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清華大學獎學金一般有多少

清華大學獎學金一般有多少

  清華大學設立的獎學金約100種,包括特等獎學金(院級獎學金為8000元,校級則為15000元)、綜合獎學金、10餘種單項獎學金。目前,在校生中超過1/3的學生可以獲獎。同時,對於因基礎較差導致成績相對較低但學習努力、進步較大的學生,可以申請學習進步獎。此外,部分院系還設立了院系一級的獎學金,用於獎勵和資助本院系的優秀學生。2006年全校本科生獲得的獎學金總額逾千萬元。

復旦大學獎學金一般有多少

  設獎等級及金額如下:

  1、特等獎,50000元;

  2、一等獎,10000元;

  3、優秀獎,3000元。

  評獎資格如下:

  1、凡當年高考投檔成績位列各省文史類第1至5名、理工類第1至10名的申請者,可授予復旦大學新生獎學金特等獎。

  2、凡符合以下情況的評獎資格的申請者,經復旦大學招生辦公室稽核後,可授予復旦大學新生獎學金一等獎:

  首先,當年高考投檔成績位列各省文史類第6至10名、理工類第11至20名;

  其次,“復旦水平測試”成績為800分;

  最後,高中階段在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中獲得一等獎的應屆高中畢業生。

  3、 凡符合以下情況的評獎資格的申請者,可授予復旦大學新生獎學金優秀獎:

  首先,在本校各省高考錄取的本科新生中,高考投檔成績名列前百分之五;

  其次,“復旦水平測試”成績為750分以上;

  最後,高中階段在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中獲得二等獎的應屆高中畢業生。

獎學金一般有多少人

  1、一個班裡基本上,一等1個,二等1個,三等2-3個。

  2、國家獎學金是指為了激勵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專科學校學生勤奮學習、努力進取,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由中央政府出資設立的用來獎勵特別優秀學生的獎學金,作為大學生能獲得國家獎學金是一項莫大的榮譽。


中國的大學一般設定哪些獎學金

  中國的大學一般設定獎學金如下:   1、國家獎學金;   2、國家勵志獎學金;   3、校級一等、二等、三等獎學金;   4、優秀班幹部、優秀團幹、三好學生、優秀三好學生;   5、社會活動獎、學習進步獎、科技實踐獎、文娛活動獎;   6、社會捐資獎學金。 ...

科創職業學院一般哪些獎學金

  1、國家獎助學金,符合條件者,可申請國家獎學金8000元一年,勵志獎金5000元一年和國家助學金一等獎學金4000元一年、二等獎學金3000元一年、三等一年2000元;   2、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申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國家助學金、社會助學金、特困補助;   3、學校獎學金,品學兼優 ...

冬至什麼講究 冬至人們一般什麼風俗

  冬至有什麼講究   冬至回孃家   在我國北方有些城市認為冬至不能回孃家。這是由於過於傳統的習俗中,“三從四德”的封建禮教對媳婦的約束。過去的媳婦會在秋收後回孃家居住,因此有了冬至的時候回婆家的習俗。雖然說現代社會如果還要再嚴格遵守很沒有自由,但是如果家人有特別在意這些傳統習俗的,作為晚輩的我們最好和氣的 ...

清明節一般什麼風俗 清明的民俗哪些

  清明節一般有什麼風俗 清明的民俗有哪些   掃墓祭祖   寒食、清明掃墓的民俗在唐代時已經相傳成俗,唐玄宗開元年間將寒食民俗的上墳祭掃列入禮典,允許士庶和王公以下官員行一樣的上墓拜掃禮,以展子孫孝思。[1] 上墓奠祭準備祖先生前愛吃的食物,祭拜後哀泣辭別,可在看不到祖先墳墓的地方食用祭品餘饌,不可作樂,表 ...

清明節一般什麼風俗 清明的民俗哪些

  清明節一般有什麼風俗 清明的民俗有哪些   掃墓祭祖   寒食、清明掃墓的民俗在唐代時已經相傳成俗,唐玄宗開元年間將寒食民俗的上墳祭掃列入禮典,允許士庶和王公以下官員行一樣的上墓拜掃禮,以展子孫孝思。[1] 上墓奠祭準備祖先生前愛吃的食物,祭拜後哀泣辭別,可在看不到祖先墳墓的地方食用祭品餘饌,不可作樂,表 ...

萬聖節人物名字叫什麼 萬聖節節日鬼怪一般哪些

  萬聖節人物名字叫什麼?萬聖節節日鬼怪一般有哪些?在我國的南方,即使到來農曆九月,秋季也還未真正的到來,此時天氣還是十分的炎熱。一起來了解一下,2021年農曆九月吉日吧!   萬聖節人物名字叫什麼?萬聖節節日鬼怪一般有哪些?幽靈:據說人死後會幻化成幽靈回到人間。   精靈:會魔法的神奇物種。傳說喜歡植物。 ...

小年一般什麼習俗 什麼是趕亂婚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著許多的風俗,每個節日有每個節日需要做的習俗,我們要做的只是將這些事情做好。每年到春節的時候,大街小巷裡都有著鞭炮和香爐的味道,這些也告知人們現在是過年,年的前奏是小年,小年也有著屬於它的習俗。   小年的含義   小年的習俗有很多,祭灶和掃年只是其中最重要的兩種,據考在漢代就已經有過小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