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漢書酈食其傳是誰寫的

漢書酈食其傳是誰寫的

  《漢書》為東漢著名文學家、史學家班固所寫,《酈食其傳》是《漢書》中的一篇。

  班固:字孟堅,扶風安陵即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即為編撰了《漢書》。

  《漢書》:又稱《前漢書》,由中國東漢歷史學家班固編撰,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後唐朝顏師古為之釋注。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漢書》是繼《史記》之後我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即公元前

毛澤東傳誰寫的最好

  羅斯·特里爾名著《毛澤東傳》 2006年1月25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隆重推出美國著名學者羅斯·特里爾的名著《毛澤東傳》的最新版全譯本。 這本《毛澤東傳》是西方數百種毛澤東傳中的最被推崇、最暢銷的作品之一。自1980年出版後,被翻譯成至少8國文字,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中國曾暢銷120萬冊。作者根據近年來得到的最新資料,在斯坦福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增訂版。相比第一版,新版增加了很多新的材料,尤其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最新編輯和研究的成果。

寒食節紀念誰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寫的

  寒食節紀念誰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寫的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介子推是春秋時期晉國人士,晉文公流落在外時,介子推曾經割股餵食他,所以晉文公回國後想要賞賜介子推,可介子推拒絕封賞,帶著母親隱居山裡,晉文公為了逼他出來下令焚山,介子推與母親最後被燒死。

  事實上寒食節最早出現在遠古時期,只是那時候叫禁火節,到了春秋時期,介子推的故事成了寒食節的來源。相傳介子推曾經在晉文公飢餓落魄時,割自己的肉為晉文公充飢,待晉文公回國後,想要封介子推為君侯。

  別人遇到這種事情高興還來不及,可介子推只想跟母親平淡生活,不想要什麼封賞,然後介子推為了躲避晉文公的賞賜帶著母親躲進了深山裡。

  晉文公想要逼介子推妥協,於是放火燒山,沒想到介子推始終沒露面,結果和母親燒死在樹下,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下令在介子推死的這一天吃冷食,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寒食節。

  寒食節是什麼節日

  “寒食”是冬至以後第一百零五日,一般多在夏曆清明節前一兩日。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名士介子推而創設的一個節日。介子推對晉國公子重耳有恩,重耳當了國君(晉文公)後,欲請介子推出山做官,介子推不願,遂躲入山中。重耳為了逼他出山,遂放火燒山,結果介子推寧願被燒死,也未出山。後來為了紀念他,就把這天定為“寒食節”,即要禁火,吃冷食的意思。據唐人徐堅《初學記》卷四《寒食》條所載:禁火的傳統可能在周代就已經存在。寒食節原先延續時間較長,大約一個月左右,後來天數逐漸減少,一月只有數天。唐代詩人元稹《連昌宮詞》雲:“初過寒食一百天,店舍無煙官舍綠。”描寫的就是寒食節的情景。

  寒食節有什麼傳統食物

  1、清明果:在清明節前後製作的一種食物,果形似餃子,但味道截然不同,外皮用鼠鞠草或艾草做成,餡有韭菜、雞蛋、豆腐乾等。

  2、青團:一種用草頭汁來做成的綠色糕團,清甜甘香,軟糯可口,帶有艾葉香氣。吃青團主要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清明節,寒食節等節日,是漢族的傳統節日食品。

  3、潤餅菜:又稱潤餅、嫩餅菜,是春捲的一種,發源於泉州,而後流行於臺灣、福建地區。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食俗。據說,這是古時寒食節食俗之遺風。

  4、青精飯:又稱烏飯、烏米飯、烏稔飯,用糯米染烏飯樹法之汁煮成的飯,顏色烏青,為寒食節的食品之一。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戶戶煮“烏稔飯”,並饋贈漢族的親戚朋友,久而久之,當地的漢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時食“烏稔飯”的習俗。

  5、寒食粥:寒食節日期間,百姓家家不許動煙火,需備麥粥等冷食,藉此紀念,這寒食粥便是因寒食節而流傳下來的節日飲食。

  6、餳:即現代飴糖,是古代寒食節的專備食品。“海外無寒食,春來不見餳”,“市遠無餳供寒食”,“簫聲吹暖賣餳天”,“粥香餳白杏花天”……從眾多的提到餳的寒食詩作中不難看出,古代過寒食節必須有餳食,沒有餳,根本不叫過寒食節。

  7、蛇盤兔:一種麵點,它是山西流傳2500年曆史的清明寒食必備美食。蛇盤兔用麵粉捏成“蛇”和“兔子”的形狀,“蛇”代表介子推的母親,“兔子”代表介子推自己,“蛇”和“兔”纏繞在一起,用來表達孝道之心。另外還有流傳下來的諺語:“蛇盤兔,必定富”。

  8、饊子:一種油炸麵食,古稱“寒具”,是寒食節食品。饊子自古就有,不過現在的饊子南北方有所差異:北方饊子以麥面為主料,大方灑脫;南方饊子多以米麵為主料,精巧細緻。

  9、清明螺:清明螺即田螺、螺螄,清明前是食用螺螄的最佳時令,此時螺肉肥美,有“清明螺,肥似鵝”和“清明螺,頂只鵝”的說法。


水滸的水滸

  水滸傳是元末明初施耐庵寫的。全書透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後為宋朝征戰,最終消亡的宏大故事,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

讀書百變義自現是

  讀書百變其義自現是陳壽寫得。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王肅傳》:“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而義自見。’”   陳壽: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 ...

水滸的在哪個朝代

  《水滸傳》是明末清初時期施耐庵寫的。   《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型別上屬於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全書透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後為宋朝征戰,最終消亡的宏大故事。   施耐庵因避戰亂遷此隱居寫《水滸傳》。據民間口碑,張士 ...

西西里的美麗說是的小說

  朱賽貝·託納多雷,1956年5月27日出生於義大利西西里,義大利導演,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獲獎者。吉賽貝·託納多雷早年從事攝影工作,作品曾多次參加國際比賽得獎,曾任電視臺的紀錄片導演,1982年在義大利薩萊諾影展中曾以長篇紀錄片得獎。1985年編導首部劇情片《被稱為教授的男人》,此後電影作品幾乎都由自己編劇 ...

巨人

  《巨人傳》原名《高康大和龐大固埃》,共五卷,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小說家拉伯雷創作的多傳本長篇小說,出版於1532年-1564年。   這是一部諷刺小說,講述兩個巨人國王高康大及其兒子龐大固埃的神奇事蹟:高康大不同凡響的出生;龐大固埃在巴黎求學時的奇遇;龐大固埃和高康大對婚姻問題的探討;龐大固埃遠渡重洋,尋訪 ...

水滸後幾回是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描寫宋江起義的長篇小說。其前數十章是施耐庵所寫後幾章為羅貫中所寫。   羅貫中,約公元1330年出生,約公元1400年逝世,漢族,山東東原人。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 ...

西遊記後有書嗎是

  有書,是錢雁秋寫的。   《西遊記》後傳作者錢雁秋,1968年9月30日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省無錫市,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87屆表演系,中國內地導演、編劇及演員。2002年開始錢雁秋共創作了四部《神探狄仁傑》作品,並與梁冠華、張子健合作拍攝了古裝推理懸疑劇《神探狄仁傑》系列,三人也被稱為鐵三角組合。[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