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王安石絕句改字譯文

王安石絕句改字譯文

  原文:

  王荊公絕句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吳中士人家藏其草。初雲“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為“過”,復圈去而改為“入”。旋改為“滿”。凡如是十許字,始定為“綠”。

  譯文:

  王安石的一首絕句詩寫道:“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蘇州那個地方的一個讀書人家裡收藏有這首詩的初稿,最初寫的是“又到江南岸”,後來圈去了“到”,批註說“不好”,改為“過”,又圈掉“過”改作“入”。隨後又改作“滿”。總共照這樣修改前後選用了十多個字,最終才確定為“綠”字。

王安石絕句改字改了哪十個字

  不是改了十個字,是一個字改了十幾次。最後從“到”、“過”、“入”、“溢”、“臨”、“現”、“拂”、“憶”、“暖”、“綠”等十多個動詞

  中選定了“綠”字。

  詩句: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簡析:這是一首抒情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京口瓜洲一水

  間”寫詩人所見,南邊岸上的“京口”與“瓜洲”很近,中間只隔一條江水。“鐘山只隔數層山”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春風

蘇東坡和王安石的稅改之爭

  

  蘇東坡

  蘇東坡(公元1036年~1101年)與王安石(公元1021年~1086年)均是宋代的文壇巨匠,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在當時的政治舞臺上也各有建樹,尤其是王安石變法影響很大。然而,十分敬重王安石學識的蘇東坡,卻是王安石變法的反對派,特別是在賦役制度改革方面,兩人分歧較大。

  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主持變法。王安石在賦役制度方面推出了均輸法、募役法等改革措施。

  當時,政府除了徵收田賦外,還要向各地徵收土特產作為貢品。每年不論豐歉,州府都要按定額髮送京城。改革中,王安石推行均輸法,設發運使統管淮南富庶六路(省區),凡京城所需貢品,就近直輸京城,過剩貢品就地賣掉。同時,政府撥款五百萬緡(貫),豐年低價購儲部分物資,移豐補歉。蘇東坡卻反對均輸法,認為這既加重了政府的財政負擔,又影響了國家的商稅收入。國家“五百萬緡以予之,此錢一出,恐不可復。縱使其間薄有所獲,而徵商(稅)之額所損必多”,是“虧商稅而取均輸之利”。(《宋史。食貨志》)

  改革中,王安石還推行募役法,規定應服役之戶,一律依照政府劃分的等級,隨同夏秋兩稅繳納免役錢,不再服差役。政府用這些免役錢僱人服役。蘇東坡認為“自古役人必用鄉戶,猶食之必用五穀……雖其間或有他物充代,然終非天下所可常行。”(《蘇東坡集。奏議集》)改百姓出力為出錢,是對百姓利益的一種損害。尤其是遇災年可免賦稅,但役錢不能免,等於增加一項苛稅。“二害輕重,蓋略相等,今以彼易此,民未必樂”,因此堅決反對。

  但蘇東坡並非像司馬光一樣保守,只是反對王安石急於求利,他希望透過緩和的改革,興利除弊。他主張“輕賦役”,提出減免零售商的賦稅,刺激商業的發展,增加商稅收入。“小商人不出稅錢,則所在爭來分買;大商既不積滯,則輪流販賣,收稅必多。”他在被貶為地方官時,曾減賦賑荒,不斷興革,也頗有政聲。

  兩人雖政見上有分歧,但在許多方面仍互相欣賞。王安石去世後,蘇東坡撰文寫下了“瑰瑋之文,足以藻飾萬物;卓絕之行,足以風動四方。”給予王安石高度評價。


之渙的名和的意思

  1、王安石:字介甫,取自《易豫卦》介於石,不終日,貞吉一句,意思是正直而不同流合汙的品德堅如磐石,還不到一天時間,就明白了歡樂愉快的深刻道理,能守正必獲吉祥。介:介圭,大玉,古代傳說為鳳凰站落之石;   2、王之渙:字季凌,季表示在兄弟中的順序,第四。渙:消,散,冰融化。凌:冰。名與字的意義相反。   人 ...

什麼號什麼

  1、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2、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籤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 ...

關於綠的故事

  故事如下:   1、講的是“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何時明月照我還。”中的“綠”的改動;   2、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原來寫的不是“綠”字,王安石反覆琢磨,想到很多詞,如:“到”、“入”、“吹”等。但王安石不滿意,因為這些詞只能反映春風的動作,達不到他想要的意境。猛然一抬頭,看 ...

什麼號什麼

  字介甫,號半山。   王安石是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官至宰相,主張改革變法。詩作《元日》、《梅花》等最為著名。。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特強,從小受到較好的教育 ...

什麼號什麼也稱什麼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又稱王荊公、王文公、臨川先生,漢族,臨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在哲學上,他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 ...

梅花譯文

  原文內容: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   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開放,為什麼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賞析:   牆角,兩字點出環境,極其鮮明,極具意境,牆角顯得特別冷清,看似空間狹小,其實作者以牆角為中心,展開了無 ...

是什麼

  王安石出生於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逝世,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主要作品:《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文集》。   主要成就:推行維新變法,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收復五州。   官職:左僕射、觀文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