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漢武帝的改革措施詳細

漢武帝的改革措施詳細

  政治方面:

  1、頒行“推恩令”,使諸侯王多分封子弟為侯,使王國封地被分割,以進一步削弱諸侯王國勢力,潛移默化地消除了威脅。

  2、建立中朝削弱相權,鞏固了皇權的神聖地位。再設定十三部刺史,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

  軍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權,充實了中央的軍事力量。

  經濟方面:

  1、整頓財政,頒佈“算緡”、“告緡”令,徵收商人資產稅,打擊富商大賈。

  2、採取桑弘羊建議,將冶鐵、煮鹽收歸官營,禁止郡國鑄錢。設定平準官、均輸官,由官府經營運輸和貿易,大大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

  3、興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實行“代田法”,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

  思想方面:

  1、思想上獨尊儒術罷黜百家。

  2、經濟上實行鹽鐵專賣制度,由國家鑄造五銖錢。

  3、政治上限制相權設定“內朝”加強君權,對地方派遣刺史監察郡守國相諸侯等不法之事直接對皇帝負責,實行“推恩令”削弱諸侯王權利。

簡要敘述王安石變法經濟改革措施的主要內容

  1、王安石變法經濟改革措施的主要內容如下:為了實現富國的目的,王安石採取了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免役法(又稱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稅法、均輸法。富國之法初步改變了積貧的局面。

  2、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 。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籤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鬱然病逝於鐘山,追贈太傅。紹聖元年(1094年),獲諡“文”,故世稱王文公。

漢武帝改革制度的原因

  漢武帝時由於漢文帝和漢景帝實行無為而治的方針,導致地方勢力和丞相權力膨脹,嚴重威脅皇權,而外有匈奴威脅,所以漢武帝急需改革。漢武帝本人雄才大略,建立了內外朝,創設刺史制度,頒佈推恩令,大體消除了漢初郡國並行制帶來的負面影響。採用董仲舒、公孫弘等人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且透過對匈奴的三次戰爭,大體消除了匈奴對北邊的威脅。為了加強對西域的控制,西漢在河西走廊設定了河西四郡,天山南北遂與內地聯為一體。


漢武帝措施有什麼作用

  1、政治上: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削弱諸侯權力,鞏固中央集權。   2、思想文化上:儒家學說從此被確立為專制王朝的正統思想,加強了思想控制,統一思想文化。   3、軍事上:北擊匈奴,大敗匈奴,迫使匈奴西遷。   4、經濟上:鹽鐵官營,推出五銖錢。開創了國家隊鹽鐵的控制,鞏固政權穩定,鞏固中央集權。   5 ...

北魏孝文帝有哪些改革措施

  1、政治制度:採用漢民族的官制、律令;   2、社會生活: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官員及家屬必須穿戴漢族服飾.;將鮮卑族姓氏改為漢族姓氏;鼓勵與漢族通婚;   3、思想文化:學習漢族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老的風氣。作用:加速北方少數民族封建化過程,促進了民族大融合的形成。 ...

漢朝的改革措施都有什麼啊

  措施:   1、勸民歸鄉務農,減輕田賦,實行壓抑商賈的政策;   2、削弱丞相的權力,設立十三州刺史,以加強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制,加強中央的軍權;   3、頒行“推恩令”,限制和削弱地方割據集團的力量,反擊匈奴;   4、加強中外交流合作,派遣張騫通西域。   漢朝:公元前202年建立,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 ...

戊戌變法中的改革措施有什麼

  主要措施:學習西方文化、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制度,發展資本主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使國家富強。   1、經濟上:設立農工商局、路礦總局,提倡開辦實業;修築鐵路,開採礦藏;組織商會;改革財政。   2、政治上:廣開言路,允許士民上書言事;裁汰綠營,編練新軍。   3、文化上:廢八股,興西學;創辦京師大學堂;設 ...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和影響

  措施:   1、在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   2、官員及家屬必須穿戴漢族服飾;   3、將鮮卑族的姓氏改為漢族姓氏;   4、鼓勵鮮卑貴族和漢族貴族聯姻;   5、採用漢族的官制和律令;   6、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老的風氣。   影響:   1、促進了民族間的融合; ...

漢武帝大一統措施及結果是什麼

  措施:   1、政治上實行削藩,加強中央集權。   2、經濟上將地方的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實行抑商政策。   3、軍事上大力反擊匈奴,進一步發展和鞏固了國家統一。   4、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儒家思想作為封建正統思想。   結果:採取的一系列措施進行改革,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的大 ...

李世民的改革措施

  李世民,即唐太宗,生於武功之別館,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改革措施:   按秦王府文學館的模式,新設弘文館,進一步儲備天下文才。中央朝廷方面延續了三省六部制,特設政事堂。地方上沿襲了隋代的郡縣兩級制,分全國為十個監區。行府兵制,寓兵於農。把諫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