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含義
清明,“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這是一個表徵物候的節氣,在每年的公曆4月5日或6日。這天太陽到達黃經15度,正午時用圭表測日影,影長為古尺六尺二寸八分,相當於今天的1.61米。傍晚觀察北斗星的斗柄正指辰的位置,也就是東南向。這個階段一般在農曆三月。又叫辰月、桃月、晚春。
清明的由來
相傳,春秋時期晉文公童年流亡在外19年,大臣介之推隨其在外,晉文公飢餓難耐時,介之推割下大腿肉給晉文公充飢,這就是古代有名的“割股奉君”的故事。後來晉文公得勢,封臣賞將,卻未封賞介之推,介之推不計名利地攜母隱居於山西綿山之中。不久有大臣提及介之推,晉文公深感不安,並親自率眾前往綿山尋覓,卻未見其蹤影,為了讓介之推出山,晉文公命令焚山,三日後火熄,見介之推與其母相擁死於老樹下,晉文公萬分悲痛,厚葬了介之推,並將綿山改名介山(因而山西有了“介休”這個地名)。他下令從火燒綿山的那天,即清明前一天開始,全國上下禁菸火三日,家家戶戶吃冷食,並修寺廟以紀之。
清明節拜城隍
城隍,古代神話傳說中守護城池的神靈,後為道教所信奉。至遲從唐代起,祭城隍的做法就已相當流行。迎城隍祭厲壇的做法盛行於明清兩朝。厲為無所歸的惡鬼,好禍害百姓,為此官府才設壇加以祭祀。以防民患。厲壇一般建在城北附近,每年清明日、七月望日、十月朔日都要致祭。通常清明日祭祀前三日內,先由地方官員移煤城隍。到祭祀日,將城隍神奉請於厲壇內,讓其南向、無祀鬼神名位奉陪於左右兩側。官方祭厲壇的活動持續到清末才宣告結束。
老北京清明節時有拜“城隍爺”的習俗,就是去城隍廟燒香叩拜求籤還願問卜。城隍廟在每年的清明節開放時,人們紛紛前往。為天旱求雨、多雨時求晴、出門求平安、有病求康復、為死者祈禱冥福等諸事焚香拜神,那時廟內外異常熱鬧,廟內有戲臺演戲。廟外商品貨什雜陳。據說在民國初時還有“城隍爺”出巡之舉,人們用八抬大轎抬著用藤製的“城隍爺”在城內巡走,各種香會相隨,分別在“城隍爺”後賽演秧歌、高蹺、五虎棍等。邊走邊演,所經街市觀者如潮。
清明思鄉鳥
山西洪洞縣有一棵大槐樹,是明代大移民的集合出發點。在華人中廣泛流傳著一句諺語:“問我家鄉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在大槐樹下,一種奇特的自然現象令人不解,每到清明前幾天,便有一群比麻雀略大的鳥兒成群結隊地於黃昏前落在大槐樹周圍,白天飛去尋食,夜晚宿於樹上,待清明節過後幾日便不知去向,年年如此,當地人不知道這是什麼鳥,就把它們叫做“思鄉鳥”。
鳥亦如此,更何況人呢?六百多年了,第一代、第二代大槐樹已枯死,第三代大槐樹仍枝繁葉茂。侮年清明時節都有官民合辦的“尋根祭祖節”,大槐樹移民後裔不遠萬里趕來燒香祭祖,年復一年。據說大槐樹下移民後裔的小腳趾有一個小瓣,有許多後裔來此聽說後當場脫鞋驗證。面對祖先的功德,每個人都深深緬懷,牢記在心,炎黃子孫割不斷的種族血脈,世代相傳。
清明的由來與含義 清明節是什麼意思
關於清明,《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這是一個表徵物候的節氣,在每年的公曆4月5日或6日。傳統的清明節的起源,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據傳是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由於與寒食節(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的時間很接近,到了唐朝,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
清明節的歷史
清明節歷史悠久,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節日習俗的形成與此時的節氣特點密切相關。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清明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冬至後第108天,也就是陽曆4月5日前後。二十四節氣是上古時期古人依據地球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氣候規律,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物候、降雨等方面的變化,對人們依時安排農事生產活動有不可或缺的指導意義。清明節後氣溫變暖,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汙濁,迎來春天的氣息,實現由陰到陽的轉化。所以清明對於古代農事生產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節氣。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掃墓祭祖禮俗的源流與信仰、祭祀、曆法以及劃分出的節氣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清明節氣在時間和氣象物候特點上為清明節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該節氣被看作清明節的源流之一。清明時節,大地呈春,陰陽轉化,吐故納新,生氣始盛,萬物皆潔齊,正是春祭好時段。同時郊外踏青也是古人們的節氣主題。古時代農業是傳統社會的主業,為了農事的豐收,除了祈求自然風調雨順外,還得請祖先保佑,並且國人自古就有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因此在清明時節逐漸形成春祭的傳統。經歷史發展演變,清明節吸收融合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清明節掃墓注意事項
1、如果不能在親人靈位或者墳墓處焚化之前,在外地或者在紙錢包上寫上亡者籍貫、姓名等;或者在焚化時心有所念,不斷重複親人姓名;或者用畫一個圈,寫上親人姓名,在圈內焚化紙錢。無論何種方式,必須心有誠念。
2、外出踏青,切記不要踩踏墳頭、不要在陵園、公墓嬉戲打鬧,尊重是相互的,尊重他人的先祖亦是為自己積累陰德、培養善根。
3、由於祭祀先祖的日子,有些人香火斷絕,成為孤魂野鬼,所以可以在給親人焚化後,再專門拿出來一部分另外焚化給孤魂野鬼,冥冥中自然得到神鬼庇護。
4、 深夜杜絕過量飲酒、深夜外出、勿生口角等,白天踏青陽氣旺,晚上鬼節陰氣滋生,陰陽兩界最好互不侵犯,如無必要,不宜晚上十一點後外出或逗留娛樂場所,同時由於陰氣旺盛,不可生口角,避免出現大問題。
5、由於氣溫回升,小孩子嬉戲打鬧,可能造成劇烈運動後受寒或者說邪氣入侵,建議家長清明節期間及時注意孩子身體,可備好薑湯等驅寒之物,遇到驚嚇,可用紅繩纏在孩子手腕,晚上睡覺時,孩子無故哭鬧,可在孩子枕頭底下放置三枚硬幣應急用於驅邪。如孩子出現發燒、長時間哭鬧,及時就醫。
6、遇到詭異事件或者干擾,可在家門口灑三杯高度白酒,推薦北京二鍋頭,便宜、好喝、度數高、方便購買,懇請當地土地神庇護鎮邪,如果錢多,可選用茅臺、五糧液不限。(由於土地廟漸少,祭祀土地爺的人也少了,所有,你這個時候找土地爺幫忙,他高興的不得了!)
7、與中元節一樣,深夜在荒郊野外或者僻靜處或者無人處聽到背後有人輕聲喊自己姓名,不要回頭!千萬不要回頭!!千萬千萬不要回頭!!!
8、注意交通安全、口舌及意外傷害、外出旅遊,儘量減少爭執,對於任何宗教的宗教場所,保持恭敬心。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 ...
小雪節氣的由來和含義 小雪節氣是怎麼來的
每年11月23日24日為小雪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常常是半冰半融狀態,或落到地面後立即融化了,氣象學上稱之為“溼雪”;有時還會雨雪同降,叫做 ...
夏至節氣的介紹 夏至的由來和含義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緯23°26'),是北半球各地一 ...
立夏為什麼要吃立夏飯 立夏飯的由來及其含義
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們向鄰家第戶討米一碗,稱“兜夏夏米”。挖上點筍,“偷”點蠶豆,用點蒜苗.立夏日將兜得的米與食材在露天煮飯,飯上放青梅、櫻桃等,分送前日給米的人家,每家一小碗。民間認為兒童吃後,可防中暑。
立夏飯里加有雷筍、豌豆、蠶豆、莧菜等佐料,含有 ...
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 ...
清明節的由來故事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 ...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據傳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經歷史發展,清明節在唐宋時期融匯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清明節的七大習俗
一、家祭:
清明節當日清晨早餐前,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