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湘西民族風情

湘西民族風情

  吊腳樓:土家族苗族人民因居住山區,便形成了風格獨特的吊腳樓.樓房屬木結構,四周均有設計獨特的樓腳垂吊,刷桐油,省工省料,美觀大方,成為湘西一景。湘西名菜:湘西的飲食風味別具一格,如酸菜、酸魚、酸辣菽、酸蘿蔔等.更有土家族的傳統名菜泥鰍鑽豆腐、苗族的五香魚、桃花蟲等。

  民族節日:獨特濃厚的民族風情,是我州具有吸引遊人的重要人文旅遊資源。土家族苗人民能歌善舞,熱情豪爽,從服飾、村寨、風俗觀念直到婚喪喜慶禮儀都具有本民族的特點和古樸的鄉土氣息,使人嚮往。土家族的傳統節日有“杜巴節”、流行擺手舞、銅鈴舞等。苗族的傳統節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和“趕秋等”。

  土家族趕年:漢族均是臘月三十過年,然而湘鄂西一代土家族卻提前一天過年,即大月二十九,小月二十八過年。這是為了紀念剿倭獲勝的土家族將領的一種紀念方式。傳說明朝蘇州松江一帶,倭寇猖獗,朝庭令土家兵誅之,然而正值年關,按路程算,土家族必須在過年前起程,為了國家民族利益,所有遠征的將士就提前一天過年。後來徵倭取得了“東南戰功第一”的戰績,全土家族為了紀念這次勝利,就形成了提前一天過年的習慣。

  土家族大型擺手舞:土家擺手舞是土家族特有的群眾性文藝活動。土家語叫“舍巴日”,最初是祭祀祖先,祈求豐年,歡慶豐收的慶賀儀式。據記,三至七天的“舍巴日”,是土家將士抗倭有功,被封為“東南戰功第一”的紀念日。土家擺手舞有固定的場所,每年在大擺手堂舉行。擺手活動由“梯子瑪總隊”和掌堂師組織指揮,初九,闖駕進堂,祭祀祖先,花鼓隊,留子隊,山歌隊表演;初十,分排擺手,玩龍舞獅;十一日團擺聯歡,掃堂散場。統一鑼鼓,統一動作,統一歌曲,稱為“大團圓擺”,最後,掌堂師指揮齊唱“掃邪歌”,整個擺手活動結束。

  苗族清明節歌會:“清明歌會”又稱“趕清明”,是湘西苗族特有的大型歌節。相傳,因苗族多散居在偏僻的崇山峻嶺之中,一切日常生活用品需從漢區趕場交換,容易上當,因此,苗族人民以清明節這一天作為自己的趕場期,互相交換物資,會見親朋好友好友。於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清明歌會”。歌會這天苗族歌手以手托腮,引吭高歌,你唱我和,喜氣洋洋,常常是從早到晚的唱,從夜間唱到天亮。

  苗族為何結婚不成“婚”:苗族青年男女舉行婚禮的夜晚,新房裡是看不見新郎的影子的。這是因為苗族素有講禮節,重感情的古風。新婚之夜,新娘要與陪同自己前來的姑娘們敘舊話別,新郎也要為前來作客的賓客遞煙端茶。二人生怕有“怠慢”之嫌。如果這時避開客人自尋歡樂,就會被客人們罵作蠢豬笨牛。因此苗族的這一風俗沿襲至今。

  苗族趕秋節:趕秋是湘西苗族的大型喜慶節日之一。每年立秋這一天,苗族農民都要停止農活,身著盛裝,邀朋結伴,興高采烈的從四面八方湧向趕秋場,參加各種文藝活動。相傳很久以前,有個叫巴貴達惹的苗族青年,為人正直,英武善射,深得眾人仰慕,一天,他外出打獵,一箭射中了山鷹,同時墜下了一隻精巧的繡花鞋,為了見到繡鞋的姑娘,他設計了八人鞦韆,心想如果有人來玩鞦韆,繡鞋姑娘肯定會來,後來果真見到了這位姑娘,他們透過唱苗歌,結成了夫妻。從此以後,苗族男女擇偶,就透過“趕秋”對歌形式。趕秋節就這樣傳下來了。

玉樹奇異的民族風情

  玉樹藏族同胞千百年來居住和生活在高原,廣袤的青藏高原上,在與艱苦的自然環境的鬥爭中,形成了豪放、彪悍、粗礦爽朗的民族性格。他們長期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因而在衣、食、住、行,以及在心裡素質、語言風俗、生活方式和傳統習慣等方面有著與其他民族截然不同的民族風情。

  第一、從姓名上講,一般都帶有極其濃厚的宗教色彩與耐人同味的含義。如丹巴(佛教、聖經)、達吉(繁榮、發達)、卓瑪(菩薩) 、扎西(吉祥)等,以及達哇(月亮、星期一)、尼瑪(太陽、星期日)昂尕(30日出生)、梅朵(花)、尖措(海洋)、切周(小狗、狗娃子)等等。

  第二、從冠飾上看,僅帽子就有紅纓、狐皮帽、羔皮帽、氈帽、高頂帽、簸箕帽、僧侶帽,以及富庶人家戴的“才仁金剛”帽等數種。

  第三、從髮飾上看,除寺庵的僧尼皆為光頭外,男子有長髮、辮髮,並有婚喪嫁娶的不同形式。耳環,過去男子在右耳戴一大圓耳環,藏語稱之為“翁”;女子則在兩耳戴“布那”,系由拉貝串而成的。最奇特的是女人的面飾:一般多以酥油和紅糖塗面,雖然不太雅觀,但在冷季禦寒風和暖季防紫外線,卻具有奇特的功效;女子辮飾,則多由拉貝、珊瑚和綠石頭等串成,常繫於髮辮之上。

  第四、從服飾上觀察,玉樹藏族服飾,多以高雅華貴和鮮明獨特的蘊涵而引入注目。其基本式樣為冷、暖季裝和常服、禮服等傳統藏式長袍。玉樹服飾與其它藏區服飾,在用料與色調選擇上有著自己的標準和傳統,而在穿戴方式上也有自己獨具的特點。特別是用綿羊皮縫製的藏袍,耐磨保暖實用,白天束帶為衣,夜晚解帶作被。

  第五、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有犛牛編織的帳篷。食用的糌粑、酥油、曲拉(乾酪素),不但味香耐飢,而且便於攜帶和儲存。小塊農業區的住房,常用石頭和木材砌築成“碉樓”,上層住人,下層養畜,別有一番情趣。第六,勤勞勇敢的藏族同胞,具有熱情好客,尊敬老人、扶貧濟貧的美德,並十分注重禮節。在節日或重大隆重的日子裡,常相互敬贈潔白的哈達,以表示友好和尊敬。同時,藏區的天葬、水葬和土葬等奇異民俗,對遊人來說,也是頗有吸引力和研究價值的習俗。

  總之,由於玉樹地區交通閉塞、生境嚴酷等特定歷史和社會原因,其民族風俗情深深地蒙上了一層富有神秘的面紗,這正是千百年來,對玉樹具有獵奇心裡的遊人和探險者們所向往的根本原因。

韶關的民族風情

  由於韶關是廣東少數民族的主要聚居區,這裡還保留著獨具特色的民族風俗:

  長鼓舞 每逢節日喜慶,嘉賓來訪,瑤族必跳長鼓舞歡迎。相傳很久以前,盤古王的女兒莎十三妹與人間的一個小夥子結為夫妻。一個惡人想害死年輕人而霸佔十三妹為妻。盤古王得知此事,把莎十三妹召回天庭。莎十三妹告訴丈夫,只要到南山上砍棵琴樹做長鼓,等到盤古王婆誕那天擊鼓跳上360圈,就可上天庭與她團圓了。從此後人每逢盤古王婆誕那天就要跳長鼓舞。

  開唱節 瑤家風俗規定,從農曆二月初二起一直到七月初七,是不準唱歌和談情說愛的,否則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七月初七,傳說是瑤族的祖先??盤古王的誕辰。盤古王開天闢地,在勞動中編造了歌,所以粵北連山一帶的瑤族人把這一天定為“開唱節”。

  瑤族婚趣 瑤胞婚俗饒有風趣,至今還保留著“男嫁女”,“兒女從母親”的習俗。新婚之日,新郎步行到女家,男女雙方的親友到女家參加婚禮。


下帥民族風情

  下帥,肇慶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聚居著壯、瑤、漢三族人民,總人口約11000人,其中壯族佔56%,瑤族佔12%,漢族佔32%。   下帥,民間民俗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每年元宵佳節,是下帥壯瑤漢三族人民最歡樂最熱鬧的節日,壯鄉瑤寨漢村處處舞壯獅、舞春牛、舞馬、舞飄色(扮古人)、演採茶、唱山歌,農家戶戶宰雞 ...

湘西民俗風情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於湖南省西北部,與湖北省、貴州省、重慶市接壤,面積15486平方公里,境內居住著土家族、苗族、回族、瑤族、侗族、白族等少數民族,人口264.58萬人,其中土家族105萬人,苗族86萬人,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72.9%。轄吉首市和龍山、永順、保靖、花垣、古丈、鳳凰、瀘溪七縣。   苗族 ...

民族風情

  荊門散居少數民族地區。全市有23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為295.62萬人。少數民族有回族、土家族、苗族、壯族、蒙古族、布依族、滿族、侗族、彝族、瑤族、京族、水族、拉祜族、納西族、畲族、白族、朝鮮族、黎族、藏族、羌族、維吾爾族、土族等22個。 ...

廣西民族風情活動

  板鞋舞:   在壯族的文體技藝中最妙趣橫生的就是像軍陣般有威有勢的“板鞋競技”和“扳鞋舞”。板鞋競技是以幾個人為一隊,大家同穿一對長板鞋賽跑;參加者必須步調一致,同心全力,誰要是一個不少心,就會令全隊人仰馬翻。相傳板鞋舞源自明代。嘉靖年間,壯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領廣西郎兵赴浙江抗擊倭寇,她用三人縛腿賽跑的方 ...

廣西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

  廣西境內居住著壯、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仫佬等11個世居少數民族。各少數民族保持著一些純樸的民族習俗,在飲食、服飾、居住、節日、禮俗方面都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其中壯族的歌、瑤族的舞、苗族的節、侗族的橋和樓是廣西民族風情旅遊四大特色。   壯族的歌。壯族人民善於用歌來表現自己的生活和勞動狀況 ...

廣西防城港民族風情

  防城港有京、瑤、壯、漢等民族,使用的語言有:普通話、粵語、壯語、客家語、瑤語、京語等。防城港各民族間如兄如弟、友好相處,團結互助共同建設著社會主義祖國南方邊疆這一塊美麗的土地。   瑤族:自稱“勉”、“金門”等。市轄區的瑤族有“板瑤”和“花頭瑤”兩種,來十萬大山區定居已有300年左右的歷史。語言屬漢藏語系 ...

豐富多彩的百色民族風情

  人說百色隆林是一個“活的少數民族博物館”,果然!這裡有苗族、瑤族、彝族、仡佬族、壯族……遠在深山,多少罕見的古樸、清純而多姿多彩的民族網情:苗族跳坡節、彝族的火把節、抹黑臉習俗、仡佬族嘗新節、拜樹節,壯族的“興坡”等,那些特有的民風、充滿古韻與情趣。   隆林苗族有著多種多樣的服飾:偏苗、白苗、花苗、栽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