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渾天說蓋天說還是別的什麼說,古人從來都認為大地是一個平面。但,天圓地方的宇宙結構裡,包含日影千里差一寸”的結論,而宋代還有官方組織過實測,我沒查到具體結果,但是不同緯度的日影長度有差別這點古人肯定是知道的。而且,當古人發明出赤道式日晷的時候,(日晷大體分兩種,地平式就是盤面是水平的,赤道式就是盤面跟地面成一定角度,保持和赤道平面垂直。)應該能發現不同緯度赤道式日晷的傾斜度不一樣。
那麼,為什麼中國古人沒有產生出地球是圓的這一思想?或者,就連地球具有一定弧度的思想都沒有產生出來,而一直到了清代,西方的科學進入中國,地球是圓的這一觀念都仍然在中國掀起了軒然大波?中國古代出現過可攜帶的計時儀器麼?如果沒有,是什麼原因?如果有,它是怎麼解決在不同緯度的普適問題的?西方在同一時期做出的那些可攜帶計時儀器真是精美,各種能工巧匠奇思妙想看得人羨慕。
我們今天所用的日曆的功能只是標註時間:大字是通用的公曆,小字是傳統的農曆,再用紅字標出節假日,看上去簡潔明瞭。但是,古代日曆的內容卻遠比今天要蘊含更多奧妙。
北京東城區雍和宮附近的一條小街上,有一個很不起眼的小門臉兒,門口不像其他小商鋪那樣擺掛著色彩炫爛的商品以招徠顧客,只在門楣上掛著個簡單的牌匾,白底黑字:“擇日 起名”。
這一帶是老北京胡同區,淨是青磚灰瓦的老房子,門口還留著舊時的青石臺階,走上臺階,拉開玻璃門,裡面只有七八平米的狹小空間,對面牆上掛著幅挺大的五行擇吉圖,上面密密麻麻標記著每日諸事吉凶宜忌的情況;櫃檯後坐著位胖胖的老先生,他就是能給人擇吉日、起好名的丁先生。
如今結婚選個好日子、公司開張擇個吉時辰,大至團體開辦活動,小至個人搬家遷居,依黃曆擇日子的現象,非常普及。丁先生告訴我,前些日子,就有位男青年請他算算近期出門遠行的吉日,丁先生說,他問明瞭情況,給他推算了日子,誰知那主顧並未按日子行事,“結果……”丁先生搖了搖頭,暗示我結局不好。
日期,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是客觀得不能再客觀的“時間”,它怎麼會沾上“吉凶”之說?我們不妨來看看最古老的日曆。
我們今天所用的日曆的功能只是標註時間:大字是通用的公曆,小字是傳統的農曆,再用紅字標出節假日,看上去簡潔明瞭。但是,古代日曆的內容卻遠比今天要蘊含更多奧妙。
20世紀初從疏勒河流域出土的漢簡中發現有東漢和帝永元六年(94)的歷譜,即當年的日曆,上書:七月廿七日壬午開天李;廿八日癸未閉反支;廿九日甲申建*;卅日乙酉除。“壬午”、“癸未”、“甲申”是當日的干支;“開”、“閉”、“建”、“除”及“天李”、“反支”是當日的歷忌,忌什麼?後唐同光二年(924)曆書中有一段具有普適性質的歷忌歌,歌中道:建日不開倉。除日不出財。滿日不服藥。平日不修溝……開日不送喪。閉日不治目。從中我們可以約略看出點門道。不過這歷忌歌可不能翻譯一切歷忌專案,它只是龐大艱深的歷忌之學術理論的摘錄罷了。
中國的歷忌之學發源甚早。《史記》中就有堯舜帝“擇吉月日”的說法。長沙子彈庫戰國墓出土的楚帛書中的《丙篇》,則通篇為一年中逐月吉凶宜忌的內容,比如說某月“可以出師、築邑,不可以嫁女、取臣妾”,某月“可以聚眾,會諸侯”等等,這恐怕是現今能找到的最早的歷忌之術的歷史記錄,其中專案已不少。可見,早在戰國時期,歷忌之術已頗具規模。東漢時,王充在他的《論衡》中也討論了當時的六類歷忌之書,除了祭祀、葬事等隆重之事的擇日,還有專講洗頭之時日吉凶的沐書,講裁衣時日的裁衣之書,講造房、裝車、挖井等事的工伎之書。可見歷忌之術已深入民心。
大致在六朝隋唐之際,曆書,即我們後世常說的“通書”、“通勝”、“黃曆”,就是古老的歷忌之學與歷譜(相當於今天的日曆)在大約五世紀中葉至七世紀中葉相結合而成形的。這種從術士的枕中鴻寶走出、具有指示日常行事宜忌功能的指南,在唐時大為興盛,成為上至朝廷下到民間的“生活寶典”。同時,歷忌之學也得以廣泛發展,至明清曆書中,歷注在用事宜忌方面已多達四十多項——連會親友、掃屋子都要看“黃曆”,歷算的理論流派也越發紛繁複雜,眾說紛紜。於是,乾隆四年(1739),乾隆帝責允祿、何國宗等三四十名皇家歷算官員編撰成一本統一的擇日規範,這就是《協紀辨方書》。從此歷忌之術有了規範可查的工具書。乾隆還為此書親制序文說“協紀辨方者”“敬天之紀、敬地之方也”,算是為古老的歷忌之術做了個哲學性的總結。
民國之後,孫中山宣佈改用公曆,年號沒有了,干支不用了,政府不再管歷忌的事。但歷忌、擇日的觀念深植在民間的根並沒有斷。民間仍由道家術師、擇日師排出“通書”,各地命相師可掛上各家堂號另行出版,或者賣出版權由公私機關印行當贈品。文革以後,大陸民間也漸漸恢復對黃曆的排算,擇日的民俗甦醒過來。1985年,臺灣進行過一次對黃曆使用行為的民意調查。結果發現,83.6%的家庭都使用黃曆,而且每100個家庭裡,竟然有120本黃曆書。難怪有人說,自從唐代風行,千餘年來,黃曆一直是中國民間最暢銷的書籍。
根據黃曆而擇日的傳統由古而來,至今不絕,如果說它不科學,偏偏有很多人內心裡還以它為行事尤其是重要事情的依據;若說它一定有道理,道理又在哪呢?要想尋找答案,我們還須從古代中國人時間概念的形成、從古老的天文曆法去追尋。
我們都知道,自從有文字記載以來,中國人一直使用陰陽合曆。即按月相變化計算月的時間,按太陽視運動的規律計算年的時間。從漢初頒行《太初曆》,確立了每年從立春左右的元旦(即大年初一;因此這天被稱為“春節”)開始,以月亮朔日為初一,一年分十二個月:子月、丑月、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一年354天,依曆法可置閏,滿足太陽曆的365天。全世界的民族仰望天空,觀察天象,制定曆法,排算時歷,大概都是這樣的規律,但是,中國人用來織就時間之網的絲線很特別——東漢起,朝廷令行以天干地支來紀年,這“天干地支”是什麼?它讓中國人的時間染上什麼特別的色彩了嗎?
《山海經·大荒經》講了一個故事:遠古的神仙帝俊與妻子羲和生了十個太陽,“九日居上枝,一日居上枝”,住在樹上的這十個太陽每天輪流值班,居上枝的就是值日的太陽,值一輪就是十天,即今天我們說的“一旬”,這十個太陽取了十個名字分別叫“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就是十天干;帝俊還有個妻子叫常儀,生了十二個月亮——十二也成了中國文化中的“天之大數”,在紀時體系中,十二是個很常用的進位法——分別叫“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就是地支。
除了傳說故事,對天干地支還有一些嚴肅的研究,郭沫若在他的《釋干支》中說十二支是古人觀察天象而產生,“中國科幻小說之父”鄭文光以為它們起源於夏代,因為十二支之首“子”,其甲骨文寫法是從參宿的圖形衍化出來的,參宿正是夏氏的族星。總之,十二支的名目都來自天上的星宿。
如果從對上古文化的研究分析,干支是跟天上的星象有密切關係的,古人用它們來紀時間很有意味。天干地支,這套極為抽象、至今仍難以確定其創始時間和意義的符號體系,不但很有中國特色地渲染了時間的人文色彩,它們也直接參與了中國時歷中頗具“神秘主義”色彩的歷忌之術的架構。
我們是否可以大膽地猜想:人們觀察天上日月行星的執行而制定了時歷,在古代人的思想中,天上的星辰也決定了時日的“性質”即吉凶宜忌?
許多研究者將中國古代歷忌擇吉之術的理論依據作了如下概括:古代人認為,天地間有許多神煞,他們性情或善或惡,干預、左右人間事務的能力或強或弱,諸神煞按照自己的執行規律,輪流值日管事,於是,每天諸事的吉凶宜忌就由諸位值班的神煞之性情善惡、能力大小,他們之間相互衝突、合力、牽制或平衡的結果來決定。這個神煞體系隨著歷史的演進而由簡趨繁。早期漢簡歷譜中所注的建除、反支、血忌等,都被歸入神煞體系,到唐宋時代已頗具規模,至清乾隆時皇家頒行的歷忌工具書《欽定協紀辨方書》集其大成,各類神煞已近300項。
在古代的歷忌之學中,有非常詳細地推算這些神星、神煞值班的“工作流程”。在古代,做一個術士,推算時日的吉凶,並非易事。第一步,他要將頭緒繁多的諸神煞執行規律“值班表”下死功夫牢記心間;第二步最難,要將值班的諸神星、神煞的性情、能力參透,才能得出平衡的結果。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吧。事實上,不僅如此,諸如陰陽五行、八卦九宮、河圖洛書、四時五方等等都被新增進擇日的因素中。我們今天看到的古代歷注,往往只有短短三五個字,諸如“利侵伐”、“不可以築室”等等,其背後卻是相當繁瑣的功夫。
今天市面上流行著諸多黃曆,他們的計算原則,也同樣要依據上述理論。如今許多人不斷追問“黃曆,準嗎?”還真不好回答。有學者拋開黃曆科學與否的爭論,從人文角度來探究,認為黃曆這一屬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時間”是有性情、有個性,中國人的時歷從年到月、日、時都密密麻麻地標註著吉凶宜忌,一本曆書,上面刻劃的是另一張“時間之網”,這張時間之網,是與中國的傳統文化融在一起,是中國人看天、看地、看萬事萬物的態度的結晶,如果要說它是古代中國人的自然觀,也無不可。
鮮花,餐風飲露,汲日月精華,除觀賞之外,還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珍饈佳餚。自古以來,食用鮮花的記載史不絕書,代不乏人。
以花為美食,在我國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屈原《離騷》中“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詩句,在說明詩人品性高潔之外,也間接反映戰國末期已見食用花卉的端倪。漢武帝時,宮中每到重陽必飲菊花酒。魏時曹五曾在重陽贈菊給鍾蹈,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溼沾羅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
漢魏時期釀製菊花酒的方法已有簡述。據《西京雜記》載:“菊花舒時,並採莖葉,雜黍為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晉代陶淵明愛菊成癖,有一次,他痴坐菊花叢中,忽見江州刺史王弘送來美酒,他便將菊花充作佳餚下酒,從此成為古今美談。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記載,菊花酒是盛行的健身飲料。此俗自漢時宮廷傳入民間,相沿成習至今。
鮮花可食之風更是盛行於唐代。據《隋唐佳話錄》記載:武則天於花朝日(每年農曆的二月十五日)遊園賞花,令宮女採集百花,和米搗碎,蒸成百花糕分賜臣下。她本人十分喜歡松花,愛吃一種用松花製成的糕點。武則天之後,鮮花入饌之風日盛,並相繼出現《山家清供》、《養余月全》等記述烹調鮮花的“花饌譜”。
唐以後,一些文人雅士把食花看作是一種情趣高雅的生活享受,留下許多“秀色可餐”的佳話。宋代蘇東坡喜用松花製作食品。如《酒小史》中載:蘇東坡守定州時於曲陽得松花酒,他將松花、槐花、杏花入飯共蒸,密封數日後得酒。並揮毫歌詠,作了《松醪賦》:“一斤松花不可少,八橭蒲黃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錢,兩斤白蜜一齊搗。吃也好,浴也好,紅白容顏直到老”,道出了松花的美顏功能。
清朝慈禧為美顏養身,常以鮮花為食。每年六月之後,在荷花盛開的季節,待紅日躍出地平線,荷花開放後,慈禧令宮女們採摘最完整、妖豔的荷花帶回御膳房,將肥壯的花瓣浸在雞蛋、雞湯調好的澱粉糊裡,再炸至金黃酥脆作為點心。她還將玫瑰花搗爛,拌以紅糖,經過特殊的配料加工,製成一種花醬,塗在麵食點心上,食後齒頰留香。由於慈禧太后常用鮮花提取精萃,用於美容、美髮、潤膚,她的膚髮老而不衰。
古人對花饌何以如此嗜好?囿於當時的科學水平,他們也許不明就裡。近年來,科學家們對花的化學成分研究後發現,花卉含有16至22種氨基酸及豐富的蛋白質、澱粉、脂肪,並含有維生素A、B、C以及鐵、鎂、鉀、鋅等微量元素,還含有抗菌和抗病毒物質。具有一定的藥用和保健功能,可增強體質、延年益壽。如菊花能安腸胃、利血氣;金銀花清熱解毒、養血止渴;茉莉花生髮養肌;梨花清熱化痰;梔子花清肺涼血;玫瑰花活血理氣,駐人容顏;芍藥花能行血中氣;月季花能消腫療瘡。由此看來,古人食花習俗確有其道理。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男兒立志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熟讀唐詩 ...
1、拜月就是電視劇仙劍奇俠傳裡的拜月教主,最終boss。所有的陰謀都是他策劃的。梗出自拜月說的一句話: “我說地球是個圓的,你們不信,還要來打我”
2、雖然貴為劇中的唯一大反派,但拜月教主也確確實實是個可憐人。小時候拜月教主就被義父收養,但義父也是天性鋼鐵直男、生性孤僻,所以在拜月小時候還渴望被愛的時 ...
中國古人創造的奇蹟都包括萬里長城、指南針、造紙術、火藥、活字印刷術,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 ...
海水因為地心引力,而被吸引,所以不會掉。
地心引力:一切有質量的物體之間產生的互相吸引的作用力。地球對其他物體的這種作用力,叫做地心引力。其他物體所受到的地心引力方向向著任何方向。 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任何有質量的兩種物質之間都有引力。
地球本身有相當大的質量,所以也會對地球周圍的任何物體表現 ...
1、地球就是古代人取的名字。
2、古代沒有科學,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地球叫地球,古代只有一國一國,地球就是地球也叫地星,就像熒惑和紫薇一樣,也叫地星。
3、其實按正常歷史來說,古代人遠遠沒有掌控整個地球,就算有的帝國征戰天下,靠的也只是一張獸皮地圖,所以古代人不知道地球是圓的,不知道地球有多大。
...
地球不是圓的。科學家經過長期的精密測量,發現地球並不是一個規則球體,而是一個兩極部位略扁赤道稍鼓的不規則橢圓球體,誇張地說,有點像“梨子”,稱之為“梨形體”。
地球地球是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 ...
證明地球是圓的的方法:
1、地平線為弧形;
2、海平面上的航船從遠方來,總是先看到桅杆、後看到船體,證明地球是球形;
3、日食、月食時,觀察月球,太陽食麵總有一定的弧度。證明地球是圓;
4、麥哲侖的環球航行;
5、發生月偏食時,地球擋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給地球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