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簡稱生物,是自然科學六大基礎學科之一。研究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的規律。以及生物與周圍環境的關係等的科學。生物學源自博物學,經歷實驗生物學、分子生物學而進入了系統生物學時期。生物學主要是對自然的觀察和描述,是關於博物學和形態分類的研究。所以生物學最早是按類群劃分學科,如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等。由於生物種類的多樣性,也由於人們對生物學的瞭解越來越多,學科的劃分也就越來越細,一門學科往往要再劃分為若干學科,例如植物學可劃分為藻類學、苔蘚植物學、蕨類植物學等;動物學劃分為原生動物學、昆蟲學、魚類學、鳥類學等。
我們一起來看看高甲戲的發展歷史及其興盛歷程,就像(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說的“戲劇,作為一種藝術,並非什麼永遠存在和固定不變的東西,而是在晚上的那短短的幾個鐘頭裡不斷生長、不斷髮生著的東西。”
可能感興趣》》高甲戲的傳統劇目及其分類介紹
高甲戲,流行於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方言區和港、澳、臺地區以及東南亞閩南華僑聚居地。
高甲戲前身是“宋江戲”。據老藝人陳坪(1884~1957年)稱,聽其師傅代代相傳說:明末清初,閩南沿海農、漁村莊,每逢迎神賽會喜慶節日,村民們有裝扮梁山好漢遊行於村裡的,間或就地作簡短表演。由此出現兒童演出宋江故事,時稱為“宋江仔”。清道光(1821~1850年)以後,由成年人扮演的戲班,群眾稱為“宋江戲”。
宋江戲以武打為主,其套數多采用民間的“刣獅”(即由藝人裝扮成武士,手執各種武器,分別與雄獅搏鬥),現存舞臺上的武打套數“冷煎盤”、“大碰場”、“鳳擺尾”等保留著“刣獅”的傳統表演,也吸收了提線木偶的武打,稱為“嘉禮打”。
樂器用大小嗩吶,配以南鑼、南鼓。宋江戲保留下來的劇目有《李逵大鬧忠義堂》、《搶盧俊義》、《扈三娘替嫁》等。南安嶺兜村的“宋江戲”藝人與漳州來的竹馬戲藝人及一名歸僑合辦一戲班,班名“三合興”。它突破專演宋江故事的侷限,演出半文半武戲,劇目有《郭子儀拜壽》、《困河東》、《斬黃袍》、《逼宮》等。合興戲出現後,很受群眾歡迎,戲班也增多了。
“合興戲”在發展過程中,“宋江戲”仍然存在,二者除劇目可以互演外,基本功和表演程式也互相吸收。當時有規定,進合興戲的藝人,必須能演“桶內戲”(即宋江戲的定型劇目)才能入合興班演“桶外戲”(即合興戲的幕表戲),二戲逐漸融合,至清末,宋江戲與合興戲統稱高甲戲。
高甲戲的稱謂據傳:因演出時搭高臺,穿戰甲,拿戈槍,故觀眾叫做“戈甲戲”(“戈”與“高”閩南語音同)。另有一說:戲班到海外演出,僑胞稱家鄉來的戲是高等甲等戲,戲班回來就自稱為“高甲戲”。還有一說,是高甲戲有九個角色故稱“九角戲”。閩南觀眾則稱之為“大班”、“土班”。
20世紀20至40年代,高甲戲發展很快,在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就有400多個戲班,年年都有戲班到菲律賓、新加坡、印尼等國演出。各班競技激烈,先後湧現出“十大虎班”:“前五虎”為“福慶成”、“舊大福”、“福勝興”、“福金升”、“金秀春”;“後五虎”為“新秀春”、“大祥春”、“金成興”、“新大福”、“福聯興”。最好的稱“龍班”,即“金蓮升”,故有“一龍破五虎”之說。
20世紀30年代,有些戲班已不滿足於在農村草臺流動演出,他們繼續走出國門,足跡遍及東南亞諸國。這一期間,出國的戲班達到高潮,計有:新連興(1929-1935年)、三妹班(1929-1938年)、福連芳(1930-1933年)、錫坑班(1934-1937年)、桑林社(1934-1937年)、全和興(1934-1936年)、協義社(1937年)、福順興(1936-1937年)、金春寶(1936年)、尚義社(1936-1937年)、小丁班(1936年)、新金春(1936年)。1938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這些出國的班社於戰前先後回國。
1950年泉州市曾分期分批集中高甲戲藝人學習,以“泉州市高甲戲劇團”為例,它就是在那時“戲改”中,從五個民間職業劇團――“新秀春班”、“三合和班”、“福慶成班”、“新連升班”、“通華興班”――中抽調最優秀演員數十人,組成的。
他們是:董義芳、吳遠宋、施純送、許仰川、柯賢溪、劉再生、林秀來、陳子良、柯賢克、蔡秀英、黃秀郎、林固子、陳玉燕、林賢殿、施義燒、蔡文煌、田雞仔、吳尊榮、肖迪頻、肖光椅、姜金龍等。
後又陸續調入一批對編劇、導演、作曲、舞美等具有專業水平的新文藝工作者,他們是:王冬青、呂文俊、楊波、張伯萍、陳枚生、王振權、王大弼、蔡展龍、佘楷模等人,與藝人長期合作,高甲戲從此開始由草臺藝術轉入劇場藝術。
國畫四君子指的是梅、蘭、竹、菊,分別有著傲、幽、澹、逸的品質,是中國人借物喻志的象徵,也是詠物詩文和藝人字畫中常見的題材。那麼,四君子的發展歷程是怎麼樣的呢?又有什麼樣的寓意存在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發展歷程:
“四君子”之一的梅花,較耐寒,花開特別早,在早春即可怒放,它與松、竹一起被稱為“歲寒三友”。
人們畫梅,主要是表現那種不畏嚴寒、經霜傲雪的獨特個性。古人的智慧創作的“梅花篆字”把梅花讚頌的更勝一籌。
元代以鄭所南自宋亡後,矢不與北人交接。於友朋座間,見語音異者,輒引起。人知其孤僻,亦不以為異。隱居吳下,有田數十畝,寄之城南報國寺,以田歲入寺為祠其祖禰。遇諱必大慟寺下,而先生並館穀於寺。一室蕭然,坐必南向。
貴要者求其蘭,尤靳不與。庸人孺子頗契其意者,則反與之。邑宰求之不得,知其有田,因脅以賦役取。先生怒曰:“頭可斷,蘭不可畫!
寓意由來:
梅蘭竹菊“四君子”,千百年來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質,一直為世人所鍾愛,成為一種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徵。這雖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與歷代的文人墨客、隱逸君子的賞識推崇不無關係。“四君子”題材始終伴隨著中國花鳥畫的發展。
究其原因,這裡映襯出的不僅是由於“四君子”本身的自然屬性而呈現出的一種自然美,更重要的是古人把一種人格力量,一種道德的情操和文化的內涵注入到“四君子”之中,透過“四君子”寄託理想,實現自我價值觀念和人格追求,最終“四君子”成為古人託物言志,寓興自我,展示高潔品格的絕佳題材。
在花鳥畫這一門類裡,國畫梅花、國畫蘭花、國畫竹子和國畫菊花是畫家常常喜歡錶現的物件。這正反映出中國畫的象徵性:中國傳統觀念認為,這些花花草草具有高尚的品德,好比人中“君子”。“君子”是中國哲學裡的一個重要範疇,指具有很高道德修養的人,僅次於“聖人”。
在中國人看來,梅花在漫天飛雪的隆冬盛開,不畏嚴寒、探波傲雪,象徵君子威武不屈,不畏強暴;蘭花獨處幽谷,喜居崖壁、深谷幽香,象徵君子操守清雅,遺世獨立;竹子虛懷若谷,中通外直,清雅靚麗,象徵君子謙遜虛中,高風亮節;菊花在深秋綻放,頂風傲霜,瀟灑飄逸,象徵君子隱逸世外,不陷汙濁。
這些題材不僅在畫家筆下常常見到,也是各種文學樣式裡的常用之筆。藝術家們喜歡這些花草,其實是表現了對高尚道德的景仰和追求。
1、中國是一個有著輝煌文明的古老國度。從步入文明的門檻之日起,中國先後經歷了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歷史時期。
2、歷代統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績在歷史舞臺上演出了內容不同的劇目,或名垂青史,或 ...
1、第一個階段:網路營銷的傳奇階段 (1997年之前)
在1997年以前,中國已經有了網際網路,但那個時候的網際網路主要是為政府單位、科研機構所使用,還未用於商業,直到1996年,中國的企業才開始嘗試著使用網際網路。那個時候網路營銷的特點是:網路贏下概念和方法不明確,絕大多數企業對上網幾乎一無所知,是 ...
EPR可分做如下發展階段:MIS系統階段、MRP階段、MRPII階段、ERP階段、電子商務時代的ERP。
EPR的主要內容有:企業資源計劃是指建立在資訊科技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執行手段的管理平臺。ERP系統支援離散型、流程型等混合製造環境,應用範圍從製造業擴散到了零售 ...
1、黨的最早組織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參加者有陳獨秀、李漢俊、李達、陳望道、俞秀松等,陳獨秀任書記。
2、1920年秋,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昌秘密召開會議,正式成立武漢黨早期組織,推選包惠僧為書記。
3、1920年秋冬之際,何叔衡等在長沙,以新民學會骨 ...
1、跨境進口電商自2010年左右開始萌芽,在2014年至2016年,伴隨著政策上釋放的跨境貿易利好,如海關總署一系列檔案的接連出臺,跨境進口電商出現了數量和規模上的爆發式增長態勢,2016年整個跨境保稅進口渠道實現300億元銷售額,相較於2013年增長了30多倍。在此階段,貨源日益豐富,售後也日趨完善,電 ...
京派是30年代前後新文學中心南移上海後繼續留在北京活動的一個自由主義作家群的一個獨特的文學流派。稱之為"京派",是因為其作者在當時的京津兩地進行文學活動。
京派特點是基本風貌、特徵:讚頌純樸、原始的人性美、人情美;揚抒情寫意小說的長處,熔寫實、記“夢”、象徵於一爐;平和、淡遠、雋永的風 ...
微處理器的發展歷程,如下:
1、第一代:微處理器通常以字長是4位或8位微處理器,典型的是美國 Intel4004和Intel8008微處理器;
2、第二代:典型的微處理器有Intel8080和Intel8085,Zilog公司的Z80和Motorola公司的M6800;
3、第三代:1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