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清明習俗有哪些

清明習俗有哪些

  1、吃青糰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油綠如玉,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糰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的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糰子在江南一帶的民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2、吃清明螺。

  清明時節正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為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的說法,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和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一味螺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

  3、踏青。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4、放風箏。

  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防,夜裡在風箏下或風拉穩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習俗有哪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習俗主要有:盪鞦韆、蹴鞠、踏青、放風箏、掃墓、插柳、射柳、鬥雞、蠶花會。

  受漢族的影響,中國有25個民族過清明節,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清明風俗有哪些 清明節的習俗簡介

  清明風俗有哪些 清明節的習俗簡介

  掃墓祭祖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春祭大節,與春祭相對應的是重陽節的秋祭。清明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作為祭祀,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本屬“祭祖節”,在後世發展演變中才被冠以“鬼節”之名,古時人們祭祖是為了表達孝道、感恩追始,並不將祭祀自己祖先的節日以鬼節稱之。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後,各地有所差異。清明祭祀按祭祀場所的不同可分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清明祭祀被稱為掃墓,主要是由於採取墓祭方式。另一種形式是祠堂祭,又稱廟祭,是一個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後要開會聚餐等,這種祭祀是團聚族人的一種方式。還有一種情況是家在外地工作的人不能趕回家鄉掃墓,就在山上或高處面對家鄉的方向遙祭。清明節祭祖,按照習俗,一般在清明節上午出發掃墓,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

  踏青

  清明之時,正是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乘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摺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其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鬱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

  清明前後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俗的一項重要內容。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遊,清明掃墓是難得的踏青的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節比男人玩得更開心,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說。

  插柳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簷上。插柳的習俗與避免疫病有關。唐人認為在河邊祭祀時,頭戴柳枝可以擺脫毒蟲的傷害。宋元以後,人們踏青歸來,往往在家門口插柳以避免蟲疫。這是因為春天氣候變暖,各種病菌開始繁殖,人們在醫療條件差的情況下,只能寄希望插柳避免疫病了。柳枝插在屋簷下,還可以預報天氣,古諺雲:“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

  清明節品茶

  清明節品茶是古時上層人物享受的奢俗。飲茶有健脾胃、止渴、提神等諸多益處,但是在古代,茶在清明時節很是昂貴,普通人很難品出其中滋味。

  古代的皇室及其近臣也有清明節飲新茶的奢俗。為此,南方一些產茶的地區也有了按期完課納貢茶的成規。

  在清明時節採摘的茶葉嫩芽,為新春的第一次出茶,名為“清明茶”,一般叫春茶。

  關於清明茶來歷,據古文獻記載,歷代王朝,都於清明節前從遙遠的地方進貢,歲歲入宮。並且,朝廷還專門設有種茶基地,以供皇室“清明會”祭天祀祖之用。“清明茶”之名便由此得來。

  隨著歷史的發展,關於“清明茶”的提法逐漸淡遠,也極少有人還把茶作為清明時祭祀故去親人的做法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關於清明前上品茶的各個種類,如,“竹葉青” “一枝春” “劍芽” “明前綠”等,而更多的人習慣地把這些茶統稱為“明前茶”。

  西漢後期至三國時期,茶已經發展成為宮廷的高階飲品了。如在漢代《趙飛燕別傳》中,就有一節關於飲茶的記載。

  據說,漢成帝去世以後,皇后在睡覺時忽然驚醒,並哭啼了很長時間。侍者不知是什麼原因,而皇后卻啼哭不止。侍者唐代女子製茶圖問道:皇后娘娘,因何啼哭?您要節哀順變,保重身體才是!

  皇后聞聽此言,方才醒過神來,說:我剛才夢見皇帝,皇帝在雲中賜座給我,皇帝命人進茶。皇帝左右上奏皇帝,皇后平時侍奉皇帝不周,不應該喝此茶。可見當時,茶已成為皇室中的一種飲品了。

  每逢清明節,王室貴族都要宴飲新茶。清明節的新茶,要在數千裡外及時奉送到,在清明前採的茶為上等茶,專人先於清明時把上等茶收買回來,再焙乾箬葉,採貢茶時又有郡守現場指揮,所有這一切都是為清明宴做準備。


清明習俗 清明節傳統習俗哪些

  清明的習俗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   傳統習俗一:掃墓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就是到了今天,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傳統習俗二:盪鞦韆   鞦韆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創造的一種運動。春秋時期傳入中原地區,因其裝 ...

清明習俗哪些

  清明節的習俗有掃墓祭祖、踏青、盪鞦韆、插柳、放風箏等。   1、掃墓祭祖:按照習俗,通常在上午出發掃墓,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修整墳墓、培添新土、清除雜草,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叩頭行禮祭拜。   2、踏青:踏青為春日郊遊,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清明節也為踏青節 ...

清明風俗哪些?清明節的習俗簡介

   清明風俗有哪些?   掃墓祭祖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春祭大節,與春祭相對應的是重陽節的秋祭。清明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作為祭祀,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本屬“祭祖節”,在後世發展 ...

清明不過社是什麼意思?清明掃墓流程和習俗哪些

   清明不過社是什麼意思   清明有不祭拜新墳的傳統,因此新墳會在清明節前掃墓。而春社又是祭祀土地神的節日,為了避免鬼神掙食的情況,所以新墳的祭掃會在春社之前,這就是清明不過社的意思。   清明不過社的傳說   相傳,閻羅王對所有新鬼都有「優待」,讓他們提早享用親人的祭品﹔因此,孝子賢孫可以預早拜祭, ...

清明的傳統習俗哪些?清明節什麼來歷?

   清明的習俗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   傳統習俗一:掃墓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就是到了今天,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傳統習俗二:盪鞦韆   鞦韆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創造的一種運動。春秋時期傳入中原地區,因 ...

清明節氣202x年幾月幾號?清明節的習俗哪些

   2022清明節氣是哪一天   2022清明節2022年4月5日星期日(壬寅年( 虎年) 三月初五)。作為節氣,交節時間點為21:34:58。    清明即是節日又是節氣:   清明,廿四節氣之一,春季的第五個節氣。鬥指乙,太陽黃經為15°,於公曆4月04——06日交節。“廿十四節氣”最初是以北斗 ...

清明節的習俗哪些清明節氣如何養生?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清明節的習俗有掃墓祭祀、踏青、吃青團、放風箏、盪鞦韆、拔河、插柳等,“清明”原本只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僅僅有標誌物候變化、時令更迭的作用,後來經過發展融匯,才有了踏青、掃墓等禮儀,成為了節日。   掃墓祭祀   可以說掃墓祭祀才是清明節的核心,這也是清明節直到現在都還被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