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順縣基本情況及歷史沿革
永順縣位於湖南省的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部。東鄰張家界市境,西接龍山縣、保靖縣境,北枕桑植縣境,南臨古丈縣境,東南同懷化地區沅陵縣境毗連。縣城距張家界荷花機場90公里,距貴州銅仁大興機場165公里。全縣國土總面積3810平方公里。
永順縣轄30個鄉鎮,327個村(居)委會,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縣。境內聚居著土家、漢、苗、回、白、瑤、維吾爾等 21 個民族,以土家族人口最多。全縣總人口 49.5萬人,其中以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43.1萬人。
永順是一塊古老神奇的土地,是土家族重要的發源地,自然風光秀麗,歷史文化厚重,民族風情濃郁。全縣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169項,其中列入國家級保護名錄的有土家族毛古斯、擺手舞、打溜子、土家織錦、梯馬神歌。
永順古稱溪州,戰國時屬楚之黔中地。秦時,屬黔中郡。西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置酉陽縣。酉陽治所在今治(靈溪鎮)東南。三國時,初屬蜀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屬吳。晉和南北朝時,均為酉陽縣地。晉屬武陵郡。宋屬武陵太守。齊梁復屬武陵郡。陳屬沅陵郡。隋代,置辰州,廢酉陽,並遷陵,改為大鄉縣地,屬沅陵郡。唐天授二年(691),析辰州,置溪州,永順地屬溪州大鄉縣。天寶元年(742),改溪州為靈溪郡,複名溪州,隸黔中道。1949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永順,隸湖南省永順專區。1957年9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永順為其所轄。
土家族簡介
土家族是我國一個古老的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土家族自稱“畢茲卡”、“畢茲(或畢基)卡”即“畢茲(或畢基)族”。追溯土家族的歷史淵源,有幾種認識:一種是以當地土著為主體說,認為土家族是湘鄂渝黔邊境的土著先民,融合了古代巴人而形成的。一種是以巴人為主體說,認為土家族是古代定居在湘鄂渝黔邊地的巴人,融合了其他的一些族類而形成的。一種是以烏蠻為主體說,認為隋唐之際,一支烏蠻進入了這個地區,融合了土著、巴人而形成的。無論哪種主體說,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土家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土家族同全國其他55個民族一樣,是多源一體的。
土家族有土家語言,無文字,境內尚四萬餘人會講土家語;青年男子喜穿對襟衣,腰束繡花板帶,吊繡花荷包,褲腳較短,穿雙鼻孔天官頭鞋。中老年男子喜穿滿胸左襟衣,纏長腰帶,褲腳寬大,包青絲帕青布帕。老年穿雙鼻孔鞋,冬天喜穿一雙白布襪子或纏一副青藍布裹腿。婦女喜包青絲頭帕或青布帕,愛穿鑲有梅花條的滿襟衣,有外託肩、無衣領、銀鉤、矮衣領等數種。喜圍有刺繡各種花草的圍裙。二八時令,穿白布汗衣,外套青藍布背褂,稱 “喜鵲套白” 。褲多為青藍布加白褲腰,褲腳藍底鑲青邊或青底鑲藍邊。鞋口鑲花邊,鞋面繡花草、蝴蝶、蜜蜂等。勞動婦女不穿襪子,冬天喜纏一雙白布裹腿。閨女頭上只留一條長辮,已婚婦女頭髮捲起,梳成髻子,發上插芭蕉扇、玉寶珍、蓬蓮等銀飾。一般婦女喜戴耳環、玉圈、戒指。胸掛牙籤扣花,上面繫著銀練、銀牌、銀牙插、銀鈴、銀珠等飾物。老年婦女戴圈圈帽,佩大圈耳環。小孩所戴帽子,按季節調換。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東瓜圈,冬秀戴狗頭帽或魚尾帽。帽子上繡 “長命富貴 ”、“ 易養成人 ”、“ 福祿壽喜 ”等字樣。帽子前沿釘有文八仙、武八仙、十八羅漢等銀菩薩,帽頂、帽後有許多銀飾品。不論男孩女孩手上都戴有空心銀錘或銀鈴的銀手圈。
永順縣和平鄉雙鳳村是1953年3月潘光旦先生研究中國土家族的重點調查點,該村儲存完整的土家語,風習和民族心理素質,為許多專家學者提供了詳實實證資料,文化原生態的遺存,為土家族成為單一的少數民族提供了實證。多年來被社會各界譽為中國“土家第一村”,永順也因此被國家民委確立為中國土家族取樣縣。同時,流傳於湘西境內的“八蠻”說證明了永順是土家族發祥地之一。永順也是湘鄂渝黔邊從酉陽(王村)-老司城-溪州-永順;從“蠻人”到“土家人”的民族熔爐。沿襲存在了八百年之久的老司城土司故都又證實了永順是近世湘鄂渝黔邊土司的根祖和統治核心地。古老而又燦爛的土家族民間藝術遺產更是中國土家族的“博物館”和“基因庫”。
毛古斯簡介
毛古斯舞,土家族語稱“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或“撥步卡”,漢語多稱為“毛古斯”或“毛獵舞”。毛古斯舞產生於土家族祭祀儀式中,是土家族一種古老的舞蹈形式,被有關專家譽為“人類戲劇的活化石”。
毛古斯舞是一種具有人物、對白、簡單的故事情節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戲劇舞蹈,它以近似戲曲的寫意、虛擬、假定等藝術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漁、獵、農耕等生產內容,既有舞蹈的特徵,又有戲劇的表演性,兩者雜糅交織,渾然一體。表演大多與跳擺手舞穿插進行,有時在一定場合單獨表演。毛古斯舞動作特點別具一格,表演者屈膝,渾身抖動,全身茅草唰唰作響,頭上五條大辮子左右不停擺動,表演中碎步進退,左右跳擺,搖頭抖肩。“打露水”、“掃進掃出”、“圍獵”、“獲獵慶勝”等內容,可根據表演動作清楚地分辨出來。該舞蹈最突出的特色在於服飾的風格,表演者身穿草衣樹皮,古樸大方,極具原始風情。表演對話時要求變腔變調,使觀者辨認不出表演者的真實身份。最重要的是毛古斯舞作為一種古老和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可以為土家族舞蹈來源的研究提供較可靠的線索。
毛古斯舞不僅對研究土家族最初的生活形態、生活方式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其表演形態中所保留的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神崇拜等遠古信仰符號和寫意性、虛擬性、模仿性等藝術元素,更是一筆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豐富的旅遊資源
湖南省歷史文化名鎮——芙蓉鎮。芙蓉鎮是一座具有兩千年曆史的古鎮,位於酉水之濱,距縣城51公里。原為西漢酉陽縣治所,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達洞庭,自古為永順通商口岸,素有“楚蜀通津”之稱。享有酉陽雄鎮、湘西“四大名鎮”、小南京”之美譽。
芙蓉鎮不僅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千年古鎮,也是融自然景色與古樸的民族風情為一體的旅遊勝地,又是猛洞河風景區的門戶、一個尋幽訪古的最佳景點。四周是青山綠水,鎮區內是曲折幽深的大街小巷,臨水依依的土家吊腳木樓以及青石板鋪就的五里長街,處處透析著淳厚古樸的土家族民風民俗,讓遊人至此讚不絕口,留連忘返。胡績偉先生遊覽猛洞河和芙蓉鎮以後作詞讚道:“武陵山秀水幽幽,三峽落溪州。懸崖壁峭綠油油,悠悠盪華舟。烹鮮魚,戲靈猴,龍洞神仙遊,芙蓉古鎮吊腳樓,土家情意稠。”為舞活芙蓉鎮旅遊的龍頭,把芙蓉鎮成功地推向市場,永順縣委、縣政府確定了用1年時間整理古鎮,用2年時間建設景區,用3年時間積累市場,用4年時間創品奪牌的戰略目標。圍繞確定的旅遊戰略目標,芙蓉鎮旅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對古鎮2300多年來沉澱和形成的秦漢文化、土家文化、建築文化、宗教文化、影視文化進行了梳理整合,對古鎮46處古老民居實行了掛牌保護,對清理出的100餘處古街、古巷、古樹、古牆、古墓等分批分期地進行全面保護、維護和修繕。自去年7月以來,芙蓉鎮旅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按照“景點建設與市場相結合、景區功能與古鎮建設相結合、環境建立與古鎮管理相結合”的基本原則,一個集“古街、廣場、瀑布、溪流、碼頭、民居、公園、宗教的山水人文古鎮可建設性規劃,被政府、專家、市場和居民認可。並確立了芙蓉廣場為平臺的電影文化、王村古街為脊樑的秦漢文化、銅柱公園為主題的土家文化、田園山水為軸線的農耕文化的四大版塊旅遊文化重頭戲。縣委、縣政府作出了分三期三年投資1.2億元開發建設芙蓉鎮決定。古鎮公司按照 “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工作模式,緊緊圍繞 “著力打造三區三線六大主題旅遊精品,努力把芙蓉鎮建成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市場化、人文化、生態化的古鎮旅遊新區”的工作要求,透過一年的努力,芙蓉鎮景區開發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按照景區規劃,圍繞“景點建設系統、遊客服務系統、標誌識識別系統、環境保障系統”四大專案建設,已完成了2000多萬元的第一期工程建設任務。初步建成了“三路、三街、三圈” 古鎮環遊道;建成了6個停車場和一個電瓶車中轉站,20輛電瓶車隊在5月1日正式營運;景區照明路燈全部安裝完畢,夜景亮化工程初步完工;芙蓉路和部分遊道的綠化第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完成了古街和遊道的標識、簡易解說系統建設。對景區三路(芙蓉路、溪州路、銅柱路)、三街(王村古街、雲盤街、朝佛街)、三徑(楚蜀通經、瀑簾幽經、三瀑流金)、五大主題景點(電影、秦漢、民族、宗教、田園),確定了名稱並樹立了標識牌;景區內的三條車輛行車線、行人斑馬線全部設立了道路標識。此外,組建了一支40多人的表演隊,編排了巫儺絕技、毛古斯、三板鼓、哭嫁、電影《芙蓉鎮》批鬥會劇情節選等12個表演節目,每天在荷花廣場的進行了二場民俗風情表演,這些獨具土家族民俗特色的表演及解說,大大增加了古鎮旅遊的吸引力。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溪州銅柱。溪洲銅柱現存於芙蓉鎮民俗風光館內。公元940年,楚王馬希範與溪州刺使彭士愁多年交戰媾和,締結盟約,劃疆而冶,鑄5000斤銅柱為證。據史截:“後晉天福四年(公元939),溪州刺史彭士愁與當時佔據湖南的楚王馬希範發生溪州之戰。彭士愁戰敗後於後晉天福五年(公元940年)與馬希範議和,把戰爭的經過和議和的條款,鐫刻於銅柱之上。銅柱重五千斤,高丈二尺,入土六心,形為八面,中空,內實鉅錢,柱端覆蓋銅頂,銘誓狀於銅柱之上,立於會溪,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重立時,又羼刻了一些土官銜名。清中葉,柱上銅頂被盜,沉於江心,柱內銅錢亦被人以飴粘錢殆盡。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永順府知府張曾揚建亭保護。民國年間亭被毀。”銅柱的銅質,精純光潤;八面所鐫顏、柳體陰文,雖經千載風雨洗刷,霜雪蝕磨,仍清晰如初。溪州銅柱是研究土家族古代歷史的重要文獻。土家族視銅柱為神物。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猛洞河。猛洞河漂流景區位於猛洞河支流司河,全長47公里,最精彩處位於哈妮宮至牛路河段,長約17公里。該景區兩岸多為原始次森林,蔥蔥郁郁,水流湍急,碧綠清亮,有十里絕壁,十里瀑泉,十里畫卷,十里洞天的美譽。其中有急流險灘108處,大小瀑布20處。漂流,穿急流,越險灘,闖狹谷,捕激浪,有驚無險,回味無窮。特別是哈妮宮、三角巖、雞籠門、遇仙峽(捏土)、閻王灘、落水坑、夢思峽、鯉魚剖肚、三大炮等景點,無不令人叫絕觀止。國家旅遊局長劉毅漂後讚道:“全國獨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費孝通漂後題詞:“天下第一漂”。香港著名攝影藝術家陳復禮先生漂後讚揚:“真正的漂流,不是在菲律賓,而在中國湖南猛洞河”,並題詞:“尋幽、探勝、刺激、舒(抒)情兼而有之,猛洞河漂流遊,行將揚名天下”。2002年2月,“天下第一漂”獲得湖南省著名商標,這是我國旅遊服務行業唯一的著名商標。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老司城。老司城位於縣城東20餘公里處的麻岔鄉司城村。這座古城,本名福石城,因是土司王朝八百年統治的古都,亦稱司城、老司城。土司時期,福石城是古溪州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十分繁華。百姓流傳,老司城分內羅城、外羅城,有縱橫交錯的八街十巷,人戶稠密,市店興隆,史書有“城內三千戶,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鎮,萬里之邊城”的記載。清貢生彭施鐸作《竹枝詞》贊“福石城中錦作窩,土王宮畔水生波,紅燈萬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
老司城留存遺址很多,現成為遊客、專家、學者瞭解研究土家族歷史和文化的珍貴的人文景觀。主要有祖師殿、彭氏宗祠、土司德政碑、翼南牌坊、土司地宮、土司古墓群等。土司祖師殿位於老司城太平南麓,始建於後晉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重建於明代。正殿柱大數圍,上架木枋處無斧鑿痕跡,相傳為魯班顯靈所建。此殿佔地580多平方米正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重簷歇山頂,長17.5米,寬13米,高20米,全木材結構,永34根大柱支撐屋頂。柱礎用雙曡圓鼓式,殿脊殿簷是圖案精緻的陶磚陶瓦。殿中金柱前,砌有神龕一座,上供“祖師”神象。殿宇斗拱雄偉古樸,樑架結構頗為特殊,是土家族地區頗具民族特色的建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彭氏宗祠位於司城中心,在土司“寢宮”的後面,內供歷代土司的牌位,有精美的木雕像,各具神態,槢槢如生,還收藏了歷代土司制定的三綱五常法譜。為明代完歷十九年(公元1591)第24代土司彭元錦任宣慰使時所建。從祠堂大門直到正街有一條200多米長的官道,要經過四個平臺和五段石階梯三十餘個石級,逐步高升顯出一種威嚴的氣派。祠堂門口有一對石鼓,估計每隻至少重五千斤以上,民間傳說是土家族古代英雄哈力噶巴從離此百多里的五官坪一隻手提一隻提到司城來的。
翼南牌坊位於司城南面紫金山和若雲書院的雅草坪,始建於明嘉靖年間,上刻“子孫永享”四字,係為表彰二十六代土司彭冀南率土兵抗倭又功而立。明嘉靖三十三年(1954),年僅十八歲的二十六代土司彭冀南,率五千土兵奔赴江浙一代抗擊倭寇。土兵善使鉤刀,佇列靈活,驍勇善戰,王江徑一役殲敵一千九百餘人,明史稱“自有倭寇以來,東南用兵未有逾此者,此其第一功雲”,立“子孫永享”牌坊以昭紀。
土司古墓群多集中於司城紫金山、雅草坪、帕桶湖三個地方,其中以紫金山最多。據勘察,紫金山一處共有土司王及其貴族墳墓109座。彭福石衝以後的土司、土官及其眷屬,都分別埋葬在這裡。古墓的規模大小,視其官爵而定。從已挖開的30多座古墓來看,基本形式是用土磚拱成半圓形,墓前有石人石馬,四周築有圍牆,進出必經鐵門。墓室四壁上刻有精美的花草圖案和龍鳳圖案。棺材系楠木、梓木做成,用土漆漆成烏黑色,並用鐵鉤懸掛在石室之內。隨葬器物也極為豐富,有金花、金譬、發插、耳環、蓮蓬等金銀飾物,還有各種玉器等。明代一些名土司彭顯英、彭冀南等人的墳墓至今尚儲存完好。
國家級自然護區——小溪。湖南小溪生態旅遊景區位於小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境內,地處永順縣東南部,毗鄰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和猛洞河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4800公頃,其中核心區6133公頃,小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長著大片亞熱帶低海拔常綠闊葉原始次生林,區內珍稀植物種類繁多,有珙桐、紅豆杉、柏樂樹、銀鵲樹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植物43種,原始次生林中還存有金錢豹、雲豹、白頸長尾雉等國家保護動物68種。小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被權威專家學者考察論證為中南十三省唯一免遭第四紀冰川侵襲的原始次生林天然資源寶庫。
湖南小溪生態旅遊景區是以原始次生林、峽谷、峰林地貌景觀為特色的生態旅遊區,區內林海浩渺,樹木蔥鬱,森林覆蓋率達到92.5%,負氧離子濃度高,空氣清新,環境宜人。林海縫隙中險峽深澗,飛瀑流泉,奇峰拔地,鳥鳴猿啼,間或偶現一兩棟土家木樓,雞鳴犬吠,民風淳樸。小溪生態旅遊景區自然人文風光原始古樸,是中南地區理想的休閒度假、軟探險旅遊勝地。
國家級森林公園——不二門。不二門是湖南省有名勝景,也是省內的佛教勝地之一。位於縣城南1.5公里的猛洞河畔,總面積達30平方公里,是猛洞河風景區的北大門。以石奇、溫泉、石刻、觀音朝拜為其特色。石灰岩溶蝕而成的不二石門、蓮花池、八陣圖被視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筆呵成的“山青海岸”四個字合成一個“岸”字的石刻、有迷魂鎮之稱的八陣圖令人驚歎不已。這裡一年四季蒼翠蔥蘢,梵聲繚繞,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烏龍山剿匪記》、與《相西剿匪記》均在此拍攝。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塔臥湘鄂川黔邊革命根據地舊址。湘鄂川黔邊革命根據地舊址位於塔臥鎮永順縣東北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任弼時、賀龍、關嚮應、肖克、王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六軍團在這裡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的全國十幾個較大的革命根據地之一,也是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國共產黨的長江南岸最後一塊紅色根據地。1934年10月24日,由任弼時、肖克、王震率領的長征先遣隊第六軍團與賀龍、關嚮應領導的紅三軍在貴州印江木黃會師,紅三軍即時恢復紅二軍團番號。兩軍團遵照黨中央開闢新根據地的戰略意圖,揮戈東向,開展湘西攻勢,11月7日攻克永順縣城,11月6日取得了十萬坪大捷,為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繼而乘勝佔領了桑植、大庸,11月26日在大庸(今張家界市)成立了中共湘鄂川黔邊臨時省委、省革命委員會和省軍區,12月10日,省級機關遷至永順塔臥,相繼建立了十幾個縣(或帶地區性)的黨委、九個縣革委(或蘇維埃),近七十個區、三百三十多個鄉蘇維埃政權,根據地範圍包括湖南西北、湖北省西南、四川省東南、貴州省東北部交界地區,其根據地和游擊區共達三十餘縣,縱橫千里,根據地人口約200多萬人。
根據地建立後,紅二、六軍團領導根據地各族人民英勇戰鬥,先後粉碎了國民黨80多個團的六路圍攻,殲滅敵軍萬餘人,繳獲槍支萬餘條,在戰略上牽制了敵軍,有力地策應了紅一方面軍的長征和其他革命根據地鬥爭。在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命委員會領導下,根據地人民積極配合紅二、六軍團,為建立和保衛革命根據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永順蘇區(永保、郭亮二縣蘇維埃所轄地區)有8萬餘人參加和支援紅軍作戰, 11800多人犧牲,10000多人參加了紅軍,紅二、六軍團由會師的7000多人增加到20000多人,組成了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之一——紅二方面軍,為積蓄革命力量作出了巨大貢獻。
基於塔臥厚重的紅色歷史經典,有關史學家譽其為“江南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