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鼠狼和狐狸結親——臭味相投。
歇後語是漢語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一般將一句話分成兩部分來表達某個含義,前一部分是隱喻或比喻,後一部分是意義的解釋。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稱它為歇後語。
歇後語由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創造,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歇後語幽默風趣,耐人尋味,為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
跟狐狸結親——自取其禍。
跟狐狸結親——惹禍上身。
黃鼠狼和狐狸結親——臭味相投。
歇後語來源:黃鼠狼的肛門處,有一對臭腺,遇到敵害時能放出帶有怪異臭味的、呈氣霧狀的液體,有禦敵自衛作用。大部分狐狸具有刺鼻的味道,由尾巴根部的臭腺放出。黃鼠狼和狐狸因為這一相同的生理特性而投緣。
狐狸是哺乳綱食肉目犬科狐屬下的動物,一般所說的狐狸,又叫紅狐、赤狐和草狐。它們靈活的耳朵能對聲音進行準確定位、嗅覺靈敏,修長的腿能夠快速奔跑,最高時速可達50km/h左右。
黃鼠狼和狐狸結親——臭味相投。與黃鼠狼相關的歇後語還有:黃鼠狼聽見雞叫——垂涎三尺、公雞給黃鼠狼拜年——凶多吉少、黃鼠狼咬死烏龜——嘸吃嘸看、黃鼠狼推磨——就那麼幾圈、雞給黃鼠狼拜年——自投羅網、雞鬥黃鼠狼——自己找死、黃鼠狼下刺蝟——一窩不如一窩、黃鼠狼戲水牛——大的沒有小的能、黃鼠狼拖牛——自不量力、黃鼠狼吞雞毛——填飽肚子就行、黃鼠狼偷雞——專幹這行。
1、狐狸吵架的下一句是一派胡(狐)言,出自民間歇後語,是根據“胡”與“狐”的諧音而創造出來的,指不切實際的言語。出處:《醒世恆言·蔡瑞虹忍辱報仇》:“那兩個漢子道:‘小人並沒此事,都是一派胡言。’”
2、狐狸吵架——一派胡(狐)言,狐狸雙方吵架,都是一派狐語,現在用來比喻指不切實際的言語,胡說八道。是 ...
1、狐狸看雞——越看越稀
2、狐狸裝貓叫——想偷雞(投機)
3、惡狼生個賊狐狸——不是好種
4、狐狸找公雞拜年——有你上的當
5、狐狸給雞拜年——不懷好意
6、狐狸戴草帽——不算人;不是人
7、狐狸打馬蜂——不懂得死活
8、狐狸做夢——想投機
9、狐狸戴草帽——不算人
...
1、狐狸吵架歇後語是一派胡(狐)言。
2、一派胡言,漢語詞彙。釋義:指不切實際的言語。最早出自明末作家馮夢龍的《警世恆言》。
3、一派胡言近義詞:胡說八道、胡言亂語、瞎三話四、顛三倒四。
4、一派胡言反義詞:言之有理、合情合理。 ...
1、狐狸吵架的歇後語是:狐狸吵架——一派胡(狐)言。釋義:指不切實際的言語。
2、歇後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歇後語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後一部分起“後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 ...
1、狐狸吵架的歇後語是:狐狸吵架——一派胡(狐)言。釋義:指不切實際的言語。
2、歇後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歇後語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後一部分起“後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 ...
1、跑了耗子捉狐狸——一個比一個刁;
2、攆走狐狸住上狼——一夥比一夥兇;
3、黃鼠狼和狐狸結親——臭味相投
4、狐狸裝貓叫——想偷雞(投機);
5、白了尾巴尖的狐狸——老奸巨猾;
6、狐狸吵架——一派胡(狐)言;
7、狐狸引著老虎走——狐假虎威;
8、狐狸給獅子拜年——想當大 ...
有關狐狸的歇後語如下:
1、狐狸給雞搭窩,假殷勤
2、狐狸撞獵槍,死到臨頭。
3、狐狸的尾巴,藏不住。
4、狐狸吃刺蝟,一下不了口。
5、狐狸看雞,越看越稀。
6、狐狸做夢,想著投機。
7、狐狸給獅子拜年,想當大王。
8、白了尾巴尖的狐狸,老奸巨猾。
9、狐狸進村,沒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