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滄州的元宵節風俗

滄州的元宵節風俗

  滄州的元宵節風俗 作者:大漠幽蘭 發表時間:2007/03/06 11:23修改 加精 置頂 鎖定 標題 來源 刪除點選:91次我們這裡的元宵節要過三天,從正月十四就開始了。放三天的煙火,也叫放燈,都是有說法的,十四是鬼燈,鬼得到燈便可早日投胎轉世,十五是神燈,神仙得到燈便可保佑凡人健康平安快樂,十六是人燈,這一天,把出了閣的姑娘都接回孃家來,看花燈聽大戲,盡享人倫之樂。

  這幾天,吃飯也是有講究的。十四這一天吃“面刺蝟”,先蒸包子,然後把沒有褶皺的那一面翻過來朝下握在手中,把一端樹向捏扁,然後用剪刀剪出嘴巴來,再在兩端摁上兩個黑豆作為刺蝟的眼睛,然後用剪刀在後背上挑出很多的刺,一個面刺蝟便成型了。有時候會做幾個非常小的刺蝟,然後放到大刺蝟的背上,看上去非常有趣。十四的下午全家其樂融融包餃子,不吃,而是凍到冰箱裡,留待十五這一天的早晨去吃,十五的中午一般都是吃炒菜喝酒,晚上吃元宵。正月十六,在吃飯方面沒有講究,但晚上的“遛百病”是滄州獨有的風俗,晚飯過後,城市的主要街道車輛全部禁行,所有的人都到馬路上散步,兜裡裝幾枚鋼崩兒,邊走邊扔,意思是扔掉百病擁有健康。所以實際上在我們這裡十六的夜晚才是最熱鬧的,到處人山人海,扔鋼崩兒的聲音,放鞭炮禮花的聲音,沿街賣糖葫蘆、禮花等的小販的叫賣聲,行人的交談聲混雜在一起,又熱鬧又溫馨。

  大漠是我家,我是家中花

  花兒愛著家,有家就有花

山西元宵節風俗習慣

  晉中一帶,以太原為中心,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夜,都要“鬧元宵”,熱鬧非凡。鑼、鼓鏗鏘入耳,鞭炮、焰火、禮花齊放,龍燈、旱船蜿蜒而行,高蹺、竹馬姍姍走動,紅火情景,美不勝收。老百姓親切地稱之為“紅火”,並評論:“城南的獅子城北的龍,城內的高蹺技藝精”,“南莊的火,太谷的燈,徐溝鐵棍愛煞人”。

  “紅火”節目大約有七十餘種,舞獅子、耍龍燈、踩高蹺、劃旱船、耍和尚、撲蝴蝶、跑馬竹、找腰鼓、耍霸王鞭、扭秧歌、鐵棍、背棍、活棍、海蚌舞、跑驢、推車、八音會等薈萃一時,各顯神通元宵之夜,到處燈影搖,鞭炮齊鳴,樂聲嫋嫋一隊隊“紅火”,踏著緩急有致的鼓點婆娑起舞,人們扶老攜幼走上街頭,爭相觀看,真是“新風徐徐花燈美,舞隊翩翩迎春來”,呈現出一派“鬧春”景色倘若天公有意作美,瑞雪飄然而落,那就是“正月十五雪打燈”,預兆來年好收成這更使人感到“淳樸古風今猶在,社火聲中慶豐年”的味道是何等濃烈了。

元宵節有什麼風俗 元宵節風俗有哪些

  元宵節有什麼風俗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於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麼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節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見於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方。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

  3、“送花燈”

  “送花燈”簡稱為“送燈”,其實質意義就是送孩兒燈。即在元宵節前,孃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表示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4、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人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後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5、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遊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進行。這天婦女們穿著節日盛裝,成群結隊走出家門,走橋渡危,登城,摸釘求子,直到夜半,始歸。

  6、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祭門、祭戶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很簡單,把楊樹支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裡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7、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中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

  8、男女定情

  元宵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古代,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當時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藉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物件。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9、劃旱船

  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兩片薄板,鋸成船形,以竹木紮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間,如同坐於船中一樣,手裡拿著槳,做划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有時還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檔著表演,則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種滑稽的動作來逗觀眾歡樂。劃旱船流行於中國很多地區。

  10、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並佔眾事。傳說紫姑本為人家小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廁間,成為廁神。每到迎紫姑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真實地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此俗流行於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時期就見於記載。


關於元宵節的習俗(簡潔) 元宵節風俗活動簡單介紹

  關於元宵節的習俗(簡潔)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充套件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 ...

寧波元宵節風俗

  1、寧波人正月十五過元宵,都會舉辦大型燈會,又稱“燈節”,元宵節晚上,到處張燈結綵,燈火通明。清代慈溪人範濂《山北鄉風》這樣描繪寧波元宵節熱鬧景象:“龍馬花燈趁夜調,畫船鑼鼓鬧元宵”。寧波通街鬧市,茶店酒肆,寺廟宅院,到處張燈結綵,熱鬧非凡。   2、通常是正月初七開始制花燈、搭燈棚,元宵節俗活動前後延綿 ...

元宵節風俗都有什麼

  1、吃湯圓。元宵節的最主要習俗當然是吃湯圓,湯圓主要是糯米粉做成的,裡面可以包裹不同的餡料,最常見的莫過於黑芝麻餡兒,還有花生餡兒等等,吃起來特別香甜,象徵著團團圓圓。   2、看花燈。元宵節的晚上,家家戶戶都要掛上燈籠的樣式,很多可以用紙糊的,塑膠紙做的,還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樣式,特別好看,這也是兒童做 ...

正月十五元宵節當天有什麼禁忌嗎 元宵節風俗盤點

  對於元宵節來說,雖然說,人們元宵節是比較少提及的節日,對於特殊的節日來看,瞭解元宵節的具體時間,有什麼風俗,是需要具體去進行分析,這是對命運有幫助的,對人們的生活影響是巨大的,很多人都不清楚元宵節的特別意義。   正月十五禁忌事項分析   孩子的哭哭啼啼會給家庭帶來黴氣,縱使發生什麼事情,父母也儘量別讓孩 ...

滄州地區的春節風俗

  一.小年辭灶   臘月二十三這天被定為小年,也就意味著年開始了,小年的主要的任務就是"辭灶".   所謂"辭灶",就是送灶王爺上天.依稀記得奶奶在送神(灶王爺)的時候,嘴裡唸叨:"灶王爺,上西天.騎馬去,坐轎來.只說好,不說歹,過了7天再回來."這是有講究的 ...

元宵節吃湯圓的有關風俗

     據資料記載,元宵節大約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到了明清時期便與春節、中秋節一起被稱為中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時稱正月十五為上元節,稱夜晚為宵,所以元宵由此得名。北方叫元宵,在南方呢習慣叫湯圓。還有,元宵是這樣滾出來的,而湯圓是一個個手工包出來的。有關吃元宵的習俗,一起來學習吧。 ...

元宵節是什麼節日 元宵節的節日風俗有哪些

  元宵節是什麼節日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日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