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民風民俗有:
1、納彩,即男家請媒人向女家提親,後人叫說媒;問即雙方變換年庚,近代稱之為“換龍鳳帖,然後卜卦合婚;“納吉”即為訂婚;納徵為男家向女家下聘禮,俗稱彩禮;請期就是選擇好婚期吉日徵求女方意見;親迎即為迎娶新娘;
2、六禮中以親迎內容最為豐富多彩,主要習俗有鋪房、哭嫁、撒谷豆、舉火、潑水、障面、穿紅衣、新娘足不履地、坐花轎、跨馬鞍、拜堂、撒帳、交杯、鬧房等;兩千多年來,這些親迎習俗經久不衰,近代隨著社會的進步雖有所革新和演變,但基本方面變異不大;
3、婦女懷孕,中國漢族俗稱為有喜,小孩出生第二天要做三朝,小孩出生後,大都緊閉雙眼,總要到三朝或三朝以後才睜開,按舊俗,孩子睜開眼後要先看父親,後看母親,然後再看其他親友,以示永遠孝順父母;
4、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這三個節日進行祭祀。
漢族的民風民俗有:
1、尚農務本:
中國漢族是一個古老的農業民族,自古以來農業人口一直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農風俗源遠流長,從遠古起,中國漢族就視農業為本業,早在戰國時期韓非就提出了“以農業為本”的主張,與尚農風俗相關的是漢族對土地神的崇拜。
2、尊祖敬老:
尊祖敬老是中國漢族的千古遺風。尊祖即是對祖先的崇拜,中國漢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績的遠祖和血緣關係密切的近祖。崇祖習俗直到近、現代。民間尊祖的祭祀活動仍十分隆重,中國漢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廟或宗廟。
3、建築形式:
漢族由於分佈地區廣大,其傳統住房因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樣式,居住在華北平原的漢族,其傳統住住房多為磚木結構的平房,居住在陝北的漢族,則根據黃土高原土層厚實、地下水位低的特點挖窯洞為住房,居住在南方的漢族,其傳統住房以木建房為主,講究飛簷重閣和律卯結構。
春節作為最重要,隆重的民間傳統節日,代表了對未來一年的熱切期盼和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使它不僅僅是一個節日。在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慶祝春節的習俗,那麼作為最龐大的漢族,他們的春節又帶有什麼樣的特色呢?
漢族的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餈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丸、全魚、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貼剪紙、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守歲、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
漢族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農曆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夜,是民間祭祀灶王爺的日子。民間流傳著“灶王爺是每年的臘月二十三夜晚上天庭向玉帝述職,初一日五更時分回來歸位,就算是完成了一年的彙報工作”的說法。舊時百姓就在此時進行祭灶活動。
祭灶儀式往往在晚上開始。當夜色降臨時,以往的此時,農村大地已是萬籟俱寂。但在祭灶節的夜晚,只要是與祭灶有關的事,人們總是儘量去辦,大家都渴望過一個熱熱鬧鬧的祭灶節,期待來年五穀豐登、四季平安。
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掃塵過後,就要貼春聯又稱“春貼”、“門對”,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漢族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大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
貼完春聯,就到了年夜飯的時間了,尤為講究:一是全家務必聚齊,因故未回者必須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體現團圓之意;二是飯食豐盛,重視“口彩”。
把年糕叫“步步高”、餃子叫“萬萬順”,酒水叫“長流水”,雞蛋叫“大元寶”,金魚叫“年年有餘”;這條魚準看不準吃,名為“看餘”,必須留待初一食用。北方無魚的地區,多是刻條木頭魚替代;三是座次有序,多為祖輩居上。孫輩居中,父輩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飲酒。吃飯時關門閉戶,熱鬧盡興而止。
熱熱鬧鬧,開開心心吃完年夜飯的同時就要進行好守歲了。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其中民間傳說人們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
後來人們發現年獸害怕紅光,響聲,於是就燃放爆竹嚇跑年獸,一直流傳至今,後來春節燃放爆竹逐漸演變成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
放完爆竹回到屋裡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祭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
派“紅包”是漢族春節的一種習俗,漢人喜愛紅色,因為紅色象徵活力、愉快與好運。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是表示把祝願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裡的錢,只是要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徵好運。因此,在分派紅包的長輩面前開啟紅包,是不禮貌的做法。
到了正月初五,漢族民間傳說是財神的生日,所以過了年初一,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
接完財神爺,自然就要送窮神了。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
思茅地區的布朗族、佤族、彝族、苗族等民族中過去流行著占卜雞卦的習俗,即以看雞頭、舌、嘴、骨、眼及雞蛋等推斷吉凶,仲裁有罪與否。各民族擇其不周部位問卜。布朗族、彝族以殺雞取出腿骨,以竹籤或蓍草插入骨孔,看雞卦是否相通以及相通的孔有多少,竹籤倒向何方來定吉凶,如不通,則不能出遠門,不能與某人相交。佤族是用預先 ...
住房:古代哈薩克族絕大多數人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牧民們住的是一種輕便而又易於支撐和拆的氈房。 氈房,哈薩克語稱“宇”,它不僅攜帶方便,而且堅固耐用,住居舒適,並具有防寒、防雨、防震的特點。房內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千百年來一直為哈薩克牧民所喜愛,由於是用白色氈子做成,氈房裡又佈置得十分講究,人們稱之為 ...
藏族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與漢族有很大的不同。在稱呼藏族朋友的時候,可以在後面加一個“啦”字,“啦”是敬稱,這樣顯得尊重他,特別是初次見面的朋友,切忌直呼其名,這是很不禮貌的。到藏民家做客時,在室內要盤腿端坐,腳底不要朝著人,不要東張西望。
藏族禁忌殺生,佛教徒在這方面更為嚴格。雖他們也吃牛羊肉,但不親 ...
1、瀋陽秧歌
秧歌是流傳於我國北方廣大地區的一種民間舞蹈。瀋陽秧歌屬東北大秧歌,分高蹺、地秧歌兩大類。瀋陽人酷愛秧歌,他們舞得熱烈、舞得豪放、舞得粗獷,令人振奮。如今早晚或節假日的瀋陽街頭,不僅常有火爆的老年秧歌隊表演,還有精品秧歌表演,如"蹉步秧歌"、"燈官秧歌"、少 ...
□慈善萬人行
始於1988年,每年農曆大年初七舉行。其目的是發揚孫中山先生的博愛精神,為紅十字基金募集捐款。
□賽龍舟
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原為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的一種民間習俗,在中山水鄉地區這項活動十分普遍,並演變為一項群眾性的體育活動。
□沙溪龍獅鶴鳳舞
龍、獅、鶴、鳳舞早在6 ...
張家界市是多民族聚居區,主要為土家族。白族、苗族、回族等19個少數民族,共計111.84萬人,佔全市總人口155.2萬人的72.06%,其中土家族98萬人,白族10.8萬人,茵族2.96萬人。在漫長的繁衍、發展、承傳過程中,在原始險惡的生存環境中,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民族性格和風俗習慣。
土家族
土家 ...
居住在雲南保山地區騰衝、龍陵縣的傈僳族,性格粗獷豪爽,每到農曆二月初七便舉行驚險的刀杆節。此外,還有農曆正月十二的牛王節、農曆五月十三的忌蟲節等幾個較有特色的節日。
傈僳族刀杆節 農曆二月初七
傈僳族刀杆節的舉行,往往是夜幕降臨時分,人們先點燃篝火,唱歌跳舞,等到篝火燃盡,形成一個彤紅的火塘時,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