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端午節要包粽子呢 端午節人們為什麼要包粽子
一般認為,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實際上據專家考證,粽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說端午節吃粽子是祭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只是反映民眾的心裡願望而已。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端午節包粽子的傳說
農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難之後,楚國百姓每年的這一天都駕著船,把裝在竹筒裡的米飯,投到汩羅江中祭奠屈原。到了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年間(25-55年),長沙地方有一個叫歐回的‘人,說他白天見到一個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人,並對他說:“你們每年祭我的竹筒米都被蛟龍吃了。今後你們可以用艾葉塞在竹筒口,再用五色絲繫牢,因為蛟龍最怕這樣的東西。”說完人便不見了。
後來歐回把這事告訴大家,大家又一傳十,十傳百,並都按此照辦,於是就產生了粽子。
粽子的起源
粽子的產生主要是祭祀神靈的需要。而端午食粽紀念屈原的傳說相對較晚出現。現在,在廣大的漢民族地區流行著的端午節食粽紀念屈原,則來源於南朝梁時吳均的《續齊諧記》。其雲:“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士人自稱三閭大夫,謂回曰:‘君常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五日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汨羅遺風也。”
鮮肉粽子的做法
原料:
糯米2500克,夾心豬肉750克,醬油150克,白砂糖、食鹽、味精,紹酒少許,粽葉適量,做法:
1、把洗淨的豬肉切成15克重的肉塊,用紹酒、醬油、白糖、食鹽、味精拌勻浸泡待用。
2、將糯米淘淨,瀝乾後,放醬油、鹽少許,上下攪拌,使醬油和鹽浸入米小,3、取洗淨的粽葉‘兩張,先折成三角彤,取糯米50克,先放三分之·,冉放肉塊,最後再將剩餘的三分之二放人。將粽子捏成三角形。
4、放人涼水中煮2小時,後改文火再煮1小時即可食用。
1、紀念屈原: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而後演變成用蘆葦葉包糯米做成粽子,每到端午以紀念屈原。
2、驅趕蛟龍:《初學記》中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用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這樣就不用擔心再被蛟龍破壞了!”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為我國端午節食品。
如何儲存新鮮粽子:
儲存新鮮粽子要放在陰涼通風乾燥處,並在12小時內放入冰箱冷藏,可保鮮3天,冷凍別超過7天。鮮熟粽子裸露在高溫狀態下,極易黴變,所以一定要儘快加熱食用。新鮮粽子不要放置在密封、悶熱的汽車後備廂運送,否則極易變質。若剝開發現黏絲較多,說明可能放久了,已不新鮮。對於真空包裝類和速凍類粽子,購買後按照標籤所示方式儲存,並按照標示食用方法加工食用。散裝粽子注意適量買入,最好是現吃現買,避免粽子變質。生熟粽子分開貯存,開啟的粽子放在室溫下不得超過2小時。
驅趕蛟龍:《初學記》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用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這樣就不用擔心再被蛟龍破壞了”,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為我國端午節食品。
紀念屈原: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寓意求子:九子粽即為九隻粽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並且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五彩繽紛,多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粽子”是“眾子”的諧音,寓意人丁興旺。
功名得中:“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時寓意學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舉考試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節時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舉中的。
光宗耀祖:“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節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戶戶的人都在過端午的時候吃上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自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實際上,為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吃 ...
12個小時左右。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為讓糯米的口感變得軟糯,建議連夜將粽子放在清水中浸泡,第二天處理完粽葉之後就可以開始包粽子。
粽子浸泡時間越長,粽子的口感越爛,如果喜歡吃硬粽,則可以泡1個小時左右,這樣泡出來的粽子口感粘度適中,吃起來有嚼勁。
拓展資料:粽子,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國傳 ...
包粽子的糯米最佳浸泡時間為:瀝水時間30分鐘,浸泡時間40分鐘,米和水的比例為一比二,浸泡水溫30度左右。這樣泡出來的糯米,做成粽子色澤潔白、有光澤,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氣,口感黏度適中,精而不爛。製作步驟:糯米洗淨泡好;粽葉用熱水燙過洗淨瀝乾;將兩葉粽葉折成漏斗狀,舀入一匙米放上五花肉、香菇、鹹蛋黃、板粟或 ...
西米包粽子不要水泡,西米浸泡後容易化掉。
西米粽做法:
1、準備材料:西米300克、椰汁240毫升、粽葉適量、蜜棗20克。
2、粽葉剪去兩端。
3、熱水浸泡粽葉兩個小時。
4、蜜棗切成小塊。
5、西米椰汁攪拌均勻靜置30分鐘。
6、將西米、蜜棗包入粽葉裡。
7、放入蒸鍋中小 ...
1、包粽子的糯米最佳浸泡時間為:瀝水時間30分,浸泡時間40分,米和水的比例為一比二,浸泡水溫30度左右。這樣泡出來的糯米,做成粽子色澤潔白、有光澤,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氣,口感黏度適中,精而不爛。
2、糯米越泡會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換句話說,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確,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個小時左 ...
夏天包粽子糯米要泡至少3個小時。用來包粽子時,需要糯米具有一定的粘性,需要提前進行浸泡,將其中的粘性散出來後,才可以包粽子,由於糯米硬度比普通的白米較硬一些,至少浸泡3個小時,才可以使糯米吸足水分,將當中的粘性泡發出來。糯米浸泡的越久,粘性就會更高,煮出來的粽子口感會更為綿軟,可以根據個人喜歡的口感決定糯 ...
包粽子的紅豆要泡6個小時左右,但如果用溫水泡的話,只要3個小時即可。包粽子時的紅豆,如果不想長時間用清水浸泡,則可以把它放到冰箱的冷凍室中儲存兩小時,然後再放到沸水中浸泡二到三小時,這樣在冷熱溫度的刺激下,紅豆的表皮就會受到破壞,再包成粽子煮制時,就很容易被煮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