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館"是中國最著名的博物館,裡面收藏著很多國寶級的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倆千年前的"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戰國早期文物,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的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編鐘是中國漢族古代大型打擊樂器,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中國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
"湖北省博物館"是中國最著名的博物館,裡面收藏著很多國寶級的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倆千年前的"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戰國早期文物,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的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編鐘是中國漢族古代大型打擊樂器,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中國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
湖北省博物館其前身是建國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學館。1953年3月16日在原科學館的基礎上,成立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位於水陸街;同年9月,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與湖北省文物整理保管委員會合併成立湖北省文史研究館,辦公地址暫設武昌水陸街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內。1954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恢復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與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合署辦公。1958年2月,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更名為湖北省文物管理處,辦公地址武昌姚家嶺農業展覽館內。1959年春期,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遷址武昌東湖風景區,湖北省政府撥款興建省博物館陳列展覽大樓。1956年遷至武昌水果湖。1960年遷至風景秀麗的武昌東湖之濱。1963年1月正式更名為湖北省博物館,3000平方米的陳列樓建成並對外開放。
首先就是路線問題,無論是本地還是外地的旅客,都可以乘坐武漢軌道交通4號線,在楚河漢街站下車,然後做402公交車在東湖路省博物館下車,公交車費用2塊錢,或者直接叫出租車在省博物館下車即可,計程車費用大概10塊錢。
接著就是進入氣勢宏大的湖北省博物館,當然再進去之前需要領取門票,節假日的話需要排很長的隊,平時去排的隊不長,所以建議文物愛好者還是平時抽時間去,不然長時間的排隊會搞得比較煩躁。
進去了之後,主要有一個大廳(包括兩層的多個房間)和一個側廳陳列了文物。比較有名的主要有曾侯乙墓、屈家嶺、鄖縣人、秦漢漆器、盤龍城等。
當然鎮館之寶不能少,那就是越王勾踐劍。至今還寒氣逼人,看著它彷彿看見了越王勾踐當年的臥薪嚐膽之苦,彷彿看見了他血戰沙場的壯觀場面。
受過楚漢文化的洗禮之後,基本上也結束了省博物館之旅。相信古代龐大的編鐘樂隊的樂曲已經在耳中迴旋,寒氣逼人的越往勾踐劍也勾起了往日的豪情壯志。緩緩走出省博物館,沐浴著夕陽的餘暉,踏上返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