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8年4月1日,瑞士聯邦共有四種國語,具體如下:
1、德語:是目前瑞士使用最廣泛的語言,瑞士聯邦26個州中,有17個是德語州;
2、法語:瑞士西部地區主要使用法語,例如日內瓦、汝拉、納沙泰爾及沃州等;
3、義大利語:使用義大利語的瑞士州,主要是提挈諾州。此外,在格勞賓登州南部的四個山谷地區也使用義大利語;
4、羅曼什語:目前瑞士僅有格勞賓登州使用。
截止2018年4月1日,瑞士聯邦共有四種國語,具體如下:
1、德語:是目前瑞士使用最廣泛的語言,瑞士聯邦26個州中,有17個是德語州;
2、法語:瑞士西部地區主要使用法語,例如日內瓦、汝拉、納沙泰爾及沃州等;
3、義大利語:使用義大利語的瑞士州,主要是提挈諾州。此外,在格勞賓登州南部的四個山谷地區也使用義大利語;
4、羅曼什語:目前瑞士僅有格勞賓登州使用。
新加坡政府承認四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以及泰米爾語。這些官方語言,連同多種其他語言,反映出新加坡多元種族、多元文化以及多語言的性質。
2009年,新加坡存在著超過20種語言。新加坡殖民時期身為貿易港口,現今是著名的國際化貿易之中心點,長期以來吸引了來自亞洲和其他地區的外國人。他們所帶來的語言極大地影響了新加坡的語言。
新加坡語言,顧名思義就是新加坡這個城市人們交流所以使用的一種語言,一種交流方式,等同於我們的漢語。
在中國西南流入金沙江的臘普河畔,17歲的姑娘和春豔在河邊一邊洗衣服一邊唱歌,歌聲婉轉悠長。讓人稱奇的是,她的吟唱在白族、納西族、藏族、漢族等民族歌曲間轉換自如,遊刃有餘。
這個笑起來帶著幾分靦腆的圓臉小姑娘,對她堪比語言學家的才能感到很不以為然,因為“我是維西的瑪麗瑪薩人”。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也是從雲南進入西藏的必經之地之一,生活著傈僳族、藏族、納西族、彝族和漢族等多個民族。因為交流的需要,可能有些人會講兩三種語言,但距離縣城約兩個小時車程的“瑪麗瑪薩人”更為與眾不同——這是一個大部分人能講5種語言的世居族群。
和春豔會說漢語、藏語、納西語、傈僳語和“瑪麗瑪薩語”。她說:“我也沒有特意去學,我們瑪麗瑪薩人和很多民族住在一起,大部分人都是很小的時候就會這些語言了。”
自稱“瑪麗瑪薩人”的村民們集中居住在維西塔城鎮海尼村、柯那村和川達等村寨,人口有2000左右。
到過這些村寨的人印象最深的是:“瑪麗瑪薩人”和傈僳族人在一起說話時聽起來就像傈僳族的,和納西族人在一起說話就像納西族的,而他們之間講話用的又是“瑪麗瑪薩語”,其他民族的人聽不懂。
“瑪麗瑪薩人”的淵源至今仍是個謎。有學者認為,因語言、習俗等相近,他們屬於納西族支系,而且他們多數都姓納西族的一個大姓——“和”,官方戶籍統計資料也將他們列入納西族;有人認為他們是摩梭人後裔;還有人認為他們是羌族後裔,是從四川遷徙過來的。
柯那村的“瑪麗瑪薩”老年協會專門研究過自身的起源,還根據民間傳說整理了材料。今年71歲的協會成員和文華老人說,傳說中,“瑪麗瑪薩人”的祖先是北極壽星的孫子,來維西打獵,居住在臘普河旁懸崖的“猿人洞”裡。
那個“猿人洞”被考古學界稱為戈登遺址,證明在新石器時期迪慶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對研究三江並流流域的新石器文化與中國其他地區同一時期文化的聯絡具有重要價值。
“瑪麗瑪薩人”不僅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了自己的語言、服飾,還有自己的原始宗教和自然崇拜,他們每年都要祭山神,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他們還有自己的“瑪薩節”,分別在農曆的正月和六月,穿上綜合了藏族和納西族服飾特色的衣服,跳舞、驅鬼,祭獻藥材、魚、米和牛奶做成的食物,以求健康、長壽和五穀豐登。
和文華說,“瑪麗瑪薩人”的節慶和祭祀活動之多是其他民族少有的。藏傳佛教、納西族的東巴教與“瑪麗瑪薩人”的原始宗教在這裡和諧共處:藏傳佛教的經幡迎風飄揚,“瑪麗瑪薩人”在瑪尼堆前燒香祈福;納西族的“色恩”“衝把別”等宗教活動,以及彝族的“火把節”,他們也同樣開展。
汝柯村村民小組的村民寶六是村子裡為數不多的漢族人,入鄉隨俗的他說,“瑪麗瑪薩人”勤勞而熱情,尊重其他民族,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民族節慶的原因。他7歲的女兒和任嬌說,她也要學會像“瑪麗瑪薩”的小孩那樣能說幾種話。
目前,“瑪麗瑪薩人”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是種植玉米和稻穀,一些青壯年也外出打工。此外,村民們從山上挖來的野蘭花遠近聞名,有的蘭花可以賣到幾萬元一株。近年來,他們的生活水平在政府的幫助下有了很大提高,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都得到改善,享受農村合作醫療、養老金、免費義務教育和高原農牧民補貼政策等。
住在山裡的“瑪麗瑪薩人”多才多藝、能歌善舞。在交通和通訊更加便利的今天,“瑪麗瑪薩人”期待向外界一展風采。前不久,和春豔演唱的白族、“瑪麗瑪薩”、納西族、藏族民歌被收入維西職業學校製作的民族歌舞專輯。她還有更遠大的理想:到北京讀大學,學藝術類專業,學成後發揚民族歌舞,讓更多的人認識“瑪麗瑪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