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漁民習俗

南澳漁民習俗

  漁民以捕魚為生,解放前生產工具十分落後,漁船全是木帆船,既沒有通訊裝置,又沒有天氣預報,風雲變幻莫測,死生只在瞬息之間,因此留下一套獨特的生產習俗。

  每年正月初五過後,漁船要出海捕魚時,必須到海灘拜海神,以祈出入平安,漁產豐收。

  建造新船,必先擇日看時,然後在船塢安上龍骨(即漁船的中心骨架),並用婦女戴頭的銀製高鬃,插上金花紅綾,放在龍骨處,名謂“壓槽母”,候墨繩打畢,才將其收回家,意謂可獲頭棕(高產)。現因婦女不時興梳鬃戴鬃,故改用紅彩布、金線、榕青、竹青。

  漁船的建造,漁家把其構件按十二生肖命名,如:船艙橫樑叫“老鼠橋”,兩舷近腳踏板部位叫“牛腿閂”,大桅前為“虎鼻頭”,小艙叫“兔水艙”,船帆竹竿稱“蓬龍竹”,大角索稱“蛇律”,大桅尾兩側木板稱“馬面”,船頭叫“羊角”,捆律索處叫“猴鼻”,收帆索的地方稱“雞布”,豎桅杆的地方叫“狗槽”,帆竹間隔穿繩索的位置叫“豬仔耳”。

  漁民建造大船,船眼中要裝兩個龍銀,小船的船眼中,要裝印有龍紋的銀毫,或者用印有龍紋的銅幣。寓意為漁船出海,船眼見錢,滿載盈歸。新船要下水之前,用飯菜、炒麵在船邊祭拜,燃燒銀錠紙,然後放鞭炮。

  漁民登船出海時,頭上包紮頭巾,穿短褲,著大襟衣;遇上風雨天,則戴斗笠、穿蓑衣。這種簡便實用的裝束 ,同使用的生產工具有著密切的關係。70年代後漁業逐步走向機械化,漁民生活日益改善,穿著也逐漸改變。

  漁網、漁具,忌婦女跨踏。家中若遇上生育(包括豬產、狗產、貓產等)或婚喪,漁網、漁具和人都要用“紅花、淨符水”(即用柘榴花澆上符水)噴射驅邪。同時還要用一對金、香、燭及一條紅布結於船頭,紙錢則在船頭燒化,方可開船出海。

  解放前,婦女不能下海捕魚,有汙穢之嫌。現在此俗已不再存在。1959年“大躍進”時縣養殖場第二生產隊的女青年林美珠、柯耀清等劃竹筏下海放綾捕魚。80年代,山頂村有一對姐妹,衝破舊習俗,駕船出海捕魚,成了致富戶。後宅鎮前埔埕村還有一對未滿15歲的小姐妹,劃竹筏在長山尾海面上放綾捕魚,肩負家庭的生活重擔。

海米漁民習俗

  沿海居民世代捕撈,自然形成獨有的海規、海忌。

  海規

  “祭海” 除夕之夜發紙時及正月十三日,漁民到海濱擺供品、鳴鞭炮、焚香紙,虔誠叩拜。

  “記風” 漁民憑經驗牢記牢記颳大風、降暴雨的時間,以此預測百日後的風情。

  “祈風” 正月二十五日為龍風日,漁民多以此日的風向,卜測海上收成,並燒紙、焚香、叩頭,祈禱"順風行舟"。

  “送船” 新船下塢後,船主擇"黃道吉日",在船頭設供品、點蠟燭、焚高香、燒黃表,敲鑼鼓、鳴鞭炮、行大禮。船主執硃砂為新船點晴、開光,船頭披彩,桅懸紅旗,抬船人喊著"百事大吉、波靜風順"號子,送船入海。

  “上網” 每年初出海時,先把一 冬修整的網具分盤在海岸,在鑼鼓鞭炮交響聲中。漁民抬著網具,喊著號子,徐徐登舟,將網一節一節地盤入船艙,行禮祝福。

  “出海” 出海之前,宰豬一頭,帶皮燙剝,把整豬供奉於船頭,在鑼鼓、鞭炮中,升起彩旗。祭祀畢,將豬開膛、剔骨,切為大塊,燉成"豐盛肉",漁民飽餐暢飲。外人遇上船員會餐,不須謙讓,自斟自食。

  “祭龍王” 漁民首次出海驗網,捕到之魚,熬熟盛於盤中,奠酒漿、焚香紙,祈禱龍王保佑海上平安。

  “海忌” 禁說"漏"、"翻"、"扣",要說"明"、"轉"、"劃"或"划過來";出海不說"遠"、"近",要說"高"、"低";卸完魚、蝦,不說"卸完"、"沒有",要說"滿了";帆要叫"蓬";餃子煮碎了要說"掙了";"打官司(灌死)"要換言"告狀";繩子斷了要說"升了";"初十"(觸石)以"倆五"代替;東西碎了禁說"碎",要說"笑了";碰到鯊、鯨等老魚,不能直呼其名,要稱"老人家";行船時,嚴禁吹口哨、說笑話。勺子、飯碗不許扣覆,筷子禁止擔在碗上,吃完飯要將筷子向前猛趨,以示行舟快而無阻;嚴禁婦女跨船頭,不準在船頭上大小便。

漁民習俗

  沿海漁民有供奉龍王、海神娘娘之俗,每逢節日和出海前,擺設供品,點香燒紙,祈求平安。

  新船下塢,船主擇“黃道吉日”,船頭披彩,船桅掛紅旗,設供品,點蠟燭,焚香紙,鳴鞭炮,行大禮。船主用硃砂筆為新船點睛、開光。高呼“波靜風順”、“百事大吉”,送船入海。

  出海捕魚前,舉行祭祀,鳴鞭炮,焚香燒紙,敲鑼打鼓,祈求平安。每逢初一、十五,漁民家屬於海邊為親人祈禱、祝福。漁船滿載歸來時,於船桅掛“布挑子”,向鄉親報喜,鄉親們上船祝賀。


南澳漁民過年習俗

  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是南澳漁民過年中最為熱鬧的一種民俗活動。這項活動在清朝時已經很盛行了,並且一直流傳至今。南澳“舞草龍”是南澳漁民在長期海上生活、習作中形成的以娛神、娛人為內容,以舞草龍拜祭為載體,含有歷史、民俗、藝術等諸多文化內容的傳統民間文化活動。對研究南澳漁民的生產、生活歷史情況,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

古代寒食節的習俗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效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唐書》記雲:“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莊季裕《雞肋篇》捲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 ...

我國端午節習俗

  各地的端午節習俗   河北省端午節習俗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鹹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 ...

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的佩飾   健人,舊時江浙一帶端五時婦女的一種飾物。一般用金銀絲或銅絲金箔做成,形狀為小人騎虎,亦有另加鍾、鈴、纓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婦女髮髻,也用以饋送。《清嘉錄》雲:“(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銀絲製為繁纓、鍾、鈴諸狀,騎人於虎,極精細,綴小釵,貫為串,或有用銅絲金箔者,供婦女插鬢。又互相獻賚,名曰健 ...

中秋節習俗---中秋祭月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 ...

中秋節習俗---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 ...

中秋節習俗---民間拜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