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柴(財):新娘從孃家出門到進夫家大門之前,需在腋下挾一捆用紅布包裹好的乾柴棒,象徵著給夫家帶來財富並會使之興旺發達。連心:待一對新人在洞房坐定後,婆家人便會小心翼翼地端上兩碗已煮熟的豬心並要求他們吃完,藉此象徵著在以後的日子裡,夫婦二人齊心協力,共同建設美好家園。晚拜堂:當夜色深沉時,疲憊的新人暫時還不許入睡,因為還有最重要的拜堂儀式沒舉行哩牎於是,在靜悄悄的午夜時分,在家中的幾位親戚長輩的主持下,新人要對著大門一拜天地,然後轉身再拜祖宗牌位,最後夫妻對拜。 至此,結婚儀式才算結束。
抱柴(財):新娘從孃家出門到進夫家大門之前,需在腋下挾一捆用紅布包裹好的乾柴棒,象徵著給夫家帶來財富並會使之興旺發達。連心:待一對新人在洞房坐定後,婆家人便會小心翼翼地端上兩碗已煮熟的豬心並要求他們吃完,藉此象徵著在以後的日子裡,夫婦二人齊心協力,共同建設美好家園。晚拜堂:當夜色深沉時,疲憊的新人暫時還不許入睡,因為還有最重要的拜堂儀式沒舉行哩牎於是,在靜悄悄的午夜時分,在家中的幾位親戚長輩的主持下,新人要對著大門一拜天地,然後轉身再拜祖宗牌位,最後夫妻對拜。 至此,結婚儀式才算結束。
1、結婚日的前兩天,男方要給女方家送魚肉糕點等,具體數量由女方定。
2、前一天去女方家搬嫁妝,要多帶些煙、糖果。
3、接新娘那天要多帶鞭炮和糖果,在丈母孃家的門前要不停的放鞭炮,不然想進丈母孃家的門是很麻煩的。
4、結婚日的第二天要去丈母孃家吃午飯,準備吃苦囉,新郎的臉上會被塗成大花臉。
5、至於彩禮,送多少錢無所謂,禮尚往來,多送多還,少送少還。
“大人盼插田,小孩盼過年”。在湖北,過年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的。有民謠雲:“二十三,送燈盞;二十四,剔魚刺;二十五,敲大鼓;二十六,福豬肉;二十七,除髒跡;二十八,福雞鴨;二十九,家家有。”一直和農耕文化息息相關的中國年,不管在物資短缺年代還是經濟發達時期,從來都是人們渴盼的特殊節日。湖北省群藝館研究員、《楚風楚俗》等湖北風俗畫冊的拍攝者吳志堅感慨,“龍鳳呈祥、高蹺龍燈、海馬、趕象、三十的火、十五的燈……在濃郁的荊風楚韻中,那些最古老而淳樸的湖北年俗,實在讓人大開眼界!” “談年飯”邊吃邊聊迎新年 武漢早期的居民大多是明末清初由周邊地區(沔陽、漢陽、黃陂、孝感等地)遷入的,因此,武漢的過年習俗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除了要收拾屋子,換春聯,貼門神,過小年時要請灶神,除夕這天,男人還要將水缸挑滿,這叫“福水長流,子孫富足”,女人要在之前做好全家人的新鞋,這叫“過年穿新鞋,喜事一起來”。等到了年三十這天,全家歡聚一堂吃上一頓豐盛的“談年飯”(如今多稱為“團年飯”)。 武漢的年夜飯,一般要上“三全”(全雞、全鴨、全魚)、“三糕”(魚糕、肉糕、羊糕)、“三丸”(魚丸、肉丸、藕丸)。開飯時間多在天黑之前,有的家庭一直吃到轉鍾,表示“越吃越亮”,既然是“談年”,還得邊吃飯邊聊天,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互表祝福。
除夕夜漫山遍野“點墳燈” 在湖北江漢平原上,特別是農村地區,每到除夕夜來臨之前,人們習慣給已故的親人“上墳燈”,也叫“送燈亮”。就是把好吃好喝的送到祖墳上,再點上蠟燭祭祖。不過,這種風俗在很多地方已淡化。最讓吳志堅難忘的,是到湖北十堰鄖西縣“上墳燈”的經歷,有一年,他還特意帶兒子一起去鄖西過年。 十五晚“趕毛狗”唱“燈歌” “耍毛狗,耍毛狗,耍到你家灶門口……”在湖北的鄂西土家族中至今還流傳著“趕毛狗”的歌謠。毛狗就是狐狸。它原來和人是朋友,但卻常偷雞吃。激怒人類放火燒了它的老窩。從此就有了正月十五晚放爆竹燒草竹趕毛狗的風俗。“趕毛狗”的風俗非常古老,最早可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據說,只有趕走了毛狗才會六畜平安,田地不長雜草。
而在龍船調的故鄉利川,正月十五晚,還有唱“燈歌”的風俗。一到十五的晚上,當地農民就會組成幾十人的隊伍,高舉著紮成龍形的花燈,走街串巷,經過誰家門口,誰家就放鞭炮,幾熱鬧。如果隊伍停在了誰家門口,就會開始唱“燈歌”,周圍會唱的人都會跟著唱…… “利川燈歌”起源於利川市柏楊一帶,距今有上百年曆史。利川燈歌中的眾多民歌和古老的竹枝歌一脈相承,具有很高的民族文化藝術價值。有記載從清朝開始,群眾逢年過節、喜慶集會、玩龍船時都要唱燈歌,現在知名的“龍船調”前身就是利川燈歌。目前,《利川燈歌》已經成功進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