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瑤族的居住習俗及居住特點

瑤族的居住習俗及居住特點

  中國建築總是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各民族居住習俗在民族文化中佔有一定的地位。中國的居住文化有深遠的歷史,各民族因地域不同,風俗習慣也有較大的差異,因此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今天我們一起看看瑤族文化中的居住習俗以及居住特點吧。

  瑤族的居住特點

  瑤族居住的最大特點,就是靠山,“大分散、小聚居”。過山瑤尤為分散,3、5戶1村,10餘戶1寨,有的“吃盡一山而他遷”,沒有完全定居。排瑤定居歷史較長、較集中,上百戶甚至上千戶人家共住一寨,鱗次櫛比,房屋建築一家一戶成行排列在山坡上,故人稱其為“排瑤”。

  瑤族的居住習俗

  瑤族自古就有依陡嶺而居的習慣。近代除部分瑤族(平地瑤)村落選在丘陵、河谷地帶外,絕大部分瑤族仍居住在高山密林中。河池地區的瑤族則大多居住在石山或半石山地區。瑤族村落的選向依山勢而定,只要是靠近水源和耕作區域、易找建築材料、野獸出沒較少的向陽處,便可建寨。

  瑤村一般較小較零散,村與村的距離較遠(近者二三里,遠的三五十里),只有富川、恭城等地的瑤族(平地瑤)和金秀瑤族自治縣的瑤族(茶山瑤、花籃瑤、坳瑤)村落比較大,住戶較為集中,數十戶有血緣關係的家庭組成一個村寨。其餘大部分瑤族(盤瑤和布努瑤)的村落一般只集住十多戶有血緣關係的同姓家庭或親戚,最多二三十戶;多數村落住戶分散,戶與戶之間常相距半里至一里,有時一個村落的人家分佈在數個山頭或場裡,每處只住一二戶。

  瑤族住房多為竹木結構,一般是一樓一底,樓下住人,分成兩間或三間,進門左邊一間為住房,右邊為堂屋,煮飯在房屋正中。樓上用作屯糧或儲存雜物,也供男人居住,畜舍多在住房背後。

  瑤族的居住習俗反應了瑤族的生活習慣,也反應了瑤族先民們對瑤族聚居地的一種適應,是一種地域文化的體現。瑤族的居住習俗是地域文化與瑤族文化共同融合而成的一種文化的體現。

  您可能還會喜歡:

  具有侗族民族文化內涵的傳統名菜

  吃新節,侗族的傳統節日

  侗族豐富多樣的節慶、飲食習俗

  具有濃郁民族色彩的侗族日常食俗

崇明縣生活習俗之居住

  本縣習慣同族聚居,自成一宅,人多不敷居住時另闢新宅。農村住宅多分散。舊時,赤貧之家以蘆芭搭建的環洞舍棲身,家境稍好的住草房,再好些的住蘆壁瓦辮和磚壁瓦辮的半瓦房(椽上鋪蘆芭,上鋪瓦片),純磚瓦房不多,樓房更是絕無僅有。房屋結構有三路頭(用三根橫樑,以下類推)、五路頭、七路頭、九路頭之分。住宅以南向居多,東向次之(城鎮例外)。房屋佈局,有一字形、轉角式、三廂房、三進兩場心等形式。一般是正埭五間,也有七間的。中間是堂屋(俗稱前頭屋,為同宅親屬公有)。正埭前面兩旁相對而立的為廂房,接兩廂房,建與正埭平行的前埭,便形成四廂房。前埭中間為廳,或稱外門道,兩旁是書房。如再向前發展,又建廂房及外廳,便成為三進兩場心,有裡外兩道牆門。廁所建在住宅東北角或西南角。農家環宅開溝,稱宅溝,溝上架橋,溝沿旁植果樹、榆、柳,宅後種竹,最外層圍以株楊。民國以後,城橋鎮、堡鎮鎮等地個別官紳富戶建造花園洋房。

通渭“居住”習俗

  建國後,木材來源見廣,農家常以松木製作門窗,用松檁建房者較多,唯松椽見缺。60年代,以內官、香泉等地楊木作椽檁建房者增多,進入80年代,木材市場開放,流通渠道增多豈間以松材為主新建翻建房屋者,或城市或鄉村,處處可見。從70年代組建農村憂鬱點起,一些地方打破四合院的格局,採用大致坐北向南,高低一致的一排數房式結構,一房之內或置套間,其兩端或對面則修建廁所、車棚、填坑棚之類。進入80年代,城鎮居民,近郊居民,除修建磚木結構外,並有修建二層樓房的。

  板築高牆莊院,多見於農村,高牆周長一般為16弓(每弓長約4~5米)也有12弓、20弓以至24弓及其以上的,莊院小者,房屋以莊牆。土為長方塊,以坯模( 圈子)加溼土,經石礎子夯制而成。長37釐米,寬20 釐米,高10釐米。

  莊院內大門一側可建過廳,其他三面分別建廳房、對廳(俗稱“倒廳”)、廈房、廚房等。廳房臺階最高,對廳、廈房次之,過廳、廚房最低,四角分別置廁所、磨房、牲畜圈之類。大門內左側一角多建高房,也有建於右側的。高房基層多以上土箍窯,窯面以上土墊平,建高房於其上。

  一般房屋後牆用大拉(即牆寬37釐米),側牆用立臥(即牆寬約30釐米左右),前牆用單封(即牆寬20釐米)。

  簡易結構房式,多為一梁兩掛椽一簷水。無鹽鹼地區多預先板築高2米左右的側牆,在其上砌土 。含鹽鹼地區,多以磚石砌牆基,在其上砌土 牆、地般房屋前簷高2.7米至2.9米之間;後牆高至多米以上,房屋坡度在1︰0.3至1︰0.35之間。廳房、對廳、廈房門多雙扇棋盤門;廚房等門多單扇榻門。窗子多在窗框上置16眼或25眼的簡易方格窗扇,間有上下兩合的虎張口花格窗。從60年代起,多置玻璃窗。進入80年代,個別有用鋼門鋼窗者。

  間架結構房屋,多三間兩簷四檁三掛深簷房。頭二檁之間為深簷部位,露二明柱(或稱楹柱)。明柱頂端或有“扎梁頭子”的裝飾件。置門窗於二檁部位。門窗多為四門八窗的“箍子門窗”。門窗與柱的結合部位置“抱柱”,中門一間有邊門二扇,中間置啟閉門二扇。左右兩間各置互為開合的“四明窗子”四扇,合為八窗。窗下砌牆。門窗楣之上為奇數臥山板,再上有貼槧枋、閉風板、經檁等構件。其門上部與窗多為圖案式組合構件。梁檁相互間為搭橋式梯形楔結合,脊樑中間以桴梁(順水)上託榪墩、掛柱等構件支撐。其他梁檁以14根明、暗柱支撐點用楔結合。柱與柱以“拉槧”用楔結合呈水平連線。

  箍窯為住人、裝草、圈牲畜等多用途建築,純用土 於寬高各一米左右的基礎牆基上箍砌而成。土有專為箍窯而製作的斜頭子。長約30釐米,呈梯形,依其形箍砌而成。窯層較厚宜於掌握圓度;如以普通土箍砌,窯層較薄,掌握圓度較難。窯寬一般為2~3米,長度隨需要可4米,亦可長至7米、8米不等。門窗安於頂端側端俱可。人二三窯並箍者,內開偏門相通,謂之套窯。

  崖窯,系在山崖經過刷削,略呈坡度的立面上,掘進去土而成。有並挖數窯的,有窯內再挖套窯的。有莊院的人家,常挖崖窯圈養牲畜、羊只、置放農具等。


陽城居住習俗

  房以磚木結構為主。解放前,院多為四方四正的四合院,房多為上下各三間的兩層樓,依地形之高處確定主房。主房屋坡高出其它樓。出樓道,寬為1—1.3米,設有欄杆,高約1米。樓道之設既樣式別緻,又行動方便,憑欄俯視院落,別有一派風光。富者多住“四大八小”的四合院。“四大”即東、南、西、北四面正房各三間;“八小”即在 ...

聊城居住習俗

  清末至民國期間,城鄉居民住宅懸殊。城鎮上層紳商之家,房舍講求配套,分主房、配房、客廳、書房、門房等。形式有二進院、三進院或設東西兩院。門樓高大寬闊,起脊雙翹,迎門是影壁,上多為磚刻或書寫的“福”或“壽”等字樣。有功名者,門前左右置石獅l對;無功名者,也有上馬石或石鼓。前院較小,後院較大。前院南房為客廳,北 ...

濮陽居住習俗

  宅基選擇方面,濮陽人民傳統,宅基總佈局多以南北長12步,東西寬8步(每步5英尺),計0.4畝的長方形為最佳,這樣適合於建造傳統的以北屋為上房的四合院,當地也有東西長而南北寬者,更有大於0.4畝的。另外,本地歷來保持黃河流域擇高而居的習慣,即使無水患之虞,也總要把宅基墊得高些。庭院格局方面,濮陽地區的四合院 ...

信陽居住習俗

  建國前,信陽農民家庭多居住土牆草頂的房屋,稍好的砌成磚牆草頂房屋。富裕人家多系磚石為牆,八柱落腳,房蓋瓦,房內鋪磚,門坎用石條或硬木鋪成。深山區葉岩石頗多,農房多用天然石片砌成牆壁,堅固耐用。沿淮漁家多為船居,一家人按輩份長幼、未婚已婚而分前、中、後艙居住。建房是一大事,講究頗多。首先請陰陽先生選   擇 ...

吉林居住習俗

  【吉林地區的漢族民居】   絕大部分是來自山東、河北、山西等省,多半從事工商業或農業生產,分散居住在城鎮和鄉村。同當地的滿族人民雜居在一起,修建了許多與滿族民居相似的住宅建築。在很大部分有與滿族住宅相似的地方.在吉林地區民居大宅,都會在遲頭關鍵部位進行重點雕刻。在吉林地區民居大宅之中最常見到的是三雕:一為 ...

米脂居住習俗

  米脂縣群眾的住宅以窯洞為主,有土窯、介面土窯、石窯、磚窯4種,城鎮有少量瓦房。70年代以來,機關、事企業單位開始興建樓房作為辦公室或宿舍。   80年代,人們經濟條件普遍好轉,城鄉修造新住宅者接踵不斷。新宅在傳統的窯洞形式上多有改進,講究佈局合宜,材料新穎耐用,造型美觀,使用舒適方便安全。有的在窯上再建薄 ...

焉耆居住習俗

  焉耆回民的住房一般以中國傳統古典四合院建築為模式,融合回民生活起居的特點, 形成一種本民族的建築模式。四合院的正心是二層木結構框架式的閣樓,樓前為木結構 "勾連搭式"捲棚,所有外露的木構件都有精細的雕刻,兩側廂房也是雕樑畫棟,每一根椽 頭都刻有花紋,過道對廳都是用木結構花格扇門組裝而成。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