬,還會招致非議。路過他人的墓地,對逝者品頭論足即是褻瀆的行為,會惹來麻煩。

  3、孕婦最好別去掃墓

  墓地大多都修在地勢較高的地方,清明掃墓人多擁擠。其次,掃墓時很多人會燒錢紙、放鞭炮,弄得周圍的空氣不是很好,不利於孕婦的健康。為此,建議孕婦最好避免參與掃墓。

  4、別在墓地拍照留念

  如今的年輕人走一路拍一路,但在掃墓時最好不要拍照,不管是掃墓者合影,還是掃墓者與墓地合影,這樣可能會引來他人的反感和非議。給親人掃墓時應專心致志,不要東張西望,尤其不要在墓地照相。

  5、掃墓時間

  只要在清明節期間均可,最好在下午三點前完成。

  6、忌諱探視朋友親人

  清明節當天最好不要去探視親朋好友,隔天探視為宜。

  7、外出旅遊注意地點

  踏青最好不要去別人祭掃比較多的山,不要說不吉利的話,晚上言行要謹慎。

  8、親朋掃墓有學問

  坊間說法是,丈夫去世前三年,妻子不能去掃墓。最好避免諸如女友陪男友去掃墓,下屬陪同上司去掃墓,甚至陪同客戶去掃墓等情況。

  9、掃墓回來淨身洗衣

  掃墓回來一定要清掃鞋子,將鞋子的鞋尖朝裡,勿忘將身上穿的衣服洗乾淨晾曬。

  特別說明:清明掃墓回來最好能夠沐浴。

端午不能回孃家嗎 端午節不能在孃家過嗎

  端午不能回孃家嗎 端午節不能在孃家過嗎

  端午可以回孃家,端午節的習俗之一叫做歸寧,也就是回孃家。古代女兒出嫁,長住丈夫家,難得見到自己父母。而端午節是她回家看望父母的機會。所以人們也把端午節稱作“女兒節”。雖然都是回孃家,但各地的回法卻是不一樣的。

  不同地區端午回孃家的講究

  北京:明代沈榜《宛署雜記》記載當時北京習俗:自農曆五月一日至五日,人們把自家的小姑娘打扮得盡態極妍。而已出嫁的女兒也都在這期間歸寧——回孃家。

  蘇州:婦女端午節要帶著未滿週歲的孩子回孃家,稱為“躲午”,就是讓孩子躲過端午節的邪氣。

  湖北:有母親帶孩子去外婆家“躲端午”的習俗。這是婦女回孃家的一個重要目的,當然更加重要的目的還是社會交際。在湖北秭歸民間有“端午比年大,姑娘回孃家”之說,端午節甚至比春節還隆重,已婚女子要帶著丈夫和小孩回到孃家,拜見父母。

  成都:婦女也帶孩子回孃家。行前,給孩子掛上香包,又帶上婆家的禮物出發。在孃家吃午飯之後,帶著孃家回贈的禮物,返回婆家。實際上,她代表婆家與孃家之間進行了一次禮尚往來的禮物交換。

  武漢:舊俗是五月初六回孃家,比別處晚一天。

  陝西:出嫁的女兒端午要回孃家。孃家回送的禮物可以包括夏令衣物、扇子、涼帽等,但必不可少的是繡有蛤蟆的花裹肚兜。

  河南:農村多有姻親於端午走動的習俗。在光山縣、新縣,新出門的女兒由女婿陪同,帶禮物回孃家。孃家設宴款待。臨行前,孃家要贈送夏衣、雨傘、扇子、草帽及食物。

  端午節不能回孃家的說法

  在山東一帶,有流傳著端午節不能回孃家的說法。他們認為過什麼大節婦女都不讓回孃家,正月十五還不讓見燈還要「躲燈」。有網友認為,由於山東一帶受到孔子的思想的影響比較深刻,傳統的思想一直延續至今。甚至有些女性朋友聽到婆婆說出“吃了孃家的端午粽,全家死得都不剩"這等駭人聽聞的諺語。

  這些順口溜中,不可否認有許多迷信的說法。但是長輩們觀念已經迷信了多年,想馬上改觀非常困難。如果端午節想回孃家的女性朋友,而又被勸阻說端午節是不能回孃家的。這些女性朋友們,儘量多與婆家和孃家溝通,溝通前可適當先賣乖討好一番以提高成功率。其實講究傳統的老人家通常耳根子比較軟,只要平時多些溝通,相信長輩們都會給予理解。切莫強制與家人頂撞,反而在團圓的節日裡傷了和氣。

  什麼節日不能回孃家

  元宵節不能回孃家:

  有地方認為,不能看孃家的燈(所謂燈就是指我們每年正月十五用面蒸的棉花燈),看了孃家的燈要死老公公(即是丈夫的爸爸),所以這個日子很是忌諱回孃家。

  中秋節不能回孃家:

  這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每家每戶都要吃團圓飯,一個人也不能少,按照老年人的說法即使自己的孩子在外地,這一天也要趕回來,一起過個節,這是中國比較注重的一個節。所以這一天不能回孃家,不然一家人就少了一個不團圓了。

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能回孃家嗎 能不能在孃家過二月二

  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在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這天,民間是有很多習俗的。其中之一就是在二月二龍抬頭這天要剃龍頭,也就是理髮的意思,民間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鴻運當頭、福星高照。有的地區在二月二這一天回孃家也是有講究的。那二月二龍抬頭能回孃家嗎?能不能在孃家過呢?下面,和小編一起看看關於二月二龍抬頭回孃家的相關知識吧。

  二月二龍抬頭能回孃家嗎?

  二月二龍抬頭能不能回孃家各地說法不一,如果你所在地區比較忌諱這個,那麼你可以在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選擇不會孃家。如果當天不怎麼忌諱也就可以正常回孃家。因為二月二回孃家各地講究不一樣,比如有的地區專門接回孃家,有的地方是大忌。

  1.說法一

  有的地方忌已婚女子回孃家,有“二月二踩了孃家倉,不死公爹就死婆婆娘”之說,有的地方則正相反,要把女兒接回孃家住幾天,說說知心話,“二月二,龍抬頭,家家接女訴冤愁”。

  2.說法二

  二月二還有一項重要的習俗就是接“姑娘”,即孃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兒,故有“二月二,帶姑娘”之說。蘇北人的禮數多,其中正月裡“姑娘”是不能住在孃家的,初二到孃家拜了年後也必須當天趕回婆家。但到了二月初二,孃家人就來接女兒回去,住上幾天,一是正月裡忙活了好長時間,比較勞累,接回孃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剛開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勞犒勞她。在被接回來的日子裡,“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門聊天兒,輕鬆而愉快。而城裡人“帶姑娘”則是姑娘、女婿一起帶回來吃一頓豐盛的中飯。此習俗在我國北京及北方大多地區也很流行,不少地區一直沿續至今。

  3.說法三

  能回孃家,以前由於婦女在社會中的地位較低,嫁給她們的女人在正月是不能回孃家的,要等到農曆二月才回孃家,所以農曆二月初二就叫回孃家的好日子。

  二月二龍抬頭是農曆還是陽曆?

  龍抬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保佑豐收。二月二,傳說是堯王的誕辰。在南方,如客家地區等,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同時,北方地區在節日期間也有吃豬頭肉、理髮(剪“龍頭”)的習俗。

  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

  1、剃龍頭

  指二月初二理髮,兒童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2、祭龍

  在過去,龍抬頭節是祭祀龍神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到龍神廟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龍神,祈求龍神興雲化雨,保佑一年五穀豐登。不過,在很多地區,特別是南方,人們也把二月初二作為“土地公生日”,舉行社祭,祭祀土地神。

  3、撒灰

  將灰撒在門前,謂之“攔門闢災”;將灰撒在牆角,意在“闢除百蟲”;將灰撒在院中,作大小不等的圓圈,並象徵性地放置一些五穀雜糧,稱做“圍倉”或“打灰囤”,以祝豐年;將灰撒在井邊,呼曰“引龍回”,以求風調雨順。

  4、祭社神

  二月二既是龍抬頭節也是土地公的誕辰,“土地誕”也稱“社日節”。社日分為春社日和秋社日,古時春社是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秋社是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戊,五行屬土)。古人認為土生萬物,土地神是廣為敬奉的神靈之一。人們認為土地公管理著五穀的生長和地方的平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在社日奉祀土地神。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在中國南方地區,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

  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民間的習俗,每到播種或收穫的季節,農民們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報土地神。土地神在人的日常生活中處於重要地位,不但家族大,而且分佈廣。在居家中有居家土地神,村屯有村屯的土地神,城市有城市的土地神,有的將土地供奉在家中,有的供奉在門口,有的則供在村落的社廟中。總之土地神的職責就是保佑著一方土地之內的人物康泰,人口清潔,出入平安了。

  5、吃豬頭肉

  豬頭與龍頭略微相似,而且也是最容易買到的一種肉食,所以每到二月二這一天,滷肉店可是會準備很多豬頭肉的,而且就連整個的豬頭也會準備幾個,因為到了這一天,一定會有幾戶“有錢”人家來買整個豬頭的。即使為了討個喜慶,也是為了撐撐面子,據說這天吃了豬頭,就會全家抬起頭。

  6、炸油糕

  油糕是由黃米麵和紅豆沙做成的,先把黃米麵用水和起來,然後再用蒸籠蒸出來的,最後包上紅豆沙。放在油中炸成金黃酥脆,外脆裡嫩的樣子就可以了。

  7、餃子

  餃子這種食物在很多節日都會吃,不過餃子在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吃又被賦予了新的寓意,俗話說:忠言逆耳、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二月二龍抬頭有什麼忌諱?

  1.不動針線,不用剪刀

  穿到龍頭。婦女們在二月初二這天不能做針線活,傳說這一天龍要抬頭觀望天下,使用針會刺傷龍的眼睛。婦女起床前,一定要念“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起床後還要打著燈籠照房梁,邊照邊念“二月二,照房梁,蠍子娛松無處藏”。

  2.忌說“吃醋”,改叫“用忌諱”

  在我國中原諸省的方言中,因為“吃醋”都被看作是“妒忌”層面的含義,到了二月二因為本身這個節日就是喜慶的,所以當時人怕小心眼兒影響吉利,於是就把“忌諱”叫做“醋”,而用忌諱就是吃醋的意思。

  3.二月二這天不吃麵條

  北京、河南等地在二月二忌諱吃麵條,說是吃麵條就是吃龍鬚,惹了龍王,當年會鬧澇災。不能喝粥、吃米飯,人們認為粥是龍血,米飯是龍子。不能紡花,因為“二月二紡花,胭了龍毛龍抓”。龍抓就是雷電擊人的意思。有些地方忌洗衣,怕傷了龍皮。武城一帶忌太陽沒升起前出屋門,否則會“踢囤尖”,砸了一年豐收的希望。

  總之,有的地有二月二龍抬頭能回孃家一說,而有的地方是忌諱的。具體根據當地習俗來。


202x年雨水節氣能孃家 雨水節可以孃家

  1、2022年雨水節氣能回孃家。   2、雨水節氣的習俗之一有“回孃家”。“雨水節,回孃家”是流行於川西一帶漢族節日習俗。到了雨水節氣,出嫁的女兒紛紛帶上禮物回孃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婦女,須帶上罐罐肉、椅子等禮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久不懷孕的婦女,則由母親為其縫製一條紅褲子,穿到貼身處,據說,這樣可 ...

第三天門能睡孃家 女兒三天門能在家住

  所謂的結婚回門,其實指的就是在婚後,女方帶著自己的新婚丈夫回孃家看望父母。在回門當天,可能宴席會舉行到很晚,那麼第三天回門能睡孃家嗎?相信這是很多人都有的疑問。三天回門能在孃家住嗎?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第三天回門能睡孃家嗎   按照我們的傳統習俗來看,在婚後三天回門時,是不能睡在孃家的。究其由來,主 ...

我國清明節哪些風俗 我國還有哪些傳統節日以及相關習俗

  我國清明節有掃墓祭祖、踏青、放風箏、植樹等風俗。清明節,也稱為踏青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間,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不僅是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親近自然、遇見春天的歡樂節日。    關於清明節風俗的介紹   1、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拜山的流程包括清除雜草、擺祭品、拜祭 ...

202x立冬能在孃家 202x立冬可不可以孃家

  導讀:不少節氣或者節日都有回孃家這一項,因為是自古傳下來的禁忌事項,即使活在新時代,但是有些禁忌該注意還是要注意的。那麼,2022立冬能在孃家嗎?2022立冬可不可以回孃家呢?想知道立冬回孃家好嗎,就來瞧瞧小編的介紹吧。   2022立冬能在孃家嗎   立冬節氣是能回孃家的,沒有不能回孃家的禁忌。   在 ...

閩南七夕節的風俗 閩南七夕節有哪些傳統節日風俗

  閩南七夕節的風俗 閩南七夕節有哪些傳統節日風俗   閩南七夕風俗:七月初七敬拜“七孃媽”   閩南地區在七夕的時候,除了保留著與其他地區相同的乞巧等習俗外,還有其獨特的、帶著濃厚閩臺民間色彩的民俗。   在閩南地區農村中,傳說七月初七是“七仙女”的生日,這“七仙女”並非一個仙女,而是七個神娘,俗稱之為“七 ...

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風俗

  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嗎   七夕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有名乞巧節、七姐誕、女兒節等,舉辦時間為每年農曆的七月初七,相傳這一天是七姐誕,因為在七月七日祭拜“七姐”而得名,拜七姐是七夕節的傳統習俗之一,經過歷史的發展,七夕節也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好愛情傳說。   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風俗   第一個習 ...

寒食節是我國傳統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有沒有寒食節

  寒食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嗎 中國傳統節日有沒有寒食節   寒食節,中國傳統節日,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