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致分為四個歷史時期,其特徵分別如下:
1、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特徵;貴華賤夷,閉關鎖國,清朝與周邊國家維持著長期的和平。
2、19世紀40至50年代。特徵:清朝缺乏主權觀念,但增加了開眼看世界的意識。
3、19世紀60至80年代。特徵:籌辦洋務以自強,以夷制夷維持和局。
4、19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初。特徵:一次圖強變法的失敗和逐漸喪失抗拒外強的信心。
清朝大致分為四個歷史時期,其特徵分別如下:
1、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特徵;貴華賤夷,閉關鎖國,清朝與周邊國家維持著長期的和平。
2、19世紀40至50年代。特徵:清朝缺乏主權觀念,但增加了開眼看世界的意識。
3、19世紀60至80年代。特徵:籌辦洋務以自強,以夷制夷維持和局。
4、19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初。特徵:一次圖強變法的失敗和逐漸喪失抗拒外強的信心。
中華民族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貫穿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是一個民族凝聚起來的強大的精神力量,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
團結統一:無論在國家順利發展、興旺發達的時期,還是在祖國面臨危難、生死存亡的關頭,都迸發出強大力量。
愛好和平:在當代國際社會中,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勤勞勇敢:中國共產黨人在自己長期的奮鬥歷程中,將勤勞勇敢精神發揚光大,使艱苦奮鬥成為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領導中國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世人矚目的業績。
自強不息:在歷代中國人民的創業實踐中,自強不息精神逐漸積澱為中華民族的內在氣質,成為鞭策中華兒女不斷開拓進取的永恆的精神力量。
中國文學史可中國文學史可以分成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三古之分,是中國文學史大的時代斷限。在三古之內,又可以細分為七段。
1、上古期:先秦兩漢即公元3世紀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漢。
2、中古期:魏晉至明朝中期即公元3世紀到16世紀;
第三段:魏晉至唐中期;
第四段:唐中葉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葉。
3、近古期:明中葉至“五四”運動即公元16世紀至20世紀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鴉片戰爭;
第七段:鴉片戰爭至“五四”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