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鯨沒有滅絕。獨角鯨並沒有滅絕的危險。即使如此,《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仍將獨角鯨列入需監控並管制其身上長牙的交易,以免該物種陷入滅絕的危險。
獨角鯨又稱一角鯨,一角鯨(學名:Monodonmonoceros)體長一般在4到5米(不包括長牙),雄性略長於雌性。成年鯨平均體重800~1600公斤。一角鯨沒有背鰭,它們的脖子和椎骨的連線方式更像其他哺乳動物,與海豚和鯨魚反而不一樣。腹部呈白色,背部有許多深褐色或黑色的斑點。一角鯨出生時皮膚顏色很深,隨著年齡增長,皮膚變得越來越白,至性成熟時,腹部出現許多白色斑塊,年齡較長的一角鯨體色又幾乎呈白色,所以可能與白鯨混淆。一角鯨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它們腦袋上伸出的長牙,那是從左上顎突出唇外的犬齒,長度可達2~3米,呈螺旋狀,因為長得像角,故而得名。牙齒平時除了打鬥之外,還是它在家族當中地位的一種象徵,獨角鯨的牙齒越長、越粗,代表它在鯨群中的地位越高。
1、白犀牛還存在,沒有滅絕。
2、白犀(學名:Ceratotherium simum):犀科白犀屬的一種動物,又叫白犀牛、方吻犀、寬吻犀等,體大威武,形態奇特,截至2013年,據IUCN非洲犀牛專家組調查,大約有20405只白犀牛存活,是現存數量最多的一種犀牛。白犀是現存犀牛中最進化、最聰明、最晚出現(早更新世200萬前)的,智力是現存犀牛中最高的,大腦為重達360克。
3、白犀牛的名稱來自於荷蘭語“weit”,意思為“wide” (寬平),針對它們寬平的嘴唇而言,後來被人誤稱為“white” (白色),故稱“白犀牛”,又名“方嘴犀”。
堪察加棕熊滅絕了。堪察加棕熊是棕熊的亞種之一。主要棲息在寒溫帶針葉林中,多在白天活動,行走緩慢,沒有固定的棲息場所,平時單獨行動,食性較雜。喜愛吃的植物包括各種根莖、塊莖、草料、穀物及果實等,動物包括螞蟻、蟻卵、昆蟲、齧齒類、有蹄類、魚和腐肉等。
1、華南虎沒有滅絕,是瀕危動物,部分動物園還是有華南虎的存在的。
2、華南虎 拉丁學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廈門虎,南中國虎)。於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約附錄Ⅰ保護名單,亦稱“中國虎”,華南虎頭圓,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較長,胸腹部雜有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黃色並 ...
獨角鯨的頭部小而圓,嘴喙不明顯,額隆凸出,在嘴部前方呈小幅度上翹。頸部活動自如,帶有少許頸部皺摺的痕跡。胸鰭呈暗灰色,小而寬闊,但長度較短,胸鰭末端往上彎,末端隨著年齡會愈往上彎。
獨角鯨無背鰭,但在背的後半部有低矮的肉質隆起。背部與體側花紋斑駁,腹部顏色較淡或呈白色,尾鰭前緣隨年齡愈加向內凹,後緣隨 ...
1、白犀牛還存在,沒有滅絕。
2、白犀(學名:Ceratotheriumsimum):犀科白犀屬的一種動物,又叫白犀牛、方吻犀、寬吻犀等,體大威武,形態奇特,截至2013年,據IUCN非洲犀牛專家組調查,大約有20405只白犀牛存活,是現存數量最多的一種犀牛。白犀是現存犀牛中最進化、最聰明、最晚出現( ...
穿山甲沒有滅絕,但以瀕臨滅絕。穿山甲多生活亞熱帶的落葉森林。白晝常匿居洞中,並用泥土堵塞。晚間多出外覓食,晝伏夜出,遇敵時則蜷縮成球狀。穿山甲野外數量稀少。穿山甲,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禁止私人捕殺和食用。
形狹長,全身有鱗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長,背面略隆起。不同個體體重和身長差異極大。頭呈圓錐狀,眼小 ...
巴巴里獅滅絕了。滅絕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人類的獵殺。巴巴里獅子也叫北非獅、阿特拉斯獅,是獅子的第二大亞種和也是獅子的指名亞種。曾分佈在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埃及、突尼西亞、利比亞五國。巴巴里獅是獅子的知名亞種和最早被歐洲人所認知的獅子,也是北非食肉動物的三巨頭之首;相對於其他非洲獅它們和亞洲獅的親緣關係最為接近 ...
獨角獸不代表同性。
獨角獸為神話傳說中的一種虛構生物。現行西方神話的獨角獸則形如白馬,額前有一個螺旋角,代表高貴、高傲和純潔。有的故事中描述為長有一雙翅膀,甚至還有獨角獸是黑色的描述。西方獨角獸的原型已被公認為印度犀牛。獨角獸,古代神話傳說中一種頭頂正中長有一支單角的動物。在西方傳說裡,獨角獸的角有解 ...
海東青不單純是一種真正存在的物種,類似於漢民族的龍圖騰崇拜,也可能是一種早已滅絕的巨大鳥類。根據《山海經》的記載,很有可能是肅慎地(古東北)大荒之中的九鳳。後世海東青形象漸小,是海東青世俗化的結果。其東北亞種在中國原產于吉林、黑龍江、遼寧瓦房店和新疆喀什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