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電腦在擺放上,幾乎都是採用正確的方式,使螢幕與玩家保持相對合適的距離,玩家就少會有造成近視的不良習慣,比如爬桌子上,另一方面,長時間看電腦螢幕,時間稍長玩家的眼睛會感到不適,這會促使人去休息或者放鬆眼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人養成了正確的用眼習慣,另外職業電競玩家自身特別注意對眼睛的保護,重視程度高,近視的機率就相對小很多。
一方面,電腦在擺放上,幾乎都是採用正確的方式,使螢幕與玩家保持相對合適的距離,玩家就少會有造成近視的不良習慣,比如爬桌子上,另一方面,長時間看電腦螢幕,時間稍長玩家的眼睛會感到不適,這會促使人去休息或者放鬆眼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人養成了正確的用眼習慣,另外職業電競玩家自身特別注意對眼睛的保護,重視程度高,近視的機率就相對小很多。
電競職業選手開始打比賽的時間有年紀很小的,也有年紀稍微大的,一般的話都在14或者15歲左右。
電子競技就是電子遊戲比賽達到“競技”層面的體育專案。電子競技運動就是利用電子裝置作為運動器械進行的、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對抗運動。透過運動,可以鍛鍊和提高參與者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心眼四肢協調能力和意志力,培養團隊精神。
2003年11月18日,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准,將電子競技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競賽項。2008年,國家體育總局將電子競技改批為第78個正式體育競賽項。
電子競技如今越來越被大家所認識,還發展成為了全球國際賽事,更是正式加入了即將於明年在杭州舉行的亞運會的比賽專案之一。提到電競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打遊戲,那麼打電競就是打遊戲嗎?電競和遊戲二者有什麼區別呢?下面我們來了解看看。
電子競技運動與網路遊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他們從性質、方式、專案等各個方面,都有較大的不同。
因此,“電競並不等同於打遊戲”,電競同傳統競技體育一樣,對於選手的天賦、體能和肢體反應要求很高,同時需要職業化的、高強度的訓練。此外,職業電競通常具有淘汰率高、生涯週期短、選手低齡化的特點——有媒體統計,電競選手職業生涯平均時長僅為2.6年,幾乎是傳統體育行業的四分之一。
在職業選手們看來,電競不會導致沉迷,因為它是一份工作,需要長時間艱苦的訓練和團隊合作。電競需要很強的責任心和自律精神,而沉迷遊戲的少年欠缺的恰恰是這兩點。
而且電競職業選手需要的不僅僅是天賦和熱愛,還可能要付出血與汗。高強度的對抗以及長時間的訓練,這讓很多選手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傷病問題,但他們依然奮鬥在訓練和比賽場上,輕傷不下火線。
電競並不等同於打遊戲,也不是倡導遊戲。電子競技已經成為一種職業,和棋藝等非電子遊戲比賽類似,我國體育總局早就將電子競技列為正式體育競賽專案。去年底,電子競技專案明確成為亞運會正式比賽專案,並將參與2022年杭州亞運會。
以上就是打電競和打遊戲的區別介紹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