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曲阜市文化遺產管理委員會獲悉,值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清明節到來之際,為緬懷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孔子,增強遊客的文化體驗,將在孔林舉行盛大的祭祀孔子儀式,從而把印在塵封古籍中的古老風俗,刻在千年石碑上的儒家文化,生動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按照曲阜當地的風俗,在每年的清明節,孔氏的後裔都要到他們的家族墓地孔林掃墓,拜祭祖先。浩浩蕩蕩的掃墓隊伍,就是一幅幅活生生的民俗畫,最生動地體現著中華民族古老的文化。而且,每年都有不少海內外的遊客,專程在清明節時來曲阜,去孔林拜祭孔子,形成了“五一”黃金週前的一個旅遊高峰。
面對近年出現的清明節旅遊高峰,當地有關部門緊抓這一機遇,根據《曲阜縣志》、《聖門禮志》、《闕里志》等有關記載,今年隆重推出清明節孔林祭孔儀式:以歷史文化的記載為根據,以對傳統清明節祭祀孔子相關儀式的生動再現為手段,增加活動的內容,增強現場的氣氛,豐富中外遊客的文化體驗。
清明的風俗有哪些 清明節時節民間民風民俗彙總
1、掃墓
清明節是傳統的春祭大節,與之相對應的是重陽節的秋祭。清明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緬懷方式,其習俗由來久遠。
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後,各地有所差異,清明祭祀按祭祀場所的不同可分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清明祭祀主要是由於採取墓祭方式。另一種形式是祠堂祭,又稱廟祭,廟祭是宗族的共同聚會,有的地方徑直稱為“清明會”或“吃清明”。
2、插柳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簷上。據說插柳的習俗與避免疫病有關。唐人認為在河邊祭祀時,頭戴柳枝可以擺脫毒蟲的傷害。宋元以後,人們踏青歸來,往往在家門口插柳以避免蟲疫。
3、踏青
踏青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春日景象,郊外遠足,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後世影響深遠。
4、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於扎制的風箏上,用線繫著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著風箏一起飛走。後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為流行的郊遊娛樂活動。
5、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6、盪鞦韆
盪鞦韆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7、遊樂
清明節除了上述掃墓祭祖、踏青插柳的習俗之外,還有大量遊樂的風習,千百年來,倍受人們的喜愛,如延續至今的牽鉤、放風箏和盪鞦韆等,也還有曾盛行一時,惟今已不復見的射柳和蹴鞠(音:cù jū)。
8、拔河
拔河,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9、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在細長搖曳的柳枝上,拴上一縷紅綢,即是被射的目標。大多是青年男子,騎馬挽弓,在百步以外,用特製的前頭分杈的箭,射斷那枝柳條,待柳條落地之前,飛馬前往,將柳條接住。據明朝人的記載,射柳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10、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蹴鞠,就是中國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
11、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帝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五代女詞人花蕊夫人有詩云:“寒食清明小殿旁,綵樓雙夾鬥雞場。內人對御分明看,先睹紅羅被十床”。皇宮裡舉行鬥雞比賽,還用10床被子當作賭注,可見玩興極濃。
12、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尤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13、吃青團
青團是江南一帶的小吃,清明吃青團的習俗起源於寒食節。每逢寒食節,人們便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後來隨著時間的遷移,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
14、吃艾粄
有一句俗語叫做“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所以艾粄也是清明節的節令食品,是客家人的傳統小吃,用新鮮的艾草煮水之後剁成泥,然後加到糯米粉中,同時還要用剛剛煮艾草的水,攪拌成團后里麵包上各種餡料,蒸熟之後就可以食用了。
15、吃饊子
饊子是一種油炸食物,前面有提到清明節和寒食節合併到一起,而饊子就是在寒食節的時候食用的,提前炸好饊子,在清明節的時候就可以食用了。
1、清明時節江南地區的風俗是吃青糰子。
2、青糰子是用某種名字叫做“漿麥草”的常見植物搗碎後壓擠出汁,隨後採用這種汁同曬乾後的水磨純糯米麵攪拌均勻揉和,隨後進行製作糰子。糰子的餡料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做成,在包餡時,另放進一塊糖豬油。團坯制完後,將它們入籠蒸好,出籠時要軟毛刷將熟菜籽油勻稱地刷在糰子的表層,這便大功告成了。
3、青糰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沁人心脾,吃下去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糰子也是江淮地區人用於祭祀祖先必不可少食品,正是因為這樣,青糰子在江淮地區的民間傳統習俗中顯得十分至關重要。
即便你平日裡對二十四節氣並不是很注意,或者你從沒刻意數過中國到底有多少個節氣,清明節,也不會讓你感到陌生,因為這一天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一個紀念祖先、懷念已故親友的日子。
談到清明節,我想有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個歷史故事:史書記載,在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快要餓死的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清明》詩。詩中主要描寫清明時節,春雨悽濛;遊子思念故人,肝腸寸斷;面對紛紛細雨,更添幾分憂愁。這時,他只想找個酒家,借酒澆愁。詩人在詩中描述了清明時節,百姓雨中掃墓、祭奠祖墳,悼念已故親人的悽迷情景。清明節的來歷,民間 ...
清明,它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漢代時就已形成,“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時節“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這些都是清明名稱的由來。人們依此節氣作為判斷所要進行的農事,根據清明雨水的多少佔卜莊稼的豐歉情況。由於時間上的相近關係,唐代以後,清明綜合寒食節、上巳節習俗,逐漸發展為 ...
關於清明時節的作文1
今天是傳統節日八月十五中秋節,這是一個全家團圓的日子。
一大早我們一家三口去爺爺奶奶家過節。
由於今天姑奶一家也參加,共十四個人,我們分三車直奔紫荊山錦繡花園酒店。由於人多,我們在包間分為兩桌就餐。哇!好熱鬧啊!聊著家常說著近況,不一會,一道道豐富的菜餚上桌。我一看,哇! ...
清明時節作文1
今日雖然下著雨,但是我過的很有趣、很充實。
我吃好早飯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做作業,我把家庭作業全部做完了,媽媽也訂好了《里約大冒險》的電影票。
今日我們一家人去老家給我奶奶掃墓去了。
我們為了不堵車,我們早早地吃完中飯就出發了,公墓里人果然不多。我們透過長長的、兩邊都是松柏的大 ...
清明時節雨紛紛為題目的作文1
在我印象裡,清明與雨總是有著不解之緣,彷彿只有這淅淅瀝瀝的雨,才能顯出清明悲涼和憶念的韻味似的。
又到一年清明時,從清晨到黃昏,如煙般飄忽的細雨一直瀰漫在山野、草叢間、小路上,不時地閃動著人影,他們三五成群,或撐著傘,或披著雨衣,都是“行行重行行”的掃墓人;間或也有一 ...
清明時節1
掬一捧清泉,洗淨長空,青天外,山還在霧裡,曲折的歸途漸漸扣緊故鄉遙遠的朦朧,原來,清明雨上,紛紛細雨不是時節獨有的靈氣,還是路上行人愈加清澈的精魂。驅長車,趕時光,迴歸的孩童一直在守望著的情愫,好似遇見那一個夢裡的杏花村……
梨花風起正清明,是春風,是春雨,是春天無與倫比的萬物情。假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