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振聾發聵:聲音很大,使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麻木的人,使他們清醒過來;
2、例句:王剛的文章大膽針對時弊,振聾發聵,受到人們的好評;
3、醍醐灌頂: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4、父親的一席話讓他感覺醍醐灌頂,一下子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1、火冒三丈。形容憤怒到極點,怒氣特別大。
2、怒髮衝冠。指憤怒得頭髮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3、大發雷霆。比喻大發脾氣,大聲斥責。
4、勃然大怒。因生氣或驚慌變臉色的樣子。形容人大怒的樣子。
5、怒不可遏。指憤怒得難以抑制,形容十分憤怒。
釋義:邯鄲,戰國時期趙國的都城;步,邁步走路。藉以比喻一味地模仿別人,不僅學不到本事,反而把原來的本事也丟了。
邯鄲學步其實學的不是普通的走路步法,而是學的邯鄲舞步。當時在邯鄲流行一種舞步叫踮屣,是一種類似於芭蕾舞的點著腳尖跳舞的舞步,非常優美。
1、扳龍附鳳:指依附龍鳳而升空。
2、飛鳥依人:飛來的小鳥依偎在人的身邊。
3、附驥名彰:指依附別人而出名。
4、趨權附勢:是奉承和依附有權有勢的人。
5、寄人籬下:比喻依附別人生活。 ...
“無腳鳥”用來比喻為所欲為縱情歡樂,做自己喜歡的,堅持自己願意堅持的,該記住的永遠都會記住的人。說不上這是一種好的生活態度還是消極度日的方式。
“無腳鳥”出自《阿飛正傳》,其實是阿飛用來比喻自己的,他活的看似瀟灑,卻總免不了茫然。他有自己一心追求的目標那就是尋找親生母親,但當她拒絕了與他見面的機會之後 ...
相差懸殊高下立判“一龍一豬”即是字面意思,一是龍,一是豬,比喻兩人相差懸殊。出處:唐代韓愈《符讀書城南》。其詩云:“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長聚嬉戲,不殊同隊魚。三十骨骼成,乃一龍一豬。 ...
亡羊補牢,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羊逃跑丟失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
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出自《戰國策·楚策》:“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戰國時楚襄王荒淫無度,執迷不悟,將勸諫的大臣莊辛趕出楚國。秦國趁機征伐,很快佔領楚都郢。楚襄王后悔不已 ...
比喻不肯正視困難和危險的人,也可形容一種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為。
鴕鳥不會飛,但善跑,鴕鳥的大眼睛可以看到5公里以內的物體,奔跑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45公里,是名副其實的千里眼、飛毛腿。當它們被勁敵追趕無法脫身的時候,它們就會把頭埋進沙子裡,以為自己什麼都看不見,就會太平無事。 ...
睚眥必報:像瞪一下眼睛那樣極小的怨仇也要報復。比喻心胸極狹窄。錙銖必較:形容非常小氣,很少的錢也一定要計較。也比喻氣量狹小,很小的事也要計較。斗筲之器:比喻氣量狹窄的人。心胸狹隘:氣量非常小。斗筲之器:比喻氣量狹窄的人。 ...
1、堅貞不屈 ,潔身自好,在惡劣的環境下仍舊堅強,志向高雅、高風亮節的人;
2、孤傲,默默無聞,無私奉獻,氣質高潔的人;
3、不屈不撓,不怕打擊挫折,錚錚鐵骨、敢為天下先的人;
4、也象徵貧寒而有志向之人,或者歷經磨難而終於成功之。 ...