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格物致知這個成語家喻戶曉,是中國古代認識論的重要命題,對古代科學發展從思想上有所影響,其基本意思是說:考察事物,獲得知識。
2、我們今天倘要明白格物致知原意,就要把它放在產生《禮記·大學》的時代,參考儒家其他經典,尤其是孔子的認識論思想,綜合加以考察。《中庸》的強調可以看做是對格物致知學說的註解。
3、透過廣泛學習,細緻研究某事某物,並身體力行,腳踏實地去實踐體會,就可以獲得真知。所以,格物致知強調的是透過對事物的考察、檢驗或窮究,來獲取正確認識,這可以認為是其本來的含義。
1、格物致知這個成語家喻戶曉,是中國古代認識論的重要命題,對古代科學發展從思想上有所影響,其基本意思是說:考察事物,獲得知識。
2、我們今天倘要明白格物致知原意,就要把它放在產生《禮記·大學》的時代,參考儒家其他經典,尤其是孔子的認識論思想,綜合加以考察。《中庸》的強調可以看做是對格物致知學說的註解。
3、透過廣泛學習,細緻研究某事某物,並身體力行,腳踏實地去實踐體會,就可以獲得真知。所以,格物致知強調的是透過對事物的考察、檢驗或窮究,來獲取正確認識,這可以認為是其本來的含義。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考察事物,獲得知識。“格物致知”出自先秦經典《禮記》中所提出的儒者求學八階段中的初始兩個階段:“古人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王陽明關於“格物”的觀點是:“格物”為“格心中之物”,而非“外界之物”,他認為“心即理也”,一切理和道都在我們的內心,悟道可以不假外求,只要多反省自身,思考事物的規律,就可以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原因:
“格物致知”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其中“格”為研究之意,“物”指客觀事物,“致”是取得,“知”是知識、認識,“格物致知”即研究客觀事物取得知識,而朱熹提倡“格物窮理”,即透過認識大量現象來總結一種普適的規律,格物窮理是對格物致知正確的具體化,王陽明為實踐證明如何“格物窮理”,所以才會“格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