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獨絃琴是哪個民族的特色樂器

獨絃琴是哪個民族的特色樂器

  獨絃琴是京族古老的民間竹製樂器。我國南方盛產竹材材古代就有了用粗大的竹子製作的管形樂器,挑起竹皮為弦(俗稱篾弦),用以敲擊或彈撥,並由此使弦鳴樂器得到不斷髮展。獨絃琴是京族人民喜愛的民間樂器,不論節日喜慶或是農閒之時,人們都要在它的伴奏下,唱起即興編成的民歌。由於它的發音與京族民歌音調極為相似,裝飾音又富有吟唱般的韻味,所以在為民歌伴奏時,琴聲歌聲交融,兩者渾然一體。獨絃琴既是優美的獨奏樂器,也是出色的伴奏樂器,還可參加重奏或合奏,在民族樂隊中,獨絃琴往往作為色彩性樂器使用。獨絃琴是泛音演奏樂器,可以在僅有的一條琴絃上,同時奏出泛音和基音兩個音來,這是由於獨特的演奏手法而得到的。獨絃琴具有柔和優美的音色,高音清晰、中音明亮、低音豐滿,表現力極為豐富,宜於表現各種悠長抒情的旋律,既能描繪椰林、山川等大自然的美景,也能淋漓盡致地抒發人們的思想感情。它奏出的委婉如歌的曲調,有如詩人吟詠,富於甜美感,有著深邃的藝術魅力。

河北石家莊民族特色

  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是原稱為“華夏”的中原居民,後同其他民族逐漸同化、融合,漢代開始,稱為漢族。

  食俗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餚、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主食 

  米食和麵食是漢族主食的兩大型別,南方和北方種植稻類地區,以米食為主,種植小麥地區則以麵食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糧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穀類、薯類作物作為雜糧也都成為不同地區主食的組成部分。漢族主食的製作方法豐富多采,米麵製品,各不少於數百種。現在,中國東南方仍以米食為主,大米制品種類繁多,如米飯、米糕、米粥、米團、米麵、餈飯、湯圓、粽子等;東北、西北、華北則以麵食為主,饅頭、包子、麵條、烙餅、餡餅、餃子等都為日常喜愛食物,其他如山東煎餅、陝西鍋盔、山西刀削麵、西北、華北抻面、四川擔擔麵、江蘇過橋面等都是有名的面制風味食品。

   菜餚

  漢族在飲食習俗方面形成菜餚的眾多不同型別,是因為受到多方面的條件影響。首先是原料出產的地方特色,例如東南沿海的各種海味食品,北方山林的各種山珍野味,廣東一帶民間的蛇餐蛇宴。其次,還要受到生活環境和口味的制約。人們常把漢族和其他有關民族的食俗口味概括為“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雖然過於籠統,並不準確,但也反映出帶有區域性的某些口味的差異和區別。再次,各地的調製方法,包括配料、刀工、火候、調味、烹調技術的不同要求和特點,都是形成菜餚型別的重要因素。各地在民間口味的基礎上逐步發展為有特色的地區性的菜餚型別,最後發展成為較有代表性的菜系。匯成漢族飲食文化的洋洋大觀。

   飲料

  酒和茶是漢族主要的兩大飲料。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中國也是世界上發明釀造技術最早的國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數千年來,構成漢族飲食習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發生了廣泛影響。除酒和茶兩種主要飲料,某些水果等製品也成為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人們的飲料。

  節日食品

  節日食品是豐富多采的。它常常將豐富的營養成分,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巧妙地結合起來,成為比較典型的節日飲食文化。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舊時代的宮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慶典等儀式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當代漢族的多數地區,這種現象早已結束,只在少數偏遠地區或某些特定場合,還殘存著一些象徵性的活動。

  二是供人們在節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製品。這是節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例如春節除夕,北方家家戶戶都有包餃子的習慣,而江南各地則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習俗,

  另外,漢族許多地區過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魚,象徵“年年有餘”。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千百年來傳承不衰。中秋節的月餅,寓含了對人間親族團圓和人事和諧的祝福。其他諸如開春時食用的春餅、春捲,正月十五的元宵,農曆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寒食節的冷食,農曆二月二日吃豬頭、咬蠶豆、嘗新節吃新谷,結婚喜慶中喝交杯酒,祝壽宴的壽桃、壽桃、壽糕等,都是在歷史發展中形成並且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節日習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內涵的食俗。

中國民族吹管樂器有哪些

  1、我國民族樂器中的吹管樂器根據發音方法不同,可分為三類:氣息經由吹孔,引起空氣柱的振動而發音的,如笛子、簫、壎、排簫等;氣息經過哨子,引起空氣柱的振動而發音的,如嗩吶、管等;氣息經由簧片,引起空氣柱的振動而發音的,如笙、蘆笙、巴烏等。

  2、西方的管絃樂器就一般就是是吹的和拉的,在絃樂裡面除了吉他、豎琴這些特殊了之外,其他的都是大中小提琴等拉的,所以,吹的和拉的你要換在中國民族樂器上文的話,可是說是絲竹樂器,就分類成吹奏樂器和拉絃樂器。


獨琴絃是什麼族的特色樂器

  獨絃琴是京族的的特色樂器,京語又稱旦匏,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   獨絃琴藝術是京族所擁有的傳統器樂藝術,主要流佈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京族聚居區,包括東興市江平鎮的巫頭、山心、萬尾三個島嶼(俗稱“京族三島”)及其附近的潭吉、竹山、紅坎、恆望、米漏等村屯。   1511年以來,京族先民陸續從 ...

象腳鼓是哪個民族樂器

  1、象腳鼓是傣、佤、景頗、德昂、布郎、拉祜、哈尼等民族打擊樂器,流行於雲南西雙版納等地。   2、用樹幹或幾塊木料拼粘製作,大象腳鼓一般長度為130至160釐米。上端呈杯形,鼓面蒙牛皮、羊皮、馬皮或鹿皮,中腰細長。鼓身的細牛皮條連線鼓面,可以調節音高。鼓腰和下部刻有圖案花紋,還有的繫著綵帶。 ...

關於歐洲的民族特色文化

  說起英國人的性格,可以用保守、含蓄、幽默、好賭這幾個詞來形容。比如,在英國,汽車的方向盤在左邊,行車時也靠左,這種與其他國家大相徑庭的做法一直保留至今也沒有改掉,英國人的保守可見一斑。英國人同其他歐美國家的人相比,顯得格外沉默寡言。他們只有在熟人面前才會表現得無拘無束。但是,英國人的語言卻含蓄中不乏幽默。 ...

馬頭琴是哪個民族樂器

  1、馬頭琴是蒙古族的樂器。   2、馬頭琴,蒙古族拉絃樂器。蒙語稱莫林胡兀爾。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遼寧、吉林、黑龍江、甘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地。   3、從唐宋時期拉絃樂器奚琴發展演變而來。成吉思汗時(1155—1227)已流傳民間。據《馬可波羅遊記》載,十二世紀韃靼人(蒙古族前身)中流行一種二絃琴,可 ...

冬不拉是哪個民族樂器

  哈薩克族。冬不拉是一種哈薩克族民間流行的彈撥樂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樺木製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桿細長,上面有8—10個品位,兩根絲絃或鋼絲絃,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冬不拉,又名東不拉、東布拉,北亞和中亞地區的哈薩克族的傳統彈撥樂器,在哈薩克、蒙古、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以及中國新疆、中國東北大興安嶺地區的哈薩克族 ...

壯族有什麼民族特色

  壯族民族特色:   1、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壯族人民創造了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   2、用壯錦工藝織成的披肩,壯錦主要產自廣西,是壯族民間流傳下來的一種獨特的織錦藝術,已有一千年的發展史,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   3、壯族 ...

象腳鼓是哪個民族樂器

  1、象腳鼓是傣、佤、景頗、德昂、布郎、拉祜、哈尼等民族打擊樂器,流行於雲南西雙版納等地。   2、用樹幹或幾塊木料拼粘製作,大象腳鼓一般長度為130至160釐米。上端呈杯形,鼓面蒙牛皮、羊皮、馬皮或鹿皮,中腰細長。鼓身的細牛皮條連線鼓面,可以調節音高。鼓腰和下部刻有圖案花紋,還有的繫著綵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