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火把節的來歷+火把節是怎麼來的

火把節來歷 火把節有什麼風俗

  火把節來歷

  根據史籍記載,火把節屬於火崇拜,火把節古稱“新火節”,因為火是光明的象徵,代表演理想和希望。其始於時間,應在古代部落時期,古代先民取來火種,重新生火,目的是為了除舊佈新,讓火永不熄滅。

  民間廣泛流傳的起源是“火燒松明樓”的故事。相傳在唐代,大理地區六詔之一的蒙舍詔首領皮邏閣企圖吞併其他五沼。六月二十四這天,皮邏閣誘召各詔首領到松明樓喝酒,縱火將他們燒死。鄧賧詔主的柏潔夫人早就看穿皮羅閣的野心,勸丈夫不要去,但迫於祭祖和南詔的威力,不得不去。

  柏節夫人知道此去凶多吉少,於是將一隻鐵釧戴在丈夫的手上,後據此認出了丈夫的遺體。南詔王見柏節夫人貌美聰慧,便逼她為妾。柏節夫人假意答應,但回去將丈夫掩埋後,率眾與圍城的南詔兵浴血奮戰,彈盡糧絕後於六月二十五日投海而死。

  火把節起源問題的一個分論則是:“火把節起源的唯一性”問題。在火把節被簡單歸為彝族節以後,一個愚蠢的推論就是:白族火把節源自彝族火把節。這個推論存在的硬傷是彝族內部火把節高度不一致。時間上不一致,地域分佈上也不一致。

  烏蒙地區的的彝族甚至根本沒有火把節的風俗。所以此推論無法解釋白族火把節在民族內時間內容形式上的高度一致性的特徵。有鑑於白族建立的南詔大理國延續500多年對雲南的影響,“彝族火把節源自白族”的推論更具有邏輯上的合理性。

  退一步說,考慮到彝族火把節在稱謂,相關傳說,時間,慶祝形式的巨大差異,除了大理州的彝族火把節是源自白族以外,其他地方的彝族火把節很有可能是獨立起源的。火文化在氐羌系北來民族中的儀式化表達的普遍性完全可以產生不止一次的獨立起源。

  火把節的傳說

  中國人對於傳說總是非常好奇,因為每一個傳說彷彿都被賦予了傳奇的影子,顯得非常神奇,這就和風水一樣的令人著迷。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火把節傳說。

  納西族火把節是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起,傳說是天神子勞阿普嫉妒人間的幸福生活,於是派人將人間燒成火海,於是火把節就誕生了。

  白族的火把節是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五日,傳說中,還有著名的阿南(即曼阿喃)的傳說,故事情節與女性人物傳說《曼阿喃》和《火燒松明樓》大體一致,是人物傳說與火把節傳說交叉衍變的結果。

  彝族的火把節是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起,共三天,傳說斯惹阿比和阿體拉巴比賽摔跤,結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茲知道了此事,大為震怒,派了大批蝗蟲、螟蟲來吃地上的莊稼。阿體拉巴便在舊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來許多松樹枝、野蒿枝紮成火把,率領人們點燃起來,到田裡去燒蟲。從此,彝族人民便把這天定為火把節。

  火把節有什麼風俗

  第一天:祭火

  這一天,村村寨寨都會宰牛殺羊,集體分享,並備酒肉祭祖。夜幕降臨時,臨近村寨的人們會在老人們選定的地點搭建祭臺,以傳統方式擊石取火點燃聖火,誦經祭火。然後,家家戶戶,大人小孩都會從畢摩手裡接過用蒿草紮成的火把,遊走于田邊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驅蟲的傳說。

  第二天:傳火

  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聚集在祭臺聖火下,舉行各式各樣的傳統節日活動。小夥們要效仿傳說中的阿體拉巴,賽馬、摔跤、唱歌、鬥牛、鬥羊、鬥雞。姑娘們則效仿傳說中的阿什嫫,身著美麗的衣裳,撐起黃油傘,跳起朵洛荷、達體舞。夜幕降臨,一對對有情男女,在山間,在溪畔,在黃色的油傘下,拔動月琴,彈響口弦,互訴相思。故也有人將國際火把節稱作是“東方的情人節”。

  第三天:送火

  這是整個火把節的高潮。這一天夜幕降臨時,人人都會手持火把,競相奔走。最後人們將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歡樂的人們會聚在篝火四周盡情地歌唱、舞蹈,場面極其壯觀。故也有“東方狂歡夜”之稱。

火把節的來歷 火把節是怎麼來的

  火把節的來歷

  火把節是彝族人民特有的傳統佳節,每年的農曆6月24日,在著名的航天城、“月城”西昌,聚居在那裡的彝族同胞要穿上節日的盛裝,載歌載舞,舉辦聲勢浩大的選美活動和服飾、賽馬、摔交、射箭的比賽,並在夜晚點燃火把在曠野中游行,紀念他們心中的英雄。自漢唐起,已沿襲一千多年。火把節一般於每年農曆二十四日舉行,歷時三天。有關火把節起源的記載和傳說,其中較為普遍的兩種:

  一、相傳天上的恩梯古茲(彝族神話中的天神)派嘍羅到凡間危害眾生和莊稼,人們在支格阿魯(彝族神話中的英雄)率領下毫不畏懼,在農曆6月24日這天用火把焚燒了害蟲,戰勝了天神,於是彝族人民把這天定為火把節。

  二、遠古的時候,天上的一個大力士和地上的一個大力士摔跤,天上的大力士被地上的大力士戰勝,狼狽地逃到天上,在天神面前拔開弄是非,於是天神不分青紅皂白,遷怒於人間,遣派大量的害蟲到地上糟踏莊稼,危害人民,人們點燃火把到田間驅除蟲害,戰勝了天神,這天正好是農曆的六月二十四日,彝族人民把這天定為火把節。

  每逢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我國彝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火把節。按彝族的風俗,這一天要舉行鬥牛摔跤和盛大的群眾性文藝聯歡活動。到了夜晚,家家戶戶都在門前豎起一支火把,村寨裡還要豎起高達三四丈的大火把,以示吉祥。村寨的男女老幼手執火把照遍房舍、畜圈、莊稼、道路,表示驅逐妖魔鬼怪、毒蛇蟲害,預祝豐收。

  然後,人們往往彙集到村頭、廣場等地方,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此外,青年人們還要舉著燃燒的火把,奔跑在松林田間、村前寨後。這時,只見田野山村到處遊動著閃亮的火光,形成了燦爛耀眼的火海,這也是火把節中最具特色的活動。

  火把節是怎麼來的

  關於火把節的來歷,民間有這樣的傳說:在很久以前,有個名叫額其拉巴的彝族小夥子,是個摔跤能手,天下沒人戰勝他。上天知道後,就派凶神下凡與額其拉巴較量。結果凶神被額其拉巴摔死了。一怒之下,上天撒下無數天蟲作害莊稼,為害人間。在額其拉巴的帶領下,彝族人民上山砍來松明,做成無數只火把。大家把火把插在田埂上,誘殺了成千上萬的天蟲,保住了莊稼。人們擔心害蟲沒燒盡,於是就在每年的農曆六月末,手執火把驅趕害蟲,祝福人畜消災祛病。這個習俗一年年地流傳下來,時間久了,就形成了彝族人民最重要的節日——火把節。

  彝族火把節的傳統習俗

  按彝族的傳統習俗,火把節要過三天。

  第一天清晨,男人聚集河邊殺豬、宰牛、打羊分肉;婦女在家忙著煮蕎饃、磨糌粑面,準備以後兩天的熟食,這一天還有一項重要的內容,那就是每家要殺一隻雞,察看雞舌、雞膽、雞股以占卜來年的吉凶,並燒雞祭祖,祈盼闔家平安、牲畜興旺。

  第二天,四鄉八部的人們穿帶節日的盛裝從方圓幾十裡甚至上百里的山寨潮水般湧向青山環抱的火把場。這天的活動可謂精彩紛呈,傳統專案有鬥牛、賽馬、鬥羊、摔跤、鬥雞、爬杆、搶羊、射擊、賽歌、選美、賽衣、老鷹捉小雞、跳“集樂荷”舞、耍火把、打情火等。

  活動極富原始情趣和鄉土氣息。

  第三天繼續前一天未完的活動。太陽映紅了天邊,他普牽著獲勝牛,阿衣抱著不敗的雄雞,小夥子簇擁著“火把美女”、阿米米緊跟摔跤英雄回到山寨,點燃用蒿枝或細竹紮成的火把舉行神聖的“送火”儀式。火把節萬眾歡騰的高潮來臨,彝家男女老少高舉心中的火把,歡慶豐收,祈禱平安,祝福吉祥。

  火把節是大小涼山彝族人的“狂歡節”,是阿哥阿妹男歡女愛的“情人節”。明代文人楊升庵對火把節狂歡之夜的盛況先讚歎不已,留下了千古傳頌的詩句:“雲披紅日恰含山,烈炬參差竟往還,萬朵蓮花開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間”。彝族諺語形容火把節為:“苦什”(過年)是嘴巴的節日,“都則”(火把節)是眼睛的節日。

火把節的由來和傳說 火把節是怎麼來的有什麼故事

  火把節的由來和傳說 火把節是怎麼來的有什麼故事

  彝族火把節(the Firebrand Festival of the Yi ethnic group)是彝族地區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舉行,流行於雲南、貴州、四川等彝族地區。

  白、納西、基諾、拉祜等族也過這一節日。火把節多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舉行,節期三天。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語支的民族都要過火把節。

  火把節在古代被稱為"星迴節",俗有“星迴於天而除夕”之說。火把節的由來傳說不一:一說天神與地神鬥爭,人們用火把助地神滅蟲戰勝天神;一說出自《南詔野史》及師範《滇系》,這兩書載:南詔首領皮羅閣企圖併吞另五詔,將會五詔於松明樓而焚殺,鄧賧詔妻慈善諫夫勿往,夫不從而被殺,慈善閉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

  統治天地萬物的天神“恩體古孜”年派他的兒子大力神“斯熱阿比”率天兵到人間徵收苛捐雜稅。把好端端的人間被攪得民不聊生。智慧超人,英勇無畏的彝族英雄“黑體拉巴”,看到這個情景,便經常去為各個部落排憂解難,除暴安良,深受民眾的愛戴。

  一天,黑體拉巴上山打獵,站在高高的山巔上,陶醉在美不勝收的景色之中,他禁不住引吭高歌,高亢的歌喉引來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揚婉轉的歌聲。他們隔著高山河流對唱情歌直到天黑。從此,他們相親相愛,山盟海誓。對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熱阿比”聽說了,心裡又憤恨又嫉妒,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熱阿比”便下凡想與“黑體拉巴”摔跤決鬥,結果在決鬥中,被彝族民間英雄“黑體拉巴”摔死,天神為此大怒,放出鋪天蓋地的蝗蟲到人間毀滅成熟的莊稼。 火把節的由來和傳說

  聰明的“妮璋阿芝”翻山越嶺,找到了天邊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祭司,祭司告訴妮璋阿芝:消滅蝗蟲,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體拉巴帶領民眾上山扎火把,紮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燒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終於燒死了所有的蝗蟲,保住了莊稼。看到這情景,可惡的體古孜暴跳如雷。使用法力將勞累過度的黑體拉巴變成了一座高山。人文百科

  妮璋阿芝看著這一切,傷心欲絕,在大祭司的祈禱聲中捨身化作滿山遍野美麗的索瑪花盛開在黑體拉巴變成的那座高山上。這一天,正好是農曆的六月二十四。從此,彝族人為了紀念這一天,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這天便要以傳統方式擊打燧石點燃聖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風調雨順、來年豐收。人們載歌載舞,普天同慶抗災的勝利,歌唱黑體拉巴的英勇和妮璋阿芝的聰明美麗。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彝家一年一度的火把節。

  火把節的傳說故事

  相傳大姚縣趙家店紅山腳下彝族寨子有個聰明美麗、賢惠善良的姑娘諾娜和打苴基地方英俊勇敢的小夥子阿查傾心相愛著。陰險狠毒的山官頭人魔哈選女作妃,妄想霸佔山茶般秀美的諾娜為妾。在魔哈的淫威下,英勇的阿查,以弱勝強,以精湛的技藝戰勝了險惡的魔哈,魔哈惱羞成怒,用巫術轟裂了土豬樑子,阿查不幸墮落深淵。後經眾鄉親搭救才脫險。

  在阿查遇難的時候,諾娜姑娘險遭魔哈魔掌。魔哈帶領兵丁把諾娜的家團團圍住,要搶諾娜成親。為了免遭賤踏,諾娜越懸崖絕壁,離家逃走,尋找阿查,在紅山懸崖,她終因氣力耗盡累死在懸崖之下,諾娜的身影永遠顯映在懸崖上,故有“白人崖”之稱。

  阿查被眾鄉親救出了裂山,情知中計直奔諾娜家;只見諾娜的父母被魔哈所殺。阿查懷著悲痛埋葬了岳父岳母,找遍了叢山峻嶺,最後才發同諾娜留在紅崖上的白色身影。阿查痛不欲生,想跳崖與諾娜同歸。眾鄉親前往勸阻,從崖邊拉回了阿查,並和他一起商量復仇的辦法。次日(六月二十五日),阿查和四山八里,三村五寨的鄉親們高舉著上千火把直奔魔哈家,焚燒了魔哈宮殿,燒死了罪惡的魔哈。為諾娜報了仇,為眾鄉親解了恨。

  為了紀念這個難忘的日子,每年六月二十五日這天下午,彝族村寨的人們都要點燃起松明火把,用這熊熊燃燒的火把去照耀四壁,燒死蚊蟲;驅邪除惡,以示吉祥幸福;同輩人互敬火把,燒掉“祝崇”,以示清潔平安。然後舉著火把把田間地頭,揮舞引蛾,撲滅害蟲。巡遊之後,將火把插在田頭地角,村前開闊地帶,男女青年就圍著火把跳起歡快的“左腳”,老人們圍著坐火塘,開啟醇香的火酒,互相敬酒,互祝吉祥。

  火把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很多人都知道彝族火把節,但是,火把節不止是彝族的節日,火把節還是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火把節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傳統節日,不過在日子上有所不同。彝族、納西族、基諾族在農曆六月二十四舉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舉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舉行,節期二三天。

  火把節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蜚聲海內外,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鬥牛、鬥羊、鬥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在新時代,火把節被賦予了新的民俗功能,產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節來歷

  雲南省的彝、白、傈僳、納西、普米、哈尼等少數民族,有一個共同的節日—火把節。關於火把節的來歷,有許多不同的說法:   1、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彝族火把節來源的傳說是:天上的大力士與地上的大力士相約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摔跤,結果天上的大力士摔死了,天神大怒之下,派蝗蟲到人間討回命債。蝗蟲吃光了地上的植物,人們 ...

哈尼族的火把節來歷與習俗

  各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有所不同的,而這些傳統節日是各具民族特色的,關於傳統節日的來歷也是不一樣的。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火把節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傳統節日。其人民對火把節的重視程度和春節差不多。那麼,一起來看看有著民俗文化內涵的哈尼族文化中火把節的來歷和習俗吧。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 ...

火把節來歷

  我國南方彝、白、納西、僳僳、拉枯、哈尼等族的傳統節日。時間大都在每年夏曆六月二十四日前後,舉行一至三天。各民族、各地區活動內容不完全相同,但都少不了要在節日夜晚點燃松木扎制的火把,或插於村中,或舉之來往于田間,並伴隨各種歌舞活動。   彝族過火把節時,一到夜晚,各村寨即點燃火把,炬火散佈遊動于田野山鄉,頗 ...

火把節的由來 火把節來歷和傳說

  火把節的由來 火把節的來歷和傳說   關於火把節的來歷傳說,真不知有多少。有的載於史冊;有的經民間文學工作者作了整理載於報刊;有的為大家喜愛而流傳;有的卻只得到一個地方或一個支系的認可。火把節的來歷故事附會了歷史事件或生活事件,各有說法,不盡相同。它雖不是火把節的來歷真實情況,卻都圍繞著一箇中心而闡釋,這 ...

元宵節的來歷和傳說 元宵節與火把節

  大家都知道元宵節,因為每年都要過元宵節,而且還有假期,那你知道元宵節這個名字來由嗎?元代表了開始,宵則有夜晚的意思,而元宵定在正月十五,所以元宵就是第一個月圓之夜。關於元宵名字的由來,你還知道哪些呢?   元宵節的來歷   元宵節的由來已久,要追溯到我國古代。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 ...

火把節來歷

  1、火把節的由來眾說紛紜,一般來說有兩種說法。一是天神與地神鬥爭,人們用火把助地神滅蟲戰勝天神。二是出自《南詔野史》及師範《滇系》,據記載:南詔首領皮羅閣企圖併吞另五詔,將會五詔於松明樓而焚殺,鄧賧詔妻慈善諫夫勿往,夫不從而被殺,慈善閉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   2、石林彝族人視火把節為紀念民眾與惡魔 ...

白族火把節來歷

  白族的傳說是,漢朝的副將郭世忠殺死了大理的曼阿那酋長,發覺酋長的妻子河南長得很漂亮,便要娶她為妻。河南假意答應,但提出了祭祖亡夫的三個條件,然而,河南在祭夫時, 卻點火燒著了靈堂,躍身跳入熊熊烈火中自盡。河南的忠貞勇敢,博得了人們的讚歎和欽佩。從此每年在河南自盡的日子,白族同胞便點燃火把,串鄉遊寨,以示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